No menu items!

    8成美国人离不开咖啡因?她成功戒掉找回自己

    一天摄取不超过400毫克咖啡因仍属安全范围。示意图(欧新社)

    布里奇特·穆勒(Brigette Muller)曾大半人生对咖啡因敬而远之。只要喝几口含咖啡因的饮料,她就会感到焦躁不安,看不出有什么好处。然而在 COVID-19疫情期间,她开始接触一款标榜「健康」的汽水品牌 Olipop,并向雅虎新闻网分享了她的故事。她特别钟爱其中一种含益生元的口味:「复古可乐」。

    「我开始上瘾了,真的很喜欢那种感觉,整个人变得有精神、有活力。」她说。某天她心血来潮查看了成分标示,才惊觉这款汽水的真正「秘密武器」:每罐含有50毫克咖啡因。「我原来是不小心开始喝咖啡因的。」她笑着说。

    当时穆勒一天最多会喝三罐。虽然根据健康建议,一天摄取不超过400毫克咖啡因仍属安全范围,而她仍视Olipop 为「健康饮品」,但她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每天摄取约150毫克的咖啡因,似乎有点过量。于是,她尝试开始减量。

    但戒掉Olipop后,她反而转向咖啡,冰拿铁与茶成了她的新日常。直到某天,她突然灵光一闪,脑中冒出一句话,「咖啡因让你一直处于『战』或『逃』的状态。」

    从每天仅喝一瓶康普茶(约含15毫克咖啡因)开始,她一步步减量,最终成功完全戒除咖啡因,并表示终于体会到「真正的平静」。

    不过,在戒断三周后,她开始偶尔允许自己喝一罐Olipop或其他汽水,每天绝不超过一罐。她坚定表示,「这次不一样了,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的依赖。」戒咖啡因不容易,但许多人都曾试过。

    根据雅虎新闻网(Yahoo)和YouGov在2025年6月针对近1600名美国成年人所做的调查,有81%的受访者表示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其中有30%尝试过戒掉咖啡因。但当被问及是否「成功」戒断时,只有6%的日常饮用者回答「有」。

    那么,戒除咖啡因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又为何如此难以割舍?以下是成功戒除者与专家的观察。

    美国人真的「靠咖啡因在撑」

    只有19%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摄取咖啡因。其余81%的人中,不少人每天不只喝一杯。32%的人每天饮用一次含咖啡因的饮料,另外29%表示每天会喝数次。

    尽尽管市面上充斥着各式含咖啡因的饮品,咖啡依旧是最主要的来源。48%的咖啡因摄取者说,他们主要从咖啡获得咖啡因;其次是汽水(20%)。茶虽然越来越受欢迎,但只有7%的人将其作为主要来源。

    还有4%的人倚赖能量饮料,如Monster、Red Bull和Celsius。这些产品常打着「更健康」的形象——无糖、不含人工香料或高果糖玉米糖浆,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32岁的内容创作者阿多里安·戴克(Adorian Deck)就是其中之一。他说,「它的行销让我以为这是比较健康的选择。它好喝,能解我的汽水瘾,因为本质上就是无糖汽水,但结果我还是重蹈 Diet Coke 的覆辙。」

    事实上,许多能量饮料含有极高剂量的咖啡因,例如 Celsius 每罐含200至300毫克。虽然偶尔饮用问题不大,但美国已有超过30起与能量饮料相关的死亡案例,涉事品牌包括 Red Bull、Monster 和 Four Loko。

    咖啡因到底好不好?

    就像许多东西一样,咖啡因的关键在于「适量」。一些研究指出,适量摄取咖啡因(特别是从咖啡中摄取)的人,整体健康状况往往优于完全不摄取或过量摄取的人。咖啡中的抗氧化物可能对心脏病、糖尿病与某些癌症有保护作用。

    但宾汉顿大学营养神经科学家Lina Begdache表示,咖啡因作为兴奋剂,会激发压力反应,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焦躁不安,以及能量的剧烈起伏。这些反应因人而异,有些人特别敏感,有些人则几乎无感。

    住在西班牙的美国作家乔丹·塔弗(Jordan Tarver)就是其中一位敏感体质者。他说,「我只要喝一口咖啡,就觉得整个人像在震动。」

    他发现,每天两三杯咖啡可能是造成他焦虑与坐立不安的主因。即使改喝抹茶,仍会出现 jittery(颤抖不安)的感觉,让创作受到影响。2024年9月,他决定完全戒除咖啡因,至今从未回头。「我喜欢不依赖任何东西的自由感。」他说。

    但他也坦承,「我还是很怀念早晨的咖啡仪式。我依然热爱咖啡,只是我们的关系变了。」

    咖啡因为何如此难戒?

    疫情期间,阿多里安·戴克发现自己对能量饮料、咖啡与汽水产生依赖,最后决定彻底戒除。他花了将近一个月摆脱头痛、疲倦等戒断症状。但他很享受不再摄取咖啡因后的生活,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能量更加稳定。

    他后来还在 TikTok 上分享自己的戒断过程。他说,「我不是要大家都不喝咖啡,而是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咖啡因是什么、它如何影响身体,它其实是一种被社会正常化的『毒品』。」

    Begdache补充,虽然美国政府不将咖啡因列为药物,但从生理角度来看,它具有典型的药物特性,「它会刺激大脑、提升专注力与警觉性,同时也具有成瘾性与依赖性。」

    这些作用会启动大脑的奖励机制:喝了让人感觉良好,停用时则感觉低落。

    上瘾的程度因人而异,取决于摄取频率、剂量(一天一杯 vs 多杯)、来源(咖啡、汽水或能量饮料)与基因等因素。但她也强调,「即使你喝了多年咖啡,只要几周就能戒掉。」最严重的戒断症状,如头痛、烦躁、疲劳与注意力不集中,通常会在九天内缓解。

    戒咖啡因的好处,以及如何成功戒断

    33岁的儿童职能治疗师艾莉·威廉斯(Allie Williams)在2024年底戒酒,接著于2025年戒除咖啡因。她说,「戒掉一种成瘾行为,会迫使你面对那些原本靠逃避来处理的情绪。」

    她发现自己喝咖啡,是为了逃避情绪低落与疲劳。她先从每日多杯冰咖啡改为抹茶,维持六个才在 2025年1月完全戒掉咖啡因。她也预期自己可能会没精神或情绪低落,因此有心理准备,「我进入了一种『隐居模式』,不参加社交活动,让自己多吃多睡。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