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印度想薅羊毛 中企不傻 羊不笨 肥了也得跑(图)

    7月29日,印度媒体《印度时报》爆出一条重磅消息:“印度或放宽对中国电子行业投资限制,但需技术转让和合作,否则拒绝”。文章说,印度政府打算给中国电子企业“开绿灯”,可这灯是红绿灯里的那个“黄灯”得先踩刹车,把技术“卸货”再说。印度市场这块蛋糕闻着香,可中国公司真要蹲下来啃吗?怕是连渣都硌牙。最近,印度国家政策委员会还“慷慨”放风:允许中企持股24%免审批。乍听是松绑,细看是枷锁:24%连董事会发言权都凑不齐,核心技术却要百分百亮家底。这操作堪比“用芝麻换西瓜”,印度这算盘珠子都快崩到脸上了!更别提小米被罚48亿的惨案还血淋淋挂着,OPPO、vivo查税查成“印度版极限求生”,哪个中企敢赌明天?

    说穿了,中国公司对印度投资兴趣不大,风险高得吓人,利润却像小气鬼。政策上,印度翻脸比翻书快。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直接祭出“第3号新闻通告”,对中国投资下狠手,签证变难,中国APP被封,审批卡得跟乌龟爬。“印度政府曾多次没收或冻结中企资产,如小米被罚款48亿元人民币,”吓得企业直哆嗦。现在松口了点,可“中方企业只能作为少数股东,不得控股”,这限制够狠。中国企业习惯了大手笔操盘,24%股份能干啥?决策权没了,利润还得看印度伙伴眼色,简直是给人打工的节奏!

    税务更是场噩梦。印度税务系统复杂得像迷宫,执法随意得像过家家。据《环球时报》7月27日报道,OPPO、vivo被查,动不动就扣“逃税”“非法汇款”大帽子,罚单开得让人瞠目结舌。沃达丰那50亿美元罚款,国际上都炸开了锅。转让定价、关税认定规则模糊,企业一不小心就踩雷。谁敢把钱扔进这“不定时炸弹”里?心跳加速都救不了!

    知识产权?别逗了。印度法律执行弱得像纸糊,专利侵权、商标抢注跟家常便饭,维权成本高得能让人破产。“印度政府要求外资企业技术本地化,甚至强制要求中企转让核心技术,”《经济日报》7月26日披露,比亚迪想建厂,印度硬要电池技术,不然滚蛋。这哪是合作?明摆着挖人墙角!核心技术是企业命根子,给了印度,回头可能自家门口冒出个对手。你说,谁敢自砸饭碗?

    大环境更糟,地缘政治像场大戏。印度在美国和中国博弈中左右逢源,一会儿勾中国投资,一会儿跟美国“去中国化”联手。“印度在美中博弈中摇摆,一方面试图吸引中国投资,另一方面又配合美国‘去中国化’策略,”《新华网》7月28日点评道。这政策不确定性,够让人头大。加上贸易壁垒,印度关税往上调,非关税壁垒像技术标准、环保要求,卡得中国商品喘不过气。想本地生产?供应链残缺,成本高得像天价!“中国企业还得防着印度‘赖账’。比亚迪那单子,印度拖欠尾款,逼得人家用分阶段交付加远程锁定技术自保。”《中国日报》7月27日指出,“中国企业普遍认为印度政府缺乏契约精神”,信任危机早成常态。

    反过来,印度也怕中国撤资。最近8个月,中国对印度电子行业输入限制加码,稀土材料出口管得死死的。印度自己砸220亿卢比搞组件制造计划,可产业链还得靠中国。这矛盾咋解?行业代表急了,跟政府喊话,说竞争力可能崩盘,320亿美元智能手机出口目标岌岌可危。真要玩砸,印度这盘棋可不好收场!

    印度算盘打得响,可中国公司不傻。技术给了,控制没了,风险全背,利润看别人笑,这买卖谁干?最近数据亮眼,印度智能手机出口从2019财年的26亿美元窜到2025财年的64亿美元,出口超240亿美元,成了出口冠军。牛!可这背后还是中国供应链撑着。印度想自立?行,别老惦记人家技术。真合作,公平点,规则摆明,别老耍“软刀子”。不然,中国公司一拍屁股走人,印度电子梦就成泡影!

    路还长。印度得掂量掂量,是真心合作,还是只想薅羊毛。羊不笨,肥了也得跑。 毕竟,狼来了的故事,听一遍就够了。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