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披露卫星图像称,3艘解放军的所谓新型“水桥”级两栖攻击驳船,已经在东南沿海某岛屿附近进行了1个多月的验证测试,可能是在持续开发该船的功能。
这个“水桥”级两栖攻击驳船,是外媒发明的名字,就是此前曾在网上引发过热议的“岸舰连接器”(图2至图5)。不过当时被公开时,我们并没有公布它的官方名字,所以外媒才根据它的作用,起了个“两栖攻击驳船”的名字,而且似乎还挺贴切。
其实目前来看,这个特种船的结构并不算复杂,就是驳船+组合式栈桥+可伸缩固定桩,生产工艺对于中国这种制造业大国来说没什么压力,但设计思路非常巧妙。一旦投入使用,它就可以直接改变地形,让重型坦克等装甲装备,越过原本不适合登陆的浅滩、礁石等地形,或者布设了反登陆武器的滩涂,直接出现在对方防线身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它还能提升投送效率,在靠岸后快速搭建临时港口,加速重装备和后勤补给上岸,形成持续作战能力;并减少装甲集群暴露于滩头火力内的时间,降低伤亡风险。
而如果外媒的说法是真的,那就证明这款新装备距离实际投入使用可能已经不远了,这将让两栖作战向“非对称、智能化、高效化”转型,或许将重塑现代登陆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