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沈玉琳黄疸住院「传出朝胰脏癌思考」 医爆胰脏癌为何难以早发现

    57岁艺人沈玉琳29日惊传住进三总加护病房,因他暴瘦、皮肤泛黄等,一度传出罹患猛爆性肝炎,后续再传出恐是罹患「癌王」胰脏癌。(本报数据照片)

    台湾57岁艺人沈玉琳29日惊传住进三总加护病房,因他暴瘦、皮肤泛黄等,一度传出罹患猛爆性肝炎,后续再传出恐是罹患「癌王」胰脏癌,由血液肿瘤科介入治疗。新光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表示,若不幸出现黄疸症状后,被诊断为胰脏癌,通常已是第三期以上,五年存活率不到15%。

    关于沈玉琳的实际状况,家人等皆未直接证实,妻子芽芽早上首度PO文发声,「近日玉琳哥因身体出现不适,经医师评估后,目前正配合检查并进行休养中,目前状况稳定,请大家不用太过担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玉琳哥的关心与支持,这些温暖的留言与祝福,我们都有收到、也深深感激」

    朱光恩表示,胰脏在外形上,时常被医界称为是一条毛毛虫,胰脏具有头部、颈部、体部、尾部四部位,呈现长条形,位在人体的后腹腔,刚好是在胃的正后方。而胰脏癌与肝癌都可能出现黄疸症状,因胰脏的头部与胆管相连,胰脏的功能是分泌胆汁,胆汁则从胰管输送到胆管再至胃部,协助胃部消化食物,如果胰脏的头部或是颈部出现肿瘤,就会阻挠胆汁流至肠道中。

    朱光恩说,人体粪便颜色与胆汁有关,当胆汁无法进入到肠道,粪便颜色就会呈现如同白纸一般的白色,白色大便是胰脏癌症状之一,通常与黄疸同时发生,一旦出现白色大便、黄疸,同时暴瘦、食欲不振,就要注意是否胰脏癌。

    胰脏癌之所以成为「癌王」,关键在于「难检测」,朱光恩表示,胰脏癌若通过抽血检测肿瘤指针CA199,CA199是肿瘤指针中,最不准的一项检测,他曾有一位患者CA199数值破千,但进一步用腹部超音波、CT等检测胰脏,胰脏状况良好,后续推测是基因导致体内过度分泌糖化蛋白质,导致数值飙高。

    即使以腹部超音波观察胰脏,也常常因为被胃挡住,或胃里头太多空气,无法精准看清楚胰脏的状态,较为准确只能使用电脑断层检查,但电脑断层价格高,很多民众可能无法常规检查,待症状出现后,才发现胰脏已出现肿瘤。

    朱光恩说,胰脏癌典型的症状为突然暴瘦、合并忧郁症、食欲不振,部分肿瘤长在胰脏头部或颈部者,才会出现明显黄疸症状,晚期胰脏癌目前的治疗方式有限,晚期胰脏癌对电疗、化疗的效果都不佳,后续肿瘤压迫,还会产生严重的疼痛感,如果是第三期以后发现的胰脏癌,五年存活率仅有15%,胰脏癌唯有早期发现,通过手术切除才有机会治愈。

    他提醒,预防胰脏癌,应避免肥胖、降低高油高盐饮食、不抽烟、不喝酒、不嚼食槟榔,容易出现胰脏癌的族群,如糖尿病患者、具胰脏癌家族史民众,如果出现体重不明原因减轻,或是肚脐周围的腹部不明原因疼痛,应尽速就医检查,提高早期诊断几率。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