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
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其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中国正借此对美国的芯片追踪计划划下红线。”美媒彭博社6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指出,中方目前尚未对H20芯片出台任何形式的正式禁令或限制措施,这一行动与其说是针对这类美国芯片,不如说是借机向美方传递多重信号:既要提醒国内企业保持警惕,推动国际社会审慎看待美方的“追踪”计划,也希望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能对白宫施加影响,促使其调整相关策略。
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联合创立的游说公司“亚洲集团”(TAG)向美媒表示,中方此次约见英伟达,更多是对其未来产品的警告。
TAG的合伙人兼数字业务联合主席乔治(George Chen)说,“中方想通过此事表明,自己是买家,但绝非一个盲从的采购方。”
研究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科技分析师蒂莉(Tilly Zhang)也认为,“中国现在把英伟达摆上谈判桌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要么换取更可靠更安全的供应承诺,要么进一步推动国产替代。”
“无论哪种结果,对中方而言都不算是损失。”她说。

7月16日,黄仁勋出席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视觉中国
彭博社指出,中国网信部门的约谈行动表明,中方正针对美国半导体中的任何监控功能划下一条明确红线。这一清晰立场也可能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共鸣,即使美国盟友也可能对此产生认同。
美媒提到,美国政府曾污蔑中方从事间谍活动,软硬兼施要求其他国家避免使用中国通信企业华为的设备。
“我们当初攻击华为,找的借口就是炒作其设备可能存在秘密后门。而现在美国却公开提议,我们应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要求我们销售的硬件必须安装后门,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It’s a huge deal),”总部位于北京的政策咨询公司Trivium的副总监汤姆·农利斯特(Tom Nunlist)无言以对,“哪个政府会接受这种做法?”
美媒认为,美国是否会推进芯片追踪的新强制令仍存悬念,而且这场约谈也不太可能对更广泛的中美关系造成冲击。
美国塔夫茨大学国际史教授、《芯片战争》一书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推测,鉴于特朗普渴望同中方达成贸易协议,因此在秋季可能举行的峰会前,美国不太可能进一步限制芯片出口。
“本届政府有很多优先事项,很难说哪一项会占据上风,”他说,“但显然,白宫试图在鹰派的限制诉求与美中整体关系之间寻求平衡。”
不过,身为白宫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设计者之一的迈克尔·克拉齐奥斯(Michael Kratsios)近日透露的信息,却释放出截然相反的信号。这项计划明确主张探索芯片追踪技术。
周二(5日)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克拉齐奥斯宣称,官员们正在探讨通过软件或硬件改造来更好地追踪受限制芯片。但他尚未与英伟达或超威半导体(AMD)等美国半导体企业就位置追踪技术进行过私人沟通。

迈克尔·克拉齐奥斯。彭博社视频截图
美国政客和媒体长期炒作称,不断有对华出口受限的先进芯片“流入”中国。中方则强调,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断加码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这种行径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
“在本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家网信办对H20安全风险的审查可能会进一步削弱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且H20即时销售的恢复也可能面临延迟,”观察者网科技评论员指出,“这也符合中国在美方出口管制压力下,加快推动国产半导体替代、实现技术自立的大方向。此外,这一约谈时机还增添了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筹码。”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沈逸对此表示,美国把利用芯片监视全世界这件事视为天经地义,但放眼全球,敢对英伟达进行约谈的只有中国。虽然目前为止英伟达没有被“抓现行”,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它有必要“自证清白”。
同时,英伟达被约谈也再次说明,霸权逼迫中国必须成为“六边形战士”,因为“但凡有一点点弱项和短板,对方一定会冲着这个缺口冲过来。我们没有选择,没有退路,唯有胜利。”
沈逸强调,在当今世界存在一个霸权的时候,我们永远不能把最关键的技术拱手托付给他人。但归根结底,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还得凭借实力。今天的中国还做不到在芯片技术上替代美国,“这也催促我们在以人工智能、芯片为代表的核心技术领域,必须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