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巴铁万亿油田交给美国开发,中国成最大买家(图)

    巴铁要变心?

    7月底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宣布美巴达成历史性协议:共同开发巴基斯坦2270亿桶页岩油储量,首期投资锁定俾路支省90亿桶资源。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作为中国“全天候战略伙伴”的巴铁,为何在能源命脉上牵手美国?

    巴基斯坦油田交给美国了?7月3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我们刚刚与巴基斯坦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其丰富的石油储备!”



    这条简短推文瞬间点燃国际舆论,毕竟作为中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的巴基斯坦,竟将储量高达2270亿桶的页岩油资源交给了美国企业开发。

    虽然引起国际社会好奇,但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却是长舒一口气,就在几天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威胁对巴商品征收最高50%的惩罚性关税。最终数字定格在19%,远低于预期。



    而这个深陷经济危机的南亚国家,外汇储备仅能支撑4周的原油进口,能源支出吞噬了GDP的7.2%。

    也就是说如今巴基斯坦选择和美国一起开发石油,最直接的,巴基斯坦实在“啃不动”。



    巴基斯坦人均GDP仅为中国的九分之一左右,而面对巨大油田宝藏,缺技术、缺资金成了双道紧箍咒。自力更生?对如今的巴国而言堪比幻想,但美国页岩技术能快速释放其地下储量,填补基础设施的短板。

    巴基斯坦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其境内90%的石油属于页岩油,埋藏深度超过3000米,含硫量高达3.5%。



    开采这类资源需要顶尖的水平钻井与水力压裂技术。尽管中国在传统油田开发中经验丰富,但美国在页岩油革命中积累的技术优势使其采收率高出中国12%。

    所以寻求合作成了唯一现实出路。




    其次,“铁哥们”也不能只抱一个。甚至审视巴基斯坦,今年却是大搞起了“外交平衡术”,今年4月向中国采购新型护卫舰,5月与沙特签下50亿美元炼厂扩建协议,6月高调与美国推进贸易协。

    加上近年美巴关系悄然回暖,从特朗普在个人社交媒体上高调官宣签约,到2025年6月巴陆军参谋长访美获“超规格接待”。



    更别说,巴基斯坦官方甚至主动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这些信号都指向一点:巴基斯坦正努力“左右逢源”。

    至于经济贸易,实际上巴基斯坦一直紧盯美国庞大的消费市场。随着美国今年对巴纺织品等核心出口品关税大幅削减,巴基斯坦投桃报李,打开能源、矿产领域大门欢迎美国投资!



    所以说这笔油田生意本质上是一场利益互换,合作自然水到渠成。而巴基斯坦实际也是聪明,甚至这种务实策略早有端倪:铜矿交给加拿大,钢铁联姻俄罗斯,防务托付中国。

    可以说,面对这座“石油金山”,巴基斯坦的考虑远不止眼前利益,更透着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战略谨慎。



    不过一个有趣的局面也正在发生,美国资本投入开发油田,最终石油反而可能大量出口中国!

    最大买家终归中国?美国如今稳坐全球第一石油出口国“宝座”,自家的石油都愁销路,巴国石油对它吸引力有限。



    而再看看南亚,印巴关系长期胶着如走钢丝,印度买巴基斯坦石油?概率低到可忽略。

    最后只剩下北边的中国。作为全球头号能源进口大国,中国几乎是所有石油国家眼中最靠谱的“黄金买家”。对巴基斯坦油田而言,中国就是无可替代的天然大市场。



    而这种“美国挖油,中国买油”的格局蕴含着双赢逻辑,中国喜获多元稳定的能源供给渠道,巴基斯坦坐享石油财富快速变现。

    更重要的是,开发带来的新资金正让巴基斯坦采购中国武器和基建产品能力大幅攀升,双边合作被注入新燃料。



    而协议中的运输条款更显玄机,所有设备必须经瓜达尔港转运,技术转让被明确排除。这等于让中国握住了输油管道的总阀门。

    而巴基斯坦原油销往中国,每桶可省6美元运费。当油轮从瓜达尔港起航,三天就能抵达海南炼厂,比中东航线缩短80%航程。



    况且中巴关系的韧性远超外界想象。经济走廊十年吸纳254亿美元投资,创造175亿美元营收。

    长远看,一条连接中国新疆的中巴石油管道已成为想象中极具可行性的蓝图。若实现,巴基斯坦将从边缘资源通道跃升为中国能源生命线枢纽。



    所以,巴基斯坦手握巨大油田交给美国开发,看似绕开了“老铁”中国,实则仍盘踞在现实利益这张棋盘上。

    且这场看似美国获胜的能源博弈,最终买家还是绕不过中国。毕竟中巴经济走廊的根基深厚,可不是一纸协议就能撼动。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