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艺人沈玉琳7月29日因猛爆性肝炎住进三总,6日他在脸书发文证实罹患血癌,表示疗程会持续一段时间,感谢大家关心与祝福。白血病又称为血癌,是造血器官骨髓出现病变,导致不成熟白血球过度增生,进而影响正常白血球、红血球、血小板的疾病,常见四大症状为脸色苍白与疲倦虚弱、不明原因发烧、瘀青出血和骨头疼痛。
根据台湾癌症基金会卫教数据,血液全身性流动,白血病癌细胞可能侵犯淋巴结、脾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而引发全身性症状。依照疾病进展速度分为急、慢性,再依癌细胞成熟度和细胞来源及型态特征,分为以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慢性骨髓性白病(CML)、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
据传沈玉琳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每年4月21日是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今年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工作组」召集人、台大医院血液肿瘤科教授侯信安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为成人最常见的血癌,台湾每年添加950至1000名病患,因症状不典型,且病情进展快速,若延迟治疗,恐引起感染或大量出血等。
台湾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发生率逐年攀升,侯信安提醒,过去认为此疾病好发于年长者,但台湾一项回溯性研究显示,近年来,50岁至59岁中壮龄患者增加幅度显著,呼吁中年民众不应轻忽。
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理事长柯博升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见四大症状为「脸色苍白疲倦」、「不明原因发烧」、「未碰撞却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易被民众误认为贫血、感冒,延误就医时机,导致多数患者就诊时有生命危险。
在治疗上,随着多款标靶药物问世,且健保于2024年5月起部分给付「次世代基因定序检测(NGS),协助患者找到个人化最佳治疗方案,增加存活率并延长存活期。柯博升表示,只要在医师评估下用药,即可延长患者存活率,甚至有着相当的可能痊愈,患者切勿放弃希望。
血液病学会与癌症希望基金会自 2022 年起推出「血癌攻略」LINE 数字卫教工具(https://lin.ee/TMvb7RD),期望能为癌友及其照顾者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癌症希望基金会副首席执行官许怡敏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发展极为迅速,「血癌攻略」平台通过协助癌友了解疾病,并得以解答治疗过程中的疑虑,减少焦虑感。
癌症希望基金会也推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懒人包 (https://knowledge.pse.is/6df9qm),期盼帮助刚确诊癌友与其照护者,通过简化图表解说,了解治疗策略、治疗常见副作用等资讯,尽量把握治疗黄金期,一起「愈」见希望。
台湾癌症基金会也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疗成功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由于疾病进展速度快,愈早诊断,严重并发症的机会也会减少,才会有良好的治疗成绩。而医疗科技的进步,也让癌友有更多的治疗选择。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提出「421口诀」,希望帮助早期发现与治疗。
「421口诀」
「4」:四大症状,分别是脸色苍白与疲倦虚弱、不明原因发烧、瘀青出血、骨头疼痛
「2」:检测,分别是血液检查、·骨髓检查
「1」:一定要就医,出现四大症状,尽快就医。
「血癌攻略」
https://lin.ee/TMvb7RD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懒人包
https://knowledge.pse.is/6df9q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