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川普要惩罚中国?中方表态,再给美方一次机会(图)

    极限施压的戏码再度上演!

    明晃晃威胁到购买石油便加征100%关税的戏码,紧跟8月6日,特朗普通过路透社再发威胁,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可能”对其加征与印度类似的25%关税。但又委婉表态:这取决于事态发展。



    “惩罚”的前后变脸,模糊的威胁背后,中方不退让了!

    “可能”加税的文字游戏早在7月底中美第三轮谈判时,财长贝森特已警告:若中国继续购买俄油,将面临100%惩罚性关税。



    表面看,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贸易威胁。但细究其脉络,每一步都是赤裸裸的施压计算!

    但时机上,简直“卡点”精准,甚至8月6日美国再次主动暗示,若中方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加征关税。



    眼下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刚刚结束,双方说好延续“关税休战期”,年底力争达成协议。此时美方突然单方面发难,无异于在谈判桌上再插刀子,目的简单,便是逼中方让步!

    且为了掩盖目的,特朗普也是聪明,全部使用“可能”“或”这种模糊字眼。特朗普一边放狠话,一边又留个活口:“是否征收,还得看发展情况”。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套路,摆明了就是试探中国的底线,你硬他就缩,你软他立马加码!



    而更深层的意图,便是特朗普“极限施压”的老剧本重演!看看他第一任期里中美贸易战的经典套路:关键谈判节点必拿关税相逼,迫使对方让步。

    但这次,他甚至直接将“买俄油”这一完全正当的商业行为打成了对华动刀的借口。



    而就在威胁加税同日,特朗普突然改口称“美中即将达成协议”,并强调“若未达成,我不会访华”。

    将元首会晤当作交易筹码,终于显露特朗普“交易艺术”的典型套路。而此刻正值中美“关税休战期”延至11月12日,但AI芯片管制、稀土出口等核心分歧仍悬而未决。




    而特朗普之所以如此“模糊威胁”实际还是因为能源焦虑。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原油、液化天然气、煤炭进口额全面归零,导致美能源出口蒸发超300亿美元。



    而另外从2023年数据便显示,中国从俄进口原油同比激增24%,人民币结算比例超50%。

    当“石油人民币”削弱美元霸权根基,当俄罗斯稳居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美国终于撕下伪装,也就是说,这关税战本质是金融霸权保卫战。



    但特朗普却是忽略了中方“不退让”。

    中方“不退让”面对威胁,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的回应斩钉截铁:“迫使中国放弃与俄合作的企图不会得逞,正常能源合作应受尊重。”




    且中方此前便一再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中国将根据国家利益采取合理能源保障措施。

    更何况,中方有“不退让”的底气。

    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时,他忽略了中国的两张王牌。



    中国控制全球90%稀土磁体产能,美军F-35战机、特斯拉电机命悬一线。2025年稀土出口配额再削减,美国军工巨头哀叹“战机交付恐推迟三年”。

    而美国页岩油,中国炼油厂转向加拿大、沙特、俄罗斯的油轮,所以美方份额清零也不影响供应。



    另外中俄能源合作不仅是量的增长,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人民币结算比例突破50%。当石油美元体系出现裂缝,美国制裁的“金融核弹”,好比踢出SWIFT系统的威力便大打折扣。

    而这也是美方强推《停止中俄法案》的真正焦虑,美国的霸权支柱正在倾斜。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美国想要强压中方一头,但威胁的态度又是模棱两可,不过中方态度始终如一个,美方若真心合作就该取消芯片管制、停掉台海挑衅,而非在谈判桌下塞刀子。

    而从令美国焦虑的“中国底牌”来看,在中美谈判的位置上,是中方占据主动权,也是中方在给美国“退让”的机会。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