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卵巢癌4期她抗癌活出新生命 医揭:精准治疗带来希望

    癌症希望基金会举办妇癌学习营,医师叶联舜(右起)、吕建兴、张幸治分享妇癌治疗新趋势。(癌症希望基金会提供)

    卵巢癌第4期的「小雅」在台湾台中分享抗癌历程,「化疗的副作用几乎都经历过,但活着就有希望」,如今她投入志工行列,在医院陪伴更多病友重拾生活力量;卵巢癌3期的「萱萱」化疗后癌转移,接受二线化疗、抗体药物复合体(ADC)治疗,现在能外出逛街,她们的故事鼓舞了现场许多病友。

    癌症希望基金会在台中主办「妇科癌症治疗新时代 关键突破一次掌握」健康讲座,邀请台中荣总妇女医学部妇科主任吕建兴、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妇产部妇科主任叶联舜,以及新竹马偕儿童医院妇科癌症学科主任张幸治,解说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的治疗趋势及新疗法,并邀请癌友现身分享抗癌历程。

    吕建兴说,妇癌治疗迈入精准医疗时代,晚期卵巢癌病友可通过基因检测判断是否适合接受化疗合并标靶药物,争取更长的存活期;HER2蛋白与细胞生长有关,癌细胞若过度表现HER2,会促使肿瘤快速增生,易转移复发。随着医疗科技的进展,有新药协助精准治疗,为妇癌治疗带来新的可能性。

    叶联舜说,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征兆多为异常出血,特别是停经后出血,或经血量突然增多等,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检查。

    叶联舜指出,子宫内膜癌晚期或转移个案除了手术,还有放疗、化疗、标靶药物、抗体药物复合体(ADC)等选择,协助病友疾病控制与改善生活品质;病友关心术后常见的淋巴水肿问题,建议可通过运动、擡腿、摄取足够蛋白质与加强日常保湿来减缓,必要时应咨询物理治疗。

    张幸治说,定期接受子宫颈抹片与HPV检测是预防子宫颈癌的关键。至于已得过子宫颈癌或是更年期是否需要接种HPV疫苗?张幸治建议,45岁前接种效果最佳,即使超过45岁,仍可视个人感染风险请医师评估是否需要施打。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