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国际医疗产值从2019年达到近190亿元(台币,以下同,约6.3亿美元),经过新冠疫情后,中国大陆医美、健检团止步,产值直直落,2022年仅剩60亿元(约2亿美元),近年三年,国际医疗的年产值虽缓速回温,但服务人次一路下滑,去年服务总人次仅有21万2000多人,为近十年来最低的服务人次,台湾虽积极发展新南向医疗,但年产值仍难以回至疫情前荣景。
根据国际医疗管理工作小组统计,台湾国际医疗于2019年时产值来到历史新高,达到近190亿元的产值,到台就医的人数多达37万人次,随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人数与产值一路下探,2022年来到近十年的最低点,仅剩60亿产值,24万人次到访,去年产值虽上升至100亿元,但访台的人次只剩21万2000多人次。

台湾医疗健康产业卓越联盟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吴明彦说,2019年产值能高达近190亿元,与中国大陆健检、医美团有着密切关系,当年度健检中心服务人次的占比,占总数的16.08%,其次是内科占11.7%;去年健检中心的服务人次占比,仅剩9.88%,最高反而是内科,占百分之12.42%。
吴明彦说,从数据分析,显示台湾的健检国际医疗市场已在疫后消失,不过,去年国际医疗产值回温,来到100亿元,观察是部分医学中心提供的重症医疗服务,已恢复到疫情前的七成水准,但即便如此,重症医疗就算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准,年产值也无法完全回到疫情前的荣景。
自2018年起,台湾卫福部配合「新南向政策」推动的「一国一中心」方案,针对印尼、印度、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一个国家由一家医院负责统筹,为医卫产业搭桥,同步也推动医卫人才培训等。
吴明彦表示,一国一中心将台湾医疗软实力彻底发挥,分析来自东协十国的国际医疗服务量,已接近过去服务陆客的总量,成为现行国际医疗困境中的纾困方式。他认为,在东南亚属于高所得的国家,应加强布建医疗合作资源,而在人口较多的国家,如印尼,应增设合作据点,变成「一国多中心」。
新光医院副院长洪子仁表示,新南向国家占国际医疗中约7000多万产值,患者多来自缅甸、印尼,他们愿意到台就医,主要受到当地留台校友会、台商及扶轮社等民间组织的口碑传播,期待政府能更大力扶植南向医疗合作,帮助台湾的国际医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