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莫迪放大招!印度未来是大一统还是大分裂?(组图)

    印度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国家危机。

    但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又看不到出路,跟巴基斯坦再打一仗,它不敢;跟美国关税硬碰硬,它也不敢;而骑墙式外交,已经把自己的裤裆都给磨破了。

    国大党正拆人民党的台,要求莫迪辞职,一切都是莫迪的错。

    不过,老仙毕竟是老仙,他之前就准备了一个大招–全国种姓普查。




    5月7日的印巴空战结束后,5月10日,英国路透社就披露了一则消息,莫迪政府计划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加入种姓详情。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争议极大的动作,因为种姓制在印度1947年独立之后,就被认定是一种极其愚昧落后的社会制度,是阻碍印度发展的枷锁,因此,印度在宪法中将其废除。

    既然种姓制是非法的,那么,印度历次人口普查(每十年左右一次)就都不再统计种姓信息。

    否则,就与建国宗旨相违背。

    印度人在出生、就学、求职、结婚……等相关法律文件上都不需要填写自己的种姓信息。

    然而,印度各地仍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种姓观念,处处带着种姓因素。

    比如说婚姻,同一种姓之间结婚叫“顺婚”;非同一种姓叫“逆婚”。

    “逆婚”又分两种: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可以接受,只要女方给得起足够的嫁妆;但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那就会出人命。前些年,有位低种姓男职员娶了高种姓女子,就被女方家人活活烧死在车内。

    求职也一样,低种姓经常会被直接拒绝。虽然可以去打官司,控诉对方歧视,但往往无济于事。

    但印度又自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全球最大规模的投票选举,足以证明印度“人人平等”。

    一边是近在眼前的种姓歧视;一边是自欺欺人的“自由民主”。

    印度就这么浑浑噩噩地混了几十年。

    这么混着也就罢了,但莫迪却要开历史倒车,打着“平等”的旗号去搞种姓普查。

    印度内政部长沙阿在6月份宣布此事时,就宣称这是“历史性的举措”,为的是“赋予所有落后阶层经济和社会的平等权利”。

    现在大多数邦都已经开始统计,克什米尔等地将在10月1日开始。




    莫迪开历史倒车,是想利用印度教民粹主义来实现“大一统”,包括中央集权、语言、文字、文化等。

    而印度教的基石就是种姓制。一旦种姓普查完成,就意味着官方承认了种姓的合法性,婆罗门神棍几十年的期盼终于要实现了。

    有人会问,印度为什么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都无法铲除种姓制?以至于给莫迪留下开倒车的机会?

    因为印度就是一个矛盾体,制定宪法草案的政要和议员们,嘴里说的都是“自由民主、公平正义”,但从来没有被落实过。

    大多数政要和议员都是高种姓,革命,怎么能革自己头上?

    尼赫鲁极力主张废除种姓制,但事情到了自己头上,他也是要捍卫自己的婆罗门种姓。



    他的女儿英迪拉在英国留学回来后,决心嫁给一位非婆罗门男子费罗兹·加汗吉尔,尼赫鲁就不同意。

    直到费罗兹加上甘地的姓,甘地是古吉拉特的婆罗门,这桩婚事才得以完成。表面是英迪拉随了夫姓,实际上是她老公为了她改姓。

    所以,印度历届政府都没有决心在社会上铲除种姓制。

    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存在,根子还得从甘地说起。

    种姓制的根本问题

    一般认为,印度种姓制度起源于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他们将部落制与吠陀教结合,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逐渐建立了种姓制。

    第一等级,婆罗门(宗教祭司);

    第二等级,刹帝利(武士官员);

    第三等级,吠舍(平民、商人);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

    还有被剥夺了种姓地位的种姓–达利特(贱民)

    种姓制的完善和巩固,是随着职业分工的细化而进行的。

    在四大种姓之外,各地区又有相应的亚种姓,在部落里再细化。

    种姓制在历史上曾受到了佛教和耆那教,还有阿育王的挑战,但最后都是印度教获胜。

    长话短说,到了英国殖民印度的时期。

    英国人发现种姓制非常有利于他们的统治,因为分成四类的印度人无法被团结起来。

    所有低种姓者都相信,只有服务好高种姓,来世才有机会投胎“升级”。

    认定种姓地位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反抗的,更不可能反抗英国人。

    贱民人口通常占20%以上,他们只能住在远离村镇的角落,生命和财产不受法律保护,到村镇做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

    一旦经济恶化,首陀罗破产后,也很容易变成贱民。

    贱民就是城镇和家庭奴隶,除了在生活中被严格“隔离”,他们在跟别人说话时也有限制。

    不能自称为“我”,要说“您的奴隶”

    不能说“我的子女”,要说“您的奴隶的狗仔子”。

    不能说“我去吃饭”,要说“您的奴隶要去喝污水”。

    说话时,必须用手挡着自己的口,生怕空气也会将脏东西传给较高的种姓。

    他们是印度最主要的劳动力,却过着非人生活。

    1931年,英国人花了十几万英镑对英属印度进行了一次种姓普查。

    吠舍、首陀罗、贱民人数占全国人口89%,

    这些人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子子孙孙也是如此。

    英国总督之前怕印度人造反,曾允许低种姓群体获得新开垦的土地。

    土地是最根本问题,而高种姓地主(印度地主叫柴明达)几乎拥有了所有的耕地。

    除了耕地,他们还拥有河流、水井、山林、牧场。

    然而,英国人发现,低种姓在跟老虎、鳄鱼、毒蛇搏斗获得了新开垦土地后,居然又将土地拱手让给柴明达。

    高种姓连抢都不用抢,就轻轻松松获得了新土地,低种姓则心甘情愿继续当佃农。

    于是,英国人也不想再管了,4000多个种姓、亚种姓、再生种姓,随便吧。英国人还不至于傻到号召低种姓起来闹革命。

    甘地,虽然自称是穷人的代言人,是主张平等的政治领袖。

    然而,甘地也是种姓制的维护者,他是《吠陀书》的信奉者,他相信印度教的古老经典是维护社会秩序最好工具。

    甘地的欺骗性在于,他让人们误以为他是种姓制的反对者。

    实际上,甘地只是希望改良种姓制,也就是将贱民取消掉。

    这符合他的仁爱理念,同时又不会伤及婆罗门、刹帝利的利益。

    1920年,甘地取得国大党领导权后,他重新解释了种姓制:

    不管什么种姓,只要抱着敬爱和崇拜神明的态度,都可以得到解脱。

    种姓制不能被当作评判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所有群体都应当属于印度教这个整体。

    种姓制度是合理的,但不完美。因为贱民的存在使得种姓制度这个健康的肌体受到了损害。

    这就是甘地对种姓制真正的看法,改良,但不能废除。

    尼赫鲁掌权后,放弃了甘地的改良思想,在宪法上否定其合法性。

    但是,最根本的问题–土地,尼赫鲁无法解决。

    尼赫鲁是有一些雄心的总理,他决定将土地进行再分配,他限制了高种姓个人拥有土地的面积,并废除柴明达制度。

    政府则帮助低种姓(农民)购入“多余的”土地。

    但是,那些拥有数万、数十万英亩土地的高种姓,在政策还没有宣布的时候,就已通过高种姓政客获知了这些机密。

    他们立刻化整为零,将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兄弟、子孙,如果还有得分,就在高种姓之间分配。

    印度《新土地法》颁布后(个人土地最大面积不得超过50英亩),北方邦高种姓集团通过化整为零手段,再加上提高限额法案(议员都是自己人),到了1959年,他们竟然保留了98.2%的土地;拉贾斯坦邦,保留了72%,其它各邦的高种姓基本都在80%左右。

    印度的土改,就这么糊里糊涂地结束了。

    土地拥有权,是高种姓世世代代剥削低种姓的最有力武器,而印度教又是固化这种不平等的精神锁链。

    印度人早晚会有一部分人觉醒的,毕竟,印度左翼武装、锡克人等等,他们早就想单过了。

    莫迪强化种姓制,想用宗教凝聚人心,实际上是在饮鸩止渴。

    他这一脚油门踩下去,印度的倒车速度会很快,种姓制合法化,很可能在2029年实现。




    但他能实现“大一统”吗?种姓制合法后的结果必然会把印度变成一个火药桶。

    “大一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但大分裂会来得很快。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