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少症是随年龄增长导致肌肉量、肌力逐渐流失的一种退化性疾病,在台湾,65岁以上长者肌少症盛行率为6.8%至10%之间,推估有30万名长者受肌少症影响。临床医师指出,肌少症尤其好发于女性、久坐及慢性病族群,呼吁民众从年轻时开始养成规律运动习惯,配合摄取足够蛋白质,有助延缓肌少症恶化,避免肌力流失。
68岁病友曾女士说,她过去没有运动习惯,肌力随年纪增长流失,却不自知。某日突然发现走路吃力,手部也无力,连瓶盖都转不开,还因为肌力不足而跌倒,导致胫骨粉碎性骨折,因此开始正视骨质疏松及肌力不足问题。术后她积极进行复健、肌力训练,目前已可稳定行走,每天与先生一起爬山、游泳、走路、吊单杠等,盼通过这些运动维持肌力。
林口长庚医院脊椎科主治医师邱炳烨表示,70岁以后肌肉量与肌力的流失速度快。若未及早介入,不仅影响行动能力,也会提高跌倒与骨折风险。肌少症在65岁以上盛行率达15%至50%,好发于女性、久坐及慢性病族群。肌力流失会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若再加上有骨质疏松的情形,更容易因为跌倒造成骨折、卧床或失能。统计显示,髋关节骨折的病人,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至30%。
脊椎是身体支撑的关键结构,当肌力不足时,容易造成腰酸背痛、姿势不良,甚至恶性循环地加重脊椎退化。邱炳烨表示,维持内核肌群与下肢肌力的训练相当重要。建议民众从年轻开始就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包括快走、爬楼梯、深蹲等简单动作,搭配足够的蛋白质摄取并多晒太阳、避免久坐,都有助于延缓肌少症发展,尤其是40岁以上的族群,更要特别注意。
长庚永庆杯路跑今年迈入第16届,将于9月28日在台北、台中、嘉义、高雄四地同时开跑,今年选定肌少症为健康议题。台北长庚纪念医院院长黄集仁表示,盼通过每年例行举办路跑活动,提醒国人养成规律运动习惯的重要性。卫福部国健署副署长贾淑丽表示,预防重于治疗,政府鼓励全民养成健康行为,才能真正活得健康有品质,也肯定长庚医院长期坚持举办这项有意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