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界的天花板出现了!
他只靠手工,就做出一个会飞的飞行摩托。
只见他一阵操作,就真的1:1建模,一台飞行摩托的雏形有了。
随后他就开始打印零件,进行拼接。
最后上色,成品完成了。
来到户外,安装好电池,为起飞做准备。
3、2、1……
一台飞天摩托在空中旋转,感觉放大一点,都可以载人。
这位硬核手艺人就是博主@魔界造物。
他从小就很痴迷航模。
一直梦想着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用飞行器变成真实。
于是,长大后他毅然决然闯进了航模博主的赛道,打造独属于自己的玩具。
迪迦奥特曼亚特迪斯号
只存在于奥特曼里的战舰亚特迪斯号,博主直接给复刻到了现实。
要知道,这个难度非常大。
毕竟在奥特曼里,任何飞起来的东西都不必讲究空气原理。
亚特迪斯号原型的机体外形,驾驶舱有大量的平面,空气阻力大。
两侧迷你机翼,更是无可能飞起来。
不过,到他手里也不是什么难事。
在原型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最终设计出来,依旧是亚特迪斯号。
用的材料很简单。
纸箱:
KT板:
3D打印细节:
制作的流程不算复杂。
先用KT板拼接出战舰的主体。
再用纸箱做外壳防护。
最后再完善细节。
亚特迪斯号就完工了。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部分,做试飞前的测试。
整个战舰重量2380克,推重比需要超过1才能飞起来。
于是,拉满操作杆,开始检测油门动力。
“轰”的一声,战舰发出轰鸣,飞起来完全没问题。
最后进行试飞。
这也是亚特迪斯号的一道劫,轻则剐蹭,重则机毁。
还好它扛住了。
试飞失败的时候,没有什么损伤。
调整过后,成功起飞。
会飞的自行车
你想象过有一天,你骑的自行车可以飞起来吗?
这不是科幻。
博主就真的手搓了一台飞行自行车。
还没开始,就遇到了第一个卡点——自行车太重。
他在网上扒拉半天,找到一台只有8斤重的死飞。
但想起飞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博主一顿操作,开始进行飞翼布局。
他准备将机翼安装在自行车的横梁上。
材料还是熟悉的KT板。
不过,这次还额外加了椴木加强梁,避免空中折翼。
接着就开始安装动力系统、舵面系统、无线接收器、电池连接。
逐一测试之后,一切正常。
组装在自行车上之后,光看成品,就已经科幻片的即视感。
那能不能真的飞起来呢?
第一次,滑着滑着,就开始走曲线。
一个侧翻,机翼跟自行车连接部分直接断开。
机翼也断了。
博主复盘发现,是自行车的平衡轮松动导致的。
有了这次教训,博主进行重新制作,也升级了动力系统。
单发拉力8公斤,双发拉力17公斤。
而改造后的自行车整体重量16公斤,这次应该妥了。
然而,博主再次被打脸。
侧翻又发生了。
这下,博主才发现真正的问题。
机翼无法保持平衡,需要重新设计。
在原有基础上,加上了垂尾、平尾,看上去牢固了不少。
这样能不能飞成功呢?
飞是飞了,但机翼断了。
上演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天上掉自行车。
还好博主足够顽强,一切从头再来。
并对机翼加固,额外组装了4个螺旋桨。
最终做出飞行自行车4.0版本。
博主再次试飞。
终于飞起来了,非常稳。
会飞的火车
既然自行车都能飞了,博主的野心瞬间膨胀。
他想再造个大的——飞行火车。
是的,你没看错,他打算让火车飞起来。
说干就干。
博主聪明的小脑瓜一转,想出一套方案。
将飞行火车设计成风筝的样式。
于是,他求助专门做风筝的老师傅,打算搞一个车长10米,车高1米8的巨型列车。
整个框架都是用竹子扎制,铁丝稳固。
搭建成功后,开始糊纸外层布料。
历时一个星期,终于完成最后的制作。
不过,这次没有动力系统。
本身整个列车就已经够重了。
运送的时候,都需要4个人以上帮着一起抬。
想飞起来,只能用领航风筝带着起飞。
剩下的,就交给老天。
终于,把风等来了。
不光白天可以飞,晚上这辆“列车”也能高速运行。
虽然每次飞的时间不长,但真的实现了列车在天上飞。
飞行航母
博主一直信奉:只要动力足,航母都能上天。
于是,他打算做一艘飞行航母。
设计方案说来就来。
在航母的两侧,分别加上4套升力风扇。
尾部设计了两个64毫米函道,当作前进动力。
外形肯定要帅气。
既然搞了就要搞个大的。
舰长2米,比博主自己还高。
双层飞行甲板1:1还原。
底部船体全密封,方便下水。
舰岛也不能少,弄一个旋转的雷达天线。
图纸搞定后,博主用CAD排版,进行激光切割。
制作的材料比之前更复杂。
除了常用的纸板和KT板。
还有碳纤维,主要用来固定升力风扇。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组装。
框架:
升力风扇:
外壳:
舰岛:
最后喷色,成品非常帅气。
然而,出师不利。
还没飞电路就烧了。
博主回去改良后,依旧失败。
飞起来、掉落,无限循环。
又调试了一番系统,这次可以飞了。
但航母在空中乱舞,无法控制。
博主再次调试参数。
终于在第九次测试时,稳定飞行。
接下来,博主信心满满带着航母到室外的水面上测试。
一人控制升力风扇,一人控制前进推进器。
这次,果然成功了。
航母在水面上滑行、起飞,整个过程非常丝滑。
地效飞行航母
有了航母1.0版本,博主的心蠢蠢欲动。
他决定做一个2.0版本——地面效应飞行航母。
光听名字,就觉得是个更复杂的工程。
这次设计方案,博主从前苏联借鉴了经验。
航母贴着水面地效飞行,舰载机不用跑道就可以直接垂直起飞。
原型有了,博主就开始自行发挥。
保留了1.0版本的飞行甲板,但船体根据水上飞机进行优化。
机翼是重中之重。
不光要大,角度也要调整。
而动力设计在舰首,用螺旋桨向机翼下方吹气的方式产生地面效应。
最后,再把舰岛和垂尾融合在一起。
2.0航母的样子就出来了。
接下来,还是老步骤。
切割板材,进行组装。
成品的细节非常到位。
驱逐舰:
撤离飞机:
导弹发射井:
一应俱全。
博主将它搬到水面上进行测试。
开始很完美,舰首翘头越来越明显,最后翻在水中。
把舰岛卸下来,再次测试。
这次倒是没有翻车,只是驱逐舰自行脱离。
博主干脆把两边的驱逐舰全都卸掉,换成翼尖挡板。
改造后,航母再次下水。
这次,非常顺利。
航母2.0可以平稳在水面上航行:
上面的舰载机,也做到了直接原地脱离垂直起飞:
甚至可以带着博主在水面上航行。
果然,只要敢想,就没什么是不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