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
中美首个“关税大限”到来之际,两国再度将休战期延长90天。
8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承诺即日起90天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亦承诺自同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以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
中方的公告指出,本次中美继续暂停实施部分双边加征关税,是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的举措,有利于实现双方各自的发展目标,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这意味着,美国将继续对中国进口商品维持30%的关税,中国则对美国产品维持10%的关税。
在全球“对等关税”政策生效的背景下,此次延期为中美经贸关系注入更多稳定性,但也折射出双方谈判迈入“深水区”后面临的分歧。美国媒体认为,这为两国争取了更多时间来解决分歧,并为今年晚些时候中美领导人可能举行的峰会铺平道路。
◆2025年6月17日,一名船员在停靠于上海洋山港的集装箱货轮上工作。
中美谈判进入“加时赛”
中美关税“休战期”再度延长,标志着这场波澜起伏的经贸博弈进入新一轮“加时赛”。这一利好消息迅速提振全球市场信心,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及美国股市纷纷大幅上涨,投资者期待双方能借此机会推动谈判取得实质进展。
7月29日,双方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轮会谈,争取再度延长停战协议。彼时,距离美国“对等关税”全面生效不足十日,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在本轮关税博弈中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
◆2025年7月28日,中美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三轮会谈。
临近8月12日“大限”,特朗普频频出招施压。他先是放出威胁,称或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华加征额外关税;8月10日,他继续火上浇油,在社交平台叫嚣让中国“尽快将美国大豆订单增加四倍”,一连串表态让本已紧绷的气氛更显凝重。
好在最终“大限”到来前,双方接连宣布将现行的关税休战协议再度延长90天。这让新的截止日期变成11月10日。
值得指出的是,此次延期为美国的秋季进口赢得了宝贵时间,包括电子产品、服装和玩具在内的商品将继续享受较低的关税待遇。
“对中国出海贸易商而言,这是黑五和圣诞旺季前难得的缓冲期,是旺季前的一个窗口。”出口服务商GenPark创始人庞国强(Chris Pang)向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这将缓解中低毛利、运费敏感品类的成本压力,为定价和促销提供更大灵活性。他认为,至少今年的销售旺季不会被耽误,同时保障了美国消费者能买到性价比较高的季节商品。
◆此次延期为美国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圣诞节前的秋季囤货赢得了宝贵时间。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谭森(Sean Stein)表示,暂停关税“为两国政府争取时间谈判达成协议提供了关键保障,旨在改善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准入,解决双边贸易不平衡,并为企业制定中长期计划提供了确定性”。
与关税无关的议题被纳入“休战”并不意味着“停战”,中美经贸谈判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双方的博弈也迈入“深水区”。
如今的谈判范围早已扩大到了关税之外的议题,包括中国稀土出口准入、美国对包括芯片在内的先进技术出口管制,以及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等问题。“总体来说,中美在关税谈判中处在比较均衡的位置,双方都有筹码。”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首席经济师丁爽向路透社如此评价。
目前,中美已在芯片出口方面达成一定共识。7月,美国批准英伟达和超微半导体公司(AMD)的出口许可,允许两家公司恢复在中国销售英伟达的H20芯片和AMD的MI308芯片。作为交换,这两家公司同意向美国政府上缴其对中国销售收入的15%。
◆在黄仁勋的游说下,特朗普最近改变了态度,允许英伟达对华出口H20芯片。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访问学者斯蒂芬·奥尔森(Stephen Olson)警告称,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美国贸易政策货币化,即美国企业必须向政府支付出口许可,“如果真是如此,那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危险的世界”。
美国最近频频呼吁中国不要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威胁可能因此对中国施加次级关税。8月10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的节目上说,针对中国采购俄油实施关税的方案“正在考虑中”,但由于这个问题牵扯到很多层面,特朗普尚未对此事做出决定。
◆黑龙江一家炼油厂内,工人正在对设备进行检查。该厂主要处理俄罗斯原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经贸能源合作,正当合法,中国将继续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芬太尼问题同样被纳入双方的经贸议程。作为全球芬太尼原料药的主要供应国,中国长期面临美方关于化学品管控的质疑。中方对此予以坚决否认,并指出美国自身的监管漏洞才是芬太尼泛滥的主因。
谈判中,中方决定将两种前体化学品列入监管体系,回应美国长期要求遏制相关原料流入墨西哥贩毒网络的呼声。
教育领域亦可能被纳入谈判范畴。尽管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原本未受争议,特朗普政府最近突增留学限制,引发关注。
◆在特朗普收紧签证政策的背景下,中国留学生面临诸多不确定挑战。
特朗普充满变数的谈判风格也增加了谈判的不确定性。8月10日,特朗普一度要求中国把从美国购买的大豆数量增加到目前的四倍,并强调此举有助于减少美中贸易逆差。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2024年进口了约1.05亿吨大豆,其中不足四分之一来自美国,绝大部分来自巴西。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增加到目前的四倍绝无可能实现。
◆中国2024年进口约1.05亿吨大豆,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