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熟龄男女愈早练愈好 三个训练动作预防尿失禁

    治疗师推荐三种预防或缓解尿失禁的骨盆底肌、臀肌、腹肌训练运动,不论男女都适合练习。深蹲示意图,非新闻当事人。(取材自unsplash.com@SUNDAY II SUNDAY)

    骨盆底肌出问题可能严重影响生活品质,特别是受尿失禁与疼痛所苦的人。根据国家尿控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ntinence),美国有超过2500万的成年人经历短暂或慢性尿失禁,而进行特定运动训练有助缓解问题。Fit&Well报导,物理治疗师莲妮(Leanne O’Brien)表示,我们都应该像身体活动一样训练骨盆底肌,追求预防疾病,而不是等到出问题再反应。更年期与停经后妇女更容易发生尿失禁,所以骨盆底肌训练很重要,而男性晚年也会遇到此问题,因此不分性别都适合训练。

    莲妮说,骨盆底肌与周边其他肌肉一同运作,如果臀肌或腹肌无力,骨盆底肌便需要加倍出力。她有一名术后被交代须做骨盆底肌运动的患者,但该患者的骨盆底肌未经训练就十分强壮,代表骨盆底肌需要非常努力协助无力的腹肌与臀肌,若能正确训练腹肌与臀肌,对骨盆底肌也有帮助。以下是三种相关训练,莲妮推荐有症状者每周进行2到3次运动,进行过程不应出现任何症状。

    1. 挤压擡起运动(Squeeze and lift)

    只要正确训练,挤压运动可有效地主动增强骨盆底肌。莲妮说,想像自己正在停止排便或避免放屁,试着由内挤压并擡起直肠。挤压10秒后放松5秒,重复10次。

    2. 深蹲(Squat)

    莲妮说,深蹲活动到臀肌并延展骨盆底肌,是简易训练臀肌、腹肌与骨盆底肌的方法。站姿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脚趾朝前或稍微向外,接着往下蹲低,保持胸膛挺直,让臀部往下降,让大腿保持平行或靠近地面,由脚部驱动往上推回站立姿势,重复上述动作8到12次。一旦能自信完成12次,可以加入壶铃或哑铃,举在胸口高度。

    3. 脚趾点地运动(Tabletop toe tap)

    莲妮说,增强下腹部肌肉对骨盆底肌也有好处。启动骨盆底肌时,腹横肌也会启动,反之亦然。首先脸朝上平躺,膝盖弯曲90度并擡起腿,让小腿与地面平行,其中一只脚往下轻点地板,再擡回原本位置,并换另一只脚往下点地板再收回,重复8到15次,确保挑战足够,直到内核肌群疲劳,难以维持姿势就休息。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