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最火的就要数 AI 了。
从 ChatGPT,到火爆全球的 DeepSeek,现在越来越多人都逐渐养成了用 AI 的习惯,无聊的时候用 AI 聊聊天,工作的时候用 AI 偷下懒、需要配图的时候让 AI 画一个……甚至还有人生病了也会向 AI 求医问诊。
近日,某大厂 CEO 描述了一次 AI 问诊的经历,里面还提到了因为喝隔夜的 VC 水导致反射性低血压。

隔夜的 VC 水会导致反射性低血压?还能喝吗?生病了可以问 AI 吗?今天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反射性低血压是怎么回事?
反射性低血压,又叫反射性晕厥(reflex syncope)或神经介导性低血压(neurogenic hypotension),是指由于自主神经反射活动异常,导致血压突然降低和/或心率减慢,从而引起短暂的脑供血不足、意识丧失甚至昏厥的现象[1]。反射性低血压的常见表现就是心率迅速减慢、血压快速下降等症状[2]。
反射性晕厥不是慢性疾病,而是一种急性反应,通常在某种刺激下突然发作。导致反射性晕厥的刺激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
1.情绪刺激:如果遇到恐惧、疼痛或者紧张情绪,比如抽血时晕倒。
2.体位变化:最常见的就是长时间静坐或者蹲着后突然站起来。
3.环境刺激:比如闷热或者拥挤的环境中。
4.排尿排便:排尿性晕厥在老年男性中比较常见。
5.胃肠道刺激:吃得太快、太饱,或腹泻、呕吐时,胃肠道刺激诱发反射性晕厥。
6)食源性疾病:某些细菌性毒素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或引发剧烈腹泻、呕吐,导致人体大量水分丢失,电解质紊乱,从而诱发反射性低血压。
有医院对 52 例反射性晕厥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发现,共有血管减压性晕厥 29 例,排尿性晕厥 13 例,颈动脉窦性晕厥 5 例,咳嗽性晕厥 3 例,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2 例(其中 1 例为孕妇,1 例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 例排尿性晕厥中,有 6 例是在睡醒起床排尿前后发生,4 例在饮酒后排尿发生,3 例在打麻将时排尿时发生。发作前有不同的诱因,如头晕、眩晕、面色苍白、出汗、恶心、视物不清等[3]。

总的来说,当人的身体受到某些特定刺激时,我们的身体可能做出过度反应时,血压和心率会突然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引起反射性低血压。
隔夜 VC 水会导致低血压吗?
答案是:不会。VC 泡腾片不会引起低血压,隔夜 VC 泡腾片水也不会造成低血压。
维生素 C(VC),又叫抗坏血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它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作用,比如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帮助铁的吸收等。当我们把 VC 泡腾片泡在水里时,VC 就溶解到了水中。正常情况下,VC 水溶液是比较稳定的,因为VC本身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还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所以即使隔夜喝也通常没有问题。

博主说“又来了点蒙脱石散和补液盐”,说明他当时可能有腹泻或者呕吐现象,很有可能是喝了变质饮料或吃了变质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低血压是腹泻等情况造成的。毕竟最近气温高,很多人会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导致急性肠胃炎,发生严重的腹泻。
生病了问 AI?
最近几年,随着 AI 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从辅助工具向核心诊疗环节渗透[4],不少人甚至用 AI 来求医问诊。但还是要提醒大家,目前 AI 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
最近一项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医生诊断性能比较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智能的诊断水平还没有达到专家级的可靠性[5]。此前也有医生认为,无专业背景患者用 AI 看病像盲人摸象,不建议看病全靠 AI。

因此,建议大家还是不要盲目迷信 AI 的作用,生病了还是及时去医院看医生,千万不要迷信 AI 给你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