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的一个深夜,加州安蒂奧克(Antioch)居民杰西卡·法威爾(Jessica Farwell)的人生被彻底打乱。那天,她六个月大的儿子在家中发生意外——一台电饭煲不慎倾倒,滚烫的热汤瞬间泼在婴儿身上,造成严重烧伤。慌乱中,夫妇俩将孩子紧急送往最近的医院,希望能立刻接受治疗。

到了医院,医生迅速为婴儿进行鼻腔芬太尼注射以缓解剧痛。但很快,法威爾被告知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这家医院没有烧伤专科,无法提供专业治疗。唯一的选择,是将孩子转送到位于沙加缅度的Shriners儿童医院。

然而,当时正值新冠疫情尾声,医护资源紧张。医院告知她,救护车要等七个小时才能到。法威爾急切地提出,自己可以开车送孩子去目的地,全程只需一小时二十分钟。但值班医生严词拒绝:“为了孩子路上的安全,我不能让你和他现在离开。”医生表示,已经叫了直升机,这是唯一的办法。
在惊慌与无助之下,法威爾只能接受直升机转运。

直升机飞行时间仅15分钟,送到Shriners儿童医院后,账单却高达9万美元。落地后,婴儿还需从停机坪转送至医院,仅0.3英里路程的地面救护车运送,又额外收取1万200美元。单单这两段转运,费用合计10万200美元。
当时医生曾安慰她,这笔费用不会由她承担——毕竟是医院主动要求的,并且她有保险。婴儿在医院接受了二级烧伤治疗,第二天便顺利出院。可几个月后收到的账单,却让她的心再次“坠入冰窟”。

账单不仅显示总运费超过10万美元,还包含许多让人无法理解的收费项目:
夜间服务费:因为事发在夜间,被额外加价。
等候费:在直升机出发前,因等待时间,被扣了600美元。
尽管医生曾承诺不会收费,但她的保险只报销了不到一半的直升机费,剩余的5万7929.80美元需要她自己支付。加上部分救护车费7327美元,她需要承担的总额达到6万5257美元。

从那以后,法威爾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追账”之路:
她打过无数次电话给医院、救护车公司、保险公司,但得到的答复要么是推诿,要么是冷冰冰的敷衍。
救护车公司和保险公司互相指责,谁都不愿承担剩余费用。
催债公司则频繁来电,给她的生活带来巨大精神压力。
“我给他们打了多少电话已经数不清了,他们不听我的解释,也不愿沟通。”她说,“三年了,这个噩梦一直悬在我头上。”

无计可施之下,法威爾将事件曝光给洛杉矶ABC 7电视台的调查报道团队。记者介入调查,联系了所有相关方。事情迅速出现转机——原本高达十多万美元的账单,最终被全部免除。
这一事件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美国的医疗转运费用竟能如此离谱,而且患者在危急时刻几乎没有选择权。
事发后,加州通过了一项新法,旨在保护消费者免受“地面救护车意外账单”的困扰:
有保险的患者:即使使用非网络内的救护车,也不必额外支付巨额费用。
无保险的患者:享有折扣价,避免被全额账单压垮。
然而,法威爾的事故发生在法律生效之前,无法享受保护。

这场原本只是为了挽救孩子生命的紧急转运,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长达三年的经济与心理折磨。法威爾的坚持和媒体的介入,让她幸运地摆脱了这笔“天价生命账单”,但更多家庭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一边为亲人的病情揪心,一边还要被逼在复杂的账单、保险条款和催债电话中耗尽精力。正如法律专家所说,美国的医疗账单体系中,“甩锅”与推诿早已成了惯例,而在这场博弈里,最无力的永远是那些本就身陷困境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