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7142 帖子
小熊软糖哈瑞宝传掺入大麻 食药署出手:即起禁止输台
知名小熊软糖哈瑞宝(Haribo)「快乐可乐(Happy Cola F!ZZ)」口味在荷兰被验出含大麻成分,有孩童吃下软糖后头晕送医,荷兰当局呼吁民众切勿食用这些糖果。台湾卫福部食药署31日中午宣布,暂停受理哈瑞宝公司德国厂所有软糖产品输入查验,且没有解除时限,待原厂调查完毕,排除风险后才会予以恢复。
食药署副署长林金富说,根据舆情搜集,哈瑞宝软糖疑似掺入大麻事件发生在荷兰,但该批软糖是在德国生产制造,哈瑞宝公司除在德国外,也在土耳其等地设有制造厂,为确保国人食品安全,食药署31日起暂停受理哈瑞宝德国厂生产的所有口味软糖,不限于快乐可乐口味,全数暂停输入,待厘清且确认风险完全排除后,才会恢复。
「软糖不是民生必需品,所以食药署先在边境下管制,优先保护国人。」林金富表示,经查找,该公司回收批号「L341-4002307906」产品,无输入台湾,但相关消息仍有所不明,因此食药署先采暂停输入,维护食品安全,目前原厂已启动调查,将进一步厘清哪些产品遭受污染,或其实是消息有误,食药署将与德国驻台办事处以「官方对官方」方式确认,若对方提供足够证明,证实食安无虞后,才会恢复相关产品输台。
长庚医院肾脏科系教授级主治医师颜宗海指出,可从大麻叶提炼的成分四氢大麻酚(THC)、大麻二酚(CBD)为主,前者在国内属二级毒品,从孩童出现头晕症状研判,软糖中含有的应是THC成分,这类物质民众使用后会有「快乐感」,且会成瘾,属娱乐用大麻,HC会对人体中枢神经作用,导致民众出现头昏、胡言乱语、嗜睡等症状,长久食用更会导致孩童发育受到影响。
马克龙威胁对以色列更强硬!以方愤怒回击(图)
据法新社5月30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30日呼吁,如果以色列不放松对加沙地带的封控,法方就对其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这再次激起了以色列的愤怒,以色列指责马克龙“对犹太国家进行十字军东征式讨伐”。据报道,马克龙在新加坡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以色列“在未来几小时或几天内不作出与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形势相称的反应”,那么欧洲应对以色列“采取更强硬的集体立场”。欧盟与以色列之间的联系国协议将被重新审查,并将实施制裁。马克龙说:“我们必须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因为现在必须这样做,但我仍然希望以色列政府能够改变立场,最终作出人道主义反应。”报道称,马克龙随后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演讲时警告说,如果西方“放弃加沙,任由以色列为所欲为”,就有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失去所有的信誉”。以色列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反驳称,“(加沙)不存在人道主义封锁,这是公然的谎言”,并指责法国总统“对犹太国家进行十字军东征式讨伐”,尤其批评巴黎希望巴勒斯坦国得到承认。据报道,马克龙还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不仅是道义责任,也是政治要求”。但他没有明确表示自己是否会在6月18日于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由法国和沙特共同主持的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国解决方案的国际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狂点名北京 美防长香格里拉论坛演讲 中与会学者:挑衅性很强
美国国防部长赫塞斯(Pete Hegseth)31日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对话安全论坛上演说,首次阐述美国在川普上任后的印太地区安全战略。中国与会学者达巍表示,赫塞斯的演讲所展现出的对抗性比拜登政府更强,其间不断点名批评中国,提醒在座其他国家受到北京威胁,挑衅性很强。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北京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场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讲话的最大新意以及最大的价值,是比较完整的讲述川普政府在印太地区的计划或者战略,目的是向印太地区传递野心雄心的信号。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达巍指出,赫塞斯的演讲比起上一届的美国政府来说对抗性更强,比如他不断提及中国,当中也存在许多挑拨,「中间有一段他说你们在座的这些国家都被中国威胁是吧?、都被中国羞辱等等,这些话我觉得挑衅性很强」。
达巍也提到,听众听了赫塞斯的演讲后会有很多问题,「他有很多没有回答的问题,美国说的话和做的事情之间是有矛盾的,他没有办法填补,这是他今天面对的最大的难题。」
另据环球网报导,达巍在受访时还提到,赫塞斯在传递美国的信号是「美国是一个印太国家,我们很重视个地方」,但美国如何对待加拿大、巴拿马和欧洲邻国,一方面是给这些国家施予关税,让其经济发展受阻,另一方面又要求在安全上分担负担,彼此合作应对中国,「我很想问,当你这样讲的时候,有没有可信度?」
澳洲女生和一群妈妈在咖啡馆争议引网友互怼(图)
在墨尔本的咖啡馆里,安安静静写作业却被“熊孩子”团团包围,到底是谁不讲理?最近,一名大学生在Reddit上吐槽自己在咖啡馆学习时遇到的“社死”瞬间,引发了上千条网友激烈讨论:咖啡馆到底该安静,还是随意?是这位学生太玻璃心,还是她说的有道理?事情发生在墨尔本,一位大学女生和几个同学在他们常去的一家咖啡馆落座,准备静下心来学习、敲键盘、戴上耳机“沉浸模式”。但没想到,附近明明还有十几个空位,一群带着“超响孩子”的妈妈团,偏偏坐在她们旁边。不仅不是顺便坐,还是“瞄准”了她们学习最安静的角落。姑娘表示:“不是我们要求咖啡馆像图书馆一样安静,但问题是,其他位置都空着,为什么非要坐在唯一安静的地方,还那么吵?”她的贴文瞬间炸了。支持的网友觉得这波合理吐槽:“不是不能说话,是不是也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在认真工作?”“你知道你家孩子吵,就别贴别人那么近。”但反对声音更猛烈:“你都打出这段话还敢发上网,不尴尬吗?”“咖啡馆本来就是社交场所,不适合学习。”“图书馆你不去,跑来咖啡馆想要‘清静’,是不是搞错环境了?”还有人说:“我当了好多年咖啡师,那些坐一下午点一杯长黑的学生才最难搞,没点消费还想统治全场。”也有人理性分析:“其实现在的咖啡馆文化已经模糊了。有的人在这开Zoom会议,有的做远程工作,有的纯聊天,还有人在哄娃。没有人错,但大家都得读读空气。”“是的,这种情况下就看谁先开口说了。如果我知道我家孩子闹腾,我会坐到靠近厨房的地方,不会贴别人耳边吵。”“没人说你不能吵,但你能不能别贴着别人吵?”话说回来,在墨尔本,许多咖啡馆的确已经默默形成“分区默契”:后排靠墙是笔电党和自由职业者的主场,靠窗大桌子留给带娃、聊八卦的。虽然没有贴纸标明“安静区”,但很多人会自动避让。可惜,有些人偏偏视若无睹。这场争议最后变成了一道公共场所“使用权”的哲学命题——你能不能“要求”别人在公共空间遵守“非官方规矩”?你能不能对别人说:“别坐在我旁边吵”?其实谁也没违法,但谁都觉得对方不讲理。最后那位女大学生可能得接受现实:想清静就去图书馆,或者换副降噪耳机。至于带娃的妈妈们,也许可以在点单前看一眼四周,给彼此留点空间。在这个咖啡馆变成“第二图书馆”的时代,你觉得,谁应该让一步?公共空间有没有“非说出来的规则”?欢迎你来聊聊。
娇牛马的最终幻想:领导喂我吃炼乳小馒头(组图)
当职场人开始挑食,不乐意吃画的饼,于是便开始幻想总裁亲自喂我吃炼乳小馒头。视频中,社畜们被廉价的香甜饲料蛊惑,欣喜异常。但什么都不会变,第二天还不是得照常在工位上拉磨。谁都知道,甜食终究是吃不饱的。在职场主题的短视频里,没有最抽象,只有更抽象。你大概已经刷到过这种视频:宽敞的包厢里,十几位中年男性围坐在桌边。他们西装革履,桌上的燕翅鲍参像人一样油光水滑,在餐桌上循环旋转。在各位成熟人士互相奉承,发出标准老钱风笑声时,服务员端上一盘领导特意给你点的炼乳小馒头。他们突然全闭了嘴,转头看向你。想想就脚趾抠地。像这种“领导在饭桌上给我点小孩菜”的叙事有个新的名字,叫娇牛马文学。何为娇牛马?即是娇妻文学和牛马人格的混血产物,又称商务娇妻,也可简写为娇驴、嗲牛。视频的主题往往只有一道菜,品种有且不限于炼乳小馒头/芒果绵绵冰/草莓大福等甜蜜食物。如果我说这都是在应酬时点的菜,你一定心情复杂:这在闹着玩呢吧?不仅如此,文案也透着一股甜腻的娇羞劲儿:跟着领导出来应酬,满满的商务菜里出现了一盘我点的xxx...注意,这时候还必须故意强调领导问的一句——是谁点的小孩菜?短短几句话,就已经让人想象到当事人回答“是我”之后沾沾自喜的表情。就像迪士尼有米老鼠,DC有超人一样,咱娇牛马IP也有自己的专属标志。炼乳小馒头,新型娇系文学代表符号,又被称为职场自嬷型人格的国宴。现在不流行为领导在宴席上点头哈腰地敬酒。老板们得上赶着给这帮商务娇妻嘘寒问暖。不看不知道,原来真有人心甘情愿地在名利场上当孙子。AI生的图挺贴合这些人的幻想再这么下去,在公司被领导打压PUA的情节可以依托这帮人的意淫能力,成为番茄小说最受欢迎的玛丽苏文:年上冷酷霸道总裁x年下清纯白莲花虐恋。只是在现实中,领导有且只有虐的戏份,娇牛马们属于被虐的单相思抖M。更夸张的是,有人都成了领导的梦男/梦女,就连开会的时候都开始正大光明地性骚扰了。比如下面这个,把领导的抗拒描述成“理性又克制”,无措的动作被美化成了“面对我是无法理智的混乱头脑”。接下来可能就要开始幻想早上一睁眼,老板趴在耳边宠溺地轻笑:小笨蛋快起床了。这种解压方式简直是无差别的人肉炸弹:自杀式地起了号,也瞎了我的眼。感觉好像有点熟悉:之前00后整顿职场的风气也类似有恃无恐的感觉。这些年轻人喜欢把不懂餐桌礼仪当成一种可爱,把没礼貌当成有个性。还要用大馋丫头给自己挡枪,满屏都写着“小小年纪不谙职场,求轻喷”。在此说一句公道话:这些领导哥是真惨。我们00后,也真不这样。你别说,评论区还有人开始点上菜了。但看了一圈下来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都是一些家常菜而已。有的人已经忘了:领导也是人,也能吃饭,只是人人都把他们供成了只喝露的仙。而这种刻意营造的戏剧性,已然成为新时代的流量密码。面对职场,打工人们连摆烂都不想摆了。他们开始幻想自己是被老板偏爱的独生子,仿佛在饭局上吃到一口甜比啥都重要。这种叙事毫无内核,纯膈应人。连我妈看了都讨厌,皱眉问上一句:这是在做什么呢?不得不说,娇牛马视频有种独特的味道。在短短几秒钟里,它就能轻飘飘地惹恼所有人,连路过的狗都要气得骂上两句。为啥这视频这么招人烦啊?因为它们对上级们的讨好感实在太重,连吃个甜都感觉是摇尾讨来的。把炼乳小馒头放在商务席上也有种若有若无的贬低意味。好像在说:他们高等人都不吃这个,却特意为我点了一份。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其实会默认上位者是不喜欢吃甜的。因此,这里的小孩菜有着明确的向下兼容意味。同样也有种奖励的感觉。是因为甜味总会带给人有种回到童年的幸福感,是被大人们嘉奖的记忆味道。换句话说,不是不爱吃甜。抽象视频背后的自我矮化才是娇牛马里最令人厌恶的地方。如果深入研究一下就可以发现,小孩菜的初始概念其实完全没有这层含义的,它更像一个笼统的中性词。这种菜的归类起源于东北地区特有的“女士菜”。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它最初是以宴席饮酒习惯为划分标准,专为不饮酒的宾客准备的菜品种类。而大家都知道“喝不了的去小孩桌”,因此也才被泛指成小孩吃的菜,简称小孩菜。由于每家每户的定义不同,因此至今都没有什么明确的定义和范围。不过从常见的小孩菜中,仍能总结出一些大致特点:口味以甜为主,有时辅以酸或咸调味;口感多酥脆或柔软,食材以素食居多;其中,炸制和甜品类的菜式占比相对较高。比如这张最近很火的小孩菜菜单可以做个参考。在东北的传统叙事中,给在桌上的女性和儿童点“小孩菜”是表明尊重的一个方式之一。连其中的代表作锅包肉,都是厨师郑兴文为尊重俄罗斯妻子喜爱的酸甜口味,才根据京菜焦熘肉片改良的。为什么在现在的娇牛马文学中,小孩菜却成了主菜的附属品?这完全是中国传统餐桌文化中的隐性规则被互联网歪曲之后的产物。在旧时的宴饮场合,不饮酒的小孩桌往往被视为宴席主导者的附属位。因此,专为小孩准备的甜口菜肴也在味觉层次上被默认成”那道不正式的菜“。同时在餐桌上,不喜饮酒的群体主要是女性和小孩。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甜味才开始会让人联想到这类群体。其糟粕就此建构:甜=女性和小孩=餐桌的附属品。而在现在的价值观中,这就是妥妥旧时代的产物。在如今崇拜自强叙事、又对公平格外敏感的环境里,上面这个等式拎到哪都会被骂得狗血喷头。但不论是在性别、年龄还是地位上,味觉本来就不该被标签化。有人会相信这种思路的本源是基因决定:女性和小孩比男性和长者更爱吃甜食。但其实截至目前为止,连学术界都没有统一的定论,谁也不敢贸然这么说。即使在目前对甜味和性别的研究中,有部分文献支持女性的味蕾比男性的对这类物质更加敏感。但更多的研究证明,人类对甜食的喜爱是普遍现象,和性别自带的出厂设置无关。从数据也可以看出,中国男性也挺喜欢吃甜的换句话来说,无论男女老少,人的天性便是嗜甜的。但在娇牛马的话题中,他们给甜食扣的帽子实在太大,让它直接成为弱者的标签和愚钝的信号。这能不惹恼路过的各位吗?吃小孩菜、扮演小孩就可以被偏袒,这个逻辑在职场中本身是违和的。试问在现实中,有哪位上级真的喜欢小孩啊?在工作这个背景里,小孩意味着原罪。记得在我初入职场的时候,去小孩味是进公司之后的第一件事。犯错之后,老板和前辈们挂在嘴边的话也往往是“抛弃学生思维”“公司不是学校”。而实习和试用这类岗位,其实根本都是为了让毕业生们从小孩尽快长大。无法理喻的是,娇牛马们现在生生把这个身份的贬义硬掰成了一种殊荣。这是面对工作的终极认命。被996加班文化荼毒的人实在太多,又有太多的人被永远困在两点一线的生活路径中。而更唏嘘的是,无论人们怎么辱骂职场,实际上在内心深处早就习惯了,也不想反抗了。躺平也好,摆烂也好,都只是疲惫时的一声呻吟罢了。又有几个人能真的不认命呢?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代,谁都明白:即使日夜兼程似的劳动,能分到嘴里的羹也越来越少了。资源分配的公平程度无法光靠拼命工作获得,后台关系硬不硬才是现在市场里最看重。生存压力之大,才让越来越多人从愤愤到理解,再到接受社会关系和前途的正比影响。在社交媒体上,这种改观应该是最明显的。比如说,以前的人们总会对性工作者怀有极大的恶意,甚至诅咒他们去死。现在的人们再提起红灯区,虽然还是厌恶为首,但都会加上一句:为了吃口饭嘛,也能理解。让人难受的点就诞生于此。娇牛马们吃小孩菜,实际上是在主动弱化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想要通过扮演天真的角色来取悦权力者,进一步得到关注和庇护。而在代表着资源和权力的商务席中主动退位到附属的小孩桌,实际上也在把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话语权拱手相让。制作成短视频传播,更是一种被娱乐化的忍让。小孩的身份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下层,也意味着需要顺从整个上层。正因如此小孩也更容易被年上者们包容,隐藏着“犯什么错都能被一笑而过”的红利。因此,在人人都想规避犯错、逃脱责任的工作场景中,成为小孩不失为一种精明的利己手段。娇牛马、娇子、娇妻等一系列娇系文学媚的对象,实际上是父权文化中被默认的规训力量。而娇的本质,则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究极谄媚罢了。看到这里,你可能仍然觉得这些东西离自己很远。但算法是不会骗人的。娇牛马叙事中包含了双重身份:打工的以及被偏爱的。如果你能刷到这种视频,说明这两个身份至少有一个是和你契合,或者其实是你非常在意的。图源《赎罪》这些视频为什么能常居热搜,是因为怒火背后,每一个人强烈地嫉妒着更被照顾、被爱的那个。你可以不同意这种负面情绪,但无法否认的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各方面都优于常人:才貌出众,受人欢迎、工作能力超群,业绩漂亮、性格合群,情商高,口才好......大家都太想让自己成为最特别的那个。在公司,即使最沉默的员工也希望能够被领导看见。在生活中,即使最普通的人也希望被爱。有或无意识的自我矮化背后,是我们太缺爱,也太需要被偏爱了。在东亚文化的语境下,正向鼓励和爱意表达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像性一样,人们耻于开口谈论爱和夸奖,但这不代表着没有需求。反而,在沉默的环境下,我们对偏爱的执念越来越深,从而衍生出这种病态文化。当感觉不被重视的时候,就自我催眠,靠点食物来骗自己。在生活中得不到正向反馈时,就苦中作乐,把上级洒水般的怜悯当成圣露,借此残喘。正因为足够缺爱,所以遇到点偏爱就像瘾君子一样扑上去,试图从夹缝中嘬出来点甜味。但炼乳小馒头真的能代表重视吗?很难不质疑是逢场作戏,或者只是顺手之劳。面前的闹剧大概率只是一种自我高潮和自娱自乐,大环境却不会因为这些春梦而动摇一丝一毫。这才是最绝望的事。
Breaking
乌克兰长程无人机 袭击俄国电子战设备工厂
乌克兰安全局(SBU)的1名安全官员向路透透露,该国长程无人机26日袭击俄国斯塔夫罗波尔地区的无线电与电子战装备工厂。
该名官员说,距离乌国边境约540公里的斯塔夫罗波尔市的工厂共两处设施在袭击中毁损。该官员还向路透分享数段影片,其中的工厂发生爆炸,黑烟直冲云霄。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列治文非法网约车又被查!重罚$1.2万,仍屡抓屡犯!
大温的列治文,绝对是非法网约车的“重灾区”,并且一些网约车平台是华人们熟知的中文平台,有的违规运营多年,仍然能够逍遥法外,甚至不乏一批拥趸。
为此,列治文警方可谓是伤透脑筋,近年来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突击行动,希望能用大额罚款来让这些非法网约车司机、网约车平台知难而退。
据Richmond News报道,最近一次列治文皇家骑警的突击行动(6月中旬),总计对非法网约车司机开出了超过$1.2万元的罚单。
皇家骑警道路安全部门和商业车辆安全执法部门(CVSE)合作,在当天拦下了五名涉嫌经营非法网约车服务的司机。
随后这些司机遭到了多项罪行指控:无商业执照驾驶、未出示有效运营证件、无营业执照驾驶,这严重违反了列治文的法规,5人总计被罚款高达$1.26万元。
事发后,皇家骑警再次苦口婆心地发出公告:“非法网约车服务队公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出事,无法得到保险赔付。”
6月,也是列治文交通严打月
列治文皇家骑警每年都会挑选其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月份,作为交通严打月,该月份的交警巡逻次数会明显增加。
在2025年6月的严打中,列治文皇家骑警总计开出了800张交通罚单。
其中,包括30起酒驾、161起超速、63起分心驾驶、155起驾照违规、213起车辆违规,重点关注区域则是在No.2 Road、Dinsmore Bridge等等。
除了非法网约车外,最恶劣的一起事件是两个司机在限速80km/h的路段,一个开到了138km/h、一个开到了140km/h,他们被控五项罪名,除了超速外还包括使用电子设备、没出示驾驶证等等。
据悉,7月份仍然会是列治文的交通严打月,关注点会在Blundell Rd附近。
暑假期间本就是大温的车祸高发时段,每一位司机都要严格遵守交规。
重罚非法网约车,却收效寥寥
说回列治文再次严打非法网约车这件事,如果经常关注新闻,会发现列治文皇家骑警打击非法网约车的相关报道不胜枚举,并且每次突击检查开出的罚单数量居然都差不多。
相对最高的一次罚单出现在2024年6月,正好是一年前:2024年6月13日,列治文皇家骑警道路安全部门、客运运输处(PTB)开展了联合、有针对性的执法行动。
结果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很快就拦截了几名网约车司机,发现他们既没有商业驾照、也没有有效的车辆检验证书、其平台也不是合法的平台。
当时,平均每个司机被罚$3076元,此次行动总计罚单金额高达$18,458元。
这还不包括拖车、检查费用、额外费用 —— 这些违法车辆会被直接拖走,而不是开了罚单之后放行。由此可见,人均罚款金额远超最近一次,过了一年,罚单居然还轻了。
距离此次突击检查最近的一次报道,则是在2025年2月:一天抓到6名非法运营网约车服务的司机,罚款金额$1.3万。
列治文警方抓非法网约车司机,其实过程很简单:先下载网约车平台App,然后假装是乘客,在乘车过程中把司机“逮个正着”。
按理来说司机们应该会感到恐慌,然而在经历多次打击后,违规的司机仍然很多。
为何屡禁不止?两个原因让警方头疼
其实非法网约车屡禁不止,就好像非法流媒体视频平台屡禁不止、盗版软件使用屡禁不止那样,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需求旺盛:如果某些非法平台的打车价格只有Uber、Lyft的一般,那必然有人乘坐。
这些坐车的人不见得完全没有安全意识,而是会认为“大温总体交通状况良好,城市限速低,就算出事,也不可能出大事,而99%的情况是不会出事的。
至于违规被抓,乘客又不需要交罚款。
另外一个原因是非法网约车平台隐蔽性很强:使用微信小程序、使用微信群对接,全中文服务,不公开展示App,警方很难取证,毕竟这里是加拿大。
非法网约车平台司机不见得不想成为Uber司机,但毕竟要考四级驾照,还要购买商业保险、可能还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更高的抽成,这让他们宁愿铤而走险。
退一步说,这些司机会觉得“每年也就那么突击检查几天,正好逮到我的概率能有多少?”
虽说$2000~$3000元的罚单着实不轻,但如果没有极其严重的处罚,比如入狱、留下犯罪记录,那还是不痛不痒。
非法网约车问题,在大温、尤其在列治文,必然会长期存在,皇家骑警除了适当的时候突击检查罚罚款之外,其他的似乎也做不了什么了。
信息来源:Richmond News
存在严重缺陷!Hudson Bay大房东强烈反对转租华裔女富豪
'存在严重缺陷': 凯迪拉克房产猛烈抨击Ruby Liu收购哈德逊湾商店租约的提议。
凯迪拉克房产公司(CF),加拿大最大的商业房地产出租公司之一,正呼吁安大略省高等法院拒绝将25份前哈德逊湾公司(HBC)租约转让给由温哥华企业家Ruby Liu(刘伟红)拥有的中央步行公司(Central Walk)的提议。
据dailyhive报道,在2025年7月22日的法庭文件中,CF强烈警告称,该交易可能将风险较大的长期租户转嫁给房东,并使他们面临数亿加元的潜在损失。
与中央步行公司及其所有者的争端,已成为这家永久关闭的百货连锁店在《公司债权人安排法案》(CCAA)程序下全面清算的高调一部分。
HBC于5月23日与Liu的公司签署了一项资产购买协议(APA),但尚未正式寻求法院批准其中25个已确定的物业。
CF指出,尽管HBC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但仍未向房东提供关键信息——包括Liu的完整APA、商业计划和财务预测,导致房东无法做出适当的回应。
CF在其文件中阐明:“房东有权获得一个公平的机会来回应此动议,而这个机会应与问题的规模相称。”并表明其“坚决反对”Liu的公司接管这些租约。
“CF面临的潜在损失仅在数亿加元。”
CF还声称,自从与Liu于6月2日未果的会议(会上并未提出商业计划)之后,HBC和Liu的代表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实质性沟通。
相反,CF表示,关于Liu对前HBC商店的计划,他们从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获取的信息比从任何官方法律披露中获得的信息还要多。
Liu计划进行重大投资,以开设一系列现代化的加拿大百货商店,部分媒体报道指出,她希望将这些商店命名为“Ruby Liu”,以此来纪念自己。此外,加拿大新闻社本月早些时候报道称,关于租约交易的法院听证会因法官发现Liu在法庭上没有律师代表自己而提早休庭。
尽管法院指示此事应迅速处理,CF的新法庭文件指控申请方存在程序性延误,并要求修订时间表,以保留9月11日的听证日期,同时要求尽早提交动议材料,确保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叉质询和专家分析。
CF警告称,缩短时间表将不公平地使申请方受益,而申请方已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房东则在没有必要事实的情况下被迫作出回应。
负责监督HBC重组的法院指定监视者曾提议压缩听证日程,但CF提交了自己的替代时间表,将接下来的几个程序性截止日期提前了几天。CF还要求至少三周的时间来准备完整的回应,这可能包括专家报告和多达十多位证人的交叉询问,其中一些可能需要普通话翻译。
迄今为止,Liu已被看到在进行中文采访时配备翻译。
CF的法律团队认为,“申请方缺乏及时处理动议的紧迫感——明显表明他们尚未做好准备——不应迫使房东们以过高的速度作出回应。”
CF尤其批评提出的中央步行交易对加拿大主要购物中心未来的影响,形容这位潜在的新主力租户在全国范围内的25个地点的零售概念“毫无实践”,且“存在严重缺陷”。
相关租约是长期的,将使房东与新运营商绑定数十年,这可能会削弱购物中心的表现——考虑到前HBC商店是这些购物中心的主力零售空间——并对物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CF坚持认为,任何代入租约的动议必须由透明、详细的证据支撑,且不得允许在听证中途因最后时刻的申请或修订提案而有所变动。
一些位于CF拥有物业的前HBC商店包括大温哥华地区的CF里士满中心、卡尔加里的CF基努克中心和CF市场购物中心、多伦多的CF伊顿中心、CF谢尔韦花园、以及大多伦多地区的CF马卡维尔中心,还有大蒙特利尔地区的CF普罗梅纳德圣布鲁诺和CF费尔维尤波特克莱尔。这25个物业,包括CF的物业,尚未公开披露。
在6月,法院批准Liu收购她所拥有的BC省三处HBC租约——位于德尔塔的前Saks OFF 5th折扣店以及温哥华岛纳奈莫的伍德格罗夫中心和维多利亚的梅菲尔购物中心的前哈德逊湾百货商店。
上个月还表示,绝大多数房东已对Liu的收购表示反对。
随着法院准备评估提议的交易,围绕这些关键零售物业未来的争斗似乎将成为HBC昔日庞大百货帝国清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争议点。所有商店地点在6月初已永久关闭。
在CCAA程序的早期,加拿大轮胎公司收购了HBC的品牌和知识产权。
BC省附近的隐秘断层正积聚巨大能量 恐引发大地震
加拿大地质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隐藏在北美西北部地下的Tintina断层可能是一颗“地震定时炸弹”,目前正悄然积聚巨大的地壳能量,随时可能引发里氏7.5级以上的大地震,对加拿大和美国的多个地区构成严重威胁。
Tintina断层
首次发现:1912年总长度:超过800公里最新研究段落:约130公里(可独立触发大型地震)上次大地震发生时间:超过12,000年前预测潜力地震级别:7.5级及以上
这条断层距离育空地区的道森市仅约19公里,绵延穿越高速公路、河流和关键基础设施,并一直延伸至美国阿拉斯加内陆。科学家担忧,一旦发生断裂,地震波可能波及BC省、艾伯塔省、蒙大拿州等地。
阿拉斯加地震中心首席地震学家迈克尔·韦斯特博士(Dr. Michael West)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这项研究显示,这条被忽视的断层实际上在悄悄积蓄力量,可能正走向一次极具破坏性的释放”。
百年沉寂 可能积蓄了毁灭性能量
该研究由BC省维多利亚大学博士Theron Finley领导,研究发现Tintina断层的一个段落长度可达130公里,具备引发强烈地震(7.5级或以上)的潜力,严重时可能导致道路断裂、管道破坏、滑坡频发。
研究指出,该断层自1912年被加拿大地质学家J.B. Tyrrell首次记录以来,长时间未被视为高风险断层,“它静静存在了一百多年,因为不活跃所以被忽视”,Finley指出,“但这正是它危险的地方”。
使用卫星和无人机激光雷达绘图后,研究团队在地表上发现明显的断层痕迹。古冰川形成的地貌已被横向移位多达约975米,表明在过去曾发生过极具破坏力的地震。
断层未被官方地震模型充分识别
令人震惊的是,即使是202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最新版地震风险图,也没有将Tintina断层列为“主要风险源”。
“现实地貌告诉我们的,与模型上显示的完全不同”。Finley说。
目前的研究认为,这条断层可能已经锁定了约50厘米的滑移量,这些压力将可能在某一时刻一次性释放,引发严重地震。
影响数十万人,关键基础设施面临风险
该断层所穿越区域包括了跨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公路、通信线路等关键基础设施。同时,一旦地震爆发,将影响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地区约12.5万人口,以及育空、BC省等偏远但资源密集地区。
“最危险的并不仅是它活跃,而是我们一直忽略它”。韦斯特强调。
研究团队呼吁,美国和加拿大的政府、地震监测机构应立即将Tintina断层纳入正式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同时加强对偏远地区的地震应急预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