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6729 帖子
多伦多天气油价汇率 今日晴最高14度!
多伦多今晨天气油价汇率资讯
2025年5月9日星期五,农历四月十二;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多伦多今日天气:晴最高温度14度,最低温度5度
今晨外汇即时行情:1加元兑换美元0.72美元1加元兑换人民币5.19元
今日油价:大多地区加油站平均油价范围报133.9分/升。
股市:S&P/TSX昨收 25,254.06,+92.88 (+0.37%)DOW昨收 41,368.45;+254.48 (+0.62%)上证综指收于3342.00;-10.00 (-0.30%)深证成指收于10126.83;-70.83 (+0.69%)
图片:资料图
马国华裔富豪之子锐意改变温哥华天际线 拟建卑诗最高楼
温哥华市中心一项规划中的开发案,即将改变这座城市的天际线,而开发商是引发争议的开发商、马来西亚首富之子程如锦。
综合《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与Global News报道,马来西亚华裔富豪之子、温哥华开发商鸿博地产集团(Holborn Group)董事长程如锦(Joo Kim Tiah,下图),计划在自己拥有的市中心街区建造一幢1,033呎高的大厦,该街区由佐治街(Georgia St.)、西摩街(Seymour St.)、登士穆尔街(Dunsmuir St.)和理查兹街(Richards St.)包围。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如果透过最近提交的更改土地用途(rezoning)申请,这幢带有观景台的酒店大楼将与69层和80层的住宅大楼并排而立,拥有1,288个分契柏文单位和273个市场租赁单位、一个大型公共广场和零售空间。
此前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使得程如锦雄心勃勃的计划成为可能。首先是今年稍早拆除的登士穆尔大楼。这幢历史建筑位于登士穆尔街500号,建于1909年,自2006年起归鸿博所有。由于这幢117年历史的建筑破旧不堪,市政府下令将其拆除。
建筑师亨利克斯(Gregory Henriquez)在谈到拆除工程时表示:“这不在我们的计划之内。”“这是一次不可预见的事件,不幸的是,它不允许我们维护外墙,但幸运的是,它确实让我们能够以更重要的方式回馈公共领域。”
随后,温市府于去年夏天对视锥政策进行修正,为开发商建造更高建筑提供了可能性。亨里克斯说,这两件事都发生在设计过程中。
亨利克斯自己的办公室就位于该地点街对面的Telus Gardens大楼内,靠近即将关闭的Hudson’s...
多伦多天气油价汇率 今日最高温度12度!
多伦多今晨天气油价汇率资讯
2025年5月8日星期四,农历四月十一;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多伦多今日天气:多云最高温度12度,最低温度7度
今晨外汇即时行情:1加元兑换美元0.72美元1加元兑换人民币5.21元
今日油价:大多地区加油站平均油价范围报134.9分/升。
股市:S&P/TSX昨收 25,204.53,+44.35 (+0.18%)DOW昨收 41,327.63;+213.68 (+0.52%)上证综指收于3352.00;+9.33 (+0.28%)深证成指收于10197.66;+93.53 (+0.93%)
图片:资料图
多伦多飞印度航班因厕所堵塞被迫改道!两个月内第二起!
印度航空(Air India)的一架航班今年第二次因为飞机厕所堵塞而不得不改道。
最近这起事故发生在上周从多伦多飞往新德里的航班上。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印度航空发言人向《印度快报》表示:“2025年5月2日,从多伦多直飞新德里的印度航空AI188航班由于技术问题改道至德国法兰克福。”
“这架飞机在停留数个小时后从法兰克福起飞,前往目的地新德里。我们想重申,印度航空始终将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和福祉放在首位。”
据报道,由于未知数量的多间厕所堵塞,该航班被迫改道。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导致了管道堵塞问题。
两个月前,印度航空公司一架从芝加哥起飞的航班在起飞10多个小时后被迫返回奥黑尔国际机场。
该航空公司当时在一份声明中告诉《纽约邮报》,称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在芝加哥降落后,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都正常下机,并提供了住宿安排,以尽量减少不便。”
据报道,一名航空公司发言人说,机组人员调查了这个问题,发现12个厕所中有8个马桶无法冲水,“塑料袋、破布和衣服被冲下去并卡在了管道里”。
“这导致厕所无法使用。”
印度航空的一位发言人当时表示,这架飞机在飞越大西洋时,机组人员意识到大多数厕所都被堵塞,由于大多数欧洲机场的夜间限制,飞机只能返回芝加哥。
网友评论:
“我真的需要弄明白为什么人们会把衣服冲马桶里。你为什么要处理你的衣服?还是用马桶??”
“一位曾经乘坐过这趟航班的人说,卫生间简直太糟糕了”
“显然,人们一直在冲塑料和布,而飞机又很旧,保养得很差。几年前(大概2019年吧?)我有一个朋友坐过这样的航班,座椅垫子周围全是碎屑(而且不只几块,更像是几年前有人撒过一把,但一直没清理过)。”
“也许在安全广播之前,他们应该解释一下如何使用厕所?”
还有更多网友对再次发生类似的事表示震惊。
(YUAN、图片:路透社)
加美边境增设额外检查站 耗时数小时过关 进一步打击跨境游客
现在去陆路过关去美国更麻烦了,因为美国边境巡逻人员在美国和大温哥华地区之间的过境点附近设立了额外的检查站,导致出行往返加美边境要耗费好几个小时,惹得更多人不愿去美国。
CBC 报道,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场景:当开车向北前往加拿大和平拱门 (Peace Arch) 的过境站时,美国海关人员在抵达加拿大海关之前又设了一个检查站点,边境巡逻人员会拦截车辆,导致过境时间更久。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日前去西雅图当天往返的温哥华居民吴清桂向记者表示:“多了一道检查站,我们很惊讶,因为移民温哥华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这种情况。”
美国居民克罗斯比 (David Crosby) 到温哥华旅游,他说:“巡逻人员拦下我们、要求我们打开车内所有东西。”他说,美国官员询问他何时返回美国以及是否会带任何东西回来,这让他觉得他们在抓捕有走私计划的人。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和主权威胁后,加拿大人前往美国的人次大幅下降,4 月份,从卑诗省车牌驶入美国的汽车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
如今额外的检查站点将近一步阻止民众往来加美边境。
华盛顿州加美边境的 Blaine 市长斯图尔特 (Mary Lou...
Breaking
暑期出境热 中国花钱的人群和方式都变了(组图)
暑期来临,出境游的热度,快比最近的天气还要热了。社交平台上,暑期“出境游”相关的讨论越来越多,以抖音和平台为例,数说聚合显示,虽然7月还未结束,但平台上有关“出境游”关键词的声量已经达到新的高峰,大家开始为暑期“出境游”做攻略。亲子游推荐、自由行注意事项、研学要不要带电脑、哪个目的地更有性价比,甚至是某个特产商店用什么支付方式返现更优惠等话题讨论量都实现了飙升。这些碎片化需求背后,是消费者对出境游行程独特性与体验感的追求。根据世界旅游组织《2025年5月世界旅游晴雨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支出国,2024年出境支出增长30%,达到2510亿美元。《DT商业观察》试图通过Visa中国持卡人过去两年的暑期消费数据及其变化,挖掘其中的消费趋势,看看近两年来,哪些人群更喜欢在暑期出境游?他们喜欢去哪里?又都在干些什么?亲子家庭是出境主力军,年轻人+银发族组团上分“亲子游”向来是暑期旅游的顶流担当。不过以前大多是父母带孩子,开启“全家一起看世界”模式,最近两年,家庭出游的“搭子”阵容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通过对国内部分Visa持卡人的采访,我们发现不同代际的父母,对家庭游的偏好有所不同。以70后、80后、90后父母为例,这三代父母在计划全家人的境外行程时,偏好就有明显区别。经济实力强的70后父母,更偏好舒适的文化深度游,不管是欧洲的博物馆,还是埃及历史之旅,都是他们想要和家人一起沉浸式感受的体验。@纹羽 就是典型的70后代表,她已经连续两年和好朋友组家庭团,带着双方全家六口人一起游欧洲。对她来说,住得舒适、行程松弛是首要要求,她热衷于在旅途中和全家人一起深度探寻那些社媒上尚未爆火的古迹,“就像在玩开盲盒”。当然,她这份对于“开盲盒”结果的包容,是建立在对旅途里其他事项严谨安排的“确定性”的基础上的——比如她旅游时也会坚持健身,选酒店时会特意挑带健身房或泳池的,还特别看重Visa高端信用卡的出行权益,比如“一飞升金”、机场贵宾厅、机上Wi-Fi等会员礼遇,每次出行前都会仔细核对权益范围,按需提前预约。相比之下,不少80后父母更容易将亲子互动摆在第一位,出行时会优先选择有主题乐园的目的地,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等都会被纳入优先考虑,擅长用Visa高端信用卡在线下购买乐园门票,参与境外玩乐消费返现活动。@大鱼 的小女儿今年11岁,这个暑假,他请了个长假,计划带一家人去新加坡旅游,第一次办理外币信用卡的他选择了Visa,一来被航司的礼遇吸引,二来消费会有返现,尤其是孩子想去的新加坡环球影城,他听不少人说,运气好的话门票有机会获得笔笔100%返现。此外,更年轻的90后父母则热衷挖掘小众体验,喜欢去肯尼亚看动物迁徙,或是到南半球的新西兰来一场徒步探险。以为例,近90天,含“暑期遛娃”关键词的笔记波动上涨,随着暑期临近,6月相关讨论的笔记越来越多,7月初,用户的讨论热情更是达到了巅峰。他们热衷于在社媒攻略里搜寻Visa本地优惠,探讨实际消费体验,不断解锁隐藏福利,广泛的支付网络和受理范围也让Visa成为他们探索小众目的地的“好搭子”。当然,除了以中年人为主力的家庭游,银发族与年轻人的“老少组合”,也成了出境游的一大亮点。20岁的@周近东 前段时间一次性带了5个长辈去日本旅游,一路上,小额消费就掏出现金搞定,大额消费就拍Visa卡,一卡一现配合默契,还可以在享受至高10%汇率优惠基础上,额外享受线下餐饮笔笔返现。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群体也是撑起“性价比游”的中坚力量。马来西亚、格鲁吉亚等免签目的地,是学生群体尤为青睐的地方,最近刚填完志愿的@思澜,计划和好朋友一起去马来西亚“特种兵旅游”。身为一个J人(计划型人格),她在社交平台上收藏整理了许多实用攻略,提前规划好了到时候要买什么。虽然觉得马来西亚支付方式丰富,出于谨慎考虑,她还是准备带上家人的Visa副卡,有备无患,花钱也能花得更安心。小众宝藏地+特色玩法出圈,出游需求差异分化不同人群的偏好差异,也直接反映在他们对目的地的选择上。根据Visa数据,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传统出境游目的地,仍是境外消费金额最高的热门选择。但从笔均支出和消费涨幅来看,我们发现暑期出境旅游中还藏着3个有趣的新趋势:首先是出游目的地“长短均衡”。大家通常按飞行距离给目的地分“长短线”,而Visa境外消费金额最高目的地榜单TOP 10里,有4个短线、6个长线。其中,短线目的地成了消费“单价高地”: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的笔均消费金额位列前二。想想也不奇怪,这两大目的地奢侈品店扎堆、高端酒店云集,香港半岛酒店的暑期最低价都在2500元以上,但因为能将维港美景尽收眼底,依然被消费者抢着预定,而且备受好评。另一个趋势是联程旅行的普及。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泰国等短途目的地,凭借便利的签注和签证条件以及“联线游玩”的优势,跻身笔均消费金额榜单前列。“大湾区一程多站”的便利,无疑也为这些地区的消费添了一把火。在香港游玩,路过7-Eleven 买瓶冰镇饮料,用Visa卡线下一拍即付,不知不觉就能领到返现;去香港海港城逛街,用Visa卡消费还能享受最高价值1400港元的电子代金券和各种消费权益,消费达标还能参与瓜分吉祥航空积分池,最高可获得1500吉祥航空积分,来用积分兑换一张下次出境旅行的机票。海南的@李李 向《DT商业观察》分享了她的行程规划——先在香港迪士尼玩一天顺便买首饰,接着转战澳门,逛逛经典地标再尝尝特色美食,最后直飞东南亚,看看和海南不一样的海,一路下来既充实又轻松。小众目的地消费激增,成为第三大趋势。在笔均消费增长最快的TOP 10国家/地区中,有一半来自欧洲,比如北欧的挪威、丹麦,中欧的匈牙利,南欧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此外,西亚国家土耳其、东南亚的马来西亚,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也上榜。这些地区大多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风情,近年来成为出境游中新的热门选择。@馒头 就是被小众目的地圈粉的一员,她在社交媒体上刷到很多次马来西亚亚庇的绝美日落,终于和朋友凑齐假期后去了当地。因为国内不太好换到马来西亚林吉特(马来西亚法定货币),她直接用Visa卡在当地的ATM取了现金,不用提前预约就能现场取钱。一些亲子游中,也有家长盯上了马来西亚的夏令营和夏校。在社媒讨论中,有家长分享道:“马来西亚的人各个都是语言天才,人均会好几种语言,英语也是他们的主要语言之一。”带孩子到这里参加夏令营,既能跟外教练英语,还可以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比单纯报个英语补习班体验感更好。而这些目的地偏好的背后,还对应着不同人群的细分需求。毕业旅游的年轻人,普遍更关心免签政策,计划着怎么把“特种兵式打卡”的行程规划得更省钱省力,比如什么信用卡更省钱、哪个景点学生证能打折、哪条地铁线路能串联起所有网红打卡点。而家庭亲子游,对旅程舒适体验的要求更高,他们更愿意“对自己好一点”,比如在旅游中住更好的酒店、享受更舒适的服务。这种需求也贯彻Visa持卡人的日常生活,在国内时,@纹羽...
意大利人终于屈服?披萨上放菠萝 卖100镑(组图)
你敢相信,有一天能在正宗意大利披萨店里,看见菠萝披萨?不仅光明正大登上菜单,价格也颇为“震撼”!在地中海阳光明媚的马耳他小城Gżira,有位旅客就因为这张披萨,彻底傻眼了。这不是浪漫的假期插曲,而是一则“菜单震撼事件”。来自智利、目前在欧洲求学的27岁设计师Valentina Trujillo Olivares,在TikTok上分享了自己的奇遇——她无意间走进当地一家意大利餐厅Sotto Prosciutteria,结果却被菜单上的一项标价狠狠“劈头盖脸”砸了一下。一张披萨,标价100欧元(约合人民币780元),而且不是松露、鱼子酱、黑毛猪火腿什么的奢华口味,而是:夏威夷披萨。是的,就是那个拥有菠萝与火腿的“网红争议组合”。在7月10日上传的视频中,Valentina站在店外,镜头对准了那份菜单。她最先拍的是玛格丽特披萨,标价9.45欧元,价格合理。再往下看,Semplice和Tirolese也不过14.70欧元。可当她滑到那一栏写着“Hawaiian”的位置,眼神一愣,语气也变了:“我在一家意大利餐厅,看看这个……夏威夷披萨居然要100欧元!”她事后在接受What's The Jam采访时回忆道:“最让我震惊的不是价格本身,而是他们居然真的把这道菜放上了菜单,而且还是一家主打正宗罗马披萨的餐厅。”夏威夷披萨的诞生本就带着文化混搭——由加拿大厨师于1962年发明,却因“甜咸混搭”的独特口味而在全球分歧极大,尤其在讲究传统口感的意大利被广泛抵制。很多“披萨纯粹主义者”坚持认为,菠萝不该出现在披萨上。而如今,这一曾被视为“不敬传统”的披萨品类,竟在一家意大利餐厅以100欧元的高价“现身”,更像是一场文化挑衅。视频下方的评论一片沸腾。有人讽刺:“这披萨10欧,另外90欧是给不尊重披萨传统的惩罚。”也有人调侃:“我不是因为喜欢才吃夏威夷披萨的,我是为了让意大利人受苦。”不过,也不乏支持者:“夏天吃一口清爽的菠萝和咸香火腿的组合,完美。”还有网友指出:“披萨本来就是面团加上手边的剩菜烤一烤,有什么‘神圣’到不能加菠萝的?”Valentina坦言,她好奇地询问店员:“这款披萨真的能点吗?”但对方脸上露出的复杂表情让她瞬间打消了念头。“她那个表情,像是……想劝我别点。”Valentina最终选择了店里推荐的特色卡尔佐内(Calzone)——一种罗马风味的烤包披萨。她并没有因此生气,反而更觉得这个菜单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社交话题。她把视频上传到了自己的TikTok账号 @valetrujillooo,截至目前,浏览量已超280万,评论数突破2000条。截至目前,Sotto Prosciutteria已将该款披萨从官网菜单中撤下。不过尚不清楚线下实体店是否依然提供。人们也在猜测,这个高价是否只是噱头营销?或许只是为了吸引关注的一种方式——而现在它确实达到了效果。还有一种说法,是店铺以此暗示对菠萝披萨的“蔑视”,将其以高价“驱逐”出菜单,让顾客望而却步。餐厅方面目前未就此事件做出回应。披萨原本是平民食物,广纳各路食材,无需门第之见。但口味的碰撞,也常常成为文化观念的投影。是传统的坚守,还是创新的冒犯?或许只有食客们自己能回答。Valentina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提醒:在陌生的景区、特别是热门景点周边用餐时——一定要仔细看清菜单,确认价格。当然,面对食物选择,也无需对彼此指指点点。爱吃夏威夷披萨的,就坦坦荡荡吃;坚持传统风味的,也理直气壮坚持。但别让“口味”成为互相嘲讽的借口。毕竟,披萨面前,人人平等。价格除外。-END-Ref:https://www.dailymail.co.uk/travel/article-14919019/Tourist-shocked-restaurant-charges-87-pizza-popular-holiday-hotspot.html
顶流网红甲亢哥在巴黎翻车 被当众骗光钱(组图)
如果说,全世界粉丝最多的网红降临你家门口,开着直播在你城市街头晃荡一整天,你会怎么做?合影?抱大腿?塞宣传单?还是直接装没看见?欢迎来到这趟奇妙的“巴黎不欢迎你”之旅——由来自美国、坐拥4000万粉丝的甲亢哥IShowSpeed主演👇他的巴黎一日游成功成为了一部“踩坑实录”:景点一个没进,200欧元被街头骗子卷走,还在几百万观众面前“现场直播受骗”。这到底是城市推广,还是大型社死现场?咱们慢慢说。IShowSpeed,中国网友赐名“甲亢哥”,也是全网粉丝心中直播界的C罗,走哪都是焦点的那种存在。在拉丁美洲,一些政客争相邀请他,甚至象征性地任命他为某市“荣誉市长”,在这趟欧洲巡演期间,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的部长们也先后接待了他。这哥们以激动的情绪,夸张的表情和无厘头的卖点吸粉无数,他的拿手好戏是“突袭式城市体验”——不提前安排、不做攻略,直接拉着全球网友云游街头,时间可长达数小时的探索。但来到巴黎,他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脸”与“社死”。故事的起点,是他对埃菲尔铁塔的无限向往。直播刚开启,Speed就马不停蹄地直奔巴黎地标,幻想着一张铁塔下自拍+直播间破亿人气的辉煌场景。然而现实泼了他一头冷水:没预约,不让进。好吧,巴黎铁塔太火,那就去街头感受法式风情吧?谁知这步棋直接把他带入了“老千集中营”。在铁塔脚下,Speed“邂逅”了巴黎最著名的街头骗局之一——Bonneteau。是的,如果你穿梭过战神广场的小巷,或者去过埃菲尔铁塔对面的特罗卡德罗(Trocadéro)广场,那么大概率会见过这样的场景👇放置在游客人群中间的设备很简陋:一个地垫、三个杯子和一个小球。这可不是变魔术,而是一种古老的欺诈赌博游戏。游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在法国是被明令禁止的,但即便是现在,它依然会出现在人流如潮的巴黎大街上。游戏的规则很简单:在地垫或是桌子放有三个杯子,由一位游戏大师来操纵。他通常会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将一个小球或是骰子在三个杯子之间来回移动,在眼花缭乱的一顿操作之后,他就会停下双手,邀请围观者们下注,猜测小球或骰子究竟藏在哪个杯子下面。如果猜对了,那下注者就能获得双倍的赌注。坦白讲,现在的游客普遍都会有防骗意识,他们不会上来就冲动下注,而是会选择站在旁边观察几局。可骗子总是聪明的,他们的诈骗体系堪称完善。一个人负责操纵球,主导游戏,而他的同伙们则负责当托,假装输或者赢,再用熟练的演技展现失望或是喜悦,就连掌声都是经过算计的。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游客们放下警惕,加入游戏。因为一旦入局,就必输无疑。不好意思,突袭巴黎的Speed就成为了这场游戏最新的受害者。直播中,他一脸懵地围观三杯一球的小把戏,然后一不小心就参与了进去。下注、失手、再下注、再失手……短短几分钟,200多欧元打了水漂。直播间刷满“Scam! Scam!”,“这是骗局”的弹幕,但他还没明白自己被骗得多惨。要命的是,这一切都是现场直播。社交媒体上,粉丝们都绷不住了:“这是他最烂的一次直播。”“我们都替巴黎尴尬。”“有比这更失败的巴黎行程了。”由于这段视频暴露了即使是网红也难以在巴黎主要景点周边获得安全保障,所以,巴黎警察被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了挽尊,巴黎警方不得已拿出了2024年的“成绩单”:2024年旅游者遭遇违法行为的数量相比2023年下降了37%。同时,有709人因非法兜售商品被捕,另有7人因参与赌博游戏(如Bonneteau)被拘。警方表示,这些成果部分归功于巴黎奥运会期间的“额外人力部署”。但警方联盟工会代表洛伊克·德塞尔坦(Loïc Dessertenne)也表示:“我们不可能像奥运会期间那样继续大范围部署警力。要想确保主要景点的巡逻不中断,我们仍缺将近一千名警员。”“单是在第七区(涵盖特罗卡德罗广场和埃菲尔铁塔),十年来可迅速出警的自行车巡逻队警员数量就减少了五分之四。”“其实,我们为打击Bonneteau做了很多工作。但他们太专业了,只要二十分钟巡逻车不在,立马重出江湖,三分钟就能坑你300欧。”根据过往经验和警方调查,这些职业团伙平均每两小时就可赚取约3000欧元。最后,洛伊克总结了一下:“这些职业团伙从不休息“对游客而言,这种被同伙围堵、强行哄骗的感觉,是一种真实的威胁、不安与心理创伤。这场直播更让法国形象雪上加霜。”除了当着全球网友的面被骗,Speed在巴黎几乎“空手而归”:没上埃菲尔铁塔,没参观卢浮宫,也没在香榭丽舍拍照,全程没一个景点,唯一“成功”的体验就是从王子公园球场(Parc des Princes)顶楼坐了一次高空滑索……这和大家想象中的巴黎真的毫无关联。这段“旅行翻车记”播出三天后,巴黎市政府才反应过来。负责旅游事务的副市长弗雷德里克·霍夸尔(Frédéric Hocquard)表示:“如果有人联系我们,我们是会安排参访的,我们也为梅西或其他名人这样做过。但这次我们完全是事后才知道此事。”“我们本来可以带这些红人去发现像贝尔维尔、圣马丁运河、拉雪兹神父公墓这些地道又有特色的地方。如果他们联系我们,我们可以提供建议。但我们不会主动出击去找红人合作,我们又不是迪拜。”霍夸尔认为,身为“世界最美城市”的巴黎,无需借助这类推广方式:“奥运开幕式有50亿人观看,《艾米丽在巴黎》里的一些镜头,就足以让普通街区的面包店游客暴增。巴黎的知名度已经够了。我们现在追求的是‘质’而非‘量’。”“近年来,巴黎市政府也在努力遏制“过度旅游”的风险。我们现在注重的是合理分流,而不是盲目拉升游客数据。”当然,霍夸尔也不忘“教育”一下同行。他点名了同行网红Amine,称他“带坏”了Speed ——你明知道Bonneteau是骗局,还让他去玩,结果弄得直播间满屏“法式诈骗”,实属不该。Voila,不管这个锅最后该谁背,这波直播现场被骗、上不了景点,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法式体验”吧。-END-Ref:https://www.leparisien.fr/paris-75/refoule-de-la-tour-eiffel-escroque-au-bonneteau-le-paris-rate-dishowspeed-plus-grand-influenceur-du-monde-22-07-2025-2YTE7UWAVZDS5CTHOPN2BWIH7Q.php
女子花30年不整容变美 万千网友见证(组图)
当乘坐交通工具时,你是否会因为周围人的哄笑而怀疑是对自己的嘲讽,是否会因为自卑而选择提前下车逃离,20多岁的櫻田こずえ就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最爱美的年纪,却也因为外貌的不自信备受打击。时光荏苒,如今的櫻田已经50岁了,从小对外貌不自信的她,在30多岁时还因此经历了婚约取消,下定决心改变的她,立志要从丑女变成美女。从小学开始,櫻田就觉得自己是个丑八怪。不是自卑感在作祟,而是源自周围人传递出的恶意。据她回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上有男生盯着她的脸说了10次“丑八怪、丑八怪、丑八怪…”。恶语伤人六月寒,和常规理解中,小男孩会选择欺负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不同,櫻田很明确,自己不是可爱的女孩,周围的男孩是真的因为自己外表“丑陋”才口出恶言。虽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普通人,都或多或少会有自身很在意的长得不太满意的地方。但很少有人会被这样贴脸开大。所以对于当时的櫻田来说,这样的话语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外貌,而如果要评出哪个部位最不好看的话,大概就是鼻子了。“具体来说,我的鼻子让我非常自卑,经常被男孩子说《ぞうさん(长鼻子象)》,但是鼻子很大好像是遗传的因素,因为妈妈的鼻子也很大。”但是从那以后,櫻田好像被灌输了一种“丑且鼻大”的意识。青春期的时候,又因为油脂分泌过多,鼻孔粗大的问题也是一直存在。为了改善,櫻田在当时做过不下100次的毛孔清洁,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缓解。这样的痛苦一直在持续,最难熬的是在20出头的年纪,当时电车上有人笑,櫻田都会怀疑对方是在嘲笑自己鼻子毛孔很脏,甚至还会羞愧地提前下车。一旦明确了“丑女”的身份之后,虽然好像有点“悲惨”,但是櫻田也开始选择接受。尤其是看到电视上有的女艺人还会用“丑女”做段子自嘲,便也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即使是丑女也有受欢迎的人。并且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开朗、有趣、“受欢迎”的丑女。左:2012年 右:2025年怀揣着这样的目标,擅长做饭的她,试图通过“抓住男人的胃”来变得受欢迎。除此之外,她还热衷研究男性喜欢的开朗有趣的角色。因为是“丑八怪”,所以只能以有趣来决胜负,不是以外表而是以角色来立足,无论如何都要得到认可。一直以来好像也是这样的,十几岁的时候,虽然外表无法被认可,但是自己可以通过在学习和运动中努力得到肯定,这样的自己好像也还不错。即使在内心的深处,似乎一直有一个声音在驱使着她改变。事情出现转变是在30多岁的时候,当时的她单恋得很壮烈,被甩了好几次才交往的对象却总是直言不讳:“如果脸再好一点就好了…”当时交往的对象,其实很喜欢电视上天气主播那样的女性。但是櫻田一头干练的短发和主播形象毫不搭边。为了成为对方理想中的对象,她开始努力留长发,换服装,但是折腾半天却发现完全并不是自己的风格。“可爱的衣服不适合、绝对不能穿”,但这样的自己也被对方完全否定了。以失恋为契机,櫻田开始想要改变。她选择从博客入手,毕竟废除婚约的自己有了大把空闲时间,突然想做点什么。所以开始试着在博客上分享自己自卑的鼻子。一开始完全没有奢望要变漂亮,只是“想消灭鼻子上的毛孔”,所以每天都上传“今日照片”。为此还做了大量医美,激光治疗、去美容院、补充剂等花费30万日元以上。收效甚微,沮丧之际被人点破,“谁都不会靠近看你的毛孔”。确实,靠近看的话能看到毛孔的凹凸,但是社交距离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细节控。突然,对毛孔的执念消失了,明明花了10年的时间和30万日元的金钱。开始明白消灭毛孔不是“目的”,而是变美的“手段”。随后开始改变博客的分享方向。不再是“解决毛孔问题”,而是想变美,是的,想变美!于是在2012年开创了一个新博客,名为《我是四十岁的人了,现在还能变美吗?》起初,通过分享时装、发型、化妆等方面的变化让自己变得漂亮,但几年来,其实完全没有变得漂亮。最起码自己没有感觉到变漂亮。左-右:2012-2015年慢慢地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在PUA自己,总是在自我否定。但如果连自己都不接受自己的话,或许改变永远不会到来。所以意识到“停止丑女”是首要问题,要客观地看待自己。左-右:2016-2019年戴上“丑女眼镜”的话,会让自己“变丑”,会非常不自信,会执着于自己的缺点。这种感觉就像是把放大镜贴在自卑感上,自卑只会被无限放大。为了摘掉“丑女眼镜”,她开始每天拍自己的照片,然后上传到博客上。左-右:2020-2023年慢慢地开始觉得,“毛孔大不大其实和漂亮不漂亮没关系吧。”其实,不仅仅是脸的美丑,姿势也好,时尚和发型、笑容等等都很重要。注意到了“综合得分”,人就会显得美丽。2024-2025年综合得分,原来如此。美人应该是由所有因素综合决定的。即使只坚持毛孔和脸部的部位,也无法成为美人。曾经认为美是别人决定的美,但当执着追求的时候,只关心了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自卑点,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会变得很痛苦。放下执念,悦纳自己,才能从内心散发微笑和闪耀光芒。其实从外表上来看,櫻田的五官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于“大鼻子”的问题也仍然存在,但是十年时间的雕琢,50岁的她反而比十年前更有活力与魅力。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学会悦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