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41537 帖子
英媒:马斯克请求延长在特朗普政府任期被拒(图)
【环球网报道】据英国《每日电讯报》4日爆料,两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国企业家马斯克曾请求延长自己在特朗普政府的任期,但被拒绝了。马斯克 资料图 图源:IC photo报道提到,马斯克上周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他作为“特殊政府雇员”的任期结束,并在离职后批评称,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大规模税收与支出的“大而美”法案“令人作呕”。这一言论在华盛顿引发哗然,一名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政府官员对马斯克的反应“感到失望”。《每日电讯报》继续称,据特朗普的盟友透露,马斯克表达愤怒,是出于商人的私心,旨在维护既得利益,并对不得不离开政府职位感到不满。消息人士还爆料,马斯克曾请求留任,以在削减政府开支方面取得更多进展,但被告知这是不可能的。截至发稿前,尚未看到马斯克公开对此作出回应。马斯克此前在特朗普政府任职期间,直接参与大幅削减联邦开支等工作。但近日,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就有关事宜出现分歧,他还公开抨击“大而美”法案。对于马斯克此举,美国Axios新闻网认为,可能有4个原因。首先,“大而美”法案削减了原本有利于马斯克旗下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其次,马斯克曾试图在130天的“特殊政府雇员”任期结束后继续担任该职务,但最终未被允许。第三,消息人士称,马斯克希望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将“星链”卫星系统用于国家空中交通管制,但政府因利益冲突及技术原因对此持反对态度。第四,特朗普突然宣布撤回对马斯克盟友艾萨克曼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的提名。
国会预算处报告:又大又美预算案 联邦赤字将再增2.4兆
非党派机构国会预算处(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CBO)4日公布报告指出,川普总统「大又美预算法案」将让联邦政府赤字在未来十年增加2.4兆元。法案5月22日在众院表决过关后送交参院审议,但科技富豪马斯克(Elon Musk)与某些共和党参议员公开主张进一步大删预算,法案能否赶在7月4日之前通过并送交川普签署,共和党团领袖面临考验。
国会预算处报告指出,美国现有国债21兆元,「大又美法案」未来十年将减少1.2兆元开支,但添加开销与减税将使得2034年前再增2.4兆元国债。报告内容凸显大又美法案引发国家赤字升高的质疑。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白宫发言人李维特(Karoline Leavitt)3日在记者会上批评国会预算处本该保持中立,却沦为「党派化」及「政治化」。
李维特说,2000年以来,整个国会预算处没有任何人员曾捐款给共和党,但很多人捐款给民主党候选人及政治人物。她说,这是「可验证的事实」(a verifiable fact),国会预算处报告也已变成政治声明。
不过,华盛顿邮报报导,国会预算处处长史威格(Phillip Swagel)曾在前总统布希(George W....
共和党版「儿童抵税」 拟父母均须有社安码
共和党税改案缩减「儿童抵税」资格,数百万家庭可能失去福利,另有约1090万人将失去医疗保险。
缩减资格 恐1090万人将失医疗保险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CBS News)引述政策专家说法报导,共和党支持的预算法案包括联邦儿童抵税的新限制,可能剥夺数百万公民或合法居留儿童的抵税福利。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又大又美税收与开支法案」要求纳税人及其配偶,都必须拥有社会安全号码,才能为其子女申请儿童抵税(CTC)。
父母有一人非公民 子女将无法抵税
左派非营利智库「税收与经济政策研究所」(ITEP)研究主任戴维斯(Carl Davis)表示,这表示父母双方身分若不相同,即有一人不是美国公民,则他们的子女将不再享有抵税资格。
报导指出,在美国出生而成为公民,但父母没有合法身分的幼童,也将被排除在抵税福利之外。
在某些情况下,获准在美居留幼童的父亲或母亲或双亲可能没有社安号码;例如,持非工作签证居留美国的父母,将被禁止享受抵税福利,这类签证对象包括持教育签证的研究生。
这项建议的限制措施,是共和党议员为确保税收减免不会惠及无证移民而采取的行动之一。
不过,政策专家告诉CBS理财节目「金钱观察」(MoneyWatch)说,数百万名幼童将为新政策付出代价。
目前儿童申请抵税 毋须家长社安码
CTC目前让每名符合资格的儿童抵税2000元,研究显示这项补助有助儿童摆脱贫困,但目前是要求申请抵税的孩子必须拥有有效的社安号码,毋须家长的社安码。
共和党议员主张,「又大又美开支法案」将让更多家庭受惠,因为该法案将在三年内把CTC调高至2500元,且逐年依据通膨调整税收抵免,使其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缩水。
「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表示,大多数无证移民已被禁止享有大部分联邦税收优惠,而「又大又美开支法案」可能进一步取消许多合法居留美国移民,如难民或持教育签证者的税收优惠。
智库「移民研究中心」(Center for Migration...
川普禁止外国人到哈佛就读 发布12国来美禁令
川普总统4日发布公告,禁止外国人入境美国到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就读。川普指出,对于国际学生与交流访问计划而言,哈佛大学已经不再是「值得信赖的管理者」。哈佛大学新招收的国际学生,签证遭到川普政府取消,川普对哈佛大学的整肃行动急遽升级。
今年入学哈佛国际生 将无法入境
川普最新命令,等于今年入学哈佛的国际生将无法入境,影响入学,冲击甚大。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白宫宣布,根据川普禁令,哈佛大学招收新生的非移民F、M或J签证都遭取消。川普指示国务卿对于目前已经在哈佛就读、符合行政公告特定条件的外国学生,取消F、M或J签证。
白宫指出,川普此举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哈佛大学与外国之间的关系则令人忧虑。白宫表示,哈佛并未提供有关国际学生的充分数据,报告里只有三名学生的数据。
川普在行政公告中说,已经决定限制以参加哈佛课程或交流访问计划为目的入境美国的外国人。
白宫另宣布,川普4日晚间签署行政公告(proclamation)对12个国家祭出旅游禁令,并对其他7个国家实施范围较小的旅游限制。华尔街日报(WSJ)分析,川普第一次执政初期曾经引发争议的移民政策,如今重出江湖。
旅游禁令将于6月9日零时1分生效。川普4日在影片谈话中说,美国不能对任何国家都保持开放移民。
川普禁止古巴等7国公民移民美国
根据川普签署行政公告,全面禁止12个国家的公民来美旅游或入境,对象包括阿富汗、缅甸、乍得、刚果、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海地、伊朗、利比亚、索马里、苏丹以及也门。
来自布隆迪、古巴、老挝、塞拉利昂国、多哥、土库曼斯坦斯坦和委内瑞拉等7国的公民,入境美国则将受到部分限制。
另外,行政公告当中另外列出一份名单,禁止这些国家的公民申请旅游签证、学生签证或永久移民美国。上榜国家有:、布隆迪、古巴、老挝、塞拉利昂国、多哥、土库曼斯坦斯坦、委内瑞拉。不过,这7个国家的公民还是可以申请临时签证,例如H-1B工作签证以及其他临时工作签证。
川普在行政公告中说:「我必须采取行动,保护美国及美国人民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二度执政后,川普今年1月20日签署行政命令,指示国务院、国土安全部以及国家情报总监(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汇整报告,说明哪些国家对美国存有「敌对态度」(hostile attitudes),并分析这些国家公民入境美国是否将危害美国国家安全。
川普第一任内于2017年1月签署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对人口以穆斯林为主的7个国家发布旅游禁令,包括伊拉克、叙利亚、伊朗、苏丹、利比亚、索马里、也门。
穆斯林国家旅游禁令,为川普第一任执政初期带来混乱局面,7国公民纷纷被禁止登机,或者飞机降落美国之后在机场遭到拘留,学生、教师、商务人士、观光客以及来美探亲的游客都遭到同样对待。禁令颁布后因为遭遇法律挑战而调整内容,修改后的版本之一在2018年获得最高法院裁定保留。
川普以国家安全考量为由帮穆斯林国家旅游禁令辩护,并说行政命令不是基于反穆斯林的偏见。
老年人相亲局:有钱、丧偶、高欲望(组图)
“就是没看上我呗,嫌我老”“我找老伴儿,就是必须得伺候我”……和年轻人比起来,老年人相起亲来,那叫一个简单直接,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套路,也憋整那没用的试探,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以为的老年生活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实际上的老年生活是七八十岁还想找老伴儿,一生都在追爱。无论是相亲角、还是线上直播间,亦或者相亲节目,到处挤满了求爱的中老年人。不光城市老人有婚恋需求,农村老年人也渴望爱情:有研究者前几年调研发现,近十年来当地农村老年人黄昏恋呈朝阳之势,仅北方某个村庄,就有22对左右中老年恋人,且大部分都没有领取结婚证。《农村老年人再婚问题研究》中也讲到很多农村老年人渴求黄昏恋的故事。一位独居老人向调研者倾诉: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还算硬朗,眼不花、手不笨,还能在村东边的厂里做些简单的活儿,比如装装弹力丝,一个月能挣些钱补贴家用。他并不指望别人来养他,但一个人孤独地守着寡,日子过得实在没滋没味,还经常担惊受怕。另一位老人则表示:人上了岁数,身体肯定一年不如一年,以后生病在所难免。如果能再婚找个老伴互相照顾,就不用再拖累孩子们了。数据显示,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人超 1.2 亿,其中近半丧偶。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渴望温暖与陪伴的孤独灵魂。他们曾为家庭、为子女奉献了一生,在人生的暮年,理应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老年人对找老伴儿的需求有多强烈?在吉林卫视一档相亲节目上,一位70多岁的大爷在共同生活50多年的老伴儿去世23天后就想重新找一个,“既然她已经故去了,哭喊也没用,就抓紧给她忘掉,我找一个新的感情,互相说说话、唠唠嗑。”这位大爷找老伴的故事,就是当前独居老年群体的真实写照。
电视剧《我的后半生》提到相亲,大多数年轻人对此表示抗拒:“头大”“讨厌”。但是对独居老人来说,要想寻找老伴还是要通过相亲。为此,无论是线下相亲角、熟人介绍,还是相亲节目、线上相亲直播间,可谓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比达咨询2022年1月6日发布《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72.0亿元,其中银发人群是互联网流量增长的重点群体,据统计,银发网民规模已达3.25亿。随着银发族的触网程度加深,需求催生出一批中老年线上相亲平台、婚恋交友APP,中老年“线上相亲角”日趋火热。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老年人相亲角也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北京的菖蒲河相亲角、上海的宜家相亲角,西安的革命公园相亲角等,都是知名的老年人相亲场所。上海徐汇的宜家相亲角上海徐汇的宜家相亲角,在过去十多年里逐渐成为了沪上知名老年相亲圣地。每到周二、周四,老人们不约而同聚集于此,多的时候有好几百人。前往宜家餐厅的单身老人,大多是想找个伴。中老年男人们穿polo衫会解开两颗扣子,并把下摆整齐地扎进裤子里。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们总能敏锐地发现新面孔,然后主动上前打招呼,热情地和对方攀谈,并在不同的桌子间穿梭,和每一位女士聊上几句。“不是我的菜,我就这么坦率!”“不靠谱的大爷不比不靠谱小伙少”“还要找好看的,好看的找你啊?”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相亲那叫一个直接。《缘来不晚》节目截图中科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蓝皮书》显示,婚姻是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到老人生活质量。无论是否是再婚,处于婚姻状态的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方面的状况都要显著好于单身或丧偶的老人。还有很多的研究说明稳定安全的亲密关系,对老年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水平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发表在《精神神经内分泌学》的一项囊括1419名57-85岁老人的研究显示,来自爱人的抚摸频率和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多数老年人仍具有性能力和性需求,甚至有些老人到80岁以上仍然具有对性活动的渴望。201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调研了5434名不同年龄段约会网站用户,结果显示,老年人和年轻人差不多,都认为性吸引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80岁以上的女性对性吸引力重要性的评分才会明显下降。积极适度的性活动可以有效维持双方身体和精神的健康,能锻炼心脏、美容养颜、促进睡眠、增强记忆力等。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有一期主题聚焦于“菖蒲河老情人”,探讨了老年人的爱情与性。菖蒲河公园位于北京,这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父母为子女相亲的场所,而是老年人为自己寻找伴侣的地方。节目中,一位60多岁的北京退休工人胡大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的老伴几年前去世后,他便开始在菖蒲河公园寻找新的伴侣。在采访中,胡大爷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当被问及“谈恋爱时最疯狂的事是什么”时,他直言“一天四次”(指现在);而谈及最浪漫的事,他的回答是“洗鸳鸯浴”。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在这个公园里,另一位李大爷也提到,那些谈得来的男女老人们,都会很自然地聊到这方面的话题,彼此之间并不遮遮掩掩。据他观察,“至少有七成人都对这个有要求”。有媒体也曾报道过上海宜家相亲角里的故事:苏老伯曾经也是宜家相亲角的常客,他身体硬朗,没有“三高”,心肺功能也很好。午餐后,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小瓶白酒,咕咚咕咚喝了两口。“我找的另一半必须得会喝白酒,主要是要谈得来。”仅凭这个条件,就让很多阿姨望而却步。更难开口的是,苏老伯还希望对方能满足他的性需求。他觉得性是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能找到一个固定的老伴儿,不结婚、不住在一起,只在有需求时见面。此外研究表明,有配偶的老年人在心理上更有依靠,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挫折。而单身老人则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容易陷入抑郁情绪。例如,美国芝加哥大学琳达·维特教授对100余名65岁以上的丧偶老年人进行的为期1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重新结婚者心情舒畅、疾病减少,延缓了衰老;而一直孤身生活的老人,却心情抑郁,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远远高于同龄的再婚老人。这一研究结论在中国农村情境下同样适用,相比城里的老人,农村老人文娱和社会交往活动更少,大部分老人平常只能在路边、戏台等公共场合与熟人聊聊天,且受天气、地点影响较大。在此情况下,要是身边能有人陪伴,哪怕是说说话、散散步,心情都会好很多。《缘来不晚》节目截图调查数据显示,乡村60—64岁低龄老人丧偶率为12.07%,比城市高3.33%;而随着年龄增长,丧偶比例不断上升,乡村65岁以上老人丧偶率高达36.3%,高出城市5.79个百分点。对于农村老人来说,一旦丧偶独居,还面临生活上的适应困境。在长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秩序下,很多男性老人不会做饭和洗衣服,老伴儿去世后,不仅卫生状况逐渐变差,而且食宿生活质量降低,对于仍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男性老人来说,一个人劳动也比较辛苦,需要他人协助。而女性老人也需要男性帮忙做农活。尽管农村老年人再婚有很多好处,但现实生活中,老年人追求晚年幸福的道路上布满荆棘,面临“子女关、钱关、面子关”等多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交织在一起,成了农村老人追爱的负担,导致农村老年人再婚率长期低迷,仅有6.15%的单身老人选择再婚。今年《检查日报》就发了一则相关新闻,祖籍山东的杨大爷,幼年随父亲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家中有9个兄弟,因家庭贫困一直单身。2024年春,年近80岁的杨大爷与邻村70岁的郝阿姨相识并产生好感,希望在晚年找个伴共度余生。为表诚意,杨大爷将积攒多年的5万元交给郝阿姨,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然而,仅20多天后,双方因生活习惯差异产生矛盾。杨大爷不适应郝阿姨家嘈杂的环境,且对其清淡的饮食不满,于是提出解除关系并要求返还5万元。分开后,郝阿姨退还2万元,但剩余3万元因已还债,承诺日后偿还。杨大爷多次催促未果,报警称被“骗婚”,但公安机关认为不属于婚姻诈骗,建议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北京菖蒲河公园在农村地区,许多子女和亲友认为老年人谈情说爱是“为老不尊”的表现,不支持父母再婚。更为复杂的是,许多老年人自身也内化了这种观念,觉得再婚“不光彩”,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即使他们内心渴望伴侣也不敢说出来。“好女不嫁二夫”等传统观念,也让农村老年女性的再婚意愿更低,但她们的寿命更长,更容易孤独。数据显示,农村老年女性丧偶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乡村65岁以上老人丧偶率高达46.7%,而男性仅为21.1%。一位研究者记录下的农村老人话语极具代表性:“都这把年纪了还找什么对象,不怕别人笑话吗?”这种根深蒂固的羞耻感,让很多农村老人想爱但不敢爱。等到老人好不容易克服了心理这一关,还有等在后面的无数关卡。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人往往缺乏养老金等稳定收入来源,家产主要是宅基地、住房和少量存款,再婚后生活来源成为现实难题。电视剧《我的后半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470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930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605元,二者差异较大,这意味着农村老人的收入更低。这也让农村老人在婚恋市场上“不吃香”。一位农村老年男性的话令人心酸:“我一个人过,吃糠咽菜都没人看见;要是再找个老伴,连累人家跟我一起受苦,我心里过意不去。”即便有一些养老金,子女们也普遍担心父母再婚会让家产“外流”,这种担忧在有多名子女的家庭中更突出。事实上,确实存在少数人借婚姻之名行诈骗之实的案例,这些极端案例经口耳相传后被放大,进一步加剧了子女对父母再婚的戒备心理。5月12日,襄阳高新区检察院发布一则消息,57岁的聂女士和大她十岁的陈某谈恋爱,以为遇到了真爱。殊不知,陈某其实就是个骗子,不仅欺骗了她的感情,还卷走了她的27万元。承办检察官以案说法,提醒老人远离“甜蜜陷阱”。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此前红娘徐姐观察就观察到,中老年人再婚,往往要先看对方的家庭条件,只有物质条件能保障,才会再去看能不能处得好。她提到,城镇户口,体制内退休人士,是最吃香的。这类人群一般有房有车,退休金和医保也足够保障晚年生活。儿女已婚已育的最让人省心,如果孩子还小,那带着女儿比带着儿子要好。找丧偶的比离异的省事。而六七十岁的农村男人,是最不好找对象的。即使盖在农村的自建房再大,也没人愿意去。若是没有退休金、医保,就更难了。这意味着没有保障,如果和这样的人结婚,将来他生病,或者遇到其他的意外,就得替他承担一半的风险。即便以上问题都解决了,那到哪里去找另一半也是一大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婚恋服务几乎空白。专业的老年婚介机构在农村几乎不存在,老年人缺乏认识合适对象的渠道。有人坦言:“我们这里从没组织过老年人的联谊活动,觉得这是年轻人的事,老年人凑什么热闹。”“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几步就散了。”曾几何时,这句火爆全网的影视剧台词,治好了无数年轻人的恋爱脑。而现在大爷大妈们的爱情,那才是深刻体现了“什么是人间清醒”。在中老年人相亲节目上,当年轻人还在为谈恋爱羞于开口问对方经济状况而苦恼时,大爷大妈们上来就直奔主题,从经济状况到生理需求,那叫一个狂野。“还没有夫妻生活”“还要找好看的,好看的找你啊?”“有房吗?有退休金吗?医保报多少?”纪录片《前浪》很多红娘或相亲机构也关注到了这个现象。有从业人士表示,一些老年人找对象的要求并不低,有时甚至比年轻人还挑,比如男的希望找小10岁甚至15岁的,女的希望找大自己3至5岁、每月退休金四五千元以上、最好是退休的编制人员。也有研究表示,男性同居老人多掌握经济资源,并且认为自己的经济条件可以换取其所需的性的满足和女方的照料服务。有的甚至将此作为双方间的买卖关系,他们认为用钱可以买到生活照料。和寡居老人比起来,孀居老人对老伴的需求更单纯,想找个人好好过日子。研究显示,较多农村老年女性再婚择偶则期望对象不在本村,希望自己能够“外嫁”异地,比如临近的乡村、富裕的乡村和县城等地。而在农村社会学中也能找到社会交换理论的支撑:“婚姻制度一般都包含了夫妻之间性接近的权利,彼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分工以及利益和服务的交换。”老年人找老伴儿,也是一个“利益交换”的过程。你有你的长处,我有我的优势,大家搭伙过日子才能平衡。要是什么“本钱”都没有——退休金、没房子、身体还不好,那找对象可就难了。就算勉强成了,在这段关系里也容易低人一等,处处得看对方脸色。然而,当一切都向利益看齐,最后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有研究认为,注重功利性的老年夫妻之间没有太多情感积累,相处起来感觉很生分,感情也冷淡得很。黄昏恋的目的是幸福,钱是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日本作家村上龙在《永远不要说你老了》中写到一个年长女人相亲遇到的种种困惑。主人公志津子54岁时离婚了,她多年没有性爱体验,渴望重获真爱,但遇到了一个个只是觊觎自己肉体和财富的男人。最终,她索性放弃相亲。纪录片《前浪》说到老年爱情,还有一部经典电影作品不得不提——《廊桥遗梦》。它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艾奥瓦乡间。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罗伯特·金凯德和弗朗西丝卡,都在经历了各自婚姻的“失败”后,偶然相遇并坠入爱河。罗伯特当时已经60岁,而弗朗西丝卡也已年近五十。罗伯特是一名自由摄影师,他来到艾奥瓦是为了完成一组新的拍摄任务——拍下那里行将消失的七座古老廊桥。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弗朗西丝卡在自家门口拦下了罗伯特的车,为他指路。这是他们第一次相见。弗朗西丝卡,虽然被日复一日的乡村市井生活所包围,但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甘于平庸的农庄妇女。她依然敏感,喜欢观察生活,对路上车子经过时卷起的尘土感兴趣,也会如少女般地坐在秋千上喝着冰茶,发呆放空。但她的丈夫和孩子关心家里的小牛,甚至比关心她还要多。这也许是世上千千万万婚姻的缩影。罗伯特被弗朗西丝卡的温柔和敏感所吸引,而弗朗西丝卡则被罗伯特的自由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所打动。他们相爱了。电影《廊桥遗梦》虽然故事的结局并不圆满,弗朗西丝卡最终选择放弃爱情,留在原本的家庭中。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理想黄昏恋的样本:两个独立的个体,因为纯粹的喜爱而试图走到一起,并因此身心愉悦。当我们在讨论年轻人的“脱单焦虑”时,别忘了农村还有一群白发老人,正隔着篱笆墙,望着夕阳发愁。他们的爱,不该被年龄、观念和贫穷困住。或许我们能做的,是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支持。毕竟,谁都有变老的一天,谁都渴望被爱照亮晚年。部分参考资料:1、“相约黄昏”农村老年人搭...究——基于代际关系变迁视角尹秋玲2、老年再婚可以改善心理健康吗...—基于CLHLS的实证分析李安琪3、老年再婚困难,现实远比“子女干涉”复杂贺海波4、农村老年人再婚问题研究侯倩茹5、丧偶老人的“搭伙过日子”与家庭伦理危机毛一敬6、再婚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李安琪7、中国当代老年人再婚态度及影响因素马艳杰
Breaking
烈治文山机构获拨款推动长者项目
位于烈治文山的非营利服务机构 Yellow Brick House,获得安省政府拨款25,000元推行工作坊,协助退伍军人长者了解虐老问题。这项拨款是透过“长者社区津贴”(Seniors Community Grant) 项目发放的,今年这项目新增100万元拨款,专门用于退伍军人长者的服务。
烈治文山选区省议员韦邱佩芳到Yellow Brick House宣布消息时说:“长者社区津贴宗旨是让长者参与社区活动,了解各种关于长者虐待的讯息及帮助计划,令他们不再孤独,投入社区。今年专门拨出100万元用于退伍军人长者,改善他们的生活质素。”
连同针对退伍军人长者的拨款,今年的长者社区津贴项目共拨出700万元,发放给全省330多个社区项目,帮助长者保持身心健康及活跃,积极融入社区,亦可参与义务服务工作。
获得拨款的Yellow...
婴儿潮世代清空的旧衣橱 让Z世代挖到宝
从Juicy Couture品牌运动套装、低腰亮片牛仔裤到粗腰带与短版T恤,2000年代初的时尚风潮再次席卷全球,这可能会让婴儿潮世代衣柜里的旧衣服成为摇钱树。
美联社报导,Z世代(约1997至2012年出生)拥有千禧世代敬谢不敏的Y2K(2000年简称)美学。时尚的大学生与抖音(TikTok)网红都在展示迷你裙、厚底凉鞋和其他鲜艳、流行品牌、近乎俗气的物品,他们买的是二手货。
俄勒冈州24岁裁缝杰克森·曼古姆(Jackson Mangum)表示,虽然他已扬弃Y2K美学,并找到自己的风格,但衣柜里仍然有Y2K的影子,包括宽松的迷彩短裤、喇叭牛仔裤和与超大的搞怪太阳眼镜。
婴儿潮世代清空千禧世代子女衣柜
专家表示,Y2K美学再度流行的原因之一是时尚史中经常出现的20年周期。纽约时尚史学家艾玛·麦克林登(Emma McClendon)表示,在Y2K风潮回归前,也看到许多90年代的流行身影。
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时装研究副教授萝伦·彼得斯(Lauren Downing Peters)指出,Y2K风潮的再起可能是因为婴儿潮世代缩小房屋规模,并清理千禧世代子女的旧物。
她说,20年的时间刚好是年轻世代能够找到父母那一代的时尚风格,那是他们还记得但只是抽象的东西,是古雅或有趣的,也是20多岁年纪可以重新诠释与接纳的东西。
2000年代与2020年代有许多共通点
两位时尚专家也将这两个年代的政治和社会动态进行比较,例如科技的蓬勃发展和灾难事件。麦克林登说,在2000年代初,发生了911事件,人们对世界、对自己、对政治的看法都重新调整;她认为,2020年的全球疫情可以成为同样情境的模拟。
她说,2000年代互联网与社群媒体的成长可映照今日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2000年代代表了一个相对没有社群媒体与网络的时代,这可能吸引在网络时代长大的Z世代。这也是骨董风时尚潮流背后的魅力所在,过去的一切都比现在更好。
从旧牛仔裤能得到什么
乔瑟琳·布朗(Jocelyn Brown)是网络转售商店Arkival Storehouse的店家,她从旧衣回收店和骨董商场购买古着,再加以改造,然后在网络转售,从中赚取怀旧钱。
她说,想从旧衣物获利,可以使用Depop、Poshmark、ThredUp、TikTok和Instagram等在线管道与应用程序来进行销售与交易。布朗也建议,可在跳蚤市场销售。
妮尔·特塞克(Nell Tercek)是科罗拉多州博尔德一家转售商店Apocalypse的副理,她说店内大约75%的货品都是Y2K的。
她说,Y2K风格华丽、刺激、很有视觉吸引力;现今世界,人们都希望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并能在服装上进行尝试。
二手商品的环保吸引力
专家表示,购买二手商品代表的持久性也很吸引消费者。彼得斯表示,Z世代关注时尚的持久性以及主流大众时尚的缺失,他们认为可通过购买二手服装,在不牺牲风格与个性下,让购物更友善环境。
布朗表示,她有时会犹豫是否要转售Y2K的服装,因为有些服装在当时的快时尚经济下品质不佳;不过,她强调Y2K的牛仔布比现今的品质高得多,因此更有价值。
展望未来,布朗认为Y2K的单品仍会保留在消费者的衣柜中,但会以更个性化的方式来呈现。
台男持刀劫救护车 国道狂飙撞护栏 遭制伏
新竹县新埔镇昨深夜11时许惊传救护车遭劫事件,一名男子不明原因持刀抢走一辆救护车,随即驾车开上国道3号,新埔警方担心发生事故一路紧追,并通报国道警察协助围捕,最终男子自撞护栏,被赶来的新埔警及国道警方强制送医,至于详细案情仍待厘清。
据了解,该名男子持刀抢来救护车后沿途高速行驶,随即将车辆开上国道3号,行经南向76公里关西路段处时,突然自撞外侧护栏停下,国道警方趁势上前将男子压制送医。由于男子情绪激动,警方正进一步厘清其犯案动机,至于是否涉嫌酒驾,仍待抽血后结果确认。
调查:中国协助俄无人机产业 供应链涉欧洲、台湾
乌克兰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在协助俄罗斯发展本土无人机产业、落实「国机国造」政策扮演内核要角,运用的供应链和贸易伙伴更扩及中国以外,涵盖欧洲及一家位于台南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调查报告引用国际进出口贸易数据提到,自2024年8月至2025年1月,一家登记在俄罗斯无人机生产重镇阿拉布加(Alabuga)经济特区的公司Morgan LLC,自中国进口总金额超过483万美元的货品,其中最大供应商包括同时也从事生产的苏州ECO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以及苏州顺心阁进出口贸易公司。被点名的台厂生产的约14万组电池是经由顺心阁的贸易活动,流向俄方。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