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42745 帖子
抛弃千名员工用AI替代后 这家公司彻底翻车(组图)
随着 AI 深入各行各业,我们不得不在各种场景下与 AI 对话。有时,这些对话会让我们啼笑皆非,另一些场景又让人愤怒且无奈。例如,新浪微博评论区的 AI 评论员就曾惊天地泣鬼神地对用户说出过“不用活啊宝宝”的话。新浪微博评论区的 AI 评论员曾对用户表示“不用活啊宝宝”(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有时,这位 AI 评论员也会称赞用户表示自己是傻子的行为。新浪微博评论区的 AI 评论员会称赞用户表示是傻子的行为(图片来源:新浪微博)当然,国外的 AI 代理也闹出过类似的笑话。例如,美国支付平台贝宝(PayPal)的虚拟代理就曾在用户被骗后,给出了“真棒!”的回复。贝宝的虚拟代理曾在用户被骗后表示“真棒”(图片来源:reddit)最近,瑞典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 的一个举动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据彭博社(Bloomberg)报道,Klarna 这家一直以激进地拥抱人工智能(AI)、缩减人工客服而闻名的公司,竟然破天荒地计划招聘一批远程工作的人工客服。早在 2023 年,Klarna 的首席执行官(CEO)塞巴斯蒂安·谢米亚特科斯基(Sebastian Siemiatkowski)便亲自联系了 OpenAI 的...
纽时:稀土磁铁成关税战焦点 美国几乎零产量
全球历经数十年供应链集成,美国已长久不研发、生产汽车和高科技业所需的关键元素「稀土磁铁」。纽约时报报导,美国过去允许稀土业者迁厂,完全依赖中国;如今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美国恐将面临严重经济损害。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导,美国位于印第安纳州的稀土磁铁工厂,20多年前,在汽车、半导体、战斗机与机械人等制造业需要大量磁铁之前,陆续迁厂至中国;中国政府在4月4日美中贸易战期间,突然停止出口稀土磁铁(rare earth magnet),美国现在知道,失去供应链其中一环需付出代价。
华府原预期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北京会放宽稀土磁铁出口限制,但如今欧美业者存量已快用尽。
电动车的刹车、方向盘,燃油车的喷射器等零组件都需要稀土磁铁,高级车款的一个座椅得用12片磁铁。业者警告,原料就快用尽,从美国中西部到南部的车厂未来几天、数周恐怕得减产。
主管外销事务的美国商务部前助理部长尼卡塔(Nazak Nikakhtar)指出,对美国和全球来说,中国持续抓到了痛处。中国宣布稀土出口禁令后,出港船只需要不同外销许可,商务部处理也面临困难,4月中仅核准数间欧洲业者,上周仅有数间美国公司获批。
另外,中国稀土磁铁厂商等待核发许可证期间暂停生产,停产数周很快影响下游制造商。熟悉中国市场的汽车业顾问邓恩(Michael Dunne)指出,中国有能力瘫痪美国厂房生产线。
全球每年生产约20万吨高品质稀土磁铁,中国占了9成,1成由日本业者在本地与越南生产,提供日本车厂使用。虽然位于南卡罗来纳州与德州的业者今年将恢复生产,但美国几乎已不产稀土磁铁。
2010年,中国对日本进行2个月稀土禁运。美国政府长期催促恢复境内生产,无奈稀土需大额投资,但营收微薄,难以为继。
纽时指出,中国国企环保成本较低,官方提供无限制预算兴建精炼及制造厂房,拥有庞大竞争优势。稀土处理也是一门高级技术,中国39所大学设有稀有矿产化学课程学位,研发新技术,但美国是0。
另外,精炼稀土中的「重稀土」(heavy rare earths)可抗高温,是电动车电盘、芯片与其他科技的必要元素,几乎全数由中国精炼生产。
哈佛校长连发校内信披露与特朗普斗争进展(组图)
特朗普政府和美国哈佛大学之间的“斗争”仍在持续。“目前的情况是法院介入,把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权利放回。白天校长还写了一封公开信让大家放心,学校还是会持续保证入学的情况。”隔着12小时的时差,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名职员托马斯今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哈佛校长连续两天发布校内信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当地时间6月6日上午9点多,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伦·M·加伯(Alan M. Garber)在致哈佛社区成员的一封主题为《关于支持国际学生和学者的补充更新》邮件中写道:“在昨天的(邮件)消息中,我提到学校将请求法院发布临时限制令,以阻止美国联邦政府实施4日发布的公告。昨晚(5日晚间),法院已经批准学校的请求。”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5日,美国联邦法官颁布临时限制令,阻止特朗普政府执行4日颁布的对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实行签证限制的公告。校长加伯所提及的公告指的是,当地时间6月4日,白宫发布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限制哈佛大学外国学生的签证,有效期限为6个月,理由是哈佛大学拒绝提供有不良或犯罪行为的国际学生信息,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在6日的最新对内邮件中,校长加伯还表示,在案件审理期间,法院的这一举措暂停了该公告的执行。“法院延长先前的命令,阻止美国联邦政府撤销哈佛的学生与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认证。听证会已确定将于6月16日举行。”这意味着,在6月16日法院举行听证会并作出裁定前,国际学生入境美国在哈佛大学就读的权利被恢复。“学校将继续维护国际学生和学者的权利和学校的宪法权利。”校长加伯6日对全体师生表示,哈佛各学院继续制订计划,以确保国际学生和学者能够充分开展学术工作。此外,哈佛国际办公室仍专注于为社区成员提供支持。针对特朗普政府4日发起的禁止哈佛国际学生入境美国的禁令,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加伯已连续两天向哈佛社区成员发布校内邮件。在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的5日校长邮件信息中,校长加伯直言,4日的公告是美国联邦政府针对哈佛大学采取的又一“非法报复”举措。“学校近期刚获得临时限制令,叫停美国政府对哈佛学生交流签证项目(SEVP)认证的非法撤销,但白宫4日晚间的公告试图绕过法院命令。”“校方今日已修改诉讼,将请求法院立即叫停该公告的执行,期望法院迅速行动。”校长加伯5日在校内信中还表示,学校正制定应急计划,以确保国际学生和学者能在今夏及下一学年继续在哈佛开展学业。学校领导层会及时通报计划进展。“哈佛国际办公室将直接联系可能受该公告及另一项昨晚发布的、禁止特定国家公民赴美旅行公告影响的学生和学者。”哈佛学生和赴美留学家庭怎么办实际上,早在五年前(疫情期间),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就曾因彼时的留学生签证政策,向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提交起诉书,起诉当时的特朗普政府。当时的结果是,政府同意撤销针对国际留学生的签证限制政策。“这次哈佛是被针对的对象。”托马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大家还是不太敢出境,尤其是哈佛大学的学生。新入学的学生也不知道能不能过来,一天一个变化难以预测。”谈及“阴晴不定”的赴美留学政策的潜在影响,上海某民办国际学校高中部招生办教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最近又说欢迎中国留学生了,所以暂时来看,美国留学影响还不会特别大,但申请美国的学生基本都考虑多国别连申。“有今年入学美国的学生,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选择保留英国和澳大利亚的offer(录取通知书)以备不时之需。”“惹谁不行惹哈佛我也是‘醉’了。”托马斯对第一财经记者调侃道:“特朗普削减了开支,但是学校也没在‘怕’,因为一群人等着给学校投钱,学校实验室就是校外的企业家funding(资助)的。”在与第一财经记者交谈时,该哈佛大学职员还直言: “哈佛法学院的校友遍布世界”,而这也并非止于“口号”。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发现,目前美国联邦法院的9位法官中,有4位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分别是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凯坦吉·布朗·杰克逊(Ketanji Brown Jackson)、尼尔·戈萨奇(Neil Gorsuch )、埃琳娜·卡根(Elena Kagan )。其中,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为现任(第17任)美国首席大法官,凯坦吉·布朗·杰克逊(Ketanji Brown Jackson)在被提名至最高法院前,曾担任哈佛理事会成员。(应受访者要求,托马斯为化名)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美国政府4日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限制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签证,暂停在哈佛大学学习或参加交流项目的外国公民入境,引发许多哈佛大学在读国际学生的担忧,尽管联邦法官随后颁布临时限制令,阻止实行这一签证政策,但他们表示,这只是暂时的,在美留学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来自英国的威廉姆森是哈佛大学的在读国际学生,趁暑期到来之际他来到丹麦游玩,不料美国政府突然收紧针对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签证政策,这让他担忧能否继续回到哈佛完成学业,他表示目前许多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已经过了,没办法临时更换到另一所大学,现在只能继续等待。6日,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家留学咨询机构表示,近期,美国政府持续收紧赴美学习相关政策,这给赴美留学带来极大不确定性,他们担心未来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数量会下滑。加拿大照明留学咨询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 亨尼格尔:对于来自某些国家的一些学生来说,去美国留学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不太可能,还有学生担心到美国入境时,即使持有学生签证,他们会不会同样被拒绝入境。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政策引发的最大担忧是,你可能已经在美读书了一年或两年,然后中途还会被送回国,这给我们潜在的学生客户带来很多恐惧和焦虑。
马斯克删文止战?2篇批川普争议推文已撤
时代杂志(TIME)7日报导,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已删除两则批评川普总统的贴文,显示双方近日的口水战可能出现降温迹象。
马斯克5日在X平台发文,指川普之所以不公布性犯罪者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的完整名单,是因为「他自己也在名单上」。但X用户7日凌晨发现,这则引发关注的贴文已删除。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此外,马斯克当天也转发马来西亚华裔网红张千里(Ian Miles Cheong)的一则贴文,内容写道:「川普对上马斯克,谁会赢?我赌马斯克。川普应该被弹劾,让范斯接任。」马斯克在该贴文下方回应:「对。」不过这则转发目前也已删除。
八旬老妇遭19岁少年性侵 并拖行50米惨死(图)
近日,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名80岁老妇,遭19岁少年性侵后拖行50米,最终不幸身亡,监视器画面曝光后引发公愤。(监视器画面截图。)事件发生于该邦北部拉尼佩特县卡迪雅瓦迪村,嫌疑人于3日傍晚性侵该80岁老妇。4日公布的监视器画面显示,他还将倒在地上的受害者拖行约50米。警方指出,嫌疑人辍学后便从事电工,曾在死者家附近的砖窑工作,案发当天趁她独自在家闯入企图性侵。过程中死者失足摔倒受伤,又遭到嫌犯拖行使伤势加重,因而不治。嫌疑人当时喝醉酒目疑似吸毒,犯案后逃离现场,警方根据监视器画面将他逮捕到案,目前正进步调查。潇湘晨报记者彭昕宇
Breaking
印裔男子透露为何喜欢加拿大 一些人称遇到此事恨到死
一位居住在加拿大的印度男子分享了一段视频,解释了他为什么更喜欢住在这个北美国家,这让他迅速走红。
在这段名为“我为什么喜欢住在这个国家”的Instagram视频中,这位用户列举了自己不愿离开加拿大的原因。
“我非常喜欢住在加拿大的原因,这些也是我还不想离开的主要原因”,原帖者在视频开头说道,并补充说他已经在加拿大生活了三年。
视频中的一些场景显示他在温哥华的一些地点拍摄的视频,比如斯坦利公园、市中心、天车站。
他说:“在加拿大,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最低工资标准。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保证至少赚到这个数额。相信我,如果你才华横溢,并且在一个好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你最终可以在这里赚到很多钱”。
该用户详细阐述了理由,称加拿大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之一,政府为居民做了很多事情。
“每天、每周、每月,总有事情发生,无论是大雪纷飞、酷暑难耐,还是其他任何天气。这个国家永不停歇。如果你过得好,收入也不错,你就会在这里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社交媒体用户们也对他提供的理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人认同他的观点。
一名用户表示:“至少我的推送里有一些关于加拿大的积极信息”。
还有用户说:“每小时最低 17.45 加元,免费医疗保健,人们善良友好”。
但也有人给出了反驳,还有人说:“兄弟,也去探索印度吧。我们的文化是最棒的”。
还有人说:“许多国家提供的薪水更高,气候也更宜人,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有文化活动,比加拿大好得多,也比加拿大安全得多”。
此外有不少人吐槽加拿大的医疗。有网友说:“一个健康问题你会恨它到死”。
还有网友回复说:“只是当你生病或有任何医疗紧急情况时,预约时间会晚3-4个月”。
加国爽了 实际关税税率最低 将成贸易战赢家!不再理特朗普
尽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8月1日将对加拿大商品的关税全面提高至35%,但加拿大似乎已不准备继续与特朗普争执下去。
尽管加拿大仍在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但目前没有明确的迹象显示两国可能在近期达成协议。
另一方面,加拿大试图向墨西哥示好,加强与墨西哥的贸易。
在特朗普掀起全球关税的背景下,加拿大相比其它国家似乎占据了一些优势。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上周五对记者说:“目前,我们与美国的贸易有 85% 是免关税的”。
但“85%”只是粗略地描述了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这些出口有可能符合 CUSMA 规定的豁免条件,而不是真正免受特朗普关税影响的出口比例。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商品中只有约38%是根据 CUSMA 条款进行交易的。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最近发布的一份关于关税影响的分析报告认为,目前加拿大对美出口的50%已获得认证。
政策性公共事务公司 Meredith Boessenkool...
“不给钱就找人收拾你”!加拿大地产经纪威胁买家被处罚
“我给你们到下午 4 点。”蒙特利尔地产经纪Karl Sigouin在2024年10月20日通过Messenger给买家写道。
“否则呢?”其中一名买家回复。
“否则我就派一些没那么客气的朋友过去拜访你。”
这段对话被记录在魁北克房地产自律机构(OACIQ)最近发布的一份决定中。
事件源于一宗复杂交易,涉及两名卖家与三名买家。
2024年,蒙特利尔地产经纪Sigouin与买家口头约定,在交易完成过后,买家支付他4万加元作为额外酬劳。
在魁北克,买家通常不直接支付经纪佣金。佣金一般由卖家支付给挂牌经纪公司,再由公司按比例分给买方和卖方经纪。因此,这笔钱并非标准佣金,而是一次私下约定的rétribution(额外报酬),类似“辛苦费”。
当约定的付款日到来时,交易仍未完全完成。买家以此为由拒绝先行支付,并提醒Sigouin没有收到任何账单,付款必须有凭据。
Sigouin对此不满,于是发给买家以上带有威胁性的催款信息。几周后,买家向OACIQ投诉。
Sigouin在6月的纪律听证会上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责,被判处停牌90天。
Sigouin向纪律委员会表示,“他在一时紧张的情况下使用的措辞是不可接受的。”
调查还发现,Sigouin 在另一宗交易中要求自己的行政助理创建假邮箱和伪造电子签名,以代替并瞒着一名客户完成文件签署。
助理对此感到困惑并犹豫不决,结果遭到 Sigouin 斥责:“Criss que tu...
法国前总统警告特朗普:普京可能会撒谎(图)
特朗普将于8月15日与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英国《金融时报》8月12日报道,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曾在2015年与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普京共同领导关于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他向特朗普发出警告:“普京的策略是专业造假。”奥朗德告诉《金融时报》:“特朗普最好表明自己对俄乌局势了如指掌。”本周的峰会是特朗普再次重塑与普京关系并对他采取更强硬立场的最新机会。但没人预计他会抓住这个机会。“普京会试图让特朗普相信(俄罗斯的)立场比实际情况要好。而对特朗普来说,达成这项协议,宣称这是他新的维和胜利才更重要。”维也纳人类科学家研究所社会学家、客座研究员基里尔·罗戈夫说道,“结局毫无成效,但特朗普得以避免做出明确决断。”奥朗德曾于2015年2月在白俄罗斯首都停留17个小时,为“明斯克二号协议”的签署背书,该协议规定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停火。现在他认为,普京可能会拖延时间。“他不着急。”奥朗德说,“他知道自己一个月、两年后,甚至可能直到生命尽头,仍会继续掌权。特朗普着急,因为他承诺要解决世界上所有的冲突,并且想要取得成果。”奥朗德回忆说,冗长的离题谈话也是他的惯用伎俩。他说:“普京会在会谈开始时把整个故事都重述一遍。如果不打断他,可能会持续一个小时甚至更久。俄罗斯的谈判策略是,谈判应该持续很长时间,但不要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但最终,他总是会提出另一个开端——一次调解、另一次会议、一个工作组——这样对方就可以说,瞧,普京有点变了。”奥朗德说,谎言也是普京的手段之一。例如,普京坚称自己与乌克兰东部的亲俄分裂分子没有任何联系,尽管他为这些分裂分子提供了资金和军事支持。“这是一个弥天大谎,让人印象深刻。”一位参与明斯克谈判的德国外交官形容普京是“最熟练的谈判者”。“他了解所有领域,法律推理详尽。你必须像他一样了解事实。”但他表示,掌握事实并非特朗普的强项。2017年初,默克尔与特朗普通话,解释普京为何拒绝执行明斯克协议。特朗普只是说了声谢谢就挂断了电话。后来,美国顾问告诉默克尔的团队,特朗普非常愤怒,因为默克尔教训了他。“他不仅不喜欢事实,而且还带有偏见,普京知道这一点。”这位外交官说。默克尔在回忆录中写道,她和特朗普“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谈:特朗普谈的是情感层面,而我谈的是事实层面”。关于阿拉斯加会谈,奥朗德谈判团队的一位前顾问表示:“俄罗斯人不会达成协议。普京只需要特朗普停止支持乌克兰,而特朗普本来就倾向这么做。”社会学家罗戈夫表示,由于俄罗斯夏季在乌克兰的攻势不如去年成功,普京可能比以前更有兴趣进行谈判。他还说,特朗普可能以关税威胁吓跑印度这个石油客户,这进一步扭转了普京的立场。相比特朗普第一届政府时期,如今他的权力受到的制约更少。共和党议员被吓倒,外交政策机构也被边缘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级官员表示:“他现在不受约束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安德鲁·韦斯表示,特朗普与其特使威特科夫运作此事的方式“活像两个文员”。韦斯指出:“如今的特朗普在政府内部已无任何制衡力量,而与他相对而坐的普京,则是在近十年来身边从无同级制衡者的状态下掌控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