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29423 帖子

    「终于确认是正常人」…50岁钟汉良被拍到眼袋皱纹尽现

    50岁「小太阳」钟汉良被封为不老男神,近期有狗仔拍到他和女星朱珠拍戏,不知是否拍摄角度关系,钟汉良眼袋皱纹尽现,有网友说终于证明男神是正常人,也会老,但有网友替他抱不平,「50岁这状态还叫不好?这是要做神仙啊」。 狗仔「推理君江小宴」日前拍到钟汉良与小他10岁的朱珠拍戏「蜜语纪」,「推理君江小宴」发文表示:「钟汉良和朱珠在片场拍戏,朱珠一如既往的美丽,今年50岁的钟汉良终于开始显老了」,「法令纹明显,大笑的时候眼袋和皱纹也比较突出,不过50岁都是咱爸妈的年纪了」。「小哇终于回归正常人的衰老行列,他可只比郭德纲小1岁…」 但留言区一堆网友为钟汉良抱不平,「这状态还不好啊?身材没发福,哪里显老了」、「拍戏日夜颠倒,能保养成这样不错了」、「这状态还叫不好?这是要做神仙吗」。 钟汉良近年以「何以笙箫默」、「孤芳不自赏」、「锦心似玉」奠定男主角地位,且多年前就曾传出他隐婚,但钟汉良始终没承认。

    企业存活不容易:加拿大商业增长跌至2021年来最低水平

    2024年对于加拿大企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而到了年底,情况也没有明显改善。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Canada)的数据显示,11月份活跃企业数量略有下降。尽管年度增长仍保持正值,但增速降至自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彼时经济正处于疫情封锁状态,贸易限制严重影响了企业运营。 图源:拍摄 加拿大企业减少2,300家,商业环境如“饥饿游戏”般严酷 加拿大企业仍在艰难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经季节性调整后,11月份全国共有890,300家企业继续运营,比上月减少2,300家(-0.26%),创下自2023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几乎是两年来的最低点。换句话说,越来越少的企业能够“存活”并进入下一轮竞争。 图源:betterdwelling 从整体活跃企业数量来看(包含新开业和倒闭企业),下降幅度略小。经季节性调整后,活跃企业总数减少528家(-0.06%),降至936,900家,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降。好消息是,这一水平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当;但坏消息是,在人口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的情况下,企业数量几乎停滞不前,意味着商业活力远未跟上人口扩张的步伐。 加拿大企业增长接近停滞,创三年来最低 统计数据显示,加拿大企业的年度增长率正趋近零增长,这是自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考虑到当时加拿大经济仍处于疫情封锁阶段,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尽管月度数据的微幅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危机,但当其与长期增速放缓和人口快速增长结合来看,情况就显得更加不妙。加拿大的企业环境正在经历类似疫情时期的低增长、快速萎缩,这无疑给未来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得不说,加拿大企业正面临生存挑战,而商业增长的停滞可能会对就业市场、投资环境以及整体经济复苏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要找到新的增长模式,以适应日益严峻的商业环境。

    美债这次能上车?大摩估殖利率返3字头 28日一数据成关键

    美国公债投资人已开始押注美国联准会(Fed)即将从担心通膨顽强,转回对经济成长减速感到苦恼。如果28日出炉的美国1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显示通膨降温,10年期公债殖利率可能重返3字头。 美国公债价格已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与价格走向相反的殖利率跌至今年来最低水准,10年期公债殖利率27日盘中在4.29%附近游走。另一方面,美国2年期和5年期公债殖利率利差26日一度转为负值,意味5年期公债殖利率低于2年期公债,是今年来首见。美国公债殖利率曲线2年至5年这段被部分分析师视为经济前景指针,曲线「倒挂」代表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交易员本周再次押注Fed今年将整整降息两次,明年很可能降息一次,以每次降息1码来看,利率将降至3.65%左右。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策略师表示,如果市场预期利率将降至3.25%,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可能跌破4%。 美国1月PCE物价指数28日将出炉,摩根士丹利预期这项数据将显示物价上涨速度下降,可能带来决定性影响。摩根士丹利以洪巴赫(Matthew Hornbach)为首的策略师说:「如果内核PCE通膨数据改善带动央行措辞鸽派成分增加,我们认为投资人将加码买进债券,市场隐含的利率低点将进一步下滑。」 彭博资讯总体策略师安德烈丝(Alyce Andres)表示,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下一个合理心理支撑价位是4.25%,如果缺乏新基本面消息,例如28日的PCE数据,殖利率似乎不太可能跌破4.25%。安德烈丝预期,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跌破4.25%将点燃「害怕错过」的心态,带动公债价格大幅上涨。 彭博资讯汇编的美国公债指数今年来已涨2.3%,涨幅大于美国股市标普500指数的1.3%。彭博资讯2月MLIV Pulse调查显示,受访者大多预期美国公债未来数月表现将优于美股。

    霍楚会见川普展示堵车费优势 强调通勤时间缩短、事故减少

    针对堵车费征收存续问题,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要求大都会运输署(MTA)在3月21日前,终止施行纽约市曼哈顿堵车费计划,纽约州长霍楚(Kathy Hochul)26日出席MTA董事会会议,表示将通过法律持续抗争。 霍楚在26日透露,在川普叫停堵车费计划之际,她于21日赴白宫与川普会晤逾一小时,她形容,与总统的会晤「颇具启发」,为了此次会议,她指示团队准备了一份图文并茂的数据,以展示堵车费的成果,其中包括第二大道地铁、翻新的宾州车站(Penn Station)、连接布碌仑(布鲁克林)和皇后区的区际快速路(Interborough Express)等。此外她也强调,新泽西居民的通勤时间缩短、运输量提升、交通事故减少、商业回暖、游客回流等成效。 但霍楚坦言,法院或许是维护堵车费的最佳途径,「我们已提起诉讼,对方要求『有序终止』(orderly cessation),但我们选择『有序抗争』(orderly resistance),将持续为纽约人发声」。 霍楚批评白宫对纽约的实际困境缺乏认识,与现实存在「巨大落差」。「总统从未因火车误点错过孩子的比赛,未曾因地铁淹水受困,或因堵车错过重要会议。但这些正是纽约人每日面对的挑战,我们的责任是解决问题,不会轻易被阻挠」。 「当有人试图告诉我们:『不,我们对你的城市有另一种构想』,我们就应该站出来,表明『尊重但不同意』,并在法庭与公众前据理力争。」她补充,「白宫权力强大,但600万名愤怒的纽约通勤族才是真正的力量」。 除了堵车费以外,州府发言人斯茂(Avi Small)透露,双方还就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海上风力与核能等内核议题詹看了「坦诚深入的交流」。 去年6月,霍楚因担心该计划可能损及民主党竞选前景而推迟收费,但在选举结束后重启。川普则在竞选期间就许诺将叫停堵车费,并于19日宣布已通过联邦交通部撤销对于堵车费的核准,同时在社群媒体自诩为「拯救纽约的国王」,霍楚则回应,「我们是法治国家,不是国王统治」。

    「上海新地标」 哈士奇半空中俯瞰路人 2年前就被偶遇

    上海一名网友发文称经过上海体育场附近时,猛一擡头发现一只哈士奇在半空中看着自己。这则帖子火了之后有不少网友冒出来表示:「老熟人(狗)了,牠就喜欢站在那儿看人!」 新民晚报报导,狗在天上飞?网友热烈讨论上班路上被一只狗俯视了,「看见牠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没睡醒,出现了幻视,仿佛有人在天空中P了一只狗。」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还有人见过「剃毛限定版」,脱了皮毛大衣,真是「判若两狗」。有网友爆料说:两年前路过时拍过牠,现在居然还站那儿吗? 这只不怕高的哈士奇从哪儿来的?网友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一楼宠物店的,有的说是居民楼二楼的住户养的,每天自己跑到二楼平台上来玩。也有网友担心,牠会不会脚一滑掉下来?或者突然跳下来呀? 还有人开玩笑说,认识牠的人这么多,感觉那条路快要成为上海的新地标了。

    Breaking

    迎国庆烟火秀 纽约维安高规格

    国庆长周末在即,联邦与地方执法单位高度戒备,纽约市作为全国最主要的国庆活动聚集地之一,更被联邦调查局(FBI)点名为潜在「独狼式攻击」(Lone-wolf attack)的高风险城市之一。纽约市警局(NYPD)已增加烟火观赏点的维安管控与安检,并强化制高点巡逻与驻守。 在美军上月22日对伊朗三处核设施发动空袭后,美伊紧张情势急剧升温。国土安全局宣布全美自当日起进入「加强威胁环境」警戒级别,预计将持续至9月22日。 目前FBI和国土安全局已向纽约与旧金山等地的执法单位发出特殊活动威胁评估,指出受到国际冲突与宗教报复威胁影响,极端分子可能趁国庆人潮聚集时发动攻击,模仿过往恐袭手法,特别是在开放式场域、群众密集区或基础设施发动突袭。报告中明确提到无人机与水上载具亦可能被用作攻击工具,提醒各地加强对渡轮、码头及空域的监控。 纽约市警局(NYPD)已在哈德逊河部署反恐快艇,并配备辐射与爆炸物探测设备。警方亦强化对观赏烟火地点的入场管制,实施手提包检查、车辆排查与身分核实等安检措施,并安排警犬与拆弹小组待命。此外,由于2022年伊州高地公园独立日枪击事件与去年川普造势活动枪击案,当局特别留意建筑物制高点及周边建筑与桥梁的潜在风险。 前特勤局探员弗登(Michael Verden)指出,爱国节庆具有象征意义,容易被敌对势力视为发动攻击的理想时机。他提醒,主办单位应与执法单位共同制定完整安检计划,设立应变指挥官,并于活动前完成急救与反恐训练。民众也应事先查阅活动地图、场地出入口、设立紧急集合地点,以防通信中断时能与亲友顺利会合。 虽目前无针对纽约的具体威胁,但市府与联邦机构均以最高标准部署维安,目标是在确保民众安全的前提下,让全市能够平安、无虞地欢庆独立日。警方呼吁民众保持警觉、配合检查,并立即通报任何可疑人物或物品。 由个人单独策画并运行的暴力袭击「独狼式攻击」通常不属于任何恐怖组织,但可能受到极端思想或政治理念启发而激进化。由于这类行动缺乏外部沟通,往往难以被事前侦测,且多针对人群聚集或具象征意义的目标发动袭击,例如国庆活动、宗教场所或公共交通系统,因此被执法单位视为目前最难预防的安全威胁之一。

    士嘉堡两名男子被发现死亡:原因不明,警方正在调查

    多伦多警方表示,7月2日晚,两名男子在士嘉堡被发现死亡。 图源:CP24 多伦多警方正在展开调查,两名男子周三晚间在士嘉堡被发现死亡。 警方称,接到报告称有两名成年男子被发现死亡后,他们于当天下午6:30前赶到Ionview社区的一个地址,该地点位于靠近Birchmount Road和Eglinton Avenue East的Chelwood Road。 图源:CITYNEWS/Nick Westoll 警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调查仍在进行,目前不会公布更多信息。 警方呼吁,任何掌握更多情况的人请拨打416-4100联系多伦多警方,或通过匿名方式联系灭罪热线(Crime Stoppers)。

    姚明父女最新同框 15岁姚沁蕾逼近2米高 未来可能更高

    44岁著名篮球明星姚明近日携15岁女儿姚沁蕾现身上海机场,姚沁蕾身高出众,已到姚明的肩膀位置,目测有1米9、逼近2米,赶超成年男性,网友惊呼这一家子都是「高人」。 来源:YouTube 综合媒体报导,姚明拥2.26米身高,其妻子叶莉拥1米9身高,他们的女儿姚沁蕾也高人一等。从网上曝光的影片可见,身穿蓝色短袖T-shirt搭配黑色长裤的姚沁蕾,戴着眼镜样貌斯文,与穿着休闲装的爸爸姚明同框现身上海机场,乍看之下其身高已到姚明的肩膀位置,目测有1米9、逼近2米。两父女一出现随即成为焦点,引起周边民众围观手持手机拍摄。而他们全程零遮掩,与大家一样排队安检通关。 今年年初时,他们一家人在阿布达比被偶遇,当时她们母女二人并行时,姚沁蕾明显高过妈妈,所以还未成年的她,被网民指还有继续长高的可能性。 照片显示,姚沁蕾的长方脸型、宽鼻头、浓眉等特征与姚明高度相似,被称「基因复刻版」。公开场合常戴眼镜、低头专注,面对路人拍摄显紧张,紧跟在父亲身后;媒体描述其「内敛如女学霸」,与运动员父母的张扬气质形成反差。 姚明夫妇长期保护女儿隐私,减少其曝光,此次机场被拍时姚明主动走在后方守护,体现对女儿心理状态的重视。

    巴菲特累计捐款600亿美元 超越2006年全数身家

    「股神」巴菲特近期宣布,计划对盖兹基金会在内的五个慈善团体捐献60亿美元,使其近20年来的捐款总额已累计来到约600亿美元。 巴菲特在6月27日的新闻稿中表示,这些捐款以旗下波克夏公司股份的形式捐出,总额已超越他在2006年的全数身家。 根据2006年富比世美国前400大富豪名单,当年巴菲特的净值约460亿美元,为全美第二大富豪,身家仅次于首富比尔盖兹的530亿美元。 截至2日上午,富比世估算巴菲特的身家已冲上1,452亿美元,为全球第七大富豪。 巴菲特通过最新一轮捐赠,持续履行他在2006年做出的承诺:捐出超过99%的财富,作为他与长年好友比尔盖兹共同发起的「捐赠誓言」的一环。 当时,巴菲特承诺每年捐出大约4%的剩余波克夏股票。这间控股公司目前市值超过1兆美元。路透27日报导,巴菲特目前仍持有对波克夏的持股比重约13.8%。 过去20年,随着波克夏市值持续上升,巴菲特的净资产也水涨船高,不过这位传奇投资人淡化了任何让他致富的策略。他在新闻稿中说道:「波克夏并没有发生超凡之事;很长的历程、简单且大致稳健的决策、美国的顺风效应,以及复利效果,造就了我现在的财富。」 巴菲特在最新一批股票捐赠中,把大约14亿美元分配给四个不同的家族基金会,其中包含由他三名子女各自领导的慈善机构,以及一个以已故妻子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命名的基金会。另一笔46亿美元的捐赠则给了盖兹基金会。 巴菲特表示,他承诺在自己有生之年每年都会持续捐款给这些慈善机构,不过他在2024年证实,在他去世后将不再向盖兹基金会捐款。 当巴菲特逝世之后,分配其绝大多数财富的重任将主要落在他三名子女身上。然而,巴菲特在2024年宣布,他已经修改遗嘱,添加三名独立受托人,作为他子女未来可能的接班人,负责管理他的慈善信托。 他在2024年的一封信中解释,这项安排旨在减少外界对于未来如何分配他财富的疑虑,并批评「世袭式」财富的观念。 巴菲特写道:「我从未想要创建一个家族王朝,或推行任何延续到子女以后的计划。我很了解这三位独立受托人,也完全信任他们。至于未来的世代,那是另一回事。谁能预见未来世代在处理庞大财富分配时的优先级、智能与忠诚度?届时的慈善环境也可能截然不同。」 在同一封信里,他建议所有父母都应该「在签遗嘱之前,务必让子女看过」,以便让他们理解「你的决策逻辑,以及在你过世后,他们将扛下的责任」。 他说:「你不希望孩子在你无法回答时,还在对遗嘱里的安排感到疑惑,还在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