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1224 帖子

    今年平均退税金额 比去年少三成

    国税局(IRS)统计初步申报数据后指出,今年平均退税金额要比去年减少32.4%;此外,因为国税局人事遭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削减,专家呼吁纳税人不要用电话来查找退税进度,可上网或用智能手机app即时追踪进度。 CNBC频道25日报导,国税局21日表示,今年报税季自1月27日开始,平均退税金额截至2月14日为2169元,比起约一年前的3207元来得少,该数据只反映今年退税。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不过2月14日退税数据还没纳入获得工作所得抵税(EITC)或额外儿童抵税的退税,原因在两项抵税在2月中旬前不会公布。去年申报数据已纳入两项抵税之后的退税金额。两项抵税相当可观,甚至有些案例可以让退税金额来到五位数。 一般来说,如果一整年薪资已被先扣应纳税金额,或每季估计税金,那么纳税人可以期望有税金可退。相形之下,并未先扣足够,那么一般还要补税。 国税局表示,虽说目前退税平均金额少一些,但「依历史经验,随着更多报税单流入,各申报季的数额会较平均」。 截至2月14日,国税局收到约3300万件个人纳税申报,该局估计4月15日申报截止日前,会收到超过1亿4000多万件申报。 截至2024年12月27日,2024年报税季平均退税金额在3138元,2023年12月下旬则为3167元。 马斯克DOGE继续削砍联邦员工,国税局人力也遭大幅裁减。人力遭到裁减,会怎样影响未来的报税服务,目前还不清楚。但税务专家建议纳税人多检查报税单一遍,力求准确,避免自己要与国税局额外增加接触。 「全国税务专业人士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ax Professionals)注册会计师欧萨本(Tom O’Saben)表示,不要去电国税局查找退税,可以上国税局的「在哪里查退税」(Where’s My Refund?)网页,或者用手机「IRS2Go」app查找,24小时都可查得到。国税局表示,一般在收到报税单21日之内会核发退税,但一些报税单要额外审核,所以退税日可能延后。

    南加婴儿携高传染病毒 从亚洲飞抵洛杉矶国际机场

    洛杉矶县公共卫生局表示,一名携带高传染性麻疹病毒(measles)的婴儿,19日从韩国首尔飞抵洛杉矶国际机场(LAX)B航站楼(Tom Bradley), 当天下午1时至4时在B航站楼的人,可能面临感染风险。该婴儿从机场离开后,返回其位橙县的家中。 洛县公共卫生局25日称,该感染者2月19日乘坐大韩航空(Korean Air)KAL11/KE11号航班,抵达洛杉矶国际B航站楼。该班机是大韩航空从首尔直飞洛杉矶的航线之一。 当天下午1时至4时期间,在B航站楼的人「可能因接触该旅客而面临感染麻疹风险」。 橙县卫生保健机构通过新闻稿确认,该患者是一名从国际旅行回国的婴儿,抵达后居住在橙县家中。除旅途外,该患者没有另外与社区接触。 橙县卫生官员Regina Chinsio-Kwong表示,麻疹是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很容易通过空气和表面传播,可导致肺炎、脑肿胀甚至死亡等,尤其是未受疫苗保护的幼儿。近年来,美国确诊的麻疹病例中,有25%需住院治疗。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皮疹、咳嗽、眼睛发红、流泪。人们在皮疹出现前约四天到皮疹出现后四天期间,具传染性。 接触者应确认是否曾接种过麻疹疫苗。若过去没有得过麻疹,且尚未接种麻疹疫苗,则一旦接触,就会有感染风险,通常在接触后的7至21天内,有患上麻疹风险。接触者若超过21天(3月11日)没有出现症状,则不再处于危险中。 应监测症状包括: 高烧(高于101° F)、咳嗽、流鼻水、眼睛发红或流泪,在其他疾病症状出现后三至五天出现皮疹,通常从脸部开始,然后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 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全国共报告93例麻疹病例,涉阿拉斯加州、加州、乔治亚州、新泽西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市、罗德岛州和德州。今年已报告三次「疫情(3例或更多相关病例)」,其中92%的病例(86 例)与疫情暴发(outbreak-associated)有关。与2024年16次疫情、69%与疫情暴发有关的数据相比,今年疫情更加集中。 在年龄分布方面,52%的病例出现在5至19岁的青少年中,30%的病例为5岁以下儿童。25%病例需要住院治疗。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脆弱,其中43%病例需住院。 疫苗接种率,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95%的病例未接种或接种状况不明。至今未发现接种两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的人群有病例。公共卫生专家呼吁加强疫苗接种工作,以应对这一高传染性的疾病。

    川普:欧盟成立是为了搞砸美国 将祭25%关税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今天表示,欧洲联盟(EU)的成立是为了「搞砸」美国,将对来自欧盟的进口商品课征25%关税。 法新社及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等媒体报导,川普在第二任期首次内阁会议上发表谈话时指出:「说实话,欧盟的成立就是为了搞砸(screw)美国。」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据报导,记者问及是否已决定对欧盟的关税水平,川普回答说:「我们很快就会宣布,总体而言,将会是25%。」 川普还说:「他们(欧盟)确实以不同方式占我们的便宜。他们不接受我们的汽车。他们基本上不接受我们的农产品,他们会以各种理由拒绝。」

    川普新周边「全对帽」亮相 网友:看小甘迺迪表情

    川普周二在椭圆办公室展示新「周边」,是一堆印有「川普什么都是对的」标语的红色帽子,网友的目光却被他旁边的卫生部长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脸上的表情吸引。 川普昨天在回答关于「金卡」政策问题时,有人递给他一大捆红色帽子,上面印有「川普什么都是对的」(Trump Was Right About Everything!)的标语,站在一旁的小甘迺迪却露出不自在的神情,被网友指出卫生部长看起来「很尴尬」。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然而,同在一旁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却兴致高昂大笑附和:「总统说什么都要回答『好』。」(Always...

    丰田车价指数 窥见日本薪资追不上物价现状

    日经报导,丰田汽车一款车上市时被定位为「大众车」,也确实一度名实相副,但目前售价已从过去仅占平均年薪约1/4涨到逾半水准,可以窥见日本薪资追赶不上物价上涨的现状。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旗下一款大众车款,反映出日本的贫困现象。从该车款对比当时日本平均年薪的比值计算出的「价格指数」来看,过去车价一度低到仅占年薪不到3成,但现在比值升高到逾5成,跟该车款至今仍仅占美国人平均年薪约3成的差距显而易见。 回顾这款大众车的象征历史,可以看出日本薪资追赶不上物价上涨的现况。 丰田1966年10月推出该车款的第1代,当年新车售价49万5000日圆,相对当年平均年薪54万8500日圆的比值为0.9,可看出是消费者难以入手的水准。 到了被称为「一亿总中流时代」(日本约一亿人口自认是中产阶级)的1979年,丰田推出该车款的第4代,尽管售价涨到第1代的约1.7倍、约85万日圆,但因为日本平均年薪也快速增加到279万日圆,所以价格指数为0.3。 随着日本薪资水准持续上升,1982年该价格指数来到最低的0.27,大约相当于1/4年薪水准。也是在这一年,该车款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辆大关,成为日本具代表性的大众车款之一。 不过,到2019年推出的第12代时,其价格指数已上升到0.55,面对要价平均年薪逾半的车款,已不能说是大众车了。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过去持续增加的薪资,在经历泡沫经济破灭等后持续停滞,也就让过去的大众车变成遥不可及的车款。 相对于日本,对美国人来说,这款车一直以来都是容易入手的车款。 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等单位的数据,美国人2023年平均年薪约8万美元,而该车款售价约2万7000美元,其价格指数在2019年以来的5年间,大致维持在0.3左右。 虽然截至2023年止的5年内,该车款在美售价上涨逾两成,但美国人平均年薪同样增加两成。

    Breaking

    日本4年造12艘军舰,每年万吨学中国下饺子?(图)

    真不愧是东亚怪物房!近年来,“下饺子”这个词一般都是用来形容中国海军极快发展速度的,万万没想到,现在这个词放在日本海自身上,居然也完全贴合。▲“龙田川”号就在7月2日,日本“最上”级护卫舰第11艘“龙田川”号已经确认下水,第12艘也已经接近建造完工状态。如果从2021年开始计算,仅仅4年多的时间,日本就已经下水了11艘“最上”级,速度绝对算不上慢。“最上”级是一艘满载排水量超过5500吨的大型军舰,每年下水2艘,意味着日本正在以每年万吨的速度增加海上军事力量,非常值得我们警惕。日本的军舰之所以造的这么快,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为了应对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快速扩军,日本不得不加快自己的军舰制造速度。因为日本一直将中国视为主要的军事威胁,尤其是在钓鱼岛和冲绳至台湾方向,日本与中国存在较大的军事冲突可能。日本需要数量庞大的先进隐身护卫舰,来履行这一区域内常见的反潜、防空、扫雷等多种近海防御和监视任务。▲“最上”级护卫舰除了中国之外,日本一直将朝鲜的弹道导弹视为重大威胁。在战略层面上,日本希望加强海自的军事力量,补强在海上拦截朝鲜导弹的能力。日本现有的大量护卫舰,性能都已经严重老化。比如1986年到1989年制造的4900吨级护卫舰“朝雾”级,以及在1988年到1991年间制造的2000吨护卫舰“阿武隈”级,都已经接近了服役年龄的上限,性能也不足以应对现代化的军事威胁。而日本新打造的这12艘先进护卫舰“最上”级,就是要拿来取代8艘“朝雾”和6艘“阿武隈”的地位,目的是优化整体的舰队性能与组织结构。之所以快速建造,当然也是为了尽快实现日本海自的整体发展目标——按照日本的规划,在2030年到来之前,其主力军舰的总数量应该增加到100艘。这些军舰,不仅能够加强日本在印太地区的海上军事存在,而且能够通过它们更好履行与美国、澳大利亚的协同作战任务,实现所谓“积极防御”目标。▲日本FFM需求是一方面,日本强大的造船能力,也是这一计划能得以实现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日本拥有全球顶尖的造船工业,包括三菱、三井等企业在军舰制造上的经验都非常丰富。比如在“最上”级的制造中,日本的两家船厂长崎和玉野交替开工。4年前就完成了12艘先进护卫舰的生产任务,平均每年的生产速度都在2~3艘,展现出了日本在军舰制造上的高效管理能力。为了尽快扩充海上自卫队的军事实力,日本拿出了3200亿美元的5年军费扩充刺激计划,在2024年时,已经将军费预算增加到了529亿,给军舰“下饺子”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毕竟“最上”级虽然在日本所有的护卫舰中综合性能最强,但是它的造价高达4.5亿美元,比很多国家的大型驱逐舰还要更贵。如果没有资金上的保障,快速生产也是不可能实现。▲2万吨级AESV从性能上来说,最上级是日本未来20年海上自卫队的核心护卫舰装备。它的一个重要但是隐而不宣的任务,就是在必要时直接封锁宗谷、间宫、津轻、对马这4个海上战略运输通道。其实这一任务在冷战时期日本海上自卫队就执行过,只不过当年对付的是苏联,但现在却要对付中国。代号30FFM的“最上”级,最大的特点就是头上顶了一个光秃秃的棍子,这是“最上”级的OAX-3型固定传感器和NORA-50型复合天线系统,代表着日本的最强“综合一体化桅杆”技术。仅仅从外观上,我们也能看得出它更加的简洁,隐身性能绝对不俗。而且在经过了模块化设计后,任何损坏的部分都可以被拆下直接进行替换,维修难度大大降低。▲“大鲸”级潜艇日本的12艘“最上”级护卫舰,预计2023~2025年全部下水,2027年之前陆续服役。“最上”级原本计划建造22艘,但出于多方面考虑,后续10艘的建造名额在2022年被新型FFM顶替。这一新版本的军舰,标准排水量将增加到4880吨,全长142米,宽17米,预计载员达到100人以上。它拥有更先进的12式反舰导弹,射程超过400千米,而且会安装新型的反潜系统和新一代的舰空导弹。除此之外,日本还有其他的海军项目,比如2万吨级,堪称“现代大和”的宙斯盾驱逐舰AESV,专门用于拦截各种各样的中远程导弹。日本还在不断的建造“大鲸”级潜艇,并计划耗资67亿美元,在2036年前建造5艘1.45万吨级的补给舰。在大约5~10年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100艘主力舰艇中,将有一大半都是新近制造的。其近海和远海作战能力,也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对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

    “欧洲最大港口,正为对俄潜在冲突做准备”(图)

    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8日报道,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为对俄潜在冲突做准备。荷兰鹿特丹港务局首席执行官鲍德温·西蒙斯透露,港口为军用物资运输船预留泊位,并制定了战时货物分流方案。他们正与毗邻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协调预案,以应对可能涌入的美英加三国军用车辆和补给物资。“并非所有码头都适合处理军用货物,”西蒙斯接受专访时表示,“若需大规模运输军备,我们将与安特卫普等港口协同分流。如今我们港口之间越来越不视彼此为竞争对手——该竞争时竞争,能合作处合作。”报道称,这番表态折射出欧洲大陆掀起的备战浪潮: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四年,欧盟正拟订高达8000亿欧元的军备重整计划,既为回应特朗普要求欧洲提升防务自主的呼声,也为震慑俄罗斯。 鹿特丹港集装箱码头 鹿特丹港官网 此前,荷兰与北约盟国已承诺将国防开支提至GDP的5%。荷兰国防部今年5月份曾宣布,应北约要求,鹿特丹港须为多艘军用物资船提供装卸空间。据西蒙斯透露,这类船只每年将停靠4、5次,每次驻泊数周,具体位置可能轮换,其中集装箱码头是唯一能安全转运弹药的区域。该港每年还将举行数次两栖军演。作为莱茵河—默兹河三角洲的关键枢纽,鹿特丹港沿河绵延42公里,年吞吐量4.36亿吨,接卸2.8万艘海轮和9.1万艘内河船只。欧盟对俄制裁令其损失约8%的贸易量(主要为石油)。安特卫普港年吞吐2.4亿吨,现为欧盟第二大港,长期承担驻欧洲美军的补给任务。西蒙斯表示,两港正携手提升欧洲战略自主,“我们在韧性建设等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西蒙斯称,新冠疫情暴露欧洲对中印等国医疗物资的依赖,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断供再次给欧洲敲警钟。他呼吁欧盟效仿1973年石油危机后建立的90天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储备更多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对铜、锂、石墨和其他一些关键原材料采取同样的措施。”西蒙斯表示,欧盟应该着眼于“更广泛的战略弹性”,不仅在石油领域,还应在天然气领域、制药领域、关键材料领域建立弹性和适应力。他还说,港口周边具备完善分销网络,是理想储备地点。荷兰部分战略石油储备已存放于此。 鹿特丹港与安特卫普港 近来,北约和欧盟不断渲染俄罗斯威胁。上个月,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警告称,俄罗斯可能会“在五年内”准备对北约使用武力。他还称,如果欧盟国家不增加国防开支,就不得不学习俄语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期也说,俄罗斯正计划在北约领土上开展新的军事行动。吕特还在北约峰会上以“中俄威胁”为由,要求成员国将国防开支大幅提升至本国GDP的5%。《金融时报》称,欧盟拟于8日公布“战略储备计划”,其中将涵盖医疗物资、关键原材料、能源设备、避难物资及潜在的水粮储备。对于吕特关于所谓中俄威胁的言论。当地时间7月5日,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回应表示,吕特只有一件事说对了,即他应该学习俄语,“这在西伯利亚劳改营可能会派上用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近日指出,北约有关人士渲染国际地区紧张局势,诋毁中国正常军力建设,无非是为北约大幅增加军费、肆意越界扩权、图谋东进亚太寻找借口。郭嘉昆称,北约声称是区域性组织,却不断突破自身条约规定的地理范围,以欧亚安全联动为借口,不断将手伸向亚太,国际社会对此看得一清二楚,亚太国家高度警惕。

    葛荟婕自曝做戒酒手术,酒瘾还能靠手术戒掉?(图)

    7月8日,艺人葛荟婕自曝接受了“戒酒手术”,引发了大众对于“戒酒手术”的热议。“戒酒手术一般指的是盐酸纳曲酮植入术,即植入‘戒酒芯片’。手术时长5~10分钟,医生会在患者腹部开一个1厘米左右的切口,在皮下脂肪层植入盐酸纳曲酮药剂。”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躯体共患科主任朱颀峰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纳曲酮植入剂是阿片类戒毒防复吸特效药,属于老药新用,药效约为150天,能降低酒精依赖患者复饮酒精的愉悦感,从而降低饮酒量。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躯体共患科、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心身医学病区、四川省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成瘾医学科等已开展纳曲酮植入术。事实上,酒精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生理依赖的戒断工作主要在医院进行,针对心理依赖相关的手术治疗主要由精神科联合外科相关科室开展。1月16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躯体共患科主任朱颀峰团队为患者进行盐酸纳曲酮植入手术。朱颀峰介绍,该院自2025年1月起开展盐酸纳曲酮植入术,截至7月已有70多名酒精成瘾患者接受该手术治疗,随访发现超过2/3的患者在术后饮酒量、饮酒次数显著下降。“戒酒手术后,患者并非立即滴酒不沾,而是慢慢地减少饮酒量,改变其原来固有的饮酒模式,逐渐减少或将酒停掉。”朱颀峰解释,很多酒精成瘾患者的生活是以饮酒为中心的,如果生活中缺少其他的娱乐方式,很可能会复饮。因此,患者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心理干预,通过医院的干预、家属的支持,共同帮助酒精成瘾患者逐步摆脱酒精。今年2月,朱颀峰接诊了重度酒精成瘾患者李华(化名)。就诊前,李华每天的饮酒量高达三斤。因为长期饮酒,40多岁的李华身体越来越弱,175厘米的身高,体重却不足百斤。入院时,李华因喝酒时突发癫痫,导致了严重的肺部感染。戒酒,对于当时的李华来说,迫在眉睫。戒酒手术后第一周,朱颀峰从电话随访中了解到,李华又开始“馋酒”了,但他发现,酒似乎变得难喝了。5个月后的随访发现,李华对酒精的依赖度的确在下降,每天的饮酒量已经降低到8两。在回访中,他有些兴奋地告诉医生:“体重到130斤了,喝酒的量也确实降下来了。”饮酒之外,李华在努力重建自己的生活,找回健康。葛荟婕自曝做戒酒手术,腹部植入10颗药物,称再碰酒人就没了汪峰前女友葛荟婕近日在直播间爆料,自己做了戒酒手术,然后展示腹部手术疤痕,引发热议。葛荟婕直播时可能是情绪有点问题,网友问她是否喝酒,葛荟婕马上表示自己做了手术,不能沾酒,沾酒会昏迷,或者人就没了。葛荟婕还分享了手术医疗单,其中提到这一次一万元,可能是部分的手术费。为了让网友信服,葛荟婕还两度展示疤痕,不过因为像素问题,看的不是很清楚,而且是微创手术,疤痕很小。据悉,葛荟婕是汪峰第二任圈内女友,当时刚刚成年的葛荟婕为汪峰怀孕,并生下女儿汪曼熙,小名“小苹果”,葛荟婕曾在直播间自曝,怀孕期间很少出门,而汪峰经常出差,她一个人很寂寞,产后不久,两人就不欢而散,葛荟婕被指责贪玩、任性,不懂得照顾女儿。据了解,汪峰先后3次结婚,分别是齐丹、康作如、章子怡,葛荟婕是齐丹之后的汪峰女友,两人未婚先孕,育有女儿小苹果,短短交往2年就分手。汪峰在2023年宣布和章子怡离婚,共同抚养三个子女,而葛荟婕女儿小苹果,过去和章子怡相处融洽,如今又要接触汪峰新女友森林北,让人同情。葛荟婕近年常在直播间提及汪峰,甚至攻击男方每段感情都不干净,每次谈到汪峰总是情绪激动,因此被质疑还爱着男方,她否认此事,但搞笑地以“大房”姿态喊话汪峰新女友森林北,还以“我妹”称呼对方,而森林北此前也自侃是“五姨太”。可能因为常常酒后失言,葛荟婕自曝做了戒酒手术,通过微创手术在脂肪层植入10颗戒酒药物,术后完全无法饮用烈性酒,若强行饮酒可能会引发休克甚至死亡,表示现在不喝酒了。不过,葛荟婕又说可以小酌几杯,但不能经常喝,不然人就没了。

    外卖大战有骑手日赚1700多元?还有更多的(组图)

    7月5日,淘宝闪购和美团两大平台用大量大额补贴券掀起了“外卖狂欢”,发放了“满25减24”“满15减15”等无门槛大额券,还推出“0元喝”等福利。优惠之下,消费者积极下单,商家和骑手则是忙个不停。茶饮店人头涌动,骑手等待出餐。受访者供图其中,有骑手在社交平台晒出:7月5日送出127单,净赚1700元。这一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相关话题登上热搜。记者就此事向广州外卖骑手求证,本地骑手表示,上周末平台补贴较多,“非常勤快”的话确实有机会日赚一千多。广州也有骑手日收入近千元社交平台展示的7月5日工作数据可见,这位配送员在外卖平台送出127单,加上相关补贴净赚1700元。这一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相关话题登上热搜,让不少网友直呼“想辞职送外卖”。在广州天河上社片区配送外卖的林先生告诉记者,从6月份开始,京东、饿了么、美团等平台持续发送跑单补贴,且补贴幅度均比往年大,到了上周末,平台相关补贴更达到一个高峰。“周末两天时间,完成一定的‘冲单’就能获得过百元的平台奖励。”记者从林先生手机截图看到,他同时参与了某平台发出来的6个众包(兼职)优奖活动冲单奖,时间为7月6日当天,奖金从110元到186元不等,奖励幅度是平时的数倍以上。林先生表示,自己主职在另外一个外卖平台,所以7月6日仅完成了一个186元的冲单奖励,他身边有同行完成了三个奖励目标,仅奖励收入就接近500元。林先生告诉记者,盛夏时节本来就是配送补贴较多的时间段,身边同事只要熟悉路况腿脚勤快的,一般都可以在8小时工作时间做到300多元一天,投入时间较多的话400多元一天的骑手也非常多,而在周末的“补贴大战”中,大部分骑手单日收入都能增长三分之一。林先生称,美团外卖上周末给骑手提供了一个高温关怀奖励,出勤2天且完成61单就可以获得600元奖励,所以林先生自己上周末两天的收入也接近2000元。“网上那位单日收入1700元骑手有可能不是最高的,按这次平台的补贴力度,如果有人愿意兼跑不同平台而且熟悉相关奖励规则和路况,有机会超越这个收入。”林先生说。在珠江新城片区做众包业务的石先生同样是上个周末外卖平台补贴的受益者。偶尔在晚上和周末接单的他,上周末两天跑单收入超800元,过往周末派单一般都是500元以内。他觉得下个周末还是暑期促销旺季,会继续投入时间跑单。上周末,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的订单量数据相继刷新纪录,分别达到1.2亿单、8000万单。猪脚饭店订单激增621%店员笑称“出餐如流水线”平台大送福利,消费者下单也多了。有消费者告诉记者,这些福利券主要集中在奶茶、咖啡等茶饮品类,自己看到平时十几元的奶茶只需一两元甚至不花钱就能买到,忍不住多买了一些,“便宜是真的便宜,但因为茶饮放久了跟刚做出来的味道不一样,所以不建议大家‘囤货’。”家住番禺大石的邓女士表示。补贴之下商家疯狂出单。受访者供图“外卖平台活动力度实在太大了,我们从早到晚都忙个不停。”广州天河区富力盈丰大厦财记隆江猪脚饭的一位店员告诉记者,“感觉出餐就像流水线一样。”财记隆江猪脚饭负责人严泽森向记者介绍,自上周淘宝闪购推出500亿元补贴以来,门店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目前富力盈丰店日均订单量已突破700单,较上月同期增长621%。“虽然近期工作强度很大,但我们团队都充满干劲。”严泽森表示,“希望能抓住这波流量红利,也期待未来能获得更多增长机会,前景确实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