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2081 帖子

    AI热潮像页岩油泡沫?克鲁曼:微软消息印证此推论有理

    人工智能(AI)军备竞赛仍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但已有市场老手警告,这场AI支出热潮有如美国水力压裂开采页岩油热潮,最后是以泡沫爆裂收场。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克鲁曼最近曾撰文评论AI话题,他拿AI题材将一小撮大型科技公司股价拱上云端,与1990年代末网络股狂飙相提并论。尽管互联网产生实际的经济利益,但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烧钱却十分可观,结果达康泡沫爆破,让一些投资人损失惨重,因为他们误信当时红透半边天的网络公司都能像微软那般,奠定长期获利斐然的市场支配地位。 克鲁曼上周末视频访谈华尔街著名空头人士查诺斯,这位基金管理经验长达40年的老手过往辉煌纪录包括放空美国能源巨人安隆(Enron)以及德国电子支付公司WireCard,结果这两个放空标的公司分别在2001年和2020年因会计诈欺丑闻破产,股票跌得一文不值。查诺斯早在2010年就预言中国大陆房地产将崩盘,但大陆房市直到2020年代才泡沫化;他也放空特斯拉,但亏损惨重。 AI资本支出vs.水力压裂钻油 查诺斯在视频访谈中表示,AI支出热潮不太像当年的达康投资狂热,他认为「或许更糟」。他说:「我们现在谈的只是一小撮顶尖公司,每年投入3,000亿至5,000亿美元资本支出。意思是,AI不像互联网那样,让投资更具资本效率,且能提高资本报酬率。目前为止,AI恰好相反:是一门极为资本密集的生意。有人笑说,顶尖科技公司现在看来就像是2014年和2015年的水力压裂钻油业者,投入愈来愈多的资本,去追逐很变化难测的报酬。」 克鲁曼解释,查诺斯的意思是,有别于昔日互联网投资并未涉及大规模支出,今日科技公司却每年砸巨资采购设备并且布建数据中心,但将来的报酬如何,值不值得今日投入如此庞大的AI支出?大有疑问。 这跟水力压裂(fracking)何干?水力压裂是从页岩开采石油与天然气的技术,借由高压灌注液体裂解页岩而得。这种技术振兴了美国油气产业,加上再生能源,让美国能源终于能自给自足,是几世代以来首见。然而,这些水力压裂业者本身的获利却不如投资人预期,有些甚至沦落到破产倒闭命运。 AI芯片快速折旧会导致会计诈欺吗? 首先披露安隆诈欺丑闻的新闻记者麦克林指出,问题症结在「水力压裂油井呈现陡降的生产率:第二年的石油产量比头一年的产量大幅缩小」。但这个事实却未反映在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上,查诺斯称之为「会计骗局」。例如当年页岩油先驱之一的崔石比克(Chesapeake),最终声请破产;之前已遭开除的首席执行官麦连登2016年车祸丧生,他没系安全带超速驾车撞上水泥桥。 查诺斯指出,科技巨头此刻在AI砸下巨额资本支出,「数目变得比两年前还大得多,以致这些公司已投入资本的报酬率其实正开始急转直下」。 他接着说:「我一直看空数据中心,旧数据中心公司,因为现在新秀打造更大、更好、更快的数据中心,旧的则显得过时。数据中心因空调和内部零件而折旧,但问题还不是太大;问题在于芯片,你每颗花5万美元采购的芯片,却被同一家公司的新芯片超越。所以问题是:折旧速度有多快?会不会沦落到会计诈欺的田地?若你必须持续再升级至更新、更昂贵的芯片,那你会让已投资数千亿美元的资产多快折旧?」 查诺斯预言,「两年后」,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将面临这项考验,届时投资数目将大得足以构成「令人不安的问题」。 克鲁曼认为,查诺斯的评估言之成理,并且在微软公司日前传出的消息得到印证。投资银行TD Cowen发布报告说,微软正取消在美国租赁大量数据中心算力的租约,可能显示微软如今认为,已经取得的AI算力已超出所需。

    被爆秘婚吴慷仁 邵雨薇被妈妈念:结婚怎么不说

    邵雨薇和吴慷仁交往4年多,去年11月传已登记但她强调未婚。吴慷仁去年加入中国经纪公司,惹骂名后变得低调,小俩口去日本旅游,不若以往晒爱放闪,几天下来吴慷仁只露出一点点头还戴大墨镜。邵雨薇今晚(26日)出席电影「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杀青宴,她澄清:「真的没有!连我妈都打电话来念,啊,妳结婚啰都没有讲!」 今年农历年,邵雨薇跟吴慷仁都回高雄老家共度,另也在杨谨华家门口合体拿春联合照,家乡亲戚有无趁机逼婚?她摇头:「完全没被逼婚,我妈是很开明的家长,以前还交代没过30岁前不准结婚。」老是被问婚期,她强调:「我不会偷偷结婚,不需要。」也说跟吴慷仁没特别聊过结婚的事,「真的会到哪就到哪里, 顺其自然」。 小俩口才刚从箱根、仙台旅游10天,但相较以往大放闪,这次吴慷仁几乎没怎么露脸,邵雨薇笑说:「一直看不是很无聊吗? 我们的生活本就蛮低调,说真的,平时没妆没发的。」意指不拍也罢。由于吴几乎都在外拍戏,小俩口聚少离多,问她是否见面会更想念对方,她虽点头承认仍扛不住压力,忍不住呼救:「谁来救救我!」 邵雨薇片中首度挑战演出女鬼,是贯穿全剧的重要角色,她透露这次演出最大的突破,就是得学会武打动作,甚至要「自己对打」:「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拍打戏,还要跟自己过招,这是对体能和表演节奏的双重挑战。」此外,剧中还融合歌仔戏元素,让她每天都得利用空档练唱练身段,「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挑战,难忘程度100%!」 除了邵雨薇,同片还有初孟轩、李雪、赖雅妍、郑人硕、亮哲、安俊朋、颜廷儒、陈昱廷等,初孟轩赞美邵雨薇可爱,还说「我被动她主动,让我有反应」。邵雨薇笑说:「本来以为他很安静,但后来发现他超爱搞笑,而且对团队每个人都很照顾,完全就是一个温暖的人。」而赖雅妍此次跨龄演出初孟轩母亲,她开玩笑说一开始很震惊:「怎么会演他妈妈?」 初孟轩和安俊朋、「影后」中备受瞩目的李雪,以及因影集「不如海边吹吹风」深受观众喜爱的颜廷儒,以及「台版今田美樱」陈昱廷共组青春五人帮,共同勇闯充满都市传说的旧剧院,5人畅谈拍摄期间的荒唐趣事让全场笑声不断。 「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的创作由来其实是因波蜜果菜汁的发明人陈澄三先生,不仅发明了波蜜果菜汁,也是台湾第一位台语电影片导演,当时更带动一阵歌仔戏电影风潮。为了向这位传奇人物致敬,迈向50周年的波蜜筹备了首部投资电影,并选择以陈澄三先生1955年推出的电影处女作「薛平贵与王宝钏」为灵感,讲述一个与剧场、鬼魂交织的故事,通过剧场舞台上的爱恨纠葛与灵异传说,重现台湾电影发展的精神,也纪念陈澄三对电影的贡献,这不仅是品牌的里程碑,更是对台湾影视历史的一次回顾。「啵me之我的青春住了鬼」预计于2025下半年上档。

    美股早盘/史指扬 市场紧盯辉达财报 美超微飙涨15%

    美股三大指数26日早盘全面上涨,史坦普500指数近五个交易日来首度上扬,市场紧盯人工智能(AI)芯片巨头辉达即将于盘后发布的财报。 美股史坦普500指数与那斯达克指数早盘齐扬,分别涨0.5%与0.7%,道琼工业指数开盘后平盘波动,随后涨势扩大至0.2%。费城半导体指数涨1.9%、台积电ADR涨0.5%。 随着中国大陆AI巨头DeepSeek爆炸性崛起,冲击AI基础建设的前景,辉达的上季财报至为关键。苏黎世保险首席市场策略师米勒说:「现实是,我们需要辉达缴出好表现,以延续美股的牛市动能。」他说,无论是上季业绩还是展望都十分重要,「如果结果令人失望,市场将进一步下挫」。辉达早盘涨2.7%。 另外,美超微赶在2月25日的截止日前,交出先前积欠的财报,缓解其下市风险,激励股价早盘飙涨15%。

    泽伦斯基证实:乌美两国初步矿产协议没有安全保障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26日表示,他希望与美国达成的初步矿产协议「将有助于进一步的协议」,但证实还没有商定美国安全保障。他称该协议更像一个「框架」。 BBC报导,泽伦斯基提到一个将由乌克兰半数自然资源收入贡献的共同拥有基金,但补充指出,「谈到钱还为时过早」。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泽伦斯基还表示,他的团队敦促美国人纳入一段关于支持安全保障的内容,尽管还没有做出具体决定,又指「我希望有一个关于乌克兰安全保障的句子,在上面很重要」。 对于川普总统先前要求乌克兰偿还美国迄今已供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援,泽伦斯基称该协议不会见到乌克兰「偿还一角钱」,并指他若在28日周五访问白宫,将「非常直接」询问美国是否将继续支持乌克兰。 针对BBC提问,如果川普不提供安全保障是否会退出该协议,泽伦斯基答称,「我想找到一条北约的道路或类似的东西」,并补充指出,「如果我们没得到安全保障,就不会有停火,什么都行不通,什么都没用」。

    这5款二手豪车 专家:值得退休族入手

    对于辛苦了大半辈子的退休族来说,选购二手豪华车可用最少钱驾驶高品质车辆、享受高级功能,犒赏自己。 汽车资讯网站CarInsurance.org 专家马森 (Melanie Musson) 说,新车贬值最快,前五年动辄贬值50% ;四、五年车龄的车辆已经历大部分折旧,如果能找到这样的车辆购买,将支付更少费用,购入后的贬值也会放慢。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专家推荐退休人员选购以下五款二手豪华车。 第一款:凯迪拉克 CT5(Cadillac CT5) 马森说,CT5 是最可靠的车辆之一,买了之后不必担心频频花大钱维修;这一款车提供六年7万哩动力系统保固,期间如果引擎、变速箱或动力系统有问题,凯迪拉克公司会负责处理。这款车有出色安全功能,可帮助驾驶员避免事故并在发生事故时确保安全。 第二款:雷克萨斯 RX 350(Lexus RX 350) 这款车以舒适、可靠性和高档内装闻名,维护成本较同类豪华车低。 汽车专家兼CFR Classic 销售行销总监吉兰达(Joe Giranda)进一步说明,雷克萨斯汽车,尤其是 RX 车型,保值性好,而且维护成本比其他豪华车低;...

    Breaking

    FBI用测谎仪测员工:“说过局长坏话没?”(图)

    《纽约时报》7月10日报道称,通常,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会使用测谎仪来识别那些可能背叛国家或在保守机密问题上不值得信任的雇员。自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就任联邦调查局局长以来,该局显著加强了测谎仪的使用力度,有时会对该局人员进行非常具体的询问,例如是否诽谤过帕特尔本人。据两位知情人士和其他熟悉类似情况的人士透露,联邦调查局在采访和测谎仪测试中会询问高级雇员是否说过帕特尔的坏话。有一次,为了确定是谁向新闻媒体透露了帕特尔要求获得枪支的消息,官员们被迫接受测谎仪测试。报道称,鉴于帕特尔并非特工,获得枪支的要求并不常见。据几位知情人士透露,被要求接受测谎仪测试的官员多达数十人,但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具体被问及与帕特尔有关的问题。报道称,使用测谎仪以及这种质询方式是联邦调查局打击新闻泄密的广泛行动的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帕特尔对自己公众形象的敏锐认知。前联邦调查局官员表示,这些举动带有政治色彩,极不恰当,凸显了FBI在忠诚方面令人担忧的追求,因为FBI对异见几乎毫不容忍。前官员表示,贬低帕特尔或其副手丹·邦吉诺(Dan Bongino)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丢掉工作。“FBI雇员效忠的是宪法,而不是局长或副局长,”曾在联邦调查局工作过23年的前特工詹姆斯·戴维森(James Davidson)说道,“帕特尔竟然会关注此事,这充分说明了他宪法意识的薄弱。”报道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人已经加强了对联邦调查局的控制,迫使员工离职或让其他人行政休假,原因是此前的一些调查与保守派意见相左,以及他们认为该局已经被政治化。离职人员的名单不断扩大,包括该局一些最受尊敬的最高级别的官员。其他一些人也离开了,因为担心遭到报复。

    即便关税飙至190% 美国鞋企还是离不开中国(图)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中国工人在不同行业展现出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远超其他国家。”总部位于加州的美国鞋企“Pashion Footwear”创始人帕沃内(Haley Pavone)说。据彭博社10日报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大棒”的重压下,帕沃内曾尝试在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但事实证明此举并不可行。因此,即便4月部分产品的关税飙升至惊人的190%,她目前仍决定继续与现有中国供应商合作。报道称,今年5月,当一张8万美元的关税单摆在桌上时,29岁的帕沃内做出了许多小企业主可能会做的选择:冻结招聘计划,并在在线结账时加收费用以弥补成本。“Pashion Footwear”从中国进口鞋子,但在一番尝试后,它并没有将生产迁出中国。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并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后,帕沃内考察了巴西、印度和越南的工厂。但她很快遇到了问题:这些工厂都要求更高的最低订单量,且员工缺乏培训,尤其是在制作她那类可从平底鞋转换为高跟鞋的特色鞋款时,即便能找到有熟练工人的工厂,他们仍需从中国进口关键零部件。帕沃内让越南一家工厂试产了一款系带高跟鞋,却发现他们“工艺粗糙”。而且若将订单转移到越南,前期成本至少需要5万美元。因此,即便4月部分产品的关税飙升至惊人的190%,帕沃内仍决定继续与现有供应商合作。况且,美国对越南商品的关税已接近对中国的水平,这使得企业从中国转移生产的动力更弱了。帕沃内 “Pashion Footwear”“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那里的劳动力在这些不同行业中展现出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远超其他国家的工人。”帕沃内说。报道指出,帕沃内的困境是全球范围内依赖美国消费者和中国生产商的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美国商业咨询机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企业从中国转移产能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纺织、电子、汽车和组装行业,但即便是这些领域的企业,仍高度依赖中国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包括克拉茨(Agatha Kratz)在内的分析师在2025年的报告中写道:“没有哪个国家能大规模复制中国高度优化的生产生态系统,因此企业向其他生产中心转移的速度仍然很慢。”据报道,实际的产能转移规模可能比公开数据显示的还要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学者团队最新研究显示,若计入“最低限额”货物(即价值低于800美元可免税进入美国的进口商品)的激增,以及中国商品经第三国转口的情况,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降幅比想象中低四分之一——自2017年以来仅下降6个百分点,而非8个百分点。近期的贸易数据也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而对东南亚的出口激增。与此同时,东南亚对美出口也以创纪录的规模飙升,这表明美国市场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和零部件仍有巨大需求。可换跟高跟鞋...

    中国博士过剩 是时候告别编制情结了!(组图)

    博士应该退下一种光环,这没有什么特别的附加意义,只代表一个人很爱读书,仅此而已。撰文丨青柳日前《自然》杂志发文称,全球博士毕业生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然而学术界的职位增长却远未能跟上。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统计,在其38个成员国中,博士学位持有者的数量在1998年至2017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并在随后的几年里持续增加。于是有研究人员警告,博士项目需要变化,为帮助博士生们进入大学围墙之外的多元化职场做好准备。而在博士增长方面,中国当然也很醒目,十年间博士生的数量翻了一倍——从2013年的在读人数约30万人到2023年的逾60万人。于是又一个常见的声音再度响起:“博士太多了。”这句话是如此的熟悉,“博士”可以置换成“本科”“硕士”等等。博士太多未必是个问题,但“求稳心态”“编制情结”,倒可能是个问题。01今年5月,东南大学官网发布的一则招聘公告引发网友关注。公告显示,该校总务处计划招聘一名膳食管理办公室管理岗人员,其中学历要求“博士”,被解读为“博士掌勺食堂”。202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聘“入住公寓专职辅导员”,其中学历要求“博士”,引发舆论热议,涉事高校马上出来回应,不是宿管员,是“专职辅导员”。2022年2月,广东省河源市下属和平县发布了年度引进高学历人才公告,当时计划引进82名毕业生,随后慕名而来通过资格审核的700余人中,博士有31名,硕士700多名,其余均为名校本科生。▲2022年广东省和平县人才引进资格审核通过名单(图/网络)这些新闻出来后,总有很多声音说“理性看待”“不是坏事”“不必感叹大材小用”。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这里面有点违和感——接受了十几年的高等教育,就为了去膳食科?这当然是因为博士找工作太难了。博士传统的出路就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这很容易理解,一般的工作岗位,哪需要接受了十几年高等教育的博士呢?但据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胜军称,全国高校可以提供的教学科研岗位、辅导员岗位和其他行政后勤岗位,加起来只有3.5万个左右。而2024年博士的毕业人数,是9.72万。所以根本无法嘲笑那些去当辅导员、后勤人员的博士,他们已经是胜利者了,还有总数三分之二的博士,连这些稳定有编的工作都挤不进去。这也是为什么,在各种中小学招聘、基层公务员招考,博士都开始大规模涌入了。而即便如此,博士就业依然不乐观。这不能怪博士学历“眼高手低”,而是从经济理性来说,长期的高等教育投入必然会拉高回报预期,但用人单位却不会轻易买账。陕西省学生就业与留学服务中心曾发布了一份《陕西省普通高校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其中提到,2023年该省高校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6.68%,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19%。由此可以看出,博士生的就业率比本科生还低。从供求关系的角度说,博士确实是多了,市场根本接不住。02而即便求职成功的博士,境遇恐怕也让人一言难尽。在太原某高校,“博士满五年未升副教授,转岗后勤保卫”的政策引发过一片哗然。而这根本不奇怪,这就是非常流行的“非升即走”。“非升即走”,即学校保障“准聘”学者的生活和科研待遇,学者需限期拿出代表性成果以获得“长聘”。而近些年,关于“非升即走”给年轻学者带来的压力,早已备受讨论。除了“非升即走”,像青年教师收入低、教学任务繁重,也是不绝于耳了。2023年湖南一高校召开了教代会,有代表提出“青年教师每月发放四五千元工资,难以养家糊口”,“建议青年教师的绩效工资能每月足额发放”,这些声音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不少青年教师立刻站出来,说“俺也一样”。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不缺科研人才。手握编制、名额的单位,已经变得非常强势,开始颐指气使,他们并不担心这会气走一些青年学者,这不就是再挂一张招聘简章的事?图/图虫创意就在前几天,湖南省一地发布《2025年事业引才博士公开引进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引进1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其中要求“28周岁及以下,优秀的可放宽至30周岁及以下”。对高等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实这已经是把门槛提到了脖子,在刷博士生了。假设一个人18岁上大学,22岁本科毕业,读一个三年制硕士,25岁研究生毕业,再读一个三年制博士,正好28岁。这期间他们不能有任何复读、再战、延毕、先工作,才能勉强卡进这条标准。这完全就是一个“博士严选”,只要最新鲜的博士。这其实就是现在博士的生态。且不说读博本来也不容易,中间要经历升学,要熬到头秃的写论文,最后还有经历职场的毒打。这已经从根本上摧毁了“做题”的信仰:我那么会考试,怎么到头来是这个结局?03其实,站在更超然的角度说,博士无所谓太多。就像很多媒体辩护的那样,博士下基层也不是什么大材小用,“谁说中学老师不能是博士呢”。那么按这个逻辑,博士就不会太多,大不了去干体力活,“谁说博士就不能送外卖呢”,各行各业人均博士又有什么关系?而这,可能就是“博士太多”的唯一解,让博士走向市场,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不要指望社会许你一个稳定、有编的契约。最近这些年,总有很多声音在呼吁提高博士、教师待遇的声音,呼吁要给他们更体面的生活,这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给上了年纪的博士、出于公益而进行学术研究的人一些补助,是成立的。但仔细一想,这背后的逻辑也很可疑:市场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博士已经太多,找工作已经不易,却还在不断地涌入,并要拿全体纳税人的钱,像无底洞一样去补贴一个群体,这到底凭什么?当然,人们有很多价值判断,说他们是高学历人才,是栋梁,要善待。但价值判断是可以随意操弄的,就像有人反问,为什么不能补贴外卖小哥呢?他们或许不被视为“栋梁”,但没有小哥,你明天吃什么?这其实是比“博士太多”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即博士快速扩张之后,背后蔓延的“求稳心态”“编制情结”——有太多的人,是把博士当作一个安稳人生的安全垫,指望博士就必然关联着一个编制,这是一条稳当的道路。任何稳当,必有代价,现在就是直面代价的时候了。没法接受自己的市场估值,却要反复呼吁社会资源的倾斜和投入,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自私”的。就像在很多文章里,都呼吁“创造更多高精尖岗位,让博士有用武之地”。是啊,都在呼吁别人冒险去创造,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岗位,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图/图虫创意博士应该退下一种光环,这没有什么特别的附加意义,只代表一个人很爱读书,仅此而已。读博者至少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就业、赚钱这些命题,都应该自己考虑。而不是吵着要聚光灯,在已经供大于求的时候,让社会兑现一个稳定工作的承诺。这不是对博士群体有什么意见,但博士叙事也应该经历转型:过去,读博意味着进入科研院校;未来,博士只代表一个人的学术兴趣,“是给那些热爱知识的人探讨真理和思想的体验与经历”(同济大学教授张生语),这更现实、也更松弛,更自由。也希望近些年引发热议的名校、高学历的困境,能够引发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不要迷恋做题,也不要迷恋学历,这些都不会天然带来价值。创造和市场,才是价值真正的来源,离开这些,一个人可能真的什么也不是。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图)

    7月9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这一成果为新一代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功能化光量子信息处理芯片的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撑。△自发双光子辐射。(a)双光子纠缠概念图;(b)腔诱导的自发双光子辐射光谱;(c)自发双光子辐射的量子关联特性。在量子世界里,一对光子能像心灵感应的双胞胎——即使相隔万里,测量其中一个,另一个瞬间“回应”。这种神奇的量子纠缠,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让光子随机“结对子”,中大团队选择直接培育光子“双胞胎”,让它们自诞生时便具备“量子羁绊”,实现量子纠缠。“某些特殊材料,比如我们采用的‘人造原子’结构,有概率在同一时刻发射两个紧密关联的光子,这种现象被称为‘自发双光子辐射’。”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刘顺发解释道。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就已提出相关的理论预言,但由于原子总是倾向于一次只辐射一个光子,“双胞胎”光子的产生概率通常远远低于单光子产生概率,实验上几乎无法观测。近40年来,尽管国际上众多研究团队进行了多种实验尝试,该领域仍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论文第一作者刘顺发副教授开展量子光学测量实验如今,半导体的材料生长与器件加工技术的突破为自发双光子辐射的实验实现提供了关键支持。“我们设计了超高品质的光学微腔,并在微纳尺度上精细调控光子的产生过程。”刘顺发说,这种光学微腔为“双胞胎”光子的产生搭建了专属通道,在实验中将双光子的辐射效率从小于0.1%提升到了约50%,从而使制备可控触发的纠缠光子对源成为可能。“我们就像在纳米尺度上打造了一个专门生产纠缠光子的工厂。”刘顺发表示。该研究基于纳米尺寸的固态“人造原子”结构,提出了一种腔诱导的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突破了“光子辐射的二阶量子过程必然远弱于一阶过程”的传统认知,成功制备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纠缠光子对源。“这一指标意味着我们的纠缠光子‘心灵感应’的强度极高,也显示出这项技术在提升量子通信安全性、量子计算可靠性、量子计量精度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自然》杂志审稿人高度评价这一成果,认为其是“双光子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保真度创纪录的纠缠光子对”。刘顺发表示,下一步,团队将利用研究中实现的高保真度纠缠光源和高纯度双光子源,继续开展量子精密测量与量子通信应用方面的研究。(总台记者 郑澍 赵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