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2081 帖子

    怒炸!谷歌将加拿大省立公园改标为”州立公园”!政府介入:必须修正!

    近日,不少加拿大网友发现,谷歌地图(Google Maps)正在悄悄更改对加拿大省立公园的标注,将其从“省立公园(Provincial Park)”变成了“州立公园(State Park)”。 这件事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截图记录,质疑谷歌地图是否在“刻意误导”。 据英文媒体Global News报道,TikTok网友Samantha Gietema最先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位朋友在Facebook上分享了这个情况后,她立刻去查看,果然发现多个省立公园的标注都被改成了“州立公园”,甚至连“省立公园”这一类别都在谷歌的选项中彻底消失了! 图源:Global News “我一开始以为是个系统错误,但后来发现很多人在谷歌地图的帮助中心(Help Centre)提问,大家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Gietema说。 除了BC省外,阿尔伯塔省的多个省立公园也被错误标注为“州立公园”。比如,埃德蒙顿附近的Miquelon Lake省立公园和Lois Hole Centennial省立公园都变成了“State Park(州立公园)”。 加拿大网友炸锅:“是Bug还是故意的?” 面对网友的广泛质疑,加拿大环境与公园部长Tamara Davidson表示,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并向谷歌正式提出更正要求,要求恢复“省立公园”的标注。 谷歌随后发布声明,表示他们最近没有更改加拿大公园的标签,并强调大部分公园几年前就已经这样标注。 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平息争议,不少网友仍表示:“明明几天前还是‘省立公园’,怎么突然变了?” 图源:Google Map Gietema质疑道:“几天前这些公园还是正确的标注。一些网友还录屏记录了标签变化的全过程,短短几个小时内,‘省立公园’就被改成了‘州立公园’。”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近期多次发表“吞并加拿大”的言论,许多网友怀疑,谷歌地图的这一变化并非巧合。 特朗普此前曾在接受福克斯新闻(Fox News)采访时直言:“加拿大本来就不该有边界,它应该是美国的一部分。” 图源:拍摄 政府正式介入,要求修正! 面对舆论压力,加拿大政府已向谷歌提出正式请求,要求谷歌立即恢复“省立公园”标签,并提供明确解释。 “我们必须明确捍卫加拿大的主权,我们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部长Davidson在声明中强调。 与此同时,谷歌也表示,他们正在积极调整标注,以避免进一步混淆。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宾顿男子涉拖车和货物盗窃 价值超过150万加元

    皮尔区警方近日逮捕并指控一名宾顿男子涉嫌拖车和货物盗窃。迄今为止,被盗货物总额已超过150万加元。 图源:皮尔区警方 据CityNews报道,皮尔区警方从2024年12月初到2025年1月下旬收到多起报告,称All Days Trucking运输公司偷走了装载货物的拖车。 警方表示,All Days Trucking公司在萨省的萨斯卡通注册,但其证书已过期。嫌疑人据称使用第三方在线平台识别贵重货物并直接联系受害者,以折扣价提供运输服务。 进一步指控称,受害者雇用All Days Trucking公司运输他们的货物,嫌疑人随后派遣不同的运输公司从受害者那里取走拖车和货物,调查人员认为其中一些公司参与了这些盗窃案。 经过广泛的调查,警方找到了Bura Limited Inc.公司,该公司由宾顿市41岁的Manjinder Singh Bura拥有和经营。警方发现该公司参与了盗窃,并发现其持有多辆被盗拖车和货物。 被盗货物总价值估计超过150万加元 警方指出,嫌疑人通过电子邮件地址和多个电话号码与受害者联系。据称,联系一直保持到预定的交货时间,之后所有通信突然中断。 2月19日,警方对6个卡车场和一个与被告及其公司Bura Limited Inc.有关的住宅地址进行了7次搜查。警方表示,这导致发现和扣押了多辆被盗拖车和货物。 这名41岁的男子面临多项指控,包括5项超过5,000加元的盗窃罪、5项超过5,000加元的欺诈罪和持有犯罪所得财产。 警方表示,迄今为止,被盗货物的总价值估计超过150万加元。 调查正在进行中。 警方呼吁任何知情人士来提供线索。

    安省房贷逾期率激增90%!软件工程师镇屋月供涨$1500!今年更糟

    专家长期警告的房贷续约冲击已经显现。信用报告公司Equifax Canada在季度报告中指出: 安省房贷违约率比疫情前激增50%2024年第四季度,全省有超过11,000笔房贷至少错过一次付款违约案例是2022年的近三倍 房贷持有人正面临更高的续约利率和还款压力,安省房贷违约问题预计将进一步恶化。 图源:拍摄 尽管加拿大央行在过去7个月内大幅降息,但房贷利率仍然高于几年前,导致许多房主无法承受更高的借贷成本。 Equifax加拿大高级分析副总裁Rebecca Oakes表示:“我们的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挣扎。房贷违约率并没有放缓的迹象。” 房主面临高额月供压力 信用报告机构称,违约的房贷持有人普遍承受大额的贷款,面临更高的还款压力。 软件工程师Pushkar在2022年8月购入素里(Surrey)的一套镇屋,当时他预计利率会上升,但未曾想到上升速度如此之快。他当时选择了4.8%浮动利率的房贷,每月固定还款$4,200,用于支付其$95万元房产的贷款。几个月后,利率迅速飙升至6%以上,到2023年的某个时刻,他的月供中只有$400用来偿还本金,其余全部支付利息。 为了应对还款压力,Pushkar的家庭每月额外支付$1,500,并削减日常开支:减少在线购物;不购买新衣服;每月削减$800生活费用。他表示:“我们做了很多牺牲,但相比其他人,我们的情况还不算最糟。” 持牌破产受托人Richard Goldhar表示,许多陷入相同困境的人通常还背负高额车贷、单收入家庭或需支付幼托费用。他说:“有时候,幼托费用甚至高于一个配偶的工作收入。所以他们变成单收入家庭,但生活成本依然很高。” 房贷余额越高,压力越大 安省新房贷平均余额为$434,744,远高于全国平均(含续约贷款)的$344,928。 Oakes表示:“房贷余额较高的房主,将面临更大的月供上涨幅度。” 央行降息已经缓解了房贷续约的冲击力度。2024年6月至今,加拿大央行基准利率从5%降至3%,降低了房贷利率压力。 数据显示,五年期固定房贷利率在2024年底时约为4.29%,2023年底时约为5.22%。五年期浮动房贷利率在2024年底时约为4.5%,2023年底时约为6.23%。 尽管利率下降,但仍远高于疫情时期低于2%的房贷利率。2020至2022年初,房贷利率和按揭成本极低,导致购房需求激增,房价飙升。 在安省,房价在2022年初达到$1,070,400的峰值,较2020年初上涨70%。 此后房价有所回落,但目前仍比2020年初高出近40%,许多在疫情期间购房的房主背负着高额房贷。 Equifax发现,多伦多和伦敦房贷违约率高于全省平均,多伦多的违约率是0.23%,伦敦是0.27%,安省整体是0.22%。 预计今年的房贷压力或进一步加剧。加拿大按揭与住房公司(CMHC)预计,2025年全国超过100万份固定利率房贷将到期,房主将面临续约时更高的利率压力。其中许多贷款最初签订时,央行的隔夜利率低于1%,而现在已升至3%。 2024年第四季度,四分之一的房贷持有人在续约时每月还款额增加超过150元。 Oakes表示:“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了在债务、可负担性和贸易之间保持平衡的重要性。未来一年将是加拿大经济稳定的关键时期。” 警惕“早期预警信号” 安省房贷逾期90天以上的比率同比增长90%,远高于魁北克(41.2%)和BC省(37.7%)。 Equifax副总裁Rebecca Oakes表示,更值得警惕的“早期预警信号”是非房贷债务(Non-Mortgage Debt)。安省90天以上无房贷债务拖欠率同比增长46.1%,安省整体无房贷债务拖欠率增长23.9%,高于全国平均18%。 截至2024年底,加拿大消费者债务总额达到2.56万亿元,比2023年增长4.6%,主要由汽车贷款推动。 在全国范围内,无房贷债务拖欠率最高的三个城市为:麦克默里堡(Fort McMurray)、埃德蒙顿和多伦多(2.06%)。 专家警告,房贷违约风险、非房贷债务飙升及高利率续约将成为2025年的主要经济挑战。

    惨!安省老汉寻找最佳利率GIC投资,结果被骗走75万元!

    犯罪分子不断寻找新方法骗取你的钱财。最新的诈骗手法是创建虚假网站,当你在Google搜索时,这些网站会弹出,诱导你输入个人信息。 CTV新闻采访了一名安省老年受害者,他在网上寻找最优利率的担保投资证(GIC),最终被骗走了毕生积蓄的75万元。 图源:CTV News Toronto 82岁老人误以为在PC Financial投资GIC 奥克维尔(Oakville)居民、82岁的Walter Yamka表示:“我感到绝望,75万元是一笔巨款。” 去年10月,他的75万元GIC到期,于是他在Google上搜索“GIC最佳利率”,并进入了一个看似PC Financial的网页。随后,他拨打了网站上的电话号码。 “我告诉对方,我有75万元可以投资。他们说可以给我6.5%的GIC利率,这听起来非常好。” 他收到一份带有PC Financial抬头的文件,对方提供了一个直拨电话,专门由一名工作人员协助他完成购买。 他随后前往CIBC银行,要求银行将75万元转账,用于购买GIC。然而,该网站是伪造的,他的钱被全部骗走。 事后,Yamka才发现犯罪分子冒用了PC Financial真实员工的姓名,并假装是真实员工。 “他们甚至发给我一个图表,显示一年后我的账户余额将变成79.8万元。但现在,我什么都没有了。” 银行是否应该发现诈骗迹象? Yamka认为,银行本应识别该网站是假的,尤其是转账账户并非PC Financial关联账户,这是一个明显的警示信号。 他说:“涉及如此大笔的转账,银行应该确认收款方是否合法。” 银行与PC Financial的回应 PC Financial在其官网上发布了GIC骗局警告,并告诉CTV新闻:“PC Financial不提供面对面、电话或电子邮件销售GIC。” CIBC银行发言人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事件,提醒人们在收到陌生来电时要保持怀疑,并在授权交易前仔细核实信息。” “我们已制定流程和控制措施,并训练员工在客户进行大额交易时询问细节。在本案中,我们确实进行了相关核查。但如果客户仍然坚持授权交易,我们会按照客户的要求处理。” 网络安全专家:银行应承担更多责任 网络安全分析师Ritesh Kotak表示,诈骗分子会付费让虚假网站在搜索引擎中排名靠前,但搜索引擎不会审核这些网站是否真实。 他说:“这些骗局越来越复杂,真假难辨的程度前所未有。” 他补充道,犯罪分子可以制作出几乎与官方相同的虚假网站和文件,让人难以分辨真伪。他认为,银行应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客户。“金融机构有责任确保资金转入的账户是合法的。” 受害者如何维权? Yamka表示,失去这笔钱对他的财务状况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75万元!你知道我要工作多久才能赚到这笔钱吗?” 他仍可向银行和投资服务申诉专员(Ombudsman for Banking Services and Investments, OBSI)提出投诉。 如果任何人对银行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向申诉专员申请案件复查。

    北韩领导人金正恩:没有思想的武器与铁器无异

    北韩官媒今天报导,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今天向麾下最精锐部队强调忠诚的重要性。他表示,国家在打造强大军队方面已有长足进步,但若军队没有意识型态,那就与一般「铁器」无异。 金正恩在金日成政治大学(Kim Il Sung University of Politics)发表上述言论之际,北韩政局正处于不稳状态。据报北韩派往俄乌战争前线的1万多名士兵损伤极为惨重。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金正恩表示,北韩人民军的目标是成为世界最强军队,因此最重要使命应在于「党和人民军队的政治、意识型态、精神和道德优势」。 北韩中央通信社(KCNA)报导,「金正恩表示,没有思想的武器就与一般铁器无异…他还阐明北韩人民军的建军优先要务就是在政治、思想和道德上强化军队。」 金日成政治大学是北韩军官摇篮。这些军官将投入北韩100多万人组成的军队服役,依据执政的劳动党指导,对部队进行政治控制。 金正恩在演说中并未直接提到美国或南韩,仅称这两国应为区域紧张局势升高负责。他还矢言将采取制造更多核武等反制措施。 北韩迄今未正式承认在平壤在俄乌战争中提供俄国军事支持。

    Breaking

    FBI用测谎仪测员工:“说过局长坏话没?”(图)

    《纽约时报》7月10日报道称,通常,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会使用测谎仪来识别那些可能背叛国家或在保守机密问题上不值得信任的雇员。自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就任联邦调查局局长以来,该局显著加强了测谎仪的使用力度,有时会对该局人员进行非常具体的询问,例如是否诽谤过帕特尔本人。据两位知情人士和其他熟悉类似情况的人士透露,联邦调查局在采访和测谎仪测试中会询问高级雇员是否说过帕特尔的坏话。有一次,为了确定是谁向新闻媒体透露了帕特尔要求获得枪支的消息,官员们被迫接受测谎仪测试。报道称,鉴于帕特尔并非特工,获得枪支的要求并不常见。据几位知情人士透露,被要求接受测谎仪测试的官员多达数十人,但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具体被问及与帕特尔有关的问题。报道称,使用测谎仪以及这种质询方式是联邦调查局打击新闻泄密的广泛行动的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帕特尔对自己公众形象的敏锐认知。前联邦调查局官员表示,这些举动带有政治色彩,极不恰当,凸显了FBI在忠诚方面令人担忧的追求,因为FBI对异见几乎毫不容忍。前官员表示,贬低帕特尔或其副手丹·邦吉诺(Dan Bongino)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丢掉工作。“FBI雇员效忠的是宪法,而不是局长或副局长,”曾在联邦调查局工作过23年的前特工詹姆斯·戴维森(James Davidson)说道,“帕特尔竟然会关注此事,这充分说明了他宪法意识的薄弱。”报道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人已经加强了对联邦调查局的控制,迫使员工离职或让其他人行政休假,原因是此前的一些调查与保守派意见相左,以及他们认为该局已经被政治化。离职人员的名单不断扩大,包括该局一些最受尊敬的最高级别的官员。其他一些人也离开了,因为担心遭到报复。

    即便关税飙至190% 美国鞋企还是离不开中国(图)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中国工人在不同行业展现出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远超其他国家。”总部位于加州的美国鞋企“Pashion Footwear”创始人帕沃内(Haley Pavone)说。据彭博社10日报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大棒”的重压下,帕沃内曾尝试在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但事实证明此举并不可行。因此,即便4月部分产品的关税飙升至惊人的190%,她目前仍决定继续与现有中国供应商合作。报道称,今年5月,当一张8万美元的关税单摆在桌上时,29岁的帕沃内做出了许多小企业主可能会做的选择:冻结招聘计划,并在在线结账时加收费用以弥补成本。“Pashion Footwear”从中国进口鞋子,但在一番尝试后,它并没有将生产迁出中国。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并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后,帕沃内考察了巴西、印度和越南的工厂。但她很快遇到了问题:这些工厂都要求更高的最低订单量,且员工缺乏培训,尤其是在制作她那类可从平底鞋转换为高跟鞋的特色鞋款时,即便能找到有熟练工人的工厂,他们仍需从中国进口关键零部件。帕沃内让越南一家工厂试产了一款系带高跟鞋,却发现他们“工艺粗糙”。而且若将订单转移到越南,前期成本至少需要5万美元。因此,即便4月部分产品的关税飙升至惊人的190%,帕沃内仍决定继续与现有供应商合作。况且,美国对越南商品的关税已接近对中国的水平,这使得企业从中国转移生产的动力更弱了。帕沃内 “Pashion Footwear”“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那里的劳动力在这些不同行业中展现出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远超其他国家的工人。”帕沃内说。报道指出,帕沃内的困境是全球范围内依赖美国消费者和中国生产商的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美国商业咨询机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企业从中国转移产能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纺织、电子、汽车和组装行业,但即便是这些领域的企业,仍高度依赖中国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包括克拉茨(Agatha Kratz)在内的分析师在2025年的报告中写道:“没有哪个国家能大规模复制中国高度优化的生产生态系统,因此企业向其他生产中心转移的速度仍然很慢。”据报道,实际的产能转移规模可能比公开数据显示的还要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学者团队最新研究显示,若计入“最低限额”货物(即价值低于800美元可免税进入美国的进口商品)的激增,以及中国商品经第三国转口的情况,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降幅比想象中低四分之一——自2017年以来仅下降6个百分点,而非8个百分点。近期的贸易数据也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而对东南亚的出口激增。与此同时,东南亚对美出口也以创纪录的规模飙升,这表明美国市场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和零部件仍有巨大需求。可换跟高跟鞋...

    中国博士过剩 是时候告别编制情结了!(组图)

    博士应该退下一种光环,这没有什么特别的附加意义,只代表一个人很爱读书,仅此而已。撰文丨青柳日前《自然》杂志发文称,全球博士毕业生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然而学术界的职位增长却远未能跟上。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统计,在其38个成员国中,博士学位持有者的数量在1998年至2017年间几乎翻了一番,并在随后的几年里持续增加。于是有研究人员警告,博士项目需要变化,为帮助博士生们进入大学围墙之外的多元化职场做好准备。而在博士增长方面,中国当然也很醒目,十年间博士生的数量翻了一倍——从2013年的在读人数约30万人到2023年的逾60万人。于是又一个常见的声音再度响起:“博士太多了。”这句话是如此的熟悉,“博士”可以置换成“本科”“硕士”等等。博士太多未必是个问题,但“求稳心态”“编制情结”,倒可能是个问题。01今年5月,东南大学官网发布的一则招聘公告引发网友关注。公告显示,该校总务处计划招聘一名膳食管理办公室管理岗人员,其中学历要求“博士”,被解读为“博士掌勺食堂”。202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聘“入住公寓专职辅导员”,其中学历要求“博士”,引发舆论热议,涉事高校马上出来回应,不是宿管员,是“专职辅导员”。2022年2月,广东省河源市下属和平县发布了年度引进高学历人才公告,当时计划引进82名毕业生,随后慕名而来通过资格审核的700余人中,博士有31名,硕士700多名,其余均为名校本科生。▲2022年广东省和平县人才引进资格审核通过名单(图/网络)这些新闻出来后,总有很多声音说“理性看待”“不是坏事”“不必感叹大材小用”。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这里面有点违和感——接受了十几年的高等教育,就为了去膳食科?这当然是因为博士找工作太难了。博士传统的出路就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这很容易理解,一般的工作岗位,哪需要接受了十几年高等教育的博士呢?但据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胜军称,全国高校可以提供的教学科研岗位、辅导员岗位和其他行政后勤岗位,加起来只有3.5万个左右。而2024年博士的毕业人数,是9.72万。所以根本无法嘲笑那些去当辅导员、后勤人员的博士,他们已经是胜利者了,还有总数三分之二的博士,连这些稳定有编的工作都挤不进去。这也是为什么,在各种中小学招聘、基层公务员招考,博士都开始大规模涌入了。而即便如此,博士就业依然不乐观。这不能怪博士学历“眼高手低”,而是从经济理性来说,长期的高等教育投入必然会拉高回报预期,但用人单位却不会轻易买账。陕西省学生就业与留学服务中心曾发布了一份《陕西省普通高校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其中提到,2023年该省高校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6.68%,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19%。由此可以看出,博士生的就业率比本科生还低。从供求关系的角度说,博士确实是多了,市场根本接不住。02而即便求职成功的博士,境遇恐怕也让人一言难尽。在太原某高校,“博士满五年未升副教授,转岗后勤保卫”的政策引发过一片哗然。而这根本不奇怪,这就是非常流行的“非升即走”。“非升即走”,即学校保障“准聘”学者的生活和科研待遇,学者需限期拿出代表性成果以获得“长聘”。而近些年,关于“非升即走”给年轻学者带来的压力,早已备受讨论。除了“非升即走”,像青年教师收入低、教学任务繁重,也是不绝于耳了。2023年湖南一高校召开了教代会,有代表提出“青年教师每月发放四五千元工资,难以养家糊口”,“建议青年教师的绩效工资能每月足额发放”,这些声音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不少青年教师立刻站出来,说“俺也一样”。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不缺科研人才。手握编制、名额的单位,已经变得非常强势,开始颐指气使,他们并不担心这会气走一些青年学者,这不就是再挂一张招聘简章的事?图/图虫创意就在前几天,湖南省一地发布《2025年事业引才博士公开引进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引进1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其中要求“28周岁及以下,优秀的可放宽至30周岁及以下”。对高等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实这已经是把门槛提到了脖子,在刷博士生了。假设一个人18岁上大学,22岁本科毕业,读一个三年制硕士,25岁研究生毕业,再读一个三年制博士,正好28岁。这期间他们不能有任何复读、再战、延毕、先工作,才能勉强卡进这条标准。这完全就是一个“博士严选”,只要最新鲜的博士。这其实就是现在博士的生态。且不说读博本来也不容易,中间要经历升学,要熬到头秃的写论文,最后还有经历职场的毒打。这已经从根本上摧毁了“做题”的信仰:我那么会考试,怎么到头来是这个结局?03其实,站在更超然的角度说,博士无所谓太多。就像很多媒体辩护的那样,博士下基层也不是什么大材小用,“谁说中学老师不能是博士呢”。那么按这个逻辑,博士就不会太多,大不了去干体力活,“谁说博士就不能送外卖呢”,各行各业人均博士又有什么关系?而这,可能就是“博士太多”的唯一解,让博士走向市场,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不要指望社会许你一个稳定、有编的契约。最近这些年,总有很多声音在呼吁提高博士、教师待遇的声音,呼吁要给他们更体面的生活,这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给上了年纪的博士、出于公益而进行学术研究的人一些补助,是成立的。但仔细一想,这背后的逻辑也很可疑:市场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博士已经太多,找工作已经不易,却还在不断地涌入,并要拿全体纳税人的钱,像无底洞一样去补贴一个群体,这到底凭什么?当然,人们有很多价值判断,说他们是高学历人才,是栋梁,要善待。但价值判断是可以随意操弄的,就像有人反问,为什么不能补贴外卖小哥呢?他们或许不被视为“栋梁”,但没有小哥,你明天吃什么?这其实是比“博士太多”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即博士快速扩张之后,背后蔓延的“求稳心态”“编制情结”——有太多的人,是把博士当作一个安稳人生的安全垫,指望博士就必然关联着一个编制,这是一条稳当的道路。任何稳当,必有代价,现在就是直面代价的时候了。没法接受自己的市场估值,却要反复呼吁社会资源的倾斜和投入,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自私”的。就像在很多文章里,都呼吁“创造更多高精尖岗位,让博士有用武之地”。是啊,都在呼吁别人冒险去创造,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岗位,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图/图虫创意博士应该退下一种光环,这没有什么特别的附加意义,只代表一个人很爱读书,仅此而已。读博者至少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就业、赚钱这些命题,都应该自己考虑。而不是吵着要聚光灯,在已经供大于求的时候,让社会兑现一个稳定工作的承诺。这不是对博士群体有什么意见,但博士叙事也应该经历转型:过去,读博意味着进入科研院校;未来,博士只代表一个人的学术兴趣,“是给那些热爱知识的人探讨真理和思想的体验与经历”(同济大学教授张生语),这更现实、也更松弛,更自由。也希望近些年引发热议的名校、高学历的困境,能够引发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不要迷恋做题,也不要迷恋学历,这些都不会天然带来价值。创造和市场,才是价值真正的来源,离开这些,一个人可能真的什么也不是。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图)

    7月9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这一成果为新一代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功能化光量子信息处理芯片的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撑。△自发双光子辐射。(a)双光子纠缠概念图;(b)腔诱导的自发双光子辐射光谱;(c)自发双光子辐射的量子关联特性。在量子世界里,一对光子能像心灵感应的双胞胎——即使相隔万里,测量其中一个,另一个瞬间“回应”。这种神奇的量子纠缠,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让光子随机“结对子”,中大团队选择直接培育光子“双胞胎”,让它们自诞生时便具备“量子羁绊”,实现量子纠缠。“某些特殊材料,比如我们采用的‘人造原子’结构,有概率在同一时刻发射两个紧密关联的光子,这种现象被称为‘自发双光子辐射’。”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刘顺发解释道。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就已提出相关的理论预言,但由于原子总是倾向于一次只辐射一个光子,“双胞胎”光子的产生概率通常远远低于单光子产生概率,实验上几乎无法观测。近40年来,尽管国际上众多研究团队进行了多种实验尝试,该领域仍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论文第一作者刘顺发副教授开展量子光学测量实验如今,半导体的材料生长与器件加工技术的突破为自发双光子辐射的实验实现提供了关键支持。“我们设计了超高品质的光学微腔,并在微纳尺度上精细调控光子的产生过程。”刘顺发说,这种光学微腔为“双胞胎”光子的产生搭建了专属通道,在实验中将双光子的辐射效率从小于0.1%提升到了约50%,从而使制备可控触发的纠缠光子对源成为可能。“我们就像在纳米尺度上打造了一个专门生产纠缠光子的工厂。”刘顺发表示。该研究基于纳米尺寸的固态“人造原子”结构,提出了一种腔诱导的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突破了“光子辐射的二阶量子过程必然远弱于一阶过程”的传统认知,成功制备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纠缠光子对源。“这一指标意味着我们的纠缠光子‘心灵感应’的强度极高,也显示出这项技术在提升量子通信安全性、量子计算可靠性、量子计量精度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自然》杂志审稿人高度评价这一成果,认为其是“双光子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保真度创纪录的纠缠光子对”。刘顺发表示,下一步,团队将利用研究中实现的高保真度纠缠光源和高纯度双光子源,继续开展量子精密测量与量子通信应用方面的研究。(总台记者 郑澍 赵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