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2748 帖子
手怎么了?川普手背惊现大片瘀青引热议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和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周一会面,引起公众注意的不仅仅是两人尴尬的握手,还有川普手背上的一大块瘀青。
在椭圆办公室拍摄的几张照片中,川普右手上用化妆品遮盖的一大片瘀伤非常显眼,引来社群媒体热议。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一张特写照片显示,化妆品堆栈在总统手上的色斑上。
美法两国元首的会面充满尴尬的瞬间:像是川普抓住马克宏的手臂6秒、马克宏口头纠正川普的用词等等,而记者是在两人尴尬的握手数分钟后发现了这处瘀青。
X(推特)用户也对造成瘀伤的原因提出了各种猜测,有些人认为是静脉注射或抽血造成的瘀伤,有些人则认为是使用抗凝血剂造成的。
野兽日报(Daily Beast)已联系白宫,要求置评。
Scrolling Getty and couldn't help but...
英学者谈中国 指川普上任北京面临极大挑战
专研中国的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教授达顿(Michael Dutton)今天在印尼大学演讲。他认为世界正经历新冷战,川普上任后,国际局势难以捉摸,去全球化恐使中国陷入困境,将面临极大挑战。
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教授达顿,今天傍晚受邀至印尼大学的东协与中国研究中心,举行新书「政治之书:理论下的中国」(The Book of Politics: China in Theory)分享会。
达顿在书中重新思考政治理论,希望摆脱以欧洲为中心主义的政治理论,跳脱过去框架,通过不同的政治理论,理解中国政治与社会。其中也提及中国过去多起重要政治事件和全球右翼崛起。
曾旅居中国、对中国有深入研究的达顿表示,美国总统川普上任后正改变世界,过去的全球化将结束。
他告诉中央社:「我们在美国看到的是更多向内的推力,这代表其他国家也会做出相应回应,因此过去的经济模式将会被推倒重建。」
达顿补充说,川普的难以预测将对中国造成巨大挑战。他认为,川普将对中国有更多的抨击和指责,现在须观察川普与科技大亨马斯克(Elon Musk)的紧密关系能持续多久,因马斯克在中国有投资。
达顿认为,对美国而言,中国宛如是「新的日本」,并解释,美国在70年代感受到日本的威胁时,知名中国研究学者傅高义(Ezra F.Vogel)撰写了名为「日本第一」(Japan number one)的书籍,并建议美国因应日本经济崛起而筑起高墙,迫使日本做出改变,导致日本经济陷入停滞性通膨。
另外,针对台湾,他则说,美国前总统拜登至少曾表态会防卫台湾,台湾政府面对川普政府将更为棘手,因为「充满不确定,未来方向也不稳定」。
川普扮演者要赦免他 亚历鲍德温暴怒想「扭断你脖子」
影星亚历鲍德温(Alec Baldwin)在街上被扮演川普的喜剧演员史酷(Jason Scoop)挑衅,威胁要「扭断他的脖子」影片在社群媒体疯传。
影片中,史酷将亚历鲍德温逼到角落,并提及鲍德温2021年曾误用道具枪意外射杀女摄影的案件,来嘲笑这位影星,鲍德温被激怒后说:「如果这台摄影机不在这里,我会把你(史酷)的脖子拧成两段。」
史酷在影片中扮演川普,不断以「总统」自居,表示要「赦免」鲍德温。
亚历鲍德温暴怒的反应被史酷上传到个人社群媒体Instagram上,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野兽日报(Daily Beast)试图联系鲍德温的团队,但没有得到回应。
亚历鲍德温曾在「周六夜现场」(SNL)上扮演川普,是最知名的「川普扮演者」之一。
2月25日多伦多Costco实拍!新活动送购物卡来了;乐高限定版清仓
2月25日多伦多Costco探店实拍!51小编提前带你发现本周超值折扣商品。
Costco正在与宝洁公司推出活动,购买宝洁产品直接送购物卡,最高可以拿50刀;
活动一直持续到4月份,满就送卡;
等等党的胜利!乐高的农历蛇年限定版积木,开始清仓特价;
蓝山滑雪游玩二合一的套票,有好特价;
新上架虾肉炒饭,来看看怎么样;
更多打折商品,请点击本周视频观看。
多伦多TTC街车被挡道 市民联手挪车!延误数百起 邹至蕙呼吁审查
随着多伦多继续从最近的雪暴中恢复过来,一段视频显示,几位市民将一辆车推开,因为挡住了TTC有轨电车的去路。
图源:Instagram
据Toronto Star报道,上周末在Reddit和Instagram上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小群人似乎正试图将一辆车推开,因为它挡住了College Street和Ossington Avenue附近的506号线Carlton有轨电车。
当这些人开始沿着停放的汽车的驾驶座聚集时,可以多次听到旁观者大喊“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画面显示,他们弯下腰,这群人开始用力推和摇晃没有乘客的汽车,似乎是想把它移开,让出空间让有轨电车通过。
“是的,它移动了,它移动了,” 另一个声音喊道,鼓励同步推车的人继续前进。
图源:Instagram
接下来,一名戴着红帽子、身穿安全背心的男子(看起来像是TTC售票员的人)来到有轨电车前门,检查这群人腾出的空间是否足以继续行驶。视频结尾处,这辆有轨电车从车旁驶过,人群爆发出欢呼和笑声。
图源:Instagram
虽然视频没有说明拍摄时间,但这一事件似乎是多伦多居民最近几天面临的另一个挫折。TTC报告称,2月20日,23辆汽车堵塞了有轨电车超过10个小时。“我们已经看到了,” TTC发言人Stuart Green在谈到视频时说。
“我们不会容忍这种行为,但它确实反映了我们的客户在发生这种情况时感到的沮丧,” Green说。
“自上次暴风雪以来,我们已经看到数百起此类延误,影响了数千名客户,延误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他表示。
“这次发生的事件显示,在拖车到达之前,堵塞物已经被移开,” Green说,“没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
多伦多警方发言人Cindy Chung表示,当TTC有轨电车被停放的汽车堵塞时,有轨电车司机应该打电话给警察或停车执法部门寻求帮助。
“自2月20日起,我们的停车执法部门一直与TTC主管合作,协助处理这些电话,” Chung说。
“多伦多警方不建议旁观者擅自移动停放的车辆,因为他们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Chung表示,“我们不希望他们冒受伤的风险。”
据CP24报道,多伦多市长邹至蕙(Olivia Chow)呼吁市政经理对多伦多的冬季维护工作进行全面审查,因为她认为本月初多伦多对接连发生的暴风雪的响应工作进展“缓慢”。
图源:CP24
“像许多多伦多人一样,我对多伦多市对最近暴风雪的响应感到失望。所有多伦多居民,包括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和推着婴儿车的父母,都不得不面对不充分和缓慢的市政府响应,” 邹至蕙在致执行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说道。
邹至蕙要求市政经理“确定私人冬季维护承包商是否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义务”,作为审查的一部分,并评估所有改善冬季维护工作的选项,“包括重新谈判或解除现有合同”。
市长还呼吁多伦多审计长调查该市对本月初发生的重大冬季风暴的处理情况。
Breaking
道德审判大连女生 是现代“叫魂” 本该保护(图)
作者|张丰近日,大连工业大学一位女生和一位外国籍男生士发生关系后,亲密照片被该外国人放到了社交媒体,近日,该校选择将女生开除,并把女生的名字公之于众。多家媒体在转发该通报的过程中,都没有隐去该女生姓名。目力所及,只有澎湃新闻做到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那些新闻编辑,在无意识中加入了流量狂欢的队伍,失去了基本的操守。这事发生在2025年,真是万分遗憾的事。试想,如果女生是和一位中国男生发生关系,照片被如此公开,相信现在男生已经被公安部门拘留,也会被万众唾弃——相信这一点法律意识,警察叔叔还是具备的。然而,因为涉事男子是外国人,结果就大为不同。在互联网上,这件事被很多人解读为“外国人认为中国女孩很容易到手”,很多中国男性网友表示愤慨。不过,他们愤慨的对象,不是这位外国人,而是受害者。如此看来,大连工业大学的通报似乎就可以理解了——他们援引的是《大连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的第三章第九十九条,“与外国外人不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的,视情节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看来,校方则认为这位受害的女生是“有损国格、校誉”的。这和一部分网民的意见是一致的,女生和外国人发生了关系,这些男生表示很不满。他们认为自己吃亏了,或者是尊严受到了冒犯。这里似乎存在一个“等式”:一个外国人和一个中国女人发生关系,并且在网上侮辱了她,就等于“侮辱中国人”。但是,他们并没有责怪外国人,而是对女生进行网暴,这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都怪你不争气。在潜意识中,这些男性网民认为女性是“属于自己的”,她们的“不贞”就是对自己的冒犯。而当她们的“不贞”的对象还是外国人时,所谓“国恨家仇”就涌上心头。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一种“性民族主义”:中国女性属于中国男性,不应该和外国男性发生关系。过去几年,在中国互联网上有大量类似的内容,虚假编造“中国女性”和黑人男性发生关系,很多视频都是移花接木,或者一张图片配上有煽动性的文字。不过,这些传言都缺乏“真实信息”,比如相关时间、地点等。还有一部分谣言指向高校,比如所谓的“女大学生陪外国留学生”的传闻。中国的留学生制度还有欠缺,对外国留学生资质也有放宽的嫌疑,有时候还存在一些“照顾”(比如留学生公寓条件通常比中国学生宿舍要好)。但无论如何,认为中国女学生很轻易地和外国男留学生发生关系,肯定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叫魂”,一种混杂着民族意识的网络传说而已。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网络舆论现象,它往往和其他社会热点,比如高彩礼(中国男性结婚困难)、高学费(外国留学生有补贴)等混合在一起。在散布排外情绪的同时,也指向了对女性的“规训”。那些传说,其实都反映出一部分男性在社会中的失落。在这一次事件中,这些男性感受到的是“双重暴击”:女生和外国人发生关系不仅是“事实”,还被外国人以一种挑衅的方式公开出来。一时间,就连很多有现代法治意识,平常也很重视保护个人隐私的新闻编辑,也被冲昏了头脑。这就是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女生的“社会氛围”。这不仅是一种道德审判,也是道德侮辱。他们不但认为女生是“不名誉”的,也认为她损害了学校甚至“国家”的脸面。2007年大连工业学院改名为大连工业大学,但该校校规中的不少条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比如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性关系,就算违规。而事实上在该校改名前后,中国很多大学已经允许“在校生子”——如果你已经达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生孩子就是基本权利。你只要处理好生育与求学的关系就行。我们可以想想,如果大连工业大学发布的声明,不是开除女生,而是一条这样的内容:我们注意到最近网上有关于我校女生的传闻,呼吁网民遵守法律,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与权益——这样的大学,会不会更让人尊敬一些?
日本军机遭歼轰7A贴身拦截 中方回应(组图)
似乎许久不在军事报道上见面的歼轰-7A“飞豹-2”战斗轰炸机,这次居然在日本的统合幕僚监部的通报中出现了。日方公布的照片7月10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报告,称连续两天在东海上空,日本空自的YS-11EB型电子侦察机,在执行任务时,连续遭到中国空军战斗机拦截。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空军执行拦截任务的,是歼轰-7“爆击机”。当然,这个“爆击机”是日本特色用词,也就是我们的“轰炸机”。同时防卫省还配了现场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实施拦截的是一架歼轰-7A型“飞豹”战斗轰炸机。该机似乎配备了机身下方、机翼下方共三个副油箱,在机翼挂架上挂带了PL-5C型空对空导弹,看起来十分沉稳,从容不迫。日本防卫省的通告日本防卫省通报称,在两天的飞行中,9号中国空军飞机距日本自卫队军机水平距离30米,垂直距离60米;而10号则正好掉了个个儿,垂直距离30米,水平距离60米。这个飞行距离算是比较近了,对于执行跟踪监视查证任务的战斗机来说也基本上够用了。为何选歼轰-7A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怎么还兼职担负起了东海防空识别区跟踪监视查证,跟踪日本自卫队YS-11EB型电子侦察机的任务?从跟踪目标上来说,大概是因为这次来的日本飞机不是啥好货。这回来的YS-11EB型电子侦察机,其原型是日本航空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开发的第一款民用涡桨发动机动力支线客机YS-11,可以说是三菱重工MRJ的精神前辈。当时开发工作可谓是大牌云集,连曾经设计过零战的日本著名设计师堀越二郎都参与了进来,然后不出意外……杯具了。日本独特的一根筋和企业内斗,让负责开发YS-11的设计师们都分成了几派互相给对方使绊子,同时还伴随着大量莫名其妙、也可以说是夹带私货的设计,比如按照军机标准来对机体强度进行设计等……其结果自然是YS-11在民用飞机市场上毫无竞争力,最后甚至需要日本经产省靠行政强制力才卖出去100多架,再加上由于YS-11的安全性太差,以至于四十多年之前就在日本航空退完了。不过,日本自卫队可不管这么多,起码得到了一个性能尚可的军用飞机改装平台是吧。于是,航空自卫队购买了一些YS-11飞机,用来改装为电子侦察机YS-11EB。从外形来看,这些YS-11EB安装了四个突出于机身表面的大型整流罩设备,可以安装合成孔径雷达和信号情报侦察设备,用于收集雷达、通讯设备散逸的射频信号。虽然说是这么一说,但是这些YS-11EB也已经太老了。虽然在90年代改装了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T-64型涡桨发动机和汉密尔顿公司的三叶螺旋桨,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但是依然无法挽救YS-11EB已经垂垂老矣的现状。这些YS-11EB现在其实已经到了寿命的终末期,三年后就要被C-2运输机改装的新一代电子侦察机取代,日本航空自卫队派出这些飞机来执行对我们的电子侦察任务,其实说到底就是废物利用,抓紧最后的时间将这些飞机的残值利用干净了事。因此,既然对方来的不是啥好货,大概率也是能躺就躺,过来看一眼,对得起空自发的工资了事,我们就没必要上太好的装备了。你拿着歼-16和歼-20这种飞机,去跟这种四五十岁的老爷机对对碰,损耗的是咱们自己的飞机寿命,我们的新战斗机蹲一个起落很贵的,万一两架飞机怼上了,可能我们的飞机没啥事,日本的飞机先散架了……所以,既然日本不太认真,那咱们也就别太认真了,派出个歼轰-7A这种老飞机飞过去,陪日本的飞机玩一玩儿得了。歼轰-7A的发展其实从我们这边的角度来说吧,歼轰-7系列飞机,也已经到了寿命的后期,而且这么多年歼轰-7系列战斗轰炸机承担的任务也是改来改去。最早于1977年启动研发工作的时候,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现有的强-5型强击机和轰-5型轰炸机(其实是前线轰炸机),航程都太短,载弹量也不高,单纯只是想研发一款航程可以达到南沙群岛的战斗轰炸机。随后,由于海军航空兵具备携带反舰导弹能力的轰炸机轰-6丁在80年代到90年代装备数量太少,完全无法满足海军航空兵实施导弹化航空制海的要求。因此,歼轰-7基本型又增加了配套鹰击-8K型反舰导弹的需求,并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通过了技术鉴定。这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苏-30MKK战斗机到位之前,我海空航空兵部队为数不多导弹化航空反舰的战术机型。等到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成熟之后,空军航空兵也发现了该机型的好。毕竟苏-30MKK战斗机数量实在有限,其它机型需要承担繁重的制空任务,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拿来遂行对面攻击任务,这就带来了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家族最为成功的型号歼轰-7A。现在的军迷们可能没什么概念了,大伊万还记得本世纪初刚刚看到歼轰-7A时的那个震撼——整体式风挡隔框,增加了的机翼挂架,核心火控计算机和1553B数据总线连接的火控系统,不再需要使用传统的硬件交互和专用线路来使用航空武器。座舱使用一平两下的布局,可以携带从反舰导弹到反辐射导弹,再到激光制导炸弹和空地导弹等一系列对面精确打击武器。
后来,歼轰-7A又配备了诸如瞄准吊舱,用于引导空地导弹实施超视距打击的空地中继数据链吊舱,甚至还配备了大型电子干扰吊舱等吊舱,更是让咱们觉得这“豹爷”可真的先进啊。如果说中国空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三剑客”,那2000年到2010年的中国空军“三剑客”,大概率是歼-11、歼-10A和歼轰-7A。在这“三剑客”里,歼-11负责攻势制空,歼-10A具备使用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的能力,歼轰-7A则是对面攻击的一把好手。
其实,歼轰-7A在对空拦射上的性能是不差的。在歼-10还只配套了PL-11的情况下,歼轰-7A理论上就可以携带PL-12了,只不过咱们当时基本是该省省该花花,既然不是制空战斗机,那就没必要给歼轰-7A增加这种能力。所以,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当时也算是一款专机专用的机型,只承担对面攻击使命。如果说90年代中国海军航空兵只有那一批歼轰-7可以携带反舰导弹,承担航空反舰任务,那么2010年左右的中国空军在歼-16战斗机成熟之前,手头具备较强对面攻击能力的战术飞机,也就是从俄罗斯弄到的苏-30MKK和这些歼轰-7A了。这些飞机数量当然不少,可以说当时歼轰-7A撑起了中国空军对面攻击的半壁江山。不过,虽然是战斗轰炸机,但是歼轰-7A的机动性可是不算差,整机推重比性能不错,使用的诸如机翼前缘锯齿设计也有利于提高战机的亚音速机动性,最起码歼轰-7A在亚音速的机动性,是不亚于歼-8B和F-4E的。这也让它在对抗日本空自的F-4EJ战斗机的时候有相当大的优势,甚至由于歼轰-7A燃油系数较高,可以从容陪着F-4EJ战斗机绕圈,等日本的飞机都没油了只能返航了,咱们的歼轰-7A还有余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歼轰-7A战斗轰炸机不仅对面攻击是把好手,咱们的老豹爷还真的十分擅长这种跟踪查证,长期监视类任务。豹爷老矣,尚能饭否时过境迁,中国空军现在早已成长为拥有庞大规模四代半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的机队,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在中国空军中的地位早已下降。
而歼轰-7系列战斗轰炸机由于普遍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最初10年制造的,机龄普遍已经一二十年了,部分飞机甚至已经用了30年了,还有些老豹爷,已经退出了部队现役,进了博物馆。以这些战斗轰炸机的机龄来说,由于这些飞机的大载荷非常多,使用的机体强度设计标准又比较老,歼轰-7A又经常飞低空导致动压相当大。因此,歼轰-7和歼轰-7A的机体寿命可能不会非常长了,我们可能会在2035年甚至2030年左右,就看到飞豹战斗轰炸机正式退出中国空军现役。而在歼轰-7A已经进入服役后半期,可能已经有些飞机开始退役的当下,我们再度看到老豹爷出现在镜头之前,居然是日本航空自卫队报告,说歼轰-7A在跟踪监视日本空自的老飞机YS-11EB。日本的飞机算是寿命终末期废物利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老豹爷也是到了寿命晚期的物尽其用。老豹爷到了最后,居然还有机会发挥一下自己的机动性优势,这可能连它自己都没有想到吧。日方舰机对中方抵近侦察滋扰!中国国防部发声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就日方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答记者问。 记者:据报道,日本防卫省公布所谓中国军机“异常接近”日机情况,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蒋斌:近日,日本航空自卫队侦察机多次进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进行抵近侦察,中国军机依法对其查证识别、跟踪监视,相关处置行动完全正当合理、专业规范。日方舰机对中方抵近侦察滋扰,是造成中日海空安全风险的根源。我们希望日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为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创造氛围。
860欧元的灾难:婚礼翻车 只因这坨“蛋糕”(图)
一场梦幻婚礼一款定制蛋糕860欧元的“甜蜜投资”, 结果……一开盖,新娘差点气哭。 是爱情走错了方向?不,是蛋糕走错了风格。这不是段子,这是比利时真实发生的故事。来自比利时列日省Herstal的小情侣Mediha & Lillo,在婚礼筹备时做了所有该做的事:场地订了、嘉宾请了、礼服试了、花也配了——最重要的环节当然不能落下:“我们要一个高级、典雅、有花有果的婚礼蛋糕!”预算不低,目标明确:👉 白色基调,👉水果点缀(芒果请多放),👉瀑布式兰花+绣球装饰,👉优雅、浪漫、上镜!这不是随手拼个草图,而是和专业甜品师确认过设计图纸的蛋糕啊!👇总价860欧元,已经提前支付了710欧元定金。所以婚礼中的蛋糕肯定是这样的👇亦或者是这样的👇结果——当婚礼现场喜气洋洋,宾客满堂,大家期待地举起手机准备迎接“梦中蛋糕”出场时,服务员推车一开盖,新娘脸色当场从香槟粉变成苦橙色。现实中的婚礼蛋糕是这样的👇“这是我们要的蛋糕吗?不是应该有花的吗?芒果的摆放是这样的吗?不是说晚上11点送来的吗?”现实很残酷:蛋糕提前10小时送来,温度高、装饰没来得及做、也没有时间修补;芒果已经不能食用;花没了,果坏了,装饰没了,只剩一坨白白糊糊的“大物体”;味道?据新娘描述——“口味也出了问题,我都怀疑她是不是忘放糖了”。这下,别说照片上不了朋友圈,整场婚礼气氛都冷了半截。新娘发文控诉:“我本来订了一个精致、浪漫、有气质的蛋糕,但我拿到的是一个‘草率完成的灾难’。”面对社交媒体的怒火,蛋糕师倒也坦率,短信回复如下:“我确实忘记放花了……我承认视觉上确实不行……”“那天我精神崩溃了,有一些私人问题……”新娘听完表示理解归理解,但理解不能吃、照片不能修、婚礼不能重来啊!于是她提出全额退款,但一开始遭到了拒绝。对方只愿意:免去尾款150欧元,赠送未使用的花,免费做个小蛋糕给新娘弟弟(???)——你这是在“加送愤怒值”吗?眼看沟通无果,新娘立刻启动“全民围观维权”模式:把蛋糕照片po上网;附上付款截图+设计图纸;文案一出:“帮我转!大家都看看,这就是我婚礼上收到的蛋糕!”没想到评论区一片共情+爆笑+安慰:“像极了凌晨失眠自己做给自己吃的蛋糕。”“这不是婚礼蛋糕,这是‘灵魂蛋糕’。”“860欧?你这是给艺术创伤投资了。”最终,在媒体曝光+社交媒体围观的“混合火力”下,这位蛋糕师终于同意全额退款。BUT!故事还没完!这位“崩溃蛋糕师”反手也不客气,表示自己已在7月8日提起“诽谤诉讼”,称自己遭受了“网络名誉损失”。所以这场婚礼的后续,可能不是“蜜月”,而是“法庭”。说到底,婚礼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蛋糕不只是甜点,更是视觉中心、象征意义、朋友圈C位担当。而一坨“白色混合物”毁的不只是口感,还有一生一次的回忆。希望各位看官在爱情这块蛋糕上,永远不要翻车。-END-Ref:https://www.leparisien.fr/faits-divers/un-desastre-bacle-limmense-deception-dun-couple-belge-apres-avoir-recu-leur-gateau-de-mariage-a-860-euros-12-07-2025-Q4VP5XFUORGCJEQYQMZOK2SQRQ.php
温网赛场 超模血染白裙 公开挑战生理禁忌(组图)
温网进行得如火如荼,赛程、运动员、明星,每个词条都热搜上高居不下。但这次出圈的新闻,发生在观众席中。那天,伦敦阳光明媚。观众席上,一位身着白裙的美国模特正安静坐着,欣赏温布尔登网球赛的现场激战。她没在球场上,但她站起来的那一刻,意外地成了赛场之外最响亮的一次“突破”。她的白裙上,赫然印着一块血迹。那是她的月经,突如其来的,不加预告地降临。也正是在这一刻,这位模特Brooks Nader抬头直视镜头,把这份突兀,变成一场公开的、不再沉默的宣言。TikTok上的这段视频,引发了17万+点赞和无数评论——人们讨论的,不仅仅是那滴血,还有它所揭示的:月经羞耻、苛刻着装规则,以及女性身体在体育领域中所遭受的忽视。视频中,Brooks先是用一系列尴尬、夸张的动作,反讽对月经的过度羞耻。她倒退着走上电梯,快速靠近墙壁,站在角落;来往人群中,她用一本书挡在身后,步伐扭捏。慌张的神态、不自然的肢体动作,都在传递一个核心问题:面对月经,我们真的需要遮遮掩掩吗?与前面的动作相反,Brooks在视频的后半部分自信面对镜头,甚至展示了她白色裙子上的一滴红。修身的洁白长裙上,一点红色的确有些明显。但她放松自然的姿态,全都在说:别紧张,别羞耻,这只是个小问题。视频引起热烈反响,人们说:“太喜欢了,这才是真实。”“这是标志性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有一个历史悠久的规矩:从头到脚,白色着装。包括鞋子和内衣。对于观众,赛事没有要求,但大家都默契地遵守着统一的色彩。这不仅仅是礼仪上的要求,几乎是带有仪式感的文化惯性。白色意味着纯净、高贵、不张扬,是对运动精神的象征。但对女性运动员来说,这种纯净,背后却隐藏着令人窒息的紧张。这意味着,穿白色运动服比赛那几天,她们总是要提心吊胆——不是为了比赛,而是怕不经意间的一滴红色太显眼。白衣代表着规则,代表着优雅的传统,但也织成一张焦虑的陷阱。网罗的不只是女性,也是每一位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时,还要担心衣服会不会被弄脏,是否有些本末倒置?直到2023年,温网才允许选手在白裙下穿深色短裤。迟来的理性觉醒,终于推动规则做出更改。Brooks Nader的那滴血不是失误,而是提醒:人类的身体,从来不是配合规则而运转的。你或许听到过类似的声音:“她怎么不提前准备好?”“来月经还穿白裙,不是自己不小心吗?”句句苛责下,问题已经显露无疑。月经,正常的生理现象,却被看作“泄露”、“不洁”、“失败的身体管理”,而不是生命自带的节奏与正常的流动。当Brooks站在镜头前,轻描淡写地展示裙子上的血迹时,她不是为了“搏出位”。而是在说:“是的,我来月经了。我没有隐藏。”在这个还在教女孩“偷偷来”、爱用“姨妈”、“大姨妈”、“那个”指代月经的社会里,她的举动像是朝天上打了一枪,响亮而真实。很多人小时候听过这样的说法:“你生理期了?那就别跑步了。”“别运动,小心子宫下垂。”“别做激烈运动,会加重疼痛。”久而久之,月经成了“运动停机”的理由,也成了女性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的时段。但一项来自英国UCL运动与健康研究所的2025年最新研究打破了这一偏见:女性运动员在经期的反应力更强、注意力更集中、判断更敏锐。是的,很多女性在“状态最差”的时候,其实认知表现最优。这项研究击碎了对月经期的传统偏见,也在提醒我们:别再自动把“来月经”与“脆弱”划等号。疼痛的时候休息,状态好的时候运动——真正重要的,是听自己的身体说话,而不是听“规矩”说话。体育比赛的着装规则,是为人服务,不是让人受限。身体有不同,需要被考虑,而不是用“统一性”掩盖“多样性”。月经不该是羞耻的符号,而应是被理解、被包容的生命节奏。无论是在运动、在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月经都不该是“消音”的主题。也许你还没准备好直视“月经”这个词,但没关系,我们可以从日常行为做起:当有人不小心月经外漏时,不要窃笑、偷拍、转发;当孩子问“这是什么?”时,用科学词汇解释;当你身体发出信号时,给予它关心,而不是逃避。弄脏衣物想要遮挡,很正常,但不必为此惊慌或羞耻。这条血迹斑斑的白裙是个开始,我们可以慢慢看懂、看清、看见那些曾被可以隐藏的日常。-END-Ref:https://www.huffingtonpost.fr/life/video/en-montrant-sa-jupe-tachee-de-sang-a-wimbledon-cette-mannequin-brise-le-tabou-des-regles_252429.htmlhttps://www.huffingtonpost.fr/life/article/pendant-leurs-regles-les-athletes-femmes-ont-de-meilleures-performances-cognitives-selon-cette-etude_23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