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7973 帖子

    南加华男凶残弑母杀弟 庭审揭惨剧内幕

    时隔近四年,华男Eric Kwan弑母杀弟案,3日在波莫那(Pomona)高等法院打开陪审团审理。这起人伦惨剧许多未曾披露的案情,随庭审浮出水面。检方认为,是嫉妒让Eric Kwan对亲人痛下杀手;而辩方则称,做这一切的目的,是自我防卫。 2021年5月21日晚,时年28岁的Eric Kwan前往钻石吧市Kiowa Crest街1500号的母亲家,杀害时年55岁的母亲Loretta Ho和23岁的弟弟Edward Kwan。被告杀人手法凶残,两名受害者身上除多处枪伤,颈动脉、气管和食道还被刀切开。 嫌犯Eric Kwan案发被捕后一直关押至今,对两项谋杀重罪指控表示不认罪;3日他身著白色囚服出庭,神情平淡。法官Mike Camacho向世界日报记者指出,考量案情复杂,以及检方要求向陪审员候选人提出诸多额外问题(例如案发现场照片血腥,观看后能否承受),陪审团选择预计将持续至5日;而整个案件的庭审,可能持续数周。检方称,不会寻求死刑,将对被告求处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检方:嫉妒弟弟 痛下杀手 负责本案的洛县助理检察官Laura Uyeno与Megan Callaghan认为,被告Eric Kwan弑母杀弟,是早有预谋的。 受害者Loretta Ho与前夫Steven Kwan育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是Eric,小儿子是本案另一名受害者Edward。哥哥Eric一直嫉妒弟弟Edward,认为父母偏袒弟弟,导致其受到不公正待遇。Eric对Edward的恨,由来已久;早在这起残忍命案发生前,兄弟俩就有过数次暴力冲突。2006年,时年13岁的被告Eric就与8岁弟弟爆发激烈冲突,在打斗过后,Eric在卧室放火。检方认为,Eric此举,是要烧死弟弟。 案发约一年前,即2020年4月23日,Eric与Edward因生活琐事再次发生争吵,随后升级为肢体冲突。在打斗过程中,Eric曾将装有热水的玻璃杯砸到弟弟脸上,导致后者脸部烫伤与碎玻璃划伤。母亲Loretta随后介入争端,并护住弟弟Edward;但因为兄弟都有受伤,Loretta只好打电话叫来前夫Steven,分别将两个孩子送往医院。虽然受伤严重,但两兄弟均拒绝医师的报警建议。 此次事件后,Loretta下决心让两兄弟分开住,她命令Eric打包行李搬去其位安大略的叔叔家。案发前夕,即2021年5月初,Eric与叔叔家产生矛盾,他自行决定要搬回母亲家。检方认为,Eric要解决他搬回去的障碍,即母亲与弟弟;Eric通过此前与弟弟的争端了解到,弟弟会反抗且母亲会站在弟弟一方,Eric因此买枪,并在2021年5月21日对母亲与弟弟痛下杀手。 案发早晨,Loretta与Edward仍在睡觉。Eric用一直留有的家钥匙打开门后,先前往Edward房间,朝睡梦中的Edward连开六枪,然后再拔刀向他连刺至少八下。检方认为,Eric此举是在宣泄多年来对弟弟的愤恨。Loretta听到异响前往查看,在房屋过道碰上Eric,后者先用枪猛击母亲面部,然后再拔刀至少刺了十次,并对母亲实施割喉。据现场血迹研判,Loretta死前曾拼命往前伸手,想拿座机电话向外界求救。 行凶后一小时,Eric驾车在洛杉矶县到处跑,他将作案刀具丢弃到某垃圾桶后回家。他用塑料袋将母亲与弟弟的尸体打包并移动到后屋,然后清理血迹。父亲Steven接到叔叔电话,称Eric离开其住处且行为异常,Steven数次拨打Loretta与Edward电话无人接听,前往查看;在门口发现Eric与尸体后,Steven赶忙离开并报警。 辩方:精神异常 自我防卫 公辩律师David Fujimoto提交给法庭的文档显示,根据医师报告,被告Eric有严重忧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他对未来的负面事件或过去遭遇过的威胁,可能出现认知扭曲。医师通过Eric的童年好友了解到,Eric小时候在家里遭遇不公平对待;除此之外,他的忧郁症,也让他错误理解家人的行为,导致其有非常痛苦的童年。 除此之外,根据父亲Steven的证词,在案件发生前几个月,Eric就曾在未事先通知情况下,前往母亲与弟弟的家。当时弟弟Edward非常害怕Eric会伤害他,于是从厨房拿了一把菜刀防身,且有可能在此后一段时期内,长期在卧室藏刀。Edward生前曾对同事与朋友说过,如果让他再跟Eric同住,他可能会杀了Eric。辩方认为,这可能是Eric案发当日持枪前往的原因。在忧郁症影响下,此举是为自卫。 Eric在童年时期,可能遭遇家暴。在2006年纵火案后,Eric被关押在Los Padrinos少年监狱,他向狱警说曾遭父母家暴。而Eric的父亲Steven,目前身背四项轻罪,其中包括2005年对妻子及本案受害者Loretta Ho的家暴,以及2017年对女友的家暴。

    水垢水伤身?肾结石?茶垢致癌?真相大揭秘(组图)

    img { height: 273.87387387387px;width:304px;}img { height: 6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28.57142857143px;width:600px;}img { height: 123.9669421487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2.684563758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40.9090909090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87.09677419355px;width:600px;}img { height:...

    李嘉诚不跟川普扯了!向贝莱德出售巴拿马港口运营权

    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41.17647058824px;width:600px;} 2025年2月18日,一艘货轮抵达巴拿马城,从太平洋一侧进入巴拿马运河。(Martin Bernetti/AFP)长和发公告指,向贝莱德、美国投资管理公司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及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合组的财团,出售和记港口持有的巴拿马港口90%权益,已达成原则性协议;有关港口为巴拿马巴关博亚及克里斯托瓦关港口。另外,双方亦就出售和记港口80%实际权益的交易初步基本条款,达成原则性协议,独家磋商为期145日。出售资产包括和记港口在23个国家43个港口,拥有、营运及发展199个泊位,亦包括和记港口的管理资源、营运业务、货柜码头系统、资讯科技及其他系统等,但不包括在中国内地、香港的港口。根据初步基本条款,按照出售资产的100%企业价值227.65亿美元,以及假设净债务50亿美元计算,出售资产权益价值将为177.65亿美元,以及销售股份权益价值将为142.12亿美元。集团预计,经调整少数股东权益、和记港口偿还长和若干股东贷款后,预料出售资产的交易将为集团带来逾190亿美元现金所得款项。若买家在尽职审查过程发现重大事项,双方将就交易进行合理调整,包括购买价。周二(3月4日),香港长江和记实业表示,将向包括贝莱德公司在内的财团出售旗下巴拿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mpany)的股份,交易金额约​​142.1亿美元。此次出售将使西方财团获得巴拿马港口公司90%的股份,该公司负责运营巴尔博亚港(Balboa)和克里斯托巴尔港(Cristobal)。二十多年来,长江和记一直在运营这两个港口。这条运河是全球第二繁忙的洲际水道,对全球贸易流动至关重要,尤其是对美国的贸易,因为通过该航道的货物中有三分之二是进出北美的。运河上的其它港口由美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公司运营。香港长江和记实业表示,涉及收购业务的财团包括贝莱德(BlackRock)、全球基础设施合作伙伴(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和码头投资公司(Terminal Investment)。双方还就和记港口(Hutchison Ports group)80%实际权益的交易初步基本条款,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资产包括和记港口在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拥有、营运及发展199个泊位,也包括和记港口的管理资源、营运业务、货柜码头系统、资讯科技及其它系统等,但不包括在中国大陆、香港的港口。长江和记表示,双方已同意在145天内进行独家谈判。预料出售资产的交易将为长江和记集团带来逾190亿美元现金款项。长江和记表示,此次出售不涉及旗下和记港口信托(Hutchison Port Holdings Trust,该公司运营香港、深圳及华南的港口),也不涉及中国内地的任何其它港口。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完工,美国对于这条关键水道的建设和管理一直扮演了关键角色。美国在运河完工后一直拥有控制权,直到1977年,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签署条约,将经营权交给巴拿马。川普曾批评这是一项“愚蠢”的决定。美国和巴拿马的条约规定,运河应保持永久中立,但根据该协议,美国保留以武力捍卫运河中立性的权力。尽管运河的控制权在独立运作的巴拿马运河局手里,但近年来中共在巴拿马及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引起美国政府的担忧。巴拿马运河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侧的五个港口中的两个都是由香港的长江和记实业的子公司运营。彭博社报导,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教授埃文‧埃利斯(Evan...

    欧洲公布8000亿欧元计划“重新武装欧洲”(组图)

    img { height: 394.7368421052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92.1568627451px;width:600px;} 今天(4日),就在美国宣布暂停向乌克兰提供所有军事援助的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强调必须加大国防投入,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综合意大利《共和国报》、《晚邮报》、EuropaToday网消息,冯德莱恩在公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时表示:“我们正生活在危险的时期,欧洲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现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迅速做出反应。”她补充道:“我们已准备好增加国防支出,以支持乌克兰,并在长期内为欧洲安全承担更多责任。”·8000亿欧元计划“重新武装欧洲”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冻结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数小时后,冯德莱恩随即公布一系列加强欧洲防务的提议。她指出,欧盟必须动用一切可用的财政杠杆,加速军备重整,并在短期和长期内大幅提升国防投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预计调动8000亿欧元资金,目标是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具韧性的欧洲。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启用《稳定与增长公约》中的国家保障条款,允许成员国即便超出3%赤字限制,仍可增加国防支出。冯德莱恩解释称,若成员国平均将国防支出提高GDP的1.5%,四年内将可创造约6500亿欧元的财政空间。2.向成员国提供1500亿欧元贷款用于国防投资,帮助成员国整合需求、共同采购军事装备。3. 灵活运用欧盟预算,鼓励成员国利用各类基金,例如欧盟凝聚力基金等,增加国防开支。4. 调动私人资本,加速推进储蓄与投资联盟。5. 调动欧洲投资银行资金,为军备重整提供金融支持。·意大利反对党表达质疑该计划在意大利引发激烈争议。反对党五星运动党批评其为“疯狂的战争狂热”。欧洲绿党联合发言人安杰洛·博内利亦持相同立场,并呼吁议会就此展开辩论。民主党书记施莱因表示:“冯德莱恩今天提出的并不是欧盟所需的道路。欧盟需要共同防御,而不是各国重新武装。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施莱因解释道:“冯德莱恩的计划强调的是军备重整,但没有明确指引欧盟走向共同防御的政治方向。该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便利各国增加国防支出的工具,但未对共同项目或系统互操作性设定条件。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澄清。”意大利政府目前尚未对此表态。·没有美国援助,乌克兰还能撑多久?从理论上讲,欧盟27国的整体实力可与美国、中国、俄罗斯比肩,但现实中,欧盟仍存在严重内部分歧、军工产业薄弱,以及防务政策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等根本问题。俄乌战争爆发3年以来,乌克兰依赖国际援助维持作战。目前,乌克兰约33%-34%的军需物资实现本土生产,而2022年前这一比例不足10%。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月15日透露,欧洲向乌克兰提供了约30%的军需物资,剩余的40%来自美国。如果特朗普彻底终止军援,乌克兰军队预计还能以当前的战斗强度坚持约6个月。美国的援助不仅包括武器,还涵盖情报支持、爱国者导弹系统、星链卫星通信等关键技术,这些尚无法由欧洲完全替代。此外,欧洲无法生产多种美制装备。例如:-布拉德利步兵战车的零部件和弹药,乌克兰步兵在顿巴斯战场上对此类装备需求迫切;-海马斯火箭系统和ATACMS战术导弹系统等,欧盟均无对应产品;-美国产的北约标准155毫米炮弹需求量巨大,乌克兰每年需求量超过150万发,而欧盟军工企业才刚刚启动扩产。德国最大军工集团莱茵金属公司总裁阿明·帕佩格(Armin Papperger)指出,欧盟的军火库仍然几乎空空如也。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欧盟军工企业尚未补齐援乌消耗的武器库存,而这正是冷战后欧洲各国大幅削减国防预算的后果。在顿巴斯地区,由于兵力短缺,无人机、火炮和装甲车辆正被大量用于支撑战线。乌克兰军事专家Oleg Katkov认为,欧洲甚至可能被迫向美国采购特朗普拒绝供给乌克兰的武器。美国《政客》杂志则指出,欧盟具备逐步取代美国援助的财政能力。因此,未来六个月,将成为检验欧洲军事自主能力的真正考验。 Advertisements

    保护零元购?加州又提奇葩法案:不致命不能反击 否则违法

    img { height: 444.44444444444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44.44444444444px;width:600px;}img { height: 256.4102564102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14.13612565445px;width:600px;} 上周,加州民主党议员提出法案,拟大幅削减现行法律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条款,包括删除为保护住所、财产及执行合法逮捕时使用武力的合法性等。全州多名执法官员联合发声反对该提案,警告称此举可能削弱公民的自卫权,使个人在面对犯罪时处于更大风险,甚至还可能使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免受反击。01正当防卫条件被大幅修改和删减2月21日,加州民主党议员里克·查韦斯·兹布尔(Rick Chavez Zbur)提出了新法案AB 1333。该法案拟修订刑法第197条(Penal Code...

    Breaking

    德州菜园夏季丰收 华人晒自家农园「蔬果、香草样样来」

    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人网友近日在分享七月自家后院农园的丰收景象,引来众多园艺爱好者留言交流。他在贴文中写道「夏天的土地永远不闲着」,搭配影片展示了满园蔬果与香草,也大方分享七月适合种植的蔬菜种类,让人感受到「城市农夫」的热情与巧思。 网友「Gina」所居住的德州气候炎热,尤其适合种植玫瑰,他一早便到园中采菜,并展示盛开的玫瑰花。影片中他采收了瑞士甜菜,并推荐给养鸡家庭,表示这种叶菜鸡特别喜欢,且可以不断采收、长得硕大。他的园中辣椒种类繁多,包括泰国小米椒、墨西哥辣椒与哈瓦那辣椒,甚至因为收成太多而笑称「摘到懒得摘」。此外,他也采收了欧芹、九层塔、秋葵与白日草等植物,香气四溢。 除了叶菜与辣椒,园中还有彩椒、丝瓜与苦瓜,后者虽才种植两周已长成成熟大小。他也提到新添购的无花果树,是为了满足儿子的口味;而园中甚至自然长出了一朵巨大蘑菇,更添惊喜。他表示「今天收获满满」,并热情邀请其他网友分享自家菜园的种植成果,掀起一波「晒后院」热潮。 该篇贴文引发众多园艺爱好者热烈回响,不少人对菜园的丰收表现赞叹不已,留言表示「菜种得真旺」、「太疗愈了」、「菜园太成功了」。也有网友询问秋葵的种植方式与季节适宜时间,「Gina」热心回应「从种子开始种就行,现在天热发芽很快」,鼓励大家动手种植。 另有养鸡网友担心牛皮菜是否适合喂鸡,「Gina」则表示「鸡吃这个没问题」,并分享自己曾因鸡被老鹰袭击,后来领养了看家狗来保护鸡群的经验。还有粉丝直呼「好想去你的菜园子看看」,「Gina」热情回应「来德州吧天天来摘菜都行」,留言区充满交流与分享的温馨氛围。 ▼观看影片可点击「北美七月菜园@」

    欧美达成协议 法国:协议失衡,不能再当傻瓜(图)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美国关税大棒的威胁下,欧盟27日选择“投降”达成贸易协议,同意输美商品被征收15%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还称,欧盟将增加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军事装备以及总额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尽管美欧双方都将此描述为一个“胜利”,但欧洲内部批评声音四起,法国的反应尤为强烈。当地时间周一(28日),法国总理贝鲁在社交媒体X发文,痛批欧盟本应团结一致捍卫自身价值与利益,最终却选择向美国“屈服”。他还称这份协议为“冯德莱恩-特朗普协议”,直言协议达成之日是一个“黑暗的日子”(a sombre day)。法国欧洲事务部长本杰明·哈达德也在“X”上表达了他对协议的担忧。他认为,协议将为那些受到美国关税不断升级威胁的经济主体带来暂时稳定,但协议本身是“失衡的”。“需要明确的是:当前状况既不令人满意,也难以持久。”哈达德写道,自二战结束以来,为大西洋两岸带来共同繁荣的自由贸易,如今正遭到美国的摒弃,后者转而选择经济胁迫手段,完全无视世贸组织规则。这一结构性转变要求欧洲迅速应对,否则恐将被边缘化。哈达德还强调,这是经济与政治的双重挑战,若以让步回应,只会助长外部“掠夺行为”,还会引发欧洲公民对欧盟的排斥,“我们不能再做无人遵守规矩的这出闹剧里最后的傻瓜了。”法国欧洲和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圣-马丁同样批评称,在特朗普挑起的这场权力博弈中,欧盟本不应克制反击。当天,他在法媒节目上怒其不争道,“特朗普只听得懂强权,如果我们能够更早地展示我们的反击能力,情况或许会好得多,达成的协议很可能也会是另一番模样。”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央视新闻 截止目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暂未对协议发表公开评论。这与欧盟另一大国德国的温和表态形成鲜明对比。德国总理默茨周日(27日)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份协议成功避免了一场贸易冲突,否则将严重打击以出口为导向的德国经济。尽管我原本希望跨大西洋贸易能进一步放宽,但我们已成功维护了核心利益。”不过,周一在柏林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默茨也承认,他对谈判结果并“不满意”,15%的关税仍会给德国经济带来沉重负担,但“显然没有更好的结果了”。多数欧盟国家也持有类似观点,他们普遍承认协议失衡,但因其避免了贸易战升级,并为双方贸易关系带来一定确定性,故而无奈选择支持。瑞典贸易部长就将协议称为“最不坏的选择”;西班牙虽“毫无热情”,但也表示支持;意大利总理则称,在没有看到协议细节前难以做出“最好判断”;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同样警告道,“魔鬼藏在细节里”(devil is hidden in the...

    太难了!数万新西兰人润澳后才明白的真相(组图)

    数万新西兰人移居澳洲,却面临住房昂贵的3个残酷真相:租不起、买不起、还抢不过别人,尤其是在悉尼和布里斯班等地……澳洲的房子有多贵?新西兰人的钱能买到什么?在追求更高工资和更好工作的同时,跨越塔斯曼海前往澳洲的新西兰人,恐怕无法在那里找到更便宜的房子——澳洲房地产经纪人发出了这样的警告。截至今年3月底的一年中,共有69300人离开新西兰,根据新西兰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其中58%去了澳洲。其中,年轻人被认为是最大的出走群体。Ray White房地产公司对去年的迁移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昆士兰是最受新西兰移民青睐的地区,其次是维多利亚州。前往新南威尔士的人不足五分之一,较此前27%的高峰有所下降;而前往珀斯的人数增长了14%。尽管澳洲就业机会更多、薪资更优厚,但在州首府城市中找到可负担的住房却非常困难,房地产专家表示。澳洲的房子有多贵?《澳大利亚卫报》最近一篇报道发问:“澳洲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是否正在摧毁中产阶级?”并指出,即使是拥有好工作和高学历的专业人士在买房时也是苦苦挣扎。报道称,澳洲房价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家庭攒够首付的速度。根据房地产分析公司Cotality的最新数据,每三套澳洲住房中就有一套价值超过100万澳元,全国中位数房价达83.8万澳元,五年上涨了41%。自2001年起澳洲房价增长情况布里斯班——曾被一些新西兰人认为比奥克兰更实惠——如今已成为仅次于悉尼的澳洲第二贵城市,中位数房价自2020年以来上涨了76%,突破100万澳元大关。另一热门城市阿德莱德,过去以房价较低吸引买家,在疫情后同样迎来价格飞涨。阿德莱德的中位房价正逼近百万澳元,平均房价已是中位家庭收入的9倍(相比之下,新西兰的房价是收入的7.3倍,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Cotality澳洲研究负责人Eliza Owen表示,澳洲的住房整体上对买家和租客都非常昂贵。过去五年间,全国中位租金上涨了40.3%,至每周665澳元,而新西兰的涨幅为29%。澳洲房价上涨、新西兰房价持平或下降,使得润澳的新西兰人处境更为艰难。新西兰的钱能买到什么?Ray White公司分析了新西兰五大城市(奥克兰、基督城、惠灵顿、汉密尔顿和陶朗加)房主在澳洲可以购买什么房产,展现了新西兰人面临的现实挑战。澳洲大城市中位房价与新西兰对比高级数据分析师Atom Go Tian研究了新西兰主要城市中位售价在澳洲能买到的房产。奥克兰的房价为买家提供最多选择,他在澳洲州首府城市及较小城镇中找到了54个地区的中位房价低于奥克兰。但在悉尼,仅有三个地区的房价低于奥克兰,而且都位于遥远边缘地带。悉尼热门的东区和北岸房价是奥克兰的两倍以上。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的房价同样遥不可及。Go Tian发现,陶朗加和惠灵顿的房价低于澳洲37个和36个地区,包括珀斯、布里斯班和墨尔本的外郊。但汉密尔顿和基督城的房价不足以让买家进入澳洲主要城市市场。澳新大城市房价收入比差距大Go Tian表示,数据表明,新西兰人可能需要避开澳洲州首府城市,转而考虑像Bendigo、Ballarat、Cairns和Townsville等更实惠的地区中心。布里斯班不再便宜Ray White...

    湾区社区菜园一位难求

    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与永续生活观念普及,湾区各城市的社区菜园(Community Garden)日益受到居民青睐。许多城市在公园、学校旁或闲置土地上规划小型菜圃,供市民以低廉租金种植蔬菜、香草与花卉。 据KQED报导,仅仅旧金山市就有42处社区花园,遍布城市各个社区。而东湾、半岛和南湾的大多数城市都有一处或多处社区花园。 然而,需求大幅超过供给,不少社区菜园名单早已「一位难求」,候补名单甚至长达数年。有居民表示,圣荷西的社区菜园候补名单上的第一位已经排队十几年了。KQED还建议居民不要将目光只锁定在城市提供的社区菜园,当地非营利机构、教堂、大学甚至社区学院通常也都有自己的菜园对公众开放。 有南湾居民表示,社区菜园大多要求有机种植,不能使用化肥农药,产出有限。但核桃溪市居民赵太太则认为:「在自己的小园地里种菜,既能吃得安心,又能放松心情。」她说,自家院子比较小光照时间也很短。去年经过两年候补终于在社区菜园拥有自己的菜圃,最近已经在小小菜地上中出番茄、黄瓜、辣椒、豆角等多种蔬菜,「非常有成就感。」 不少社区菜园还成为居民交流的「微型社交平台」。有园地自发成立微信群、脸书社团,定期交换收成、分享种植心得,甚至举办园圃比赛和义卖活动。巴洛阿图的志工李先生说:「这里不只是种菜,也是邻里交流的桥梁,」 科技业者吕小姐表示,父母来美之后,受限于英文能力和害羞的个性,感到非常孤独。但发现社区菜园这片乐土之后,骨子里的种菜基因大放异彩。每天都步行或坐公交去社区菜园种菜种花,还开始使用手机上的翻译软件和其他热爱园艺的人交流。 目前,湾区许多城市也鼓励居民尝试「阳台农园」或在后院搭建迷你高架菜床,减少对公共菜园的依赖。但对不少居民而言,能在社区菜园拥有一片共同耕耘的土地,仍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