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7116 帖子

    上海男网恋2个月 发现爱上的「小姐姐」竟是AI生成

    AI(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也逐渐成为诈骗集团利用的高科技。上海警方近日破获一起以「恋爱交友」为名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捣毁一个10人诈骗团伙,他们利用AI生成「小姐姐」后,在短视频平台引流,再用同一套话术「剧本」实施「广撒网式」行骗,对全国各地近千名男性实施「流水化」诈骗,目前查扣涉案涉案金额2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 据央视报导,2024年8月,上海闵行的刘先生报案称,2个月前通过一则短视频结识了网友「焦女士」,双方迅速发展为恋人关系。随后,「焦女士」以开店、进货、家人做手术等理由向刘先生索要近20万元,并展示了「身分证」、「家属病历」和「进货单」。然而,刘先生始终未见过「焦女士」本人,察觉被骗后报警。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上海警方通过对聊天纪录、转帐纪录和资金流向调查,逐步锁定以杨某为首的诈骗团伙。该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包括负责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交友视频的引流人员、与被害人聊天的业务员,及伪造聊天内容和数据的「修图」人员,通过「流水化」作业批量实施诈骗。2025年1月在广东、福建、山东等地查扣作案手机60余部及一套话术「剧本」和近千名潜在被害人通信录等。 警方发现,该团伙利用AI生成的视频或网络素材拼贴实施「广撒网式」行骗,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其引流的「重灾区」。警方已约谈相关短视频平台方,督促其严把「审核关」,加强对虚假生成、拼贴引流内容的识别和下架。犯罪嫌疑人杨某等4人已依涉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余6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侦办中。

    美股今年回跌10%?策略师:可避免 除非这类事件发生

    美股史坦普500指数上周甫创收盘新高,之后却一连四个交易日下挫,26日勉强收涨,提醒投资人居高思危的警告声再度响起。在川普2.0政策后遗症、经济恶化和股市估值已高等顾虑发酵下,美股接下来可能继续盘旋而上,还是反转直下? 史坦普500指数今年来最黑暗的一天,不过是上周五因消费者信心指数陡降而大跌1.7%。但投资人担心未来跌势是否会愈演愈烈。对此,Piper Sandler首席投资策略师坎卓维兹发表看法。 美股目前多空因素夹杂 坎卓维兹指出,触动美股大跌的头号导火线通常是总体经济事件。他说:「今天绝对有理由提高警觉,未必是因为风险即将袭击市场。此刻投资人相当看好经济和股市展望,但史坦普500已连两年大涨,对新政府的乐观期待又浓厚,还希望鲍尔(联准会主席)今年或许会再降息数次。」 与此同时,看跌后市的理由也不少,包括市场已显得太拥挤,一些指针企业的盈余表现令人失望,另有诸多风险,「主要围绕着新政府的政策,及其伴随的风险」。其他风险还包括估值已高,以及信用利差收紧。 往年3种导火线触动美股大跌 这些情况都可能酝酿一波跌势,但仍需要某种催化剂触发。 坎卓维兹的团队分析1964年迄今的历史数据,总共找出27个史坦普500指数跌入「修正」领域(从前波高峰摔落10%以上)的前例,并归纳出触发股价修正的三大类因素:1)利率大幅提高,触动美股14次修正;2) 失业率窜升,导致8次;3)「全球外部震撼」导致5次。 第三类「全球外部震撼」涵盖各式各样难以预测的震撼,包括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俄罗斯债务违约/避险基金LTCM倒闭风暴、2010年欧债危机、2011年美国顶级债信遭史坦普降级,以及2015年人民币重贬引发陆股重挫和油价暴跌。在这五个事件爆发后,问题一旦解决,美股也就触底弹升。 2025年美股会不会拉回修正? 坎卓维兹的团队查看1990年代末到2018年的往例,发现每回史坦普500拉回修正,都是成长因素驱动。最近的两次(2022年3月初和2023年7月底),是利率上扬驱动卖压,一旦利率升到顶,美股便止跌回升。 1964年迄今发生27次美股拉回修正,乍看下大约每两年就发生一次。但坎卓维兹说,股市可能一直维持估值高昂或涨势集中,直到某事发生改变现状。他说:「显然,史上所有的修正,大多是受衰退或利率窜升驱动。」他指出,美股估值在这27个事例中的差异甚大,有时很便宜,有时(如2000年)又高得离谱。 至于今年美股会不会拉回10%的问题,坎卓维兹认为,第一种和第二种催化剂应该不会发生。他说:「就今日环境而言,若要押注,我会赌某件意外事件突然发生的或然率会高于往常,而这种事件既非高利率、也非许多人失业(即衰退)所触发。」 坎卓维兹说,他乐观预期今年美股可望避免修正,因为美国经济仍十分强劲,即使在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升破4.5%的情况下,掀起的一阵市场动荡也不持久。 展望不明下的4种投资建议 在经济和市场展望混沌不明之际,投资通信Sevens Report主笔艾赛伊建议投资人采取行动降低风险,把万一美股大幅回档造成的痛苦降到最低。以下是他的四种投资建议: 一、欧洲股市。欧股近来表现超越美股,是多年来首见。欧洲也许无法豁免于川普2.0关税,但欧洲此刻并未陷入政策混乱,对照美国政策则乱象丛生--政府效率部(DOGE)大砍公务员、政府预算和债限之争等。 二、防御型股。今年医疗保健和消费者必需类股扬眉吐气,因为估值较低,而且商业模式对景气摆荡较不敏感,受贸易战伤害也较轻微。公用事业股则因为与人工智能(AI)题材链接,波动性较往常剧烈。 三、长期公债。美国长期公债价格最近强势反弹,虽然政府支出和举债需求顾虑仍挥之不去,但政策和经济不确定性已助长美债避险买盘。艾赛伊说:「如果政策失灵情况持续,又见到经济减速,那么长期公债可能意外变成2025年的一大赢家。」 四、随着市场广度扩大,投资组合也应调整,从之前重押科技股改为扩及各类股。最便捷的投资途径是买进景顺标藉500等权重ETF。 艾赛伊说,假如政策因素拖累经济或市场,可挑选以下两种股票:1)面临政策驱动的景气减缓,表现仍优于大盘者;2)政策若导致经济成长停滞,表现依然突出者。

    川普贴文:加墨关税3月4日如期实施 中国再加10%

    美国总统川普27日在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由于毒品仍持续从加拿大和墨西哥流入美国,他对这两国提议加征的关税将如期于3月4日实施,并表示同日也将对中国加征10%关税。 川普表示:「毒品仍从墨西哥和加拿大大量涌入我国,数量之多令人难以接受。这些药物的很大一部分(大部分是芬太尼)都是由中国制造和供应的。去年,有超过10万人因这些危险且高度成瘾的毒药的传播而死亡。过去20年已有数百万人死亡。受害者的家庭遭受巨大的悲痛,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可说是被摧毁了。我们不能允许这一祸害继续损害美国,因此,在这种祸害停止或严重限制前,原订于3月4日生效的拟议关税将按计划生效。中国也将在同日被征收额外10%的关税。4月2日对等关税日期将继续完全有效。感谢您对此事的关注。愿上帝保佑美国!」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401(K)百万富翁人数创新高 他们是这样做到的

    财富管理顾问公司富达(Fidelity)投资在去年7至9月期间分析了美国超过2400万个帐户,发现约有54万4000人的退休储蓄401(K)已达百万,创下新高;IRA百万富翁也增加近5%,达到41万8111人。富达表示,这些人能够达到如此水准,是因为在职业生涯初期就开始储蓄,且多年来持续供款。 虽然富达的调查发现有创纪录的美国人已为退休存下百万元,但一般人的储蓄金额要低得多。在所有年龄层中,401(K)帐户平均余额为13万2300元,存款最高的年龄层为65至69岁,达到25万2800元。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2024年乐龄会(AARP)的一项调查发现,在50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20%没有任何退休储蓄。 据雅虎财经网站报导,那些退休储蓄超过百万的人,往往是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开始努力迈向这个目标。随着时间的积累,即使是小额供款也能发挥大作用,且投资时间越长,就越能享有复利效益。 例如若在25岁开始每月投资420元,而获得7%的报酬率,那么在65岁退休时,将拥有刚好超过100万元。 艾比(Caroline Eby)是位年过五十的金融工作者,她透露,尽管她的年薪从未超过8万元,但她是如何逐渐接近100万元大关的。 来自华府的艾比说,她从25岁开始储蓄,当时她在制造业的年薪是2.2万元;如果负担得起,她每年都会将供款提高2%,最高纪录约12%。 艾比表示,她一直单身、自己养活自己,她为30年前所做的决定感到高兴与骄傲;就像每个人都告诉她的,「慢而稳最终才能赢得胜利」。 专家提醒,确保利用雇主提供的匹配(match)福利,并尽量避免提前从401(K)提取资金,以免支付罚款。 雅虎财经指出,专家也建议保持多元、均衡的投资组合,并随年龄调整资产配置。

    马克宏向欧盟汇报白宫行 与会官员直言「浪费时间」

    法国总统马克宏24日赴白宫会晤美国总统川普后,26日早上紧急召开一场30分钟的视频会议,就此行向欧盟领导人进行汇报。根据欧盟官员与外交官说法,关于美国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马克宏未能从川普得到具体保证。 Politico报导,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马克宏称「关于支持,川普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承诺。因此,确实,在这个问题上,战略模糊仍然存在」。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美国和俄罗斯谈判俄乌战争停战,排除乌克兰和欧盟,但巴黎和伦敦在内的各国政府仍在努力,希望促成协议为乌克兰组建维和任务,而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防止俄罗斯再次袭击是关键问题。 英国首相施凯尔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分别于27日与28日前往华府,共同目标是向美方奋力争取军事承诺。 川普在26日举行第一次内阁会时表明,美国不会提供直接的军事或安全保证,「我不会做超出太多的安全保证,我们将让欧洲来做这件事,因为欧洲才是他们的邻居,但我们将确保一切顺利」。 Politico指出,尽管川普政府明言美军不会参加乌克兰维和,但欧洲人仍希望美国提供支持,包括情报收集、防空和军事运输。但参加会议的一位欧盟资深官员表示,「这是浪费时间」。另一位外交官则说,「我们欧洲目前在这方面相当孤单」。 报导还提到,根据3位外交官说法,欧洲理事会主席办公室告诉各国大使,正在讨论任命一位欧盟特别代表参加任何和平谈判。另外2名外交官说,各国大使对该提案几乎没有回应。 川普至今无意让任何欧洲代表参加美俄会谈。艾丽榭宫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Breaking

    川普与日本谈好的贸易协议蠢爆了 克鲁曼批:伤害美国制造业

    美国总统川普本周得意洋洋宣布,已和日本达成重大贸易协议,再次印证川普是深谙交易艺术的高手?经济学者克鲁曼认为,这桩交易若以「烂番茄」评分只能拿零分,彰显「实在很蠢的交易艺术」。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25日撰文说,短短几个月,美国贸易障碍从平地变高楼,一反过去数十年来通过艰辛贸易协商好不容易达成的低关税,一下子拉高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的高水准。许多企业原本认定,极高的关税只是暂时的,会随川普与世界各国敲定协议而回落。 然而,日本与川普政府达成协议后,仍面临15%的关税,较川普2.0政府上台前的平均1.6%大增。媒体报导预期,欧盟也将与美国达成类似协议。若是如此,看来美国对大多数进口课征15%税率将成为新常态,有些国家甚至面临更高的关税。 川普政府宣称,这些关税将由外国人埋单,但其实关税负担主要将落在美国企业肩上,那势必会导致成本锐增。最近供应管理协会(ISM)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的调查显示,表示成本已上扬的受访者占比已升高。6月ISM制造业价格支付指数已升至69.7,显示美国目前的成本通膨水准已跃上2022年夏季以来仅见的高点。 目前为止,关税成本尚未充分转嫁给消费者,主因是美企巴望关税会降下来,所以愿意先自行吸收。但一旦企业明白,即使与日本、欧盟等贸易伙伴敲定协议,关税却不降反增,这些成本势必得转嫁出去,届时美国消费者就得受苦了。 川普夸耀与日本的协议 却不知实在有够蠢 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制造商为何愁眉苦脸,甚至火冒三丈?克鲁曼说,因为与川普祭出的其他关税合起来看,这项交易其实让众多美国制造商陷入更糟处境,比川普发动贸易战之前的情况还不如。 最明显的是汽车和零件产业。川普之前基于所谓国家安全理由,对所有进口车课征25%关税,包括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 问题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产品,通常美国制零件「含量」很高。日本车通常美制含量并不高。但今后,日本进口车只被课15%关税,比加、墨进口车的税率还要低。 尽管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有一部分可能豁免新关税,视美国附加价值的占比而定,所以情况较复杂。但有一点可确定:在日本生产汽车,虽未给美国劳工带来就业机会,缴的关税却比较低;在加、墨生产汽车,即使创造了一些美国就业机会,被课的关税却比较高。 不仅如此,川普还对进口钢铝重课50%的关税,而这些材料在汽车生产成本的占比都很吃重。日本制造商却不必支付这些关税。 整体而言,美日贸易协议与川普其他关税实施后,可能使美国与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竞争态势转而偏向对日本有利,或许其他产品也是如此。 这听起来似乎愚蠢得令人难以置信,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赶在期限前交差 类似蠢协议可能接踵而至 怎么会这样?照理说,与重要贸易伙伴谈判,美方代表想必是一群经验丰富、技巧高超的谈判员,且有一群经济专家作后盾。但实际情况却显得非常「外行」。CNBC网站刊出的一张照片显示,川普桌上摆着一张纸板,上面写着这项协议中一项被大肆夸耀、却可能没什么意义的条件--日本同意投资美国4,000亿美元,但金额被川普用签字笔划掉,改成5,000亿美元,最后宣布时又变成5,500亿美元。若将来川普用签字笔涂改天气预报,也别太讶异。 由此可知,川普2.0贸易谈判员或许对自己在干什么毫无头绪,也未察觉在急于敲定协议下,同意的关税条件竟会对美国制造业极其不利。 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川普团队之前夸口要在「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不料实际谈成的贸易协议却寥寥无几,让川普成为笑柄。所以他们现在十万火急想赶在8月1日自订期限前,做出一些重大宣布,以致对协议内容了解不够。 克鲁曼表示,其他国家已见到日本能从贸易谈判中取得什么样的条件,近期内若有更多类似协议出炉,不令人讶异。那些交易会不会一样愚蠢?或许是的。

    卡德罗夫突发溺水事故 被紧急施救送医(图)

    据“欧洲新闻网”、乌克兰国家新闻社(UNN)等多家外媒25日披露,俄罗斯车臣地区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近日在土耳其海滨度假时突发溺水事故,随后被紧急施救送医,没有生命危险。“欧洲新闻网”援引土耳其媒体消息称,事故发生在土耳其港口城市博德鲁姆。当地时间24日中午,卡德罗夫下水游泳时出现溺水症状,“突然失去意识”并沉入水下。报道称,正在附近执勤的警员发现他异常后立即呼叫救援,土耳其海岸警卫队和酒店工作人员迅速将卡德罗夫救起,急救人员对其进行现场施救,随后救护车将其转运至当地私立医院。“欧洲新闻网”称,经过医疗评估和观察,卡德罗夫没有“生命危险”,情况稳定。报道称,车臣方面暂未就此事发表声明。

    大又美上路 数千人恐失联邦粮食补助

    25日川普政府的「大又美」新法上路,纽约市官员与食物银行组织警告,数千名依赖联邦粮食券补助(SNAP)的市民恐因补助门槛收紧而失去资格。该法案虽称目标为消除浪费、诈欺与滥用,但无党派机构国会预算处(CBO)估算其实主要有利富人,反使最贫困家庭更艰困。其中,年龄18至54岁健康成年人、育有14至17岁子女的家长、55至64岁年长者、非公民合法移民、游民、退伍军人、工时不稳者与刚离开寄养系统的青年,皆为受冲击对象。 粮食券补助原由联邦全额负担,新法将使纽约州自2027年起承担15%补助,约年支出12亿元,另市府须分担1亿1100万元行政费。粮食机构称,此时租金与物价齐涨、育儿成本高,削减补助将对弱势者造成灾难。 新法取消纽约市原有的工作豁免,导致18至54岁健康成年人,未来将不再自动免除工作条件。除非能提供明确证明,显示自己每月稳定从事工作、志工服务或教育培训达80小时,否则可能被取消粮食券补助。这项规定也扩大适用对象,添加年龄介于55至64岁的成年人,以及育有14至17岁子女家长等过去未受此限制的人群。 市府估计,这项政策变动将使约25万人首次面临补助资格审查。虽然目前全市约有三分之二的粮食券受益者已在就业,但新规要求申领者必须提出书面证明,证明其工作状况稳定且可核实。对于依赖现金收入、工时不固定或从事零工经济的劳工,如家庭保姆、外送司机与兼职清洁工等,恐将面临被剔除补助的风险。 纽约市社会服务局局长帕克(Molly Wasow Park)直言,目前已进入最坏情境,新法实施将使粮食不安全者大幅增加。她也补充,问题不在于是否就业,而是「是否从事一份稳定、可清楚证明的工作」,两者间存在根本差异。粮食救援组织City Harvest政策总监纳森尼尔(Jerome Nathaniel)则批「这部新法简直是一场灾难」,指出64岁者为保有补助资格恐被迫重返劳动市场,家中有14至17岁子女者、照顾长辈者也将被纳入审查。 另市府估计,1万5000名难民、庇护申请者与贩运受害者也将因此失去资格。约48万同时领取家庭能源补助(HEAP)与粮食券者,亦恐失去每月最高200元额外补助。游民与退伍军人也须提出稳定工作证明,年满21岁的寄养系统青年未来也须符合同工条件。

    警临检法拉盛「小吃夜市」 摊贩叫苦民众叫好

    因应社区投诉,纽约市警109分局24日晚间联合市清洁局,针对皇后区法拉盛金城发超市门口一带的「小吃夜市」联合执法。警方随后于社群平台发文表示,当晚在现场没收一辆流动餐车,开出六张传票,并查扣约2800磅食品和物品。 据悉,法拉盛金城发超市门口夜间常聚集大量小吃摊贩,逐渐形成规模可观的「人气夜市」,不仅吸引许多食客前来,也带动社区夜间经济。但随着摊贩数量不断增加,附近居民对于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和噪音等问题投诉日增。 24日晚的联合执法行动让不少小贩措手不及。一位经常在现场摆摊的油炸食品小贩无奈表示,他刚推出餐车不到半小时,就遇到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所有餐车、器具与食材全部被没收,「辛苦准备的一切一夜之间全没了,损失惨重」。另一位贩售煎饼的小贩则坦言,生活本就艰难,如今一张罚单动辄高达1000元,更让生计雪上加霜。 但许多居民看法不同。有居民称,部分小贩的食品「又贵又不卫生」,「一杯色素饮料敢卖10块钱,还不好喝」、「臭豆腐10元才10粒,贵得要死」,还有顾客反映摊贩在大夏天没有冰箱,食品卫生令人堪忧,「吃了两次路边摊经常拉肚子,现在再也不敢买了」。附近餐馆业者坦言,正式店面月租上万元,对于摊贩成本低、却卖得比店内还贵早已不满,认为「不公道」。 另有居民质疑执法效果,指出类似扫荡早在去年就有,「但过几天小贩又会回来,基本没用」。 现场也有持正规许可的餐车,未被查处。根据今年街头小贩组织「街头小贩计划」(Street Vendor Project)的统计,目前纽约市约有2万3000名街头小贩,多数从事食品贩售。其中约75%的食品小贩、37%的商品小贩为无照经营。除皇后区法拉盛,全市其他地区的诸多小贩面临「一照难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