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7372 帖子
杜鲁多下台后,潜在接任自由党领袖会如何治理加拿大?
自由党领袖候选人辩论如期展开,周二,在蒙特利尔举行的自由党党魁辩论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再次成为讨论的核心。
图源:citynews
就在24小时前,候选人Mark Carney、Chrystia Freeland、Karina Gould和Frank Baylis刚刚在同一舞台上进行了一场法语辩论,而这次则是英语辩论的较量,他们首先阐述了自己应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计划。
相比周一的法语辩论,这场辩论中候选人之间的分歧更加明显。周一的辩论中,候选人们很少直接进攻,很多观点也较为一致,而在周二的英语辩论中,他们虽然没有进行正面攻击,但明显展现了不同立场。
贸易战与关税
图源:citynews
民调领先的Mark Carney表示,加拿大必须采取“对等关税”政策。
他说,“对美国造成最大影响,同时让加拿大受影响最小”。
这位前加拿大央行行长表示,加拿大必须利用自身资源,并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以增强经济实力。他还指出,美国已经开始感受到特朗普政策带来的经济影响,而加拿大将进一步放大这一影响。
Carney补充道,加拿大的各省和地区需要团结一致,共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图源:citynews
Chrystia Freeland:特朗普是二战以来加拿大面临的最大威胁
前财政部长Chrystia Freeland重复了她在周一辩论中的观点,称特朗普是“自二战以来加拿大面临的最大威胁”,并表示自己是最有能力应对特朗普的候选人。
她指出,美国依赖加拿大的资源,像美国农场局(American Farm Bureau)这样的游说团体很快就会因关税问题向特朗普施压。
Freeland说道,“他们的反应和痛苦最终会让特朗普退缩,就像上次一样”,并援引她在特朗普上届政府实施关税时的经验。
Freeland还提议采取“对等报复”措施,针对特朗普的盟友实施反制关税,包括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乳制品和佛罗里达的橙汁产业。她还提议对Elon Musk的特斯拉公司征收报复性关税。
她说,“如果你打我们,我们就会还击”。
Freeland补充道,她将与墨西哥、巴拿马、丹麦等国家合作,组成共同战线,打造一个新的世界秩序,使加拿大成为领导者,而不再让美国处于主导地位。
图源:citynews
Karina Gould:呼吁加拿大人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前众议院领袖Karina Gould认为,加拿大必须利用美国需要的资源,并呼吁加拿大人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例如不去佛罗里达旅游,不购买佛州橙汁。
Gould说道,“你不能带着计算器去参加刀战。你必须强硬回击,并使用正确的工具,而这正是我作为总理要做的事情。”
她表示,如果当选总理,她的第一项措施将是召集所有省份和地区,共同制定应对特朗普关税的计划。
图源:citynews
Frank Baylis:特朗普不会停止,除非我们让他学到教训
前国会议员、蒙特利尔商人Frank Baylis表示,他在商界40年的经验使他深谙特朗普这类“恶霸”的思维方式,并声称自己能够应对美国总统的“关税讹诈”。
“我可以预测他的行动,并帮助加拿大建立防御体系,阻止他这么做,同时展开反击——这将是必要的。”Baylis说道。
Baylis表示,他将撤回加拿大政府向美国提供的13亿美元边境安全援助,该援助计划原本旨在安抚特朗普对边境和芬太尼问题的不满。他还表示,将前往墨西哥与总统Claudia Sheinbaum达成协议,以加强加拿大的贸易伙伴关系。
“特朗普不会停止,除非他意识到自己无法随心所欲。”Baylis说道。
党魁选战进入关键阶段
周二的辩论由前CBC记者、现Global Public Affairs的Hannah Thibodeau主持。这是候选人们最后一次有机会直接对阵对手,并可能改变竞选格局。
近期民调显示,如果Carney当选党魁,自由党将获得显著支持增长。
从周三开始,自由党党员将可提前投票,选出接替杜鲁多的下一任党魁。
住房政策
Karina Gould 提议制定“工业住房战略”,加大住房投资,并增强首次购房者激励措施(FTHBI)。
Chrystia Freeland 提议削减首次购房者的税收,并增加“首次购房储蓄账户”(First Home...
梵蒂冈:教宗病况进一步轻微改善 肾衰竭好转
梵蒂冈今天晚间表示,教宗方济各病况在过去24小时出现「进一步轻微改善」,并且持续在医院内工作。
报告指出,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昨晚做的电脑断层扫描显示肺炎过程的正常演变,血液检测数字比之前进步,过去几天检查出的轻微肾衰竭症状已消退。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教宗14日入院迄今,教廷晚间发布教宗最新病情,未再使用危急(critical)字眼,并称教宗情况有进一步轻微改善。
报告指出,教宗继续接受高流量氧气治疗,他今天未出现气喘性呼吸危机,但物理性呼吸治疗仍持续。
不过尽管教宗病况改善,医疗团队仍保留对教宗预后情况的评估。梵蒂冈表示,教宗早上接受了圣体圣事,下午时间主要用于处理公务。
根据梵蒂冈早上发布的教宗病况消息,教宗昨晚度过平静的一夜,充分休息后已可「坐在扶手椅上」工作。报告也提到教宗持续接受大量抗生素治疗。
全网都在等她长大…「史上年纪最小女神」小芈月变桑稚
中国甜宠剧「难哄」开播后引爆讨论度,而剧中饰演桑稚的刘楚恬更是凭借细腻的演技和贴脸的角色塑造,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
「难哄」改编自中国晋江文学城同名小说,原著作者竹已着有姊妹作「偷偷藏不住」,这2部作品分别描述桑家兄妹桑延与桑稚的暗恋故事,皆被推崇为「暗恋小说天花板」。
在「偷偷藏不住」电视剧中,桑稚由赵露思饰演,而在「难哄」中桑稚则由刘楚恬出任。乍听之下可能对刘楚恬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她其实是演戏经验非常丰富的童星。
刘楚恬的演艺生涯始于5岁时出演「芈月传」中的童年芈月,软萌可爱的形象让她迅速走红。随后,她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饰演的小明兰更是深入人心,她的演技被观众评为灵动自然,加上一双大眼明亮楚楚动人,曾被封为「史上年纪最小女神」。刘楚恬也被无数网友禁止整容,希望天然美人保持原生脸蛋,现在的刘楚恬甜美的模样没有长歪,并保有青春少女的天真与活泼,更重要的是与生俱来的镜头感以及故事感,未来无可限量,也难怪中国网友会说:「演艺圈都在等她长大。」
桑稚这个角色在原着中是个天真烂漫、内心细腻的高中少女,15岁的刘楚恬的外形和气质与角色高度契合。她绑着丸子头、穿着校服的形象,完美还原了书中的「少女感」,让观众直呼「这就是桑稚本稚」。
今年平均退税金额 比去年少三成
国税局(IRS)统计初步申报数据后指出,今年平均退税金额要比去年减少32.4%;此外,因为国税局人事遭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削减,专家呼吁纳税人不要用电话来查找退税进度,可上网或用智能手机app即时追踪进度。
CNBC频道25日报导,国税局21日表示,今年报税季自1月27日开始,平均退税金额截至2月14日为2169元,比起约一年前的3207元来得少,该数据只反映今年退税。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不过2月14日退税数据还没纳入获得工作所得抵税(EITC)或额外儿童抵税的退税,原因在两项抵税在2月中旬前不会公布。去年申报数据已纳入两项抵税之后的退税金额。两项抵税相当可观,甚至有些案例可以让退税金额来到五位数。
一般来说,如果一整年薪资已被先扣应纳税金额,或每季估计税金,那么纳税人可以期望有税金可退。相形之下,并未先扣足够,那么一般还要补税。
国税局表示,虽说目前退税平均金额少一些,但「依历史经验,随着更多报税单流入,各申报季的数额会较平均」。
截至2月14日,国税局收到约3300万件个人纳税申报,该局估计4月15日申报截止日前,会收到超过1亿4000多万件申报。
截至2024年12月27日,2024年报税季平均退税金额在3138元,2023年12月下旬则为3167元。
马斯克DOGE继续削砍联邦员工,国税局人力也遭大幅裁减。人力遭到裁减,会怎样影响未来的报税服务,目前还不清楚。但税务专家建议纳税人多检查报税单一遍,力求准确,避免自己要与国税局额外增加接触。
「全国税务专业人士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ax Professionals)注册会计师欧萨本(Tom O’Saben)表示,不要去电国税局查找退税,可以上国税局的「在哪里查退税」(Where’s My Refund?)网页,或者用手机「IRS2Go」app查找,24小时都可查得到。国税局表示,一般在收到报税单21日之内会核发退税,但一些报税单要额外审核,所以退税日可能延后。
南加婴儿携高传染病毒 从亚洲飞抵洛杉矶国际机场
洛杉矶县公共卫生局表示,一名携带高传染性麻疹病毒(measles)的婴儿,19日从韩国首尔飞抵洛杉矶国际机场(LAX)B航站楼(Tom Bradley), 当天下午1时至4时在B航站楼的人,可能面临感染风险。该婴儿从机场离开后,返回其位橙县的家中。
洛县公共卫生局25日称,该感染者2月19日乘坐大韩航空(Korean Air)KAL11/KE11号航班,抵达洛杉矶国际B航站楼。该班机是大韩航空从首尔直飞洛杉矶的航线之一。 当天下午1时至4时期间,在B航站楼的人「可能因接触该旅客而面临感染麻疹风险」。
橙县卫生保健机构通过新闻稿确认,该患者是一名从国际旅行回国的婴儿,抵达后居住在橙县家中。除旅途外,该患者没有另外与社区接触。
橙县卫生官员Regina Chinsio-Kwong表示,麻疹是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很容易通过空气和表面传播,可导致肺炎、脑肿胀甚至死亡等,尤其是未受疫苗保护的幼儿。近年来,美国确诊的麻疹病例中,有25%需住院治疗。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皮疹、咳嗽、眼睛发红、流泪。人们在皮疹出现前约四天到皮疹出现后四天期间,具传染性。
接触者应确认是否曾接种过麻疹疫苗。若过去没有得过麻疹,且尚未接种麻疹疫苗,则一旦接触,就会有感染风险,通常在接触后的7至21天内,有患上麻疹风险。接触者若超过21天(3月11日)没有出现症状,则不再处于危险中。
应监测症状包括: 高烧(高于101° F)、咳嗽、流鼻水、眼睛发红或流泪,在其他疾病症状出现后三至五天出现皮疹,通常从脸部开始,然后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
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全国共报告93例麻疹病例,涉阿拉斯加州、加州、乔治亚州、新泽西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市、罗德岛州和德州。今年已报告三次「疫情(3例或更多相关病例)」,其中92%的病例(86 例)与疫情暴发(outbreak-associated)有关。与2024年16次疫情、69%与疫情暴发有关的数据相比,今年疫情更加集中。
在年龄分布方面,52%的病例出现在5至19岁的青少年中,30%的病例为5岁以下儿童。25%病例需要住院治疗。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脆弱,其中43%病例需住院。
疫苗接种率,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95%的病例未接种或接种状况不明。至今未发现接种两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的人群有病例。公共卫生专家呼吁加强疫苗接种工作,以应对这一高传染性的疾病。
Breaking
少林寺就差上市了?释永信,袈裟下的资本迷局(图)
少林寺,就差上市了。释永信,到底多有钱?2015年,一位自称曾是少林弟子释正义的人在网络上“实名举报”,发布《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控诉释永信与多女子关系复杂,并质疑其拥有两个身份证。2017年2月调查结果显示,相关指控证据不足。10年弹指一挥间。2025年7月26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惊人消息再次席卷网络。为什么10年前大家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10年后众人又纷纷质疑?执掌少林寺26年的时间里,释永信构建起一个横跨多领域、覆盖海内外的超级商业帝国,让少林寺从一座千年古刹蜕变为兼具宗教属性与商业活力的文化IP,其商业化路径既创造了惊人的经济价值。释永信这次还能带着袈裟下的商业帝国,全身而退吗?1初涉商业,敏锐布局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65年出生于安徽阜阳。1981年,16岁的他来到少林寺,拜行正长老为师,法名永信。在少林寺的早期岁月里,他便展现出与传统僧人不同的视野——当多数寺庙还沉浸在晨钟暮鼓的节奏中时,他已开始思考如何让少林文化在时代浪潮中存续并扩大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市场经济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互联网的微光刚刚点亮。1996年,在多数人还不知“网站”为何物时,释永信推动建立了少林寺官网,成为中国最早触网的寺庙。网站不仅发布寺庙动态,更公开《易筋经》《洗髓经》等少林经典,以“武功秘籍”为诱饵,迅速吸引全球武术爱好者关注,仅上线半年便积累了数万条海外访问记录,为少林文化的商业化传播埋下第一颗种子。1998年,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这一中国佛教界首个商业化公司的诞生,标志着少林寺从“被动接受香火”转向“主动开发价值”。公司初期业务涵盖旅游纪念品销售、武术培训咨询等,虽因政策调整于数年后注销,却为后续商业布局积累了经验——释永信在此过程中明确了“以文化为内核,以商业为手段”的路径,即通过商业收益反哺文化保护,而非单纯追求利润。多元扩张,构建商业版图。进入21世纪,释永信的商业布局进入爆发期,从文化产品到实体产业,少林IP的商业价值被层层拆解、多维变现。于是他把“功夫”变成可交易的符号。首先是出版与传媒:2002年成立的少林书局,不仅出版《少林功夫史》等学术著作,更推出《少林武功入门》等通俗读物,年发行量最高达50万册;2005年与凤凰卫视合作拍摄纪录片《百年少林》,以影像化方式强化IP认知,相关光盘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接着是知识产权授权。2003年,少林寺将“少林”品牌授权给网络游戏《少林传奇》,获得38万元版权费,这一尝试虽金额不大,却开创了宗教文化与网游结合的先例。此后,从影视剧武术指导(如《少林寺传奇》系列)到运动品牌联名(与某国产品牌推出“少林功夫鞋”),知识产权授权成为稳定收益来源,仅2010-2020年,相关收入累计超2亿元。还有医学与大健康。2003年重启的少林药局,在传统秘方基础上开发出活络膏、少林灵芝茶等产品,通过“非遗传承+现代工艺”包装,单价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成为中医药领域的“网红品牌”。最后是旅游与体验。在他的运作下,“古刹”变成流量入口。少林寺的旅游开发堪称“教科书级”案例。释永信推动景区升级,从单一参观拓展为“观光+体验”模式:游客可付费参与“一日禅修”(200元/人)、武术体验课(500元/小时),甚至定制“少林文化研学之旅”(3天2晚套餐价3800元)。据嵩山旅游部门数据,2017年景区门票收入3.5亿元,而衍生体验项目收入超1.2亿元,占比近三分之一。2019年游客量峰值达420万人次,按人均消费300元计算,旅游相关总收入超12亿元。之后,释永信开始涉足电商与新零售。2008年上线的淘宝店“少林欢喜地”,初期仅售卖佛珠、禅修垫等用品,2015年转型为“文化生活品牌”,推出禅意香薰、少林主题文创(如“扫地僧”玩偶),年销售额从百万元级跃升至2020年的2300万元。2021年,少林寺入驻抖音,释永信亲自出镜录制“少林智慧”短视频,账号粉丝半年破千万,直播带货首秀中,单价999元的“少林药局定制礼盒”5分钟售罄,单场销售额破500万元。与此同时,释永信一直在策划撬动海外市场,而实际上释永信的国际化布局更显商业野心。1999年率武僧团登陆英国白金汉宫后,少林武僧团每年在全球巡演超200场,每场演出收入从初期的10万美元升至近年的50万美元;在海外设立的50多个“少林文化中心”,采用“会员制+分级收费”模式:普通会员年费300美元,可参加基础武术课;VIP会员年费2000美元,能获得高僧指导。据外媒报道,仅美国洛杉矶中心,年会员收入便超300万美元。此外,海外授权的“少林主题餐厅”“少林瑜伽馆”等,每年为少林寺带来千万美元级品牌使用费。2从“寺庙”到“资本玩家”的跨越释永信的商业帝国之所以被称为“帝国”,核心在于其对资本的运用——通过公司化运作,让少林IP与资本深度绑定。2008年成立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少林资管”),是这一运作的核心平台。该公司由释永信持股80%(后因政策调整变更为寺庙持股),注册资本从100万元逐步增至1亿元,对外投资的16家公司覆盖多个领域:制造业:控股河南某武术器材厂,生产“少林牌”刀枪剑戟,供应国内外武馆,年营收超8000万元;文旅地产: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少林小镇”项目,在郑州、登封等地建设包含禅修酒店、文化商业街的综合体,通过物业出租和品牌分成获利;金融投资:2016年参股某村镇银行,持股比例5%,涉足金融领域。最引发争议的是2022年的“郑州拿地事件”。当年4月,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亿元竞得郑州一块商业用地,而该公司股东中,少林资管间接持股10%。尽管少林寺随后发布声明称“仅为财务投资,不参与开发”,且最终退出股东行列,但这一动作仍被外界解读为“寺庙进军房地产”的信号——据测算,该地块若建成商业综合体,潜在收益可达10亿元以上。3争议与质疑释永信的商业帝国越庞大,争议声浪便越汹涌,核心焦点始终围绕“宗教清净性”与“商业逐利性”的冲突。其中关于“过度商业化”的批评一直不曾间断。如媒体曾曝光少林寺内“高价香”明码标价,最低400元、最高10万元,被指“把拜佛变成花钱买心安”;景区内商铺租金高昂(核心区域年租金达百万元),售卖的“开光饰品”价格虚高,引发“借信仰敛财”的质疑。又有学者批评,少林武术从“修行方式”沦为“表演商品”,武僧团海外巡演更像“商业秀”——而“少林IP”的过度授权(如某快餐品牌推出“少林汉堡”),让传统文化符号变得廉价。实际上关于释永信个人的争议,更是一直在持续。其中就包括财富与身份的反差。网络流传其“佩戴名表”“乘坐豪车”(少林寺回应称车辆为景区统一调配)、“袈裟价值16万元”(实为特殊工艺定制,用于重要佛事),与公众认知中“僧人清苦”的形象形成反差。尽管少林资管称“股权收益全部用于寺庙修缮和慈善”,但释永信曾持股80%的事实,仍被质疑“个人与寺庙利益绑定”。2015年,有举报称其“侵占香火收入”,虽经调查未查实,但舆论争议持续发酵。面对争议,释永信的回应始终如一:“商业化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少林文化。”数据显示,少林寺每年将约30%的商业收入用于古建筑修复(如2010年耗资2亿元修缮塔林)、文物保护和慈善事业(2020年向武汉抗疫捐款1000万元),这一说法得到部分学者认可——在政府拨款有限的情况下,商业化或许是传统文化存续的无奈选择。4风暴突至2025年7月26日上午,一则惊人消息如风暴般席卷网络: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这一消息瞬间点燃了舆论,让本就备受关注的少林寺和释永信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最先爆料的是自媒体“媒派”,文中虽未直接指名道姓,但通过“中原某千年古刹的‘释某某’方丈被带走”等关键信息,明眼人都能猜到所指正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紧接着,其他自媒体经过核实也确认释永信确实已被带走,并特别指出“此次被带走调查或许与经济无关”。凤凰周刊的记者致电少林寺外联负责人郑老师求证时,并未明确否认。对方只称近日没看到释永信,让等官方消息。媒体又询问寺内3位法师,得到的回答也模棱两可,要么说“等官方消息”,要么干脆不回应 。这种种异常的反应,不仅没有平息舆论的猜测,反而让传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引发了公众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担忧。回顾释永信的过往,他几乎从出现在公众视野起,就深陷形象危机的漩涡。从早期关于他到底是僧侣还是商人的争议,到后来逐渐升级为侵吞财产、包养情妇、私生子女等一系列流言蜚语,他的每一次商业举动和个人生活细节,都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与质疑的焦点。2015年那场实名举报风暴,更是对他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尽管官方调查最终还他清白,但质疑的声音却从未真正消散。如今,被带走调查的传闻再次甚嚣尘上,无疑让他和少林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5商业帝国何去何从?如果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传闻属实,那么对于少林寺以及他苦心构建的商业帝国而言,无疑将带来一系列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从商业运营层面来看,少林寺目前多元化的商业布局可能会陷入短期的混乱和停滞。以少林资管为核心的资本运作体系,其对外投资的16家公司在决策和运营上可能会因释永信的缺席而面临不确定性。释永信作为方丈,在推动少林文化传播和商业化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少林寺的一张重要名片。他的被调查传闻,无疑会对少林寺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让公众对少林文化的纯粹性和传承的正统性产生怀疑。目前,少林寺和相关部门尚未发布任何官方通报,真相依然迷雾重重。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释永信和他构建的商业帝国所经历的这一系列风波,都将成为研究佛教与商业关系、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案例,其经验与教训也将为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算清中美日住房隐形账单,低持有成本是笑话(图)
内容提要:中美日住房成本对比揭示认知偏差:北京房价收入比达纽约5.77倍,持有成本(物业费+停车费)占收入5.7%反超美国房产税(3.2%)。中国高房价衍生巨额机会成本(年损收益占收入11.4%)及全球最低租金收益率(2.03%),二手房交易税费更高。破除“永久产权税高更亏”误区。但在我们这里,越来越多的人谈及经济问题时,喜欢构建一种特殊的“自信体逻辑”。比如谈到收入和支出。我们的收入比别人低很多,数据在这没法狡辩,便有人说,他们收入高,物价也高,按PPP平价计算,我们的消费也不低。虽然PPP中一个二两的中国馒头与一个一百克的美国面包、一件淘宝20块钱的洗两水就变形的T恤和一件20美元的可以洗两百次的polo衫,都是等价物。当你转而谈到人家的房价便宜,房子还是永久产权,但我们的房子贵,还只有70年使用权时,这些人立马就会说,他们的永久产权每年要交房产税,不要70年一套房子交没了。我们虽然只有70年使用权,但我们没有房产税,70年后意思一下土地税,使用权又顺延了。真的如此吗?一、中国的房价很贵,北京的房价收入比为东京和纽约的2.91倍、 5.77倍。根据Zillow的数据,美国家庭绝大多数购买、居住半独立式别墅和独立式别墅。通常使用面积前者为150-200平方米,后者为200-300平方米,超过300平方米基本属于豪华别墅。2025 年二季度美国独立别墅的平均房屋价值为367,969美元,比去年增长0.8%。中位数为409,933美元。日本住宅类型分布中,单独住宅(别墅)占比约60%-65%,公寓(多单元建筑)占比约35%-40%。以200平方米别墅为例,二季度东京核心区域成交价大约在2亿日元,折合约130万美元。郊区总价约1亿日元,折合约67万美元。中国城镇,95%的家庭居住在高层公寓里。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的住宅销售量和销售额,1套150平米的平均房价大约152万人民币,折合21.2万美元。但是,统计学和经济学作比较,可比性是第一因素。用中国的公寓楼价去比较美国的别墅,应该不具可比性。不过,NUMBEO网站列出了2024年全球主要城市的公寓单价。纽约每平米17355美元,居11位,北京15067美元紧随其后,东京每平米10755美元,居24位。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纽约人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733美元;日本内阁府公布的东京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1.31万日元,折合26888美元;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2464元,折合约12932美元。按此计算,买一套100平米的公寓,美国纽约人需要20.2年的全部可支配收入,日本东京人需要40年,中国北京人需要116.5年。亦即从收入购买力角度看,北京的房价是日本东京的2.91倍,是美国纽约的5.77倍。二、中国住宅只有70年使用权,持有成本就一定比美国日本低吗?一些在媒体、自媒体传播美国、日本房子虽然比我们便宜,还有永久产权,但持有成本高昂,每年都需要交什么房产税、社区费、房屋保险费等费用,什么交个四五十年,一套房子交没了,不像我们,虽然房价贵几倍,还只有70年使用权,但没有房产税,70年后交点土地出让金又是70年。中国人其实是一次缴费就可以永远住着没有什么持有成本的房子,不像美国、日本人每年要交钱割肉,能享受这样的好事你就偷着乐吧!还有人说,那些吐槽70年产权的人,还是让他们同日美等国一样,交一辈子房产税吧。三郎想说,事实上以上这样的观点,纯属选择性比较和片面性解读。第一,美国和日本有房产税,美国去年交税率为房产价值的1.09%。日本为0.2%-0.5%。是的,美国人、美国人住的别墅(通常指单户住宅,single-family homes)需要缴纳房产税,也叫物业税(property tax),但住公寓是不需要缴纳物业税的。他们的房产税是地方政府(州、县、市或镇)对房产所有者征收的一种税,主要用于资助公共服务,如学校、道路、警察和消防等。但美国、日本的房产税,并没有大家误传的房屋价值2%左右那么高。美日的房屋价值都是基于政府委托的专业机构的评估市场价50%-70%确定,并享受多项减免。美国的房产税不同的州不同,大约在0.5%~2.5%之间,大多在1.5%~2%,但2024年美国典型别墅中位数价值约41.2万美元,平均年物业税约4500美元,税率1.09%。去年全年美国征收的房产税为7000亿美元,占其可支配收入总额的3.2%左右。日本房产税主要由固定资产税和都市计划税组成,合计税率约为1.7%,但实际征收经过多项减免,最终实际税率约为0.2%-0.5%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美国和日本,物业税和房产税通常是指同一回事,英文统称为 property tax。没有交了“房产税”还要交额外的“物业税”或物业费这一事实。此外,美日都有资本利得税。即卖房时,若房产增值,需缴纳资本利得税,税率0%-20%,视增值金额而定。2025年,自住别墅出售可享受25万美元(单身)或50万美元(已婚)免税额。有人还说美国住房还要交地方附加税。在某些州的确有额外的特殊评估税,用于特定项目(如修路、排水系统),但这些通常包含在房产税账单中,即包含在7000亿美元的房产税总额中。第二,中国目前房屋不仅征收房产税,还要缴纳物业费。以北京为例,中档小区其物业费每月每平米在4元至6元左右,按中位数5元计算,每年60元,按每套150平计算,一年物业费9000元,占到三口之家可支配收入的3.24%。大家注意到了吗,这个占比和美国的房产税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对比略高。但此外,中国人95%住公寓,停车都要交停车费,北京中档小区每月停车费在300-700之间,中位数500,一年7000元,按每户一辆车计算,占到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2.5%。日本、美国多数人住别墅,不用交停车费。如果把物业费和停车费合并计算,其实北京人住房每年需要支出的费用达到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7%,远高于美国人的房产税了。第三,不要忽略住房价格超过纽约东京部分的财务成本或者资金收益损失。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金融游戏。北京的房价是东京的2.91倍,是纽约的5.77倍。以北京一套150平米的房子约22.6万美元为例。按东京的房价收入比计算只需要7.77万美元,多支付的14.83万美元,购买票面利率2.4%左右的20年期国债,每年收益3559美元,约2.54万元人民币,占一家三口可支配收入的9.03%;按纽约的房价收入比计算只需要3.92万美元,多支付的18.68万美元,购买票面利率2.4%左右的20年期国债,每年收益4483美元,约3.21万元人民币,占一家三口可支配收入的11.41%。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北京人和纽约人对比,我们提前将额外的18.68万美元交给开发商,不仅本金没了,每年损失的收益是纽约人住房持有成本的3.57倍。加上停车费,则为4.35倍。我们每年的住房持有成本实际上比美国人多4.35倍,怎么就觉得仅仅因为美国人交了房产税,我们没交,就以为别人特冤大头呢?到底谁是冤大头呢?三、从租金收益率来看,我们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上图是中美住宅租金收益率的比较数据。2024年,中国50城的平均租金收益率为2.03%,美国平均为6.8%,是我们的3.35倍。如果说我们比较持有成本是完全从自住的角度来比较中美住房自住成本的差异,那么租金收益率,主要是比较住房的投资收益率。毕竟国家鼓励中国人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而出租住房,是中国家庭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主要项目之一。中国的租金收益率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房价贵、个人收入低。房租贵,同样的租金收益率也低。个人收入低,房子租金加不上去。一般而言,租金一旦超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剩下的钱租户就无法正常生活。目前,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全球最高,但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主要国家中最低。这一高一低导致租金增速滞后于房价,房租收益率被稀释。另外,中国户籍管制下,人口流动率自然不如美日那么高,但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接近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导致住房空置率高,供应过剩,也抑制了租金上涨。总体来看,美国的租金收益率显著高于中国,反映出两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和投资回报的本质差异。四、二手房交易税费成本,中国也高于美国。中国二手房交易税费占比(占房屋交易金额)的明细如下:契税,买方承担,税率1%-3%。增值税,卖方承担,税率为5.3%。个人所得税,卖方承担,按成交价1%或差额20%征收。印花税(0.05%)、登记费(80元)、评估费(0.3%-0.5%)等小额费用。综合税费计算,满足免税条件的普通住宅约1%-3%,非免税住宅可达7%-10%。比如增值税5.3% + 个税1%...
在台小仓库起家 增站运筹布局美国开仓储连锁平台首例
负责仓储管理的阿姨接过拣货单后,迅速推着行动货架前往指定区域拣货,接着依据客户需求粘贴条码,或是绑上精致蝴蝶结,并将商品与文宣一并装箱,最后交由物流车出货。不到半小时,一笔来自中小企业电商的订单便顺利完成。
这套看似流畅的作业流程,其实是台湾新创公司「增站运筹」历经2年磨练、从零打造的智能仓储控管系统成果。如今,增站运筹即将进军美国,成为台湾首家布局美国市场的仓储连锁平台业者。
增站运筹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张贺翔接受中央社专访,谈起当年创业契机很简单,他看到超商包裹堆积如山,背后衍生的拣货需求,便向父母租借70坪仓库管理起步,开始动脑筋拨算仓储管理这门生意。
一头栽入仓储事业后,才发现这个传统产业普遍毛利偏低。虽有仓储业者导入仓储管理系统(WMS)提升效率,但受限资金与规模,新系统早已变成老古董,有的甚至只有一间小小仓储空间,发挥不了规模效益。张贺翔看准仓储业痛点,决定做起「软硬件集成」,打造一站式智能仓储服务业。
张贺翔带领增站运筹团队,设计出集成在线软件、线下仓储的智能仓控系统,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串接各大电商、物流等业者平台后台,只要电商平台收到订单,系统便能汇整订单、启动出货程序,为电商企业主省下20万至50万元的对接系统建置费用。
传统作法上,需要把电商的订单数据对接到物流业者的后台,「现在只需要一键,就可以把客人的资本数据,在仓储自动调度排序,相同类似产品也会排在一起」,张贺翔说,加速仓储作业的关键是API串接,「没有用API就没有竞争力」。
面对AI浪潮,增站运筹也积极导入智能化应用,包括生成式AI对话功能,可查找订单、修改货品资讯、了解库存或进行平台串接设置;以及开发AI机器人应用,通过大量订单数据、处理环境与打包动作影片,训练仓储机器人,规划明年导入后可提升捡货的效率。
有别于传统仓储物流,通过猎地壮大经济规模的商业模式,增站运筹改以「加盟」形式,结盟各地中小仓储业者,形成点对点遍布北部、中部地区的卫星仓网络。
张贺翔说,这种轻资产模式,不仅减轻公司资本压力,也能迅速扩张据点与市场。
今年5月,增站运筹获选经济部台湾新创企业代表,赴美参加Select USA新创竞赛活动,初登国际舞台即获国际创投青睐,成功获得400万美元投资。这笔资金将运用在拓展美国市场,增站运筹预计年底在美国成立办公室,并在北加州设立仓储。
张贺翔指出,美国约9成货品是依赖外国进口,随着台湾零售、食品和电子零组件等业者赴美投资,未来规划结合当地的物流和仓储业者,打造稳定、发货快速的卫星仓储加盟。
「当台湾半导体、零售业供应链都在前进美国路上,增站运筹当然要参与,发挥最后一哩路的关键角色」,张贺翔雄心壮志地擘划海外版图。
巨浪之下:日本芯片制造商在中国竞争下破产(图)
日本一家专注于功率半导体的合约芯片制造商JS Foundry,在来自中国的巨大产能扩张浪潮的冲击下,于近日向东京地方申请法院破产保护。这一事件不仅与一家曾经被视为日本半导体复兴希望的企业黯然落幕,更凸显了全球半导体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的令人震撼而深刻的结构性转变。JS Foundry的倒下,是一场由份额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完美风暴”。其最直接的导火索是与一家中国台湾公司的战略合作谈判纠纷。这究竟是被寄予厚望的合作,旨在通过引入外部资本和技术,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然而,谈判的失败却失去了关键的救生索。与此同时,该公司面临着持续的内部运营危机——其芯片制造厂的产能暴跌,运营成本高企,最终无力维系。然而,将JS Foundry推向深渊的深度、也增加性的力量,源自庞大的邻国——中国。近年来,中国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以外部的规模和速度扩张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比重,特别是在成熟的制程和半导体势力等领域。这种国家主导的产业扩张,催生了新的芯片制造商,其先进的升级策略和庞大的产能,对JS Foundry的现有市场参与者构成了竞争性的压力。“中国冲击”与全球供应链激增JS Foundry的破产,是全球半导体产业一个令人不安的缩影。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凭借其在半导体材料、设备及部分高端芯片领域的精深技术,在全球供应链中引领着导师的地位。然而,在芯片制造阶段,尤其是成本对极为敏感的成熟制造工艺领域,它们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中国厂商的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它们不仅在国内市场形成迅速替代进口产品,还在国际市场上凭借价格优势大举扩张。这种策略虽然引发了其对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决定的担忧,但在许多应用领域,成本优势成为无法被忽视的性因素。对于像JS Foundry这样规模缩小相对、又未能及时在技术上代差异优势的企业而言,这种竞争几乎是无法承受的。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对日本半导体产业未来战略的深刻反思。日本政府近年来已投入巨资,力图通过吸引台积电(台积电)等顶尖企业设厂、并支持新一代本土芯片企业(如Rapidus),重振其在全球半导体竞赛中的地位。铸造厂的案例论证,一个关注尖端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应对来自成熟制造工艺领域的全面冲击。如何在保持领先技术与产业维持生态系统的缺陷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日本决策者面临的严峻考验。JS Foundry的破产,其影响远不止于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它向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市场正在被重新定义,旧有的竞争格局已经难以为继。对于美国、欧洲等同样属于本国半导体产业的国家而言,这既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需要重新利用其产业政策的机会。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芯片已经成为科技竞争必然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各国政府纷纷推行安全政策,试图建立一种具有歧视性和性的本土供应链。然而,这种由政策驱动的产能扩张,也可能会加剧全球范围内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导致更多企业像JS代工厂一样,在惨绝人寰的淘汰赛中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