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7276 帖子

    WNBA/6枚奥运金牌传奇 42岁陶乐西宣布退休

    42岁美国女篮传奇陶乐西(Diana Taurasi)正式宣布从WNBA退休,她接受「Time」访问时表示,就在新年的第一天,她意识到自己「没有这能力」,不过不论身体或精神上都已满足,十分开心超过20年的篮球旅程。 22岁加入凤凰城水星队(Phoenix Mercury)的陶乐西,2004年成为WNBA选秀「状元」,20年职业生涯都效力凤凰城,并助队在2007年、09年及14年登顶,后两次都获得总冠军赛MVP荣耀;她菜鸟年不但获得最佳新秀,MVP票选也名列第3,生涯共14度入选最佳阵容、11度获选年度第一队,也11度入选全明星阵容。 2009年,陶乐西以场均20.4分、5.7篮板、3.5助攻拿下生涯唯一的MVP;2017年她超越名人堂球星汤普森(Tina Thompson),成为联盟史上得分王,2003年以41岁年纪成为WNBA史上第一位「万分俱乐部」成员,如今带着10646分告别赛场,和得分榜排名第二的查尔斯(Tina Charles)相差近3000分。 陶乐西还是六枚奥运金牌得主,是奥运篮球史上最多金成员;她从2004年雅典奥运到去年巴黎奥运都没缺席,且六届赛事助队缔造完美的百分百胜率。 宣布退休的陶乐西提到,相信有人会和自己对篮球有同样的渴望和热情,不论是WNBA得分纪录或是六枚奥运金牌,自己纪录有招一日会被改写,「这就是体育运动的意义,这会很有趣,希望不要太快到来。」她补充说。 陶乐西宣布退休,水星老板伊什比亚(Mat Ishbia)和WNBA主席恩格尔伯特(Cathy Engelbert)都发表声明,表彰女篮传奇的贡献,伊什比亚称陶乐西将永远是水星大家庭成员,恩格尔伯特则形容女篮传奇对下一代影响甚巨、将永远历史留名。

    凌峰在日本二度中风昏迷10天 再度露面曝健康现况

    80岁凌峰去年传出二度中风,他今天出席台湾优质生命协会举办的2025爱传承关怀演唱会信义场,也是他中风后首次露面,虽然他行走仍须拄助行器,但看来气色不错,唱起歌中气十足,他说自己才刚从医院过来,至于住院原因,他表示现在固定回医院复健,恢复良好。 凌峰去年从泰国移居到日本,搬到日本仅仅四个月,去年10月就突然脑出血,陷入昏迷10天,医院一度发出病危通知,好在后来状况稳定,他便返台继续接受治疗,他一度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接近半身不遂,如今已经恢复到可以拄着拐杖行走,纪宝如说,凌峰已经处理掉在日本的房产,决定留在台湾定居,为何当初会从泰国搬到日本?纪宝如低调表示有些私人原因,但凌峰原本还需要靠轮椅代步,可以进步到目前的状况已经很不容易。 而凌峰表示,为了响应这场演唱会,他就算人在医院也要赶来,虽然身形明显消瘦,但他笑说:「我精神变胖了,只要大家要求我就唱。」现在他也戒掉多年烟瘾,虽然很久没在舞台上开唱,不过他说一听到表演精神都来了,果真是天生艺人。

    智利全国无预警大停电 首都全黑画面曝 宣布紧急状态

    美联社报导,南美国家智利当地时间25日下午无预警大停电,影响全国16个大区中的14个,包括首都圣地牙哥。当局紧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且实施宵禁至26日上午6时,同时全力抢修电力供应。 大范围停电已经造成当地多处灾情和不便,内政部长托哈(Carolina Tohá)宣布,在全国部署数千名士兵,协助维持秩序和实施宵禁。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智利交通部长穆诺兹(Juan Carlos Muñoz)表示,目前全国顶多27%的交通号志正常,他敦促民众尽量留在家中。根据智利民众在社群分享影片,交通号志停摆,导致十字路口大乱。 BIG BREAKINGA Massive widespread Power outage...

    分析:北京利用西方混乱诱惑欧洲 法专家警告「中国陷阱」

    美国政府近日对欧洲言词严厉,北大西洋联盟看似岌岌可危。法国学者分析,北京正摩拳擦掌,想利用混乱局势接近欧洲。专家示警,中国打出「诱惑牌」,但北京仍旧不会让步,获利的假象是陷阱。 2月中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多位高级官员发言针对欧洲,导致华府与欧洲意识形态断裂、关系陷入动荡后,欧洲领导人开始讨论国际结盟的替代方向。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重点周刊(Le Point)25日刊登题为「川普上台后欧洲的中国诱惑陷阱」的分析,指出对欧洲而言,桌上第一份提议显然是向北京靠拢。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会议时也全力向欧洲领袖抛出魅力攻势,和美国副总统范斯(JD Vance)对欧洲的严厉言词形成鲜明对比。 首先采取动作的,是西班牙外长阿尔巴雷斯(José Manuel Albares Bueno),他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专访中喊话欧洲,「制定自己的中国政策,而非模仿川普的对抗立场」。评论家将之视为靠拢北京,并与华府保持距离的邀请。 然而许多欧中关系专家立刻发出警告,认为这个选项不切实际,甚至具有风险。 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资深研究员杜懋之(Mathieu Duchatel)在「中国牌的诱惑」分析文章中提出这种策略的系统性批评。他指出,中国诱惑的主要陷阱在于「潜在获利的假象」,但北京现阶段其实不能提供欧洲任何具体利益前景。 杜懋之认为,北京在切身议题上不会有任何一丁点让步,包括对俄国战争机器的支持、中国市场关闭导致的欧盟巨额贸易逆差等,「欧洲只能期待在中国目前还不能掌握的科技产业进口上获取蝇头小利」。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PI)中国分析中心(CCA)外交政策资深研究员陆克(Philippe...

    豪车媲美奔驰?小米董座:电动车年销1万辆「有九成把握」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26日在微博发文称,新款电动车小米SU7 Ultra产品力很强,团队信心十足,1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已有九成把握。 雷军指出,SU7 Ultra的初衷是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豪车,目标是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Tesla)、豪华媲美BBA(BMW、奔驰、奥迪)。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小米在去年10月的发布会提及,SU7 Ultra预售价人民币81.49万元(约11.2万美元),相对于小米SU7标准版起售价人民币21.59万元(约2.9万美元),SU7 Ultra定价是其3.8倍。 此外,旗舰手机小米15 Ultra,与「新豪车」小米 SU7 Ultra,将于27日晚间7时连袂揭晓,雷军曾形容,Ultra就是极致的追求和纯粹的向往。这是小米最近5年高端探索的「答卷之作」,也是小米向超高端进发的开始。 高盛近期上调了小米电动汽车的销量预期,预计需求与产能前景更加乐观。分析师Timothy Zhao及团队发布的报告显示,已将小米2025年的电动车销量预期从29万辆上调至35万辆,较当前市场共识高出21%;同时,2026年销量预测也由48万辆上调至65.5万辆,增长幅度达到48%。雷军曾在去年12月31日的围炉跨年直播活动中透露,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目标是30万辆。

    Breaking

    曼谷警方突袭LGBTQ毒品派对44名男子被捕(图)

    据泰国《曼谷邮报》最新报道消息,7月26日凌晨,泰国曼谷旺董郎区(Wang Thonglang)一栋三层建筑内,一场针对LGBTQ+群体的非法毒品派对遭警方突袭,44名男性被捕,其中多人仅穿内裤,27人毒品尿检呈阳性。此次突袭行动由曼谷大都会警察局主导,于26日凌晨1时30分左右展开,目标为当地Ramkhamhaeng 21巷内的一处私人场所。据悉,该地频繁举办专门面向LGBTQ+客户的私密派对,警方此前已收到关于毒品使用与异常活动的举报。警方进入场所后,立即命令中止一切活动,并在现场发现冰毒、注射器及相关吸毒工具。据警方调查,该场所一楼设有沙发、卡拉OK的休息区,柜台后方还陈列着五颜六色的男性内裤;楼上则设有约40间供顾客私用的房间。被捕的44名男性年龄在30-60岁之间,均接受了毒品尿检,结果显示有27人呈阳性反应。据悉,42岁的柜台负责人威塔亚(化名)向警方供认,该场所向每位男客收取250泰铢入场费,并辩称毒品由客人自行携带。旺董郎警察局局长告诉记者,该地点此前已被多次突袭取缔,但仍秘密运营至今。此次尿检呈阳性者已被指控非法持有毒品,并将面临进一步法律处理。

    加拿大环境部发警告:又一波热浪将于周日起袭击多伦多

    一场持续多日的热浪即将来袭,加拿大环境部已对多伦多及安省大部分地区发布高温预警。 图源:AI 此次高温天气将从周日(7月27日)开始,预计持续到周二(7月29日)。 加拿大环境部表示,多伦多白天气温将达到30至34°C,加上湿度,体感温度将高达36至42°C。 夜间气温也不会明显下降,最低气温在19至23°C之间,仅有轻微降温。 最高温将出现在周一 在公告中指出,“最炎热的天气将出现在周一”。 环境部还指出,各地高温持续的时间可能有所不同——中安省的热浪可能在周一晚间结束,而某些地区的闷热天气可能持续到周三。 环境部表示,“高温预警发布的条件是气温或湿度将达到可能引发中暑或热衰竭等健康风险的水平”。 图源:globalnews 未来三天多伦多天气预报: 周日(7月27日): 最高温:31°C 天气:多云,早晨有30%降雨几率 体感温度:36°C 周一(7月28日): 最高温:32°C 天气:晴间多云,40%降雨几率 体感温度:高达42°C 周二(7月29日): 最高温:31°C 天气:晴间多云,40%降雨几率 体感温度:预计仍在高位 公众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防暑措施,包括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水分摄取、减少日晒、注意老年人及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如有中暑或热衰竭症状,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香港小贩行业余温 扛得过时代降温吗? (图)

    街头小贩在过去100多年,一直是香港独特的生活特色之一,并且深受众多旅客喜爱。然而,近数十年,港府收紧小贩牌照制度,对非法摆卖严厉执法,加上小贩逐渐年老,香港的传统小贩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有“中区女人街”之称的香港中环利源东街,只有短短四五十米长,10多名商贩每天在街边做生意,售卖不同的货品。其中,位于街道中央的“四季绣花鞋”,专门卖传统绣花鞋,铺子外手写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四季绣花鞋”老板陈林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忆述,这家铺子是他的父亲在1972年开设,当年他只有20岁,跟随父亲一起摆档。后来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移居海外,摊档顺理成章由陈林接手至今。陈林告诉记者,“四季绣花鞋”售卖的绣花鞋不是网上出售的工厂货,而是融合传统刺绣工艺;鞋上用的布料也是上乘货,刺绣图案十分精美。因此,铺子里卖的绣花鞋价格虽然比较贵,但长期以来一直有一批老客户。陈林说,到店里买绣花鞋的,很多是中环区的有钱人,也有不少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游客。“有香港老顾客移居外国后,返港的时候特地来这里,一口气买了30多对绣花鞋,回去当礼物送给亲人朋友。”不过,时移世易,香港爱好绣花鞋的人越来越少,绣花鞋行业逐渐式微,整个中环区目前只有“四季绣花鞋”还在销售传统绣花鞋。与此同时,近些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冠病疫情后,到香港旅游的外国游客明显减少,光顾“四季绣花鞋”的外国顾客数量也大不如前。陈林说,幸好两个孩子早已成年,有了自己的事业,现在他和太太每天到摊档经营生意,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三五年后就打算退休。至于“四季绣花鞋”的未来,一切随缘。“四季绣花鞋”老板陈林在香港中环利源东街做绣花鞋生意数十载,打算三五年后退休。(戴庆成摄)港府过去24年严厉执法 固定摊位累计减少40%香港自开埠以来,就有小贩在街上兜售时令蔬菜、咸鱼和新鲜屠宰的肉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中国大陆民众涌到香港逃难,香港人口迅速增长,但并非所有来港人士都能成功就业。许多人为了维持生计,选择成为小贩,提着篮子或推着手推车在大街上摆卖,小贩也逐渐成为香港具有特色的当地文化。踏入1970年代,香港股市在1973年暴跌,1974年又发生石油危机,经济陷入衰退,间接令不少工厂倒闭,大批打工人失业,做小贩也成为失业人士在过渡期的营生首选。不少香港人除了正职,也与朋友合租手推车做起小贩,希望多赚点外快,香港的小贩摆卖活动在这段时期变得格外蓬勃。随着小贩数量飙升,不少香港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当时的港英政府为了避免混乱局面加剧,开始推行小贩发牌制度,安排他们在指定地点摆卖。同时,严格限制小贩牌照的继承和转让,规定流动小贩牌照不得转让,固定摊位小贩牌照只能传给直系亲属等。这些针对小贩的牌照政策一直延续至今。以陈林经营的“四季绣花鞋”摊档为例,在他退休后,如果他的子女无意继承,这个摊档的牌照就会被政府收回,香港的小贩数又会再少一个。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街头的摆卖活动虽然在拉动经济上,起到不少正面作用,但衍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包括对附近居民造成街道阻塞、环境滋扰等问题;不少邻近商户也质疑小贩不用支付租金,对他们的生意构成不公平竞争。港府在2002年进一步推出新政策,鼓励小贩自愿交回牌照,政府则派发特惠金,让小贩搬迁到屋邨街市或商场,从而减少街头小贩。当局同时也严厉执法,打击小贩非法摆卖。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的小贩事务队,在全港18区的45个小贩黑点,定期进行分段巡逻和突击行动。有女人街之称的通菜街是香港一条著名街道,许多商贩沿街摆档,售卖服装、饰品和玩具等。 (戴庆成摄)九成流动小贩满60岁香港立法会秘书处资料研究组今年6月30日发布的《数据透视:香港的小贩管理措施》报告显示,小贩事务队去年进行8万5445次突击行动,打击非法摆卖活动,平均每天进行234次行动。去年,共有3312起无牌小贩检控个案,相当于每名无牌小贩在一年平均被检控约4.5次。在当局严厉的执法下,香港无牌小贩数量在过去24年大幅减少84%,到去年仅剩下698人。全港固定摊位小贩数量过去24年也累计减少40%,到去年剩下4848个;流动小贩的数量在同期更锐减80%至233个。立法会的报告也指出,除了小贩人数持续缩减,香港小贩行业也出现老龄化。截至去年9月底,73%的持牌固定摊位小贩年满60岁,而40岁以下者仅占3%。流动小贩老龄化更严重,九成人年满60岁,40岁以下者只有0.8%。贩商代表:生存空间狭小 盼政府从旅游文化角度给予扶持1986年成立的港九新界贩商社团联合会,有超过100个成员,主要来自街边市集如庙街和女人街,以及街市商贩。会长陈锦荣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在众多商贩行业中,报贩经营最为惨淡。报摊拥有逾百年历史,是香港街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纸风行的时代,全港有多达3000多个报摊。随着网络媒体兴起,以及读者阅读习惯改变,全港目前仅剩100多个报摊,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危机。身兼油麻地庙街贩商商会主席的陈锦荣认为,目前香港小贩牌照持牌人或经营者大部分年龄偏高,出售的商品往往千篇一律,没什么特色,难以吸引游客。他举例,商会曾经成功为庙街的商贩争取到售卖干货的同时,也可以卖包装食品,但最后只有一档提出申请。陈锦荣说,近年购物模式转变,网购、外卖食物兴起,港人北上消费也蔚然成风,都导致商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他认为,商贩要生存就要求变,改变固有思维,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政府对商贩没有采取扼杀政策,但也没有扶持,而是让他们自生自灭。既然商贩对促进香港旅游有很大帮助,当局应主动出击,协助制定短期或长期的小贩政策,从旅游和文化传承等角度给予扶持,而不是只有食环署一个部门负责。”陈锦荣认为,政府应设置一定年限,让商贩的助手或合伙人具有继承小贩牌照的资格,并且效仿新加坡推出的小贩培训计划,培训有意加入行业的新手如何经营,包括去哪里取货、如何掌握市场脉搏等,以紧贴潮流,与时并进。街头小贩多年来是香港独特的生活特色,也深受旅客喜爱。位于旺角的花园街,是游客到香港的逛街打卡地之一。(戴庆成摄)游客消费模式改变 学者:应重振小贩文化小贩行业除了在香港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本土历史文化上也划下浓厚的一笔,成为香港主要的旅游景点。以女人街和庙街为例,自2005年起便长期稳居香港十大旅游景点之列,去年更排名第四。以往,女人街的人流每天络绎不绝,不论本地人还是游客,都会到那里买价格实惠的日用品或纪念品,是红极一时的旅游胜地。随着近年香港经济受疫情打击,女人街已经光景不再。《联合早报》记者日前到女人街采访时,发现已经不见人群拥挤的场面,而其他地区的街头地道小摊,也比以前少了很多。女人街早年因销售女性用品为主而得名,图为女人街的一个售卖饰品的摊档。(戴庆成摄)香港大专讲师樊智伟受访时指出,小贩在香港逐渐消失,一方面是因为香港政府收紧发牌制度,另一方面则是经济模式转变,市民购物也更注重饮食卫生、品牌效应。他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百废待兴,两餐温饱得来不易,很少人会关心食物健康,光顾街边小贩是很平常的事,最重要的是价钱便宜。但来到21世纪,香港的经济环境已有很大变化,小贩在香港消失不能只推说是政府造成。”樊智伟举例,他以前在新界北区上班,夜深时路过上水和粉岭铁路站外,那里有很多熟食小贩档,光顾的市民非常多,因为很多人深夜下班,一出铁路站便可买来吃,而且选择多、价钱便宜,所以人流非常旺。但这些熟食小贩档口也引起附近居民投诉,认为影响卫生、阻塞通道。当局扫荡后,现在上水和粉岭站附近的两座天桥非常冷清。应重新建立发牌制度樊智伟认为,以往香港的小贩经济养活很多家庭,但时过境迁,现在很少港人是靠做小贩生意维生。不过,他也指出,近年游客的消费模式不再是以“爆买”(指一次性购买大量商品)为主,很多游客更希望体验本地的历史文化,购买本土特色产品,而小贩特色是游客来港消费的一个重要吸引力。樊智伟说:“既然游客都希望重见昔日香港的小贩摊档,尝试各种地道小吃,选购多种旅游纪念品,政府有必要重振小贩文化。”他近年经常往返中国大陆,见到很多小区都会划出范围,给小贩经营摆卖,既不影响居民生活,也吸引很多本地人和游客游逛、消费,带旺当地的经济,港府可以参考这个做法。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讲师蔡思行受访时则指出,香港食环署目前只从市政管理的角度出发,限制小贩行当扩散发展,当局应该重新建立新的小贩发牌制度。他说,回看香港历史,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整条弥敦道布满流动小贩,成为香港经济自行救亡的象征;但现在香港已不能只注重小贩和固定摊档的经济价值,而是应该从提振市区文化氛围和传统文化价值的角度,重新检讨现有的小贩政策。“简单来说,香港再次发展小贩行业,是要打破过往多年来商场商铺千篇一律的困局,让市民和游客能重新在各区找到各式各样的消费和文化体验。”蔡思行以近些年维园不时举行包括工展会等嘉年华式活动为例说,这类活动可以继续推行,但当局也须要灵活地推动在指定的街道转角处,增设不同特色的小贩档,方便游客打卡,“若能小心规划,不愁游客不回头”。

    美国民主党2024败选报告 像在荒野中流浪 (图)

    白宫为川普上任六个月推出政绩展,列举承诺选民完成的多项成就,掌声嘘声兼有; 民主党全国党部也同时起草《2024大选后检讨书》,然而检讨方向错误,指望2028浴火重生,仍待选民考验。纽约时报率先报道,民主党全国委员会3月成立六人小组,开始草拟撰写败选检讨报告。 但报告检讨方向“将避开从拜登到贺锦丽的竞选团队的决策与行动”,不仅忽略拜登首先是否应该竞选连任,以及拜登阵前换将的时机,也不会检讨贺锦丽团队接手后,为何把选举定调为“民主与法西斯”间的选择,反而检讨民主党外围侧翼,例如数亿元广告成效、选民登记、社区催票动员,还有“前进未来”(Future Forward)超级后援会表现失色等等。纽时引用其中一位起草人的话称,检讨“不是互相指责”,“而要让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民主党人团结起来,制定赢得胜利的可行策略”,“我们感兴趣的是选民对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投票结果,我们今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多家自由派媒体在纽时报道后跟进,都对民主党这种检讨态度失望,称“这种验尸报告是死因不明”,完全不合格。纽时显然非常不满意民主党的检讨方向,给的评语是“有如专程到牛排馆用餐,事后只谈沙拉好坏。”自由派纽约杂志则称,民主党如今还在掩饰欺骗败选主因。 同为自由派的“滚石”杂志认为,“拜登坚持连任,临阵换人”导致败选,但报告完全不面对。 另一共和党国会顾问反讽,就像对遇刺的肯尼迪总统验尸,但只检查了他的脚。尤其报告中竟不敢检讨拜登贺锦丽换人的机制运作,“究竟党内出了什么事,为何会如此大败”? 党内“向历史负责”的这份报告,仍在掩人耳目,毁尸灭迹,目的在保护拜登本人与当时白宫决策圈、高层如舒默、佩洛西及金主。除了民主党自身内外问题,还有民主党2024败选的主因:媒体。 华尔街日报社论指出,被2024选民否决的不仅是刻意忽视民意的民主党,主流媒体也必须检讨。 不过,纽时虽批评民主党的检讨报告,但对共和党与川普代表的民意,始终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