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7670 帖子
有钱就可当美国人 川普推「金卡签证」500万出售公民身分
路透报导,川普总统25日表示,计划取消EB-5投资者签证,改推出「金卡签证」,未来花500万美元,就能取得美国公民;具体计划预计2周内公布。
现行EB-5移民投资签证,提供投资美国企业的外国人享有与绿卡相同权利,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就可成为美国公民。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根据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投资门槛为180万美元,在目标就业区(TEA)投资则是90万美元,而且规定必须创造至少10个全职就业机会。
川普表示:「金卡将赋予你绿卡的特权,成为获得美国国籍的途径,有钱人将购买这张卡进入我们国家」。
当被记者问及俄罗斯寡头是否有资格取得金卡时,川普回答:「是的,可能会。嘿,我认识一些非常好的俄罗斯寡头。」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25日告诉记者,「EB-5签证......完全是乱来、虚假诈欺,让人用低价取得绿卡。因此总统表示,与其继续这种荒谬的计划,不如喊卡,用川普金卡取而代之。」
保守智库提议禁多元化计划 苹果股东反对
一个保守智库建议苹果公司废除「多元、平等、包容」(DEI)政策,以免惹上官司,但苹果股东25日投票反对。「好市多」股东大会也对川普政府迫使业界废止DEI的作法,表示不予苟同。
全国公共政策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对苹果公司表示,DEI会对各大公司造成法律、名誉及财务风险,从而对股东构成财务风险,进一步对公司构成「未能运行信托责任」的风险。
该中心自由企业计划运行主管派菲尔德(Stephen Padfield)24日对出席苹果股东会的人说,川普指示司法部根除假借DEI名义实行非法歧视,如果苹果执意继续推动这些「分裂社会、摧毁价值观」的人员聘用法规的话,上述各种风险只会有增无减。
他指出,「时代氛围已明显转变,DEI已不合时宜,唯才是用才是王道。」
但苹果不为所动,还说多元任用才是「本公司的内核文化,」也是苹果公司得以位居全球科技业龙头的助因。首席执行官库克说,「我们聘任员工从不设置配额或目标,本公司的实力,来自聘用最佳人才,融合全员铸造合作文化。
当然,库克说,在川普政府雷厉风行反DEI政策之际,「本公司有必要调整既定的作法,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但是,我们尊重每位工作伙伴的最高指导方针,永远不会动摇。」
苹果2022年全球员工当中,白人和亚裔占四分之三,以性别言,三分之二为男性。
2020年非裔男子弗洛依德遭白人警察跪压致死事件,催生有色人种、女性和弱势族群争取职场平等待遇运动,导致DEI「法制化。」但川普再度入主白宫后,福特、谷歌、麦当劳、脸书、目标和沃尔玛超市等大企业,纷纷限缩DEI政策。
保守派认为,雇主用人,不应考虑种族、肤色、性别等因素。支持DEI的人士指出,多元包容无碍业务的推展,还能养成互相尊重的职场文化。
新闻评论/人民「小脑袋」 想不透赖政府的麻木不仁
台湾医院急诊室塞爆多时,加护病房则一床难求,政府对此却迟无反应。有急诊医师发文吁卫福部重视,次长林静仪竟答说:「呵呵,所以你的小脑袋里,政府按一下钮,事情就会完全改变吗?」如此轻蔑的答复,多么官僚与冷血!其后卫福部才紧急召开应变会议,提出三策略二改革方向;但医界认为这些都是老掉牙的方案,无助解决问题。
人力不足问题困扰医疗院所已久,在新冠疫情三年期间已一目了然,政府却从未正视。尤其护理师不堪低薪及超时工作,近两个月离职人数已超过700人,是急诊壅塞主因。卫福部不从根源思考解方,一味想用简单的「总额控制」、「病人分流」、「健保点数」等手段解决,把工作全塞回给医院。如此一来,当然形成恶性循环,加护病房因缺乏人手无法收治,递延效果就是全台医院急诊室濒于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林静仪还有闲情嘲笑忙破头的急诊医师是「小脑袋」,更不掩轻蔑地「呵呵」两声,真是冷酷到了极点。如果渴望解决问题的医师是「小脑袋」,那么不想直面问题的卫福部高官,岂非就是「冷心肠」?甚至根本已经「麻木不仁」?急诊医师在第一线面对登门求治的病患,经历的是与人命拔河的煎熬;而坐在办公室的林静仪却什么都不做,只会在网络冷回风凉话。如果官员不能为人民服务,人们养他们作什么?赖清德任命这种没品的人担任次长,不觉得可耻吗?
没错,医疗现场发生这么严重的情况,当然不是按一个钮就能解决。然而,这些急诊挤爆、病房塞爆、医护忙爆等现象,是最近才出现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其中,有短期的流感因素,也有长期医护资源错置因素,加上民众就医习惯问题,三者交相纠缠。卫福部的毛病,则是对必须解决的长期因素置之不理,对必须处理的短期因素却反应怠慢。换言之,官员接连错过几个该按的钮都没按,才会有今天医疗资源失调的窘境。
林静仪被拔擢出任卫福次长,主要是她原为妇产科医师,理当对医疗更具同理心。未料,她的实际表现却更像一名政客,或者她仍留恋于自己的立委身分,不时把次长与民代的角色混淆错演。以致在面对医师同僚时,竟然一派「上对下」的威权心态,骂对方「小脑袋」,连做人的基本礼貌与人性都抛在脑后。赖政府里若多几个这种高傲无脑的官员,要丢失民心,还不容易吗?
再看卫福部长邱泰源在应变会议后提出的三大短期解方,包括强化医学中心院内病床调度、加强区域医院联防机制、强化民众分级就医资讯;在医界看来,都是多年老调重弹,只是纸上谈兵,难以奏效。邱泰源是医界大老出身,如今手握实权,却只能提出如此了无新意的解方,令人失望。事实上,卫福部不仅无法提出有效对策,甚至连对现象的评估都失准。卫福部2月初预估,急诊塞床现象「两三周就会解决」,未料情况却越来越严重;急诊学会便认为,这问题到夏天前都不会改善。错判情势,导致官员不作为,也使得问题越演越烈。
这波急诊室濒于崩溃,只是台湾医疗体系众多问题的一隅。多年来怠于改革的结果,台湾健保制度已问题丛生,不再符合台湾人口结构及社会演进的需要。而近几任卫福部长都是政治挂帅,除了许多决策和招标都不透明,更不愿以开放、平等的心态接受外界建言。林静仪的「小脑袋」说,赤裸裸演示了官员的冷血与不仁,让人们为健保前景感到忧心。(节录自联合报社论)
男神亲民坐地铁 竟是「延禧攻略」的他
近日有网友坐地铁,发现一名男子就算戴口罩还是自带光芒,仔细一看惊觉竟然是「延禧攻略」爆红的许凯。许凯在剧中饰演深爱女主角魏樱珞、霸气向皇后表明非她不娶的「富察傅恒」,一片痴心的模样迷倒剧迷,戏外他也因为高颜值大受欢迎。
有网友表示:「遇到真的会害羞到不行」、「真的太帅」、「可能会一直盯着猛看」、「这种帅度任何人都会注意」、「今天开始不滑手机了」。
许凯身高187公分,1995年出生,现年29岁,他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接触娱乐时尚产业。2013年时,他参加「中国广州国际模特大赛」获得平面组冠军后出道,接着开始替许多服饰品牌和杂志拍摄广告。
影/杨幂滑雪手举不起来急检查 结果出炉…她乐观面对
大陆女星杨幂接受时装杂志专访,分享学习滑雪的经历,意外发现右手臂擡起困难,经检查后得知手臂部分组织已钙化,她说会找到一个快乐点,「例如会说『我变身了』」,尽管她的态度十分淡定,仍引起网友讨论。
综合媒体报导,杨幂透露,多年前曾自学滑雪,全凭意志力与领悟力摸索,没有专业教练。近日再次挑战滑雪,在教练指导下修正姿势,这才发现自己长期以来的滑雪方式并不正确,在这次滑雪过程中,她察觉右手臂有些无法顺利擡起。
据报导,杨幂前往检查后,被告知右手手臂部分组织已经钙化,她面对这个状况仍十分乐观:「我会找到快乐点,比如告诉自己『我变身了!』比起钙化这件事,找到正向的角度更重要。」
尽管如此,粉丝仍相当担心,「大幂幂要照顾好自己喔,健健康康最重要」、「小幂要照顾好自己」、「老天对我们小幂好一点吧」、「小幂要健康快乐,永远永远」。
根据生命时报,钙化,指人体内的钙离子以磷酸盐或碳酸盐形式,沉积的过程。很多钙化是在人体病变修复过程中形成的,整个过程和伤口愈合结疤类似。通常表现为钙盐沉积在受损组织中,使这些组织变得坚硬。人体绝大部分组织和器官内都可能出现钙化,航空总医院影像科副主任申太忠表示:「钙化不是疾病,而是一种征兆。」钙化是否影响健康要根据其出现的部位、影像学特征、患者临床表现来确定。
div id="weibo" class="panel">
Breaking
美欧协议达成 “我们被精准榨出痛苦阈值”(图)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地时间7月27日共同宣布,美欧双方达成了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避免了占全球贸易1/3的两个盟友之间爆发更大规模的贸易战。但这项特朗普、冯德莱恩认证的“令双方满意”的协议在欧洲内部引发了一些不满。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认为,这项协议既不令人满意,也不符合欧洲的根本利益。分析人士也认为,该协议过于简略,美欧在钢铁和铝、芯片、烈酒三大关键领域的关税细节尚不清楚,双方解释也存在分歧。有欧洲大使表示,协议无法掩盖欧盟被特朗普的碾压式策略击垮的事实。"特朗普精准测算出了我们的痛苦阈值。"根据协议,美国将对欧盟的关税从此前在4月2日和7月12日分别提出的20%和30%大幅下调至15%。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避免贸易战升级 特朗普27日表示,该协议“令双方满意”,欧盟承诺不会对美国产品征收额外关税。冯德莱恩也称,此项协议“将带来稳定和可预期性,对我们大西洋两岸的商业至关重要”。然而,特朗普强调,美国对欧盟钢铁产品征收的50%关税将继续保留,而对药品征收的额外关税也即将出台。特朗普最近威胁要对药品征收200%的关税,而爱尔兰等欧盟成员国是美国药品的主要来源国之一。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与冯德莱恩的会面中表示,美国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宣布针对半导体产品的新一轮关税。但冯德莱恩似乎认为,15%就是欧盟面对的最终半导体关税。特朗普在概述协议内容的时候说,欧盟将从美国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并计划在美投资6000亿美元,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一投资将以何种形式及时间框架展开。他还补充道,欧盟也将采购“大量军事设备”,但没有透露确定具体采购的金额。最近,欧盟一直在增加国防开支,但采买多集中在欧洲企业。“我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交易。”特朗普告诉记者,这项协议将“开放所有欧洲国家市场”,并称此前“这些市场实际上对美国是关闭的”。而事实上,2024年欧盟与美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7万亿欧元,相当于每天平均约46亿欧元。美国是欧盟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药品、汽车、飞机、化学品、医疗器械以及葡萄酒和烈酒,而美国对欧出口则以原油、药品、飞机、汽车及医疗设备为主。冯德莱恩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15%的关税不会叠加至现有关税之上。她还表示,美欧双方同意对多个进口类别实行零关税,包括飞机及其零部件、特定化学品、仿制药、半导体设备和部分农产品。 当地时间7月27日,特朗普与冯德莱恩举行会晤。 视觉中国 “我们将通过大量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燃料来取代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冯德莱恩称,她估算欧盟将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不过,冯德莱恩也承认,“15%的关税不容小觑,但这是我们目前能得到的最佳结果”,“15%对某些人来说当然是一个挑战,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它确保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冯德莱恩形容与特朗普的谈判“非常艰难”,因双方起初立场“相距甚远”,但最终结果“令人满意”。德国总理默茨也表示,协议避免了一场将严重冲击德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贸易冲突,尤其是德国的汽车行业,对该行业当前27.5%的关税将降至15%,“这是我们最需要迅速降税的领域”。但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指出,美国去年对欧盟商品的平均关税仅为1.2%,本次协议的关税水平较此显著提高。一些分析人士也表示,欧盟与美国签订的协议与特朗普不久前宣布的美日贸易协议类似,虽然关税税率较此前威胁的更高水平有所下调,但都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这只是一项高级别的政治协议,”风险咨询公司Teneo研究部副主任卡斯滕·尼克尔(Carsten Nickel)认为,就像美日贸易协议达成后那样,美欧贸易协议可能会“造成不同的解释”,关注点现在将转向解释和实施层面的风险,这涉及政治和技术问题的混合。鉴于协议的性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会持续存在。欧洲内部有人不满,关键分歧仍在 外界舆论注意到,美欧目前达成的协议过于简略,缺乏具体细节,并且双方在一些关键细节上存在分歧。例如,特朗普的说法是美国将继续以50%的税率征收钢铁关税,但冯德莱恩称关税将被削减,取而代之的是配额制度。此外,对于药品、半导体设备等,特朗普暗示未来将宣布对其的新关税,而冯德莱恩的理解是这些产品不会被征收额外的关税。“虽然双方都将此描述为一个胜利,但细节决定成败。”有外媒指出,关于欧盟将在美国投资多少,这些投资的确切时间以及在哪些领域进行等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解答。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此前美国和由27个国家组成的欧盟都态度强硬、不愿屈服,导致谈判陷入僵局,但双方都不想将谈判拖延到8月1日后。分析称,欧洲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是他们不愿意采取对抗性态度的一大原因,尤其是对欧盟东部和北部成员国而言。这些国家的外交官们表示,特朗普切断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从欧洲撤出甚至退出北约的威胁给谈判蒙上了阴影。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欧洲董事总经理穆吉塔巴·拉赫曼(Mujtaba Rahman)分析称,欧盟委员会的一些人认为这是一场典型的贸易争端,想要推动报复,但冯德莱恩不得不考虑更广泛的前景,这促使她保持谨慎和规避风险。冯德莱恩的妥协让欧洲一些高级官员感到不满。朗格认为,最新的贸易协议不仅会削弱欧盟的经济实力,也与特朗普政府以关税“勒索”日本等国的做法如出一辙。他指出,这是一项带有偏见的协议。他认为,尽管15%的统一税率在某种程度上带来贸易关系的可预期性和法律上的安全保障,但整体而言,这一协议远未达成平衡,甚至可能对欧洲造成长期伤害。朗格表示,欧委会对美国做出额外的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以及大规模采购美国军事技术,不利于欧洲本土就业和产业发展。朗格强调,该协议不是互利共赢的贸易合作,而是单方面让步。他还指出,美国财政部长当天宣布,新增关税已为美方带来27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朗格说,美国的真正意图是借助关税创收,此次谈判结果难称是欧盟利益的胜利,更不是一项值得称道的外交成就。芬兰外贸和发展部长维勒·塔维奥27日表示,贸易协议虽然平息了局势,但却没有带来任何高兴的理由,关税水平依然很高。“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可持续的协议,但我们拭目以待。”塔维奥称,由于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谈判,全球贸易政策变得相当紧张,全球贸易变得不稳定。爱尔兰总理米歇尔·马丁在社交平台X上欢迎协议的达成,但也坦言“这意味着比过去更高的关税”,“这将对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产生影响,使其更加昂贵和更具挑战性”。过去几周,欧盟一直与美国贸易代表进行密集磋商。尽管谈判一度接近达成协议,但特朗普本月初突然威胁要将关税提高至30%,令欧盟感到震惊。冯德莱恩随后表示,若实施30%关税,“将严重扰乱跨大西洋供应链,损害双方企业、消费者和患者的利益”。但在特朗普拒绝了他自己的官员酝酿的协议后,欧盟的谈判小组得出结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美国15%的关税。他们本周向成员国大使推销了这个数字,欧盟官员们将尝试将其呈现为维持现状的协议,因为15%理论上包括美国现有对欧盟的4.8%的平均关税。一位欧洲大使表示,协议无法掩盖欧盟被特朗普的碾压式策略击垮的事实。"特朗普精准测算出了我们的痛苦阈值。"
罗大美母亲谈儿子遇害:案发2年至今未见遗体(图)
2023年7月5日,拥有百万粉丝的反串网红罗大美(本名尚某锋)失踪,近两个月后,他的遗体在距离南阳市60多公里外的一处红薯窖中被发现。该案将于7月29日在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二次开庭。罗大美的母亲范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儿子的遗体被从地窖中找到后,一直被安放在太平间,自己至今未见过儿子的遗体。受害人母亲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检方起诉书显示,2023年7月5日晚,按照被告人余某生的指使,杨某将尚某锋诱骗至南阳市一小区内余某生的租住房内。余某生将尚某锋控制后,伙同其同居女友沙某姣将尚某锋转移至南召县南河店镇桑树坪村,其间多次对尚某锋进行恐吓,胁迫尚某锋向沙某姣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账户转账。7月7日凌晨,在向尚某锋索要二百余万元后,余某生与尚某锋独处期间将其杀害并掩埋尸体。范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今年2月28日一审开庭后,她才第一次来到儿子的遇害地,前后一共去了三次。掩埋他儿子的红薯窖,在凶手家废弃老宅附近,囚禁她儿子的房子早已废弃,里面只有一张木床,铺着草席。囚禁罗大美的房间(图源:视频截图)“我难以想象,我儿子那时候有多么的无助,多么的绝望,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范女士称,儿子遇害后,她无时不刻不在想念,整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想想儿子还在太平间躺着,这种煎熬和折磨,自己一度崩溃,她有时候甚至想过轻生。“想我儿子的时候,就会看看他以前拍的视频,就像他还在我身边一样。可是我们的距离却是那么的遥远,再也盼不回儿子了。”范女士表示,她相信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会公平公正地审判,还孩子一个公道。
最有「父性」3星座 牡羊男摆严厉面孔、他以身教默默付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爱和父爱一样重要,就像家庭分工一样,孩子也能从父母双方学习到不同的人格特质。一般来说,「母性」是比较熟悉的词,「父性」则较不常听到,不过无论是父爱还是母爱,最根本的出发点都是想要保护孩子,日本媒体「占TV」近日解析,哪3个星座是最有「父性」的星座。
第3名:处女座男性
处女座男性对育儿有偏现实的看法,他们认为父母终将先离开人世,所以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他们会从孩子尚小的时候就安排各种实际的计划,以期未来能尽快独立生活,例如学习实用技能或才艺,就是希望他们长大后不会为生计烦恼。这样的处女座爸爸,也会积极参与接送、陪伴等实际行动。
第2名:牡羊座男性
牡羊座男性拥有强烈的正义感,当孩子犯错时,他们绝不姑息,会明确指出错误。他们相信当身为父亲不只是要当「好好先生」,而是该给予适当的纪律。即使孩子抱怨「爸爸好凶」,牡羊座男也不在意,因为他们认为,要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成年人,光有温柔是不够的,「棒子与糖果」都必不可少。
第1名:摩羯座男性
摩羯座是12星座中最具责任感的星座之一,他们若成为父亲,会非常认真履行身为爸爸的责任。他们不太管孩子的生活细节,而是像传统父亲那样以行动展现爱。他们每天准时上下班、努力工作养家,这种默默无言的背影,就是他们教育孩子最真实的方式。孩子会从他们的身教中学会责任与坚持,而这正是摩羯座父爱的体现。
加拿大移民美国人数创新高 资本外逃加剧 (组图)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加拿大人对移民美国的兴趣曾一度下降,但这种趋势正在迅速逆转。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最新数据,2023年获得美国永久居民身份的加拿大人数达到多年新高。虽然有人可能会认为数据滞后于现实,但忽视它并不明智。2025年初,加拿大人移民人数创下新纪录,同时将创纪录的资金投入美国股市,显示他们对加拿大本土发展机会的信心下降。图源:betterdwelling加拿大人移民美国人数创下7年来新高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 18,590 名加拿大人获得美国永久居民身份,较2022年增长34%,而2022年又比前一年增长16%。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历年加拿大人获美永久居民身份情况(单位:千人):2003:16.452005(高峰):29.932018:14.34(显著回落)2020(低谷):11.302023:18.59(七年新高)这一趋势反映出,加拿大人重拾对美国长期移居的兴趣。大萧条后对美兴趣降温,如今全面反弹从历史趋势来看,加拿大人移民美国的热潮曾在2005年达到顶峰,随后因金融危机和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而迅速降温。2020年降至低点后,趋势在疫情缓解后的几年中反转,并在2023年攀升至多年新高。尽管加美关系紧张,加拿大人仍将机会寄望他国虽然加拿大与美国的政治和外交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但数据显示,加拿大人移民意愿并未减弱。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永久移民他国人数达到27,100人,创下历年第一季度新纪录。虽然目的地数据尚不明确,但美国历来是加拿大高技能人才的首选,无论是通过永久居留,还是通过 H-1B 等临时工作签证。图源:CTV加拿大资金外流加剧,转向美国投资市场除人口流动外,加拿大的资金流向也显示了重要信号。数据显示,加拿大人正在减少对本国房地产的投资,同时对美国股票的投资达到新高。虽然这些数据不能直接说明人是否迁移,但清楚表明:越来越多加拿大人将机会寄托在美国。反美言论虽声势浩大,但似乎难以改变现实——更多加拿大人正在用脚投票。加拿大从领先到落后,政策失误代价显现2025年第一季度27,100人加拿大永久移民他国,无论这些人是否最终落脚美国,关键在于:从2005年到2020年,加拿大确实做对了很多事;而从那之后,一系列政策错误正在迫使人们离开。那些坚持“一切都很好”的声音,无法掩盖一个事实——越来越多加拿大人认为,只有离开,才有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