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40421 帖子

    人类预期寿命放缓 加拿大人的两大死因

    (加西网综合)研究揭示西方国家预期寿命增长放缓,肥胖和疫情影响成主要原因。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西方国家的预期寿命曾稳步增长,但自2011年以来,增长速度显著放缓,肥胖、不良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 此外,COVID-19大流行的破坏性影响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该研究本周二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警示未来几代人可能面临比其父母更早的死亡,而非享受更长的寿命。 这项研究由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公共卫生教授尼克·斯蒂尔领导,教授指出,尽管20世纪的公共卫生和医学进步曾大幅提高了欧洲的预期寿命,但这种增长在2011年左右开始停滞。 “从1990年到2011年,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预期寿命大幅提高,”斯蒂尔教授表示。然而,2011年以后,健康改善的势头明显减弱。 加拿大面临相同风险 斯蒂尔在给《全球新闻》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尽管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但加拿大也面临类似的潜在风险。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自20世纪初以来,加拿大的预期寿命持续上升,但近年也经历了下降。 例如,加拿大男性的预期寿命自1920年代的58.8岁增长到2009年至2011年的79.3岁,女性从60.6岁增长至83.6岁。然而,近年来,尽管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降,加拿大的出生时预期寿命在2023年略有回升,从2022年的81.3岁增至81.7岁,但依然低于2019年大流行前的82.2岁。 肥胖和生活方式因素 该研究指出,肥胖、饮食不健康和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预期寿命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欧洲的健康状况改善在2011年左右开始陷入停滞,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下降放缓,特别是在2019年至2021年间,COVID-19和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心脏病和恶性肿瘤是2024年加拿大的主要死亡原因,这与研究中提到的欧洲趋势相似。 COVID-19大流行的冲击 研究还发现,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预期寿命产生了严重影响。2021年,COVID-19的冲击显著降低了多个国家的预期寿命,尤其是在欧洲。虽然经济衰退和疫情加剧了死亡率的上升,但研究者认为人类尚未接近长寿的生物学极限,许多国家的预期寿命仍有改善空间。 斯蒂尔教授强调:“尽管经济衰退和大流行带来了重大挑战,但许多国家通过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仍成功维持了预期寿命的增长,特别是挪威、冰岛、比利时、丹麦和瑞典等国家。” 政府政策的关键作用 研究还指出,挪威和其他北欧国家通过有效的政府政策应对了这些健康挑战,如加强对健康风险因素的管理,包括不良饮食和低体力活动水平。这些政策有助于提高国家对未来冲击的抵御能力。 研究强调:“健康改善的政府政策能够增强国家应对未来冲击的能力,包括减少人们面临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风险因素。” 展望未来 虽然面临肥胖率上升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挑战,研究指出,通过改善饮食和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减少不健康的商业决策,确保医疗服务的普及,仍然有可能逆转这一趋势,继续推动预期寿命的增长。

    暴雪袭击多伦多后 5.5万居民停车难!罚单开了几千张

    之前的几场暴雪袭击多伦多后,许多小路都缩减为只有一条车道(全车道或每个方向的车道),而其他车道要么积雪太厚,无法通行,要么被市政府封锁,等候日后清理。这给居民停车造成了困扰。 图源:blogTO@Becky Robertson 据blogTO报道,对于持有这些道路停车许可证的55,000多名居民来说,一夜之间抢占停车位变得异常困难。停车位突然变得如此之少,通行证只针对基于地址的特定区域发放,停车费如此之高,他们该去哪里停车呢? 不幸的是,对于司机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停车限制甚至更加严格。 “在暴风雪天气期间,禁止在积雪道路上停车。暴风雪天气于2月12日星期三晚上10点生效,并将一直持续到道路安全为止,” 市政府代表指着网上提供的路线清单说道。 到目前为止,市政府已经向在这些路线上停车的人发出了数千张罚单,并拖走了数十辆车。 市府还证实,计划在未来两天内清除积雪的街道上,工作人员已经张贴了特殊的临时“禁止停车”标志。 “建议司机不要在这些街道上停车,在作业期间,工作人员还可能敲门要求将汽车移开,以便安全清除积雪。这可能包括付费或许可停车的街道,” 市政表示。 图源:blogTO@Becky Robertson 对于那些已经支付了街道停车许可证的人来说,这段时间似乎不会有任何例外,由于天气原因,他们现在基本上无法在自己的社区找到停车位。 “在可能的情况下,市政府鼓励司机在清理工作期间寻找路外停车位,因为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快地清除积雪,” 市政府表示。 图源:X 文章指出,虽然这些司机不被允许在计费街道上不付费或在自己所属区域外过夜停车,但在没有明显通行证的情况下,在许可街道上停车通常允许长达三个小时,不过必须遵守张贴的标志(在大多数情况下,午夜至早上7点期间禁止停车)。 许多人批评多伦多对降雪的整体反应,并将其与渥太华等地进行比较,渥太华需要清理的街道里程数更多,清理积雪的预算略高于我们的一半,但似乎在管理季节性积雪方面要好得多。 由于正式宣布的重大天气事件期间积雪量很大,市政府指出,它不受省政府规定的典型冬季维护服务水平的限制。

    不再有幻想 马州州长摩尔彻底打消跟川普合作念头

    马里兰州州长摩尔(Wes Moore)表示,他出席全国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时,川普在白宫与在场的40多位州长之间的交互,彻底打消了他与总统合作的任何念头。 摩尔说,「我从华府回来后,对这届政府试图与州长创建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并且我清楚认识到,如果这第一个月的情况是未来走向的预兆,我们作为立法者必须认真对待,确保我们能够继续前进。」 摩尔表示,川普过去一个月的行动仅仅是开始,并指出「距离政府关门还有18天,这将是一次全面的联邦政府关门,但这届政府似乎不仅对此无所谓,甚至还对其前景感到兴奋。」 他说,「这将对我们州产生巨大影响,对我们的预算造成巨大冲击,对我们的福祉带来严重后果。」 摩尔表示,他打算利用自己的行政命令和权力来挑战川普,并继续与马州检察长布朗(Anthony Brown)合作。布朗已与其他州联手提起多起诉讼,旨在阻止川普的政策举措。 摩尔上述的言论标志着他的态度转变。去年11月,他曾表示愿意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川普「寻找共同点」,但在必要时也会反击。 本月早些时候,摩尔在州情咨文演讲中,批评川普的预算和裁员计划是「混乱之源」。到了24日,摩尔用「危机」、「令人沮丧」和「武断」等词来形容他在州长协会会议期间与川普的会面。 上周,川普任命摩尔加入一个由10位州长组成的两党小组,该小组的任务是加强与安全、灾难应对和军事协调相关的州与联邦关系。 摩尔表示:「能够有机会与内阁部长们表达我们在各州希望优先考虑和关注的事项,这真的很好。」「但当美国总统走进房间时,会议就偏离了正轨。那一刻你意识到,这不会是一场实质性的对话,而将是一小时长的阴谋论和对我同事们的攻击。正是在那一刻,你意识到,当美国总统走进房间时,事情就失控了。」 该会议中,川普与缅因州州长密尔斯(Janet Mills,民主党籍)发生了激烈的公开争执。川普威胁说,如果密尔斯拒绝遵守他的行政命令,禁止跨性别女性参加女子体育比赛,将不给缅因州联邦资金。 马州参议会少数党领袖贺西尔(Stephen S. Hershey Jr., 共和党)表示,摩尔的言论为巴尔的摩市长史考特(Brandon Scott)决定维持该市的移民政策,以及检察长参与多起针对川普政府的诉讼所引发的争议火上浇油。 贺西尔说,摩尔加大公开批评的力度,无异于「咬喂养你的手」。马州不仅是16万名联邦雇员的家园,摩尔还在寻求联邦资金重建Francis Scott Key Bridge,此外,该州也正在努力争取于格林贝尔特(Greenbelt)创建新的联邦调查局(FBI)总部。

    哈佛研究:恒温器设置这温度 有利预防失智

    全美约有800万人罹患失智症,形成社会与家庭一大负担,如今有研究发现,若利用恒温器维持住家环境舒适的温度,可能有助于老人降低失智症风险。 根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哈佛大学(Harvard)「欣达和亚瑟马库斯老化研究所」(Hinda and Arthur Marcus Institute for Aging Research)研究人员针对麻州波士顿47位年逾65岁以上老人(平均年龄79岁,其中女性占八成),进行为期一年追踪调查,发现住家气温维持在华氏68度至75度(摄氏20度至24度)之间,最有利于大脑健康的维护。 研究人员在每位受试者住家时间待最久的房间内安装传感器,以便监测住家温度,同时受试者还被要求每周多次填写问卷,以了解他们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与住家温度过高或过低的老人相比,住家温度处于理想范围的老人,自认注意力不集中的可能性偏低,显示气候变化与大脑正常功能有关,如果气温不在最佳范围内,即使温度增减华氏7度都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研究团队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有相当比例的老人会遭遇不利于认知能力的气温问题,而且气候变迁还会加剧问题严重性,对低收与资源不足的老人更加不利。」并呼吁:「应该通过公卫与住房政策来解决问题,加强弱势族群对气候的适应,非常重要。」 科学家表示,生活在寒冷的低温环境下容易血管收缩,进而限制流向大脑的血液,提高失智症风险;此外低温也可能导致身体细胞在维持体温时需要加倍努力发挥功能,而且随着时间延长,细胞效率降低,换言之脑细胞可用的能量也随之减少。 至于住家环境炎热,高温可能导致大量出汗与脱水现象,可能损害大脑,也会增加失智症风险;还有专家也指出室内温度过高会影响睡眠品质,睡眠不足正是导致罹患失智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不过研究团队坦承观察性的研究,无法证明住家温度变化就是直接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的因素,另外所谓的认知能力下降均为受试者的自我感觉,或由参加者主动告知而非通过临床实验证实。 该研究自2021年10月开始并于2023年3月完成,结果创建在先前研究基础上,即气温维持在华氏68度至77度之间,老人睡眠品质最高,也是预防失智症的关键之一。

    重点在「收中国关税」马克宏吁川普别对欧洲打贸易战

    法国总统马克宏24日赴白宫会晤美国总统川普,成为川普第二任期首位到访的欧洲元首,马克宏随后上川普最喜欢的福斯新闻接受独家访问时表示,希望说服川普不要对欧洲发动贸易战,而是把重点放在中国。 Politico报导,马克宏告诉福斯新闻主播拜尔,「拜托,你不能同时与中国和欧洲发生贸易战,我希望我说服他了」。马克宏还表示,华府的重点「是对中国征收关税」,同时与欧洲打贸易战将违背美国利益。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马克宏表示,「我希望我在贸易和关税上确实说服他,我告诉他,不要推出新关税对你非常重要」。 川普2月稍早提出对多种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包括来自欧洲的商品,还威胁要征收「对等」关税,以报复华府视为歧视的广泛规章和税收,包括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征收的增值税(VAT)。 马克宏告诉拜尔,他试图说服川普不要征收这些关税,强调欧洲没有做任何值得美国报复的事情,「VAT不是关税,我这么说,这是真的」,并补充指出,「我们没对美国征收关税」。 马克宏还强调,如果欧洲国家面临跨大西洋贸易战,将无法如美国要求增加国防开支。他说,「如果我们陷入贸易战,你怎么希望我们提高安全和国防开支?」

    Breaking

    广岛原爆幸存者还原炼狱 活人烧到剩眼睛 用畚箕捡尸块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人类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当场夺走7万条人命。今年适逢二战届满80周年,多位韩籍原爆幸存者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访问,还原当年亲眼所见的骇人景象:有人被烧得全身几乎融化,只剩下眼睛依稀可辨;更因大量零碎残肢,不得不改用畚箕收尸。 现年88岁的李贞顺(Lee Jung-soon,音译)当时还是小学生,当天正准备去上学,却被父亲紧急叫回来:「他冲回家说要立刻撤离。」她回忆当时街上尸体成堆,震惊之余只记得自己不停哭泣,「就只是哭、一直哭。」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遭7个多月网暴 官方通报“57岁邵医生坠亡”(组图)

    8月4日,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视频称“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系“求助无果、以死明志”,引发广泛关注。8月5日,河南省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称,2025年8月1日20时38分,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事发后,该院迅速组织抢救,坠楼人员终因伤势过重,于8月2日凌晨1时40分死亡。经核实,坠楼人员为该院医生邵某某,女,57岁。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正在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处理,妥善做好善后工作。8月4日晚,邵医生的丈夫张先生(化名)向记者证实,8月4日上午,邵医生的遗体已经在老家下葬。“三个账号连续7个多月的网暴,让她陷入极度无助、求告无门的感觉。”张先生说。张先生告诉记者,网暴缘于三起医疗纠纷。第一起中,一名产妇因羊水栓塞需切除子宫保命,家属签署同意书后,产妇顺利诞下一名女婴。“事后,家属称其为娶媳妇花费50多万,如今生下女孩,产妇子宫又被切除,觉得家里绝后了,便要求医院和医生赔偿100万。”张先生表示,产妇及家属住院期间就开始在抖音上发布作品,出院后前往郑州市金水区,将产妇曾就诊过的郑州一家医院及周口六院一同告上法庭。“一个多星期前刚在合肥做完司法鉴定,结果还没出来,但专家在现场做了初步结论,说此事与妇产科无关。可家属并不罢休,持续在抖音上发布作品。”第二起医疗纠纷,是一名产妇生三胎且胎儿较大,邵医生多次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劝其进行剖腹产,并告知顺产可能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但夫妻二人均执意顺产并签署风险同意书,称后果自负。最终,产妇子宫破裂,胎儿进入腹腔后窒息死亡,产妇经手术抢救保住了性命。“家属跑到医院里面闹,但医生已经明确告知了风险,他们也签了同意书,医院让他们走法律程序,他们就转而跑到抖音上发视频。”张先生说。张先生介绍,第三起医疗纠纷发生在两年前。产妇生产一切顺利,但孩子出生两天后,突然因缺氧导致皮肤青紫,医院发现后及时将其送往新生儿ICU抢救,最终治愈出院。“两年后,这个孩子被确诊为脑瘫。家属未做任何医疗鉴定,就认定是医生失误。然而,缺氧发生在出生两天后,也可能是喂奶不当所致。而且,导致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大脑缺氧只是其中之一。医院拿出了标准完备的手术记录,家属却不认同,认为是医院篡改了记录。”其中一名患者的抖音账号(来自网友此前截图)张先生表示,起初,前两个患者家属发布的视频关注度不高,后来这三起纠纷的家属在抖音上相遇,开始互相关注并推荐作品,由此引来大批网络水军对邵医生进行攻击。“7月30日,邵医生曾前往周口市太昊路派出所报警,但警方未予立案。当时邵医生还和警察闹得不愉快,回家后我在电话里劝慰了她。” 张先生回忆,7月31日,周口六院的工作人员与邵医生一同,再次前往太昊路派出所报警,当天他也请假前往派出所陪同。“第二次立了案,但警察并未明确如何解决,也没有第一时间联系网暴者下架视频。我还跟警察说,不要不当回事,因为网暴想不开自杀的案例有很多。”8月1日,邵医生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告别视频,又与孙子孙女进行了视频通话,给张先生留下一封遗书后便跳了楼。“遗书里详细写了这三起医疗纠纷的具体情况,最后让我一定要替她正名。我觉得她是太绝望了,没人能帮她。” 张先生告诉记者,事发后,派出所到现场拿走了邵医生的手机,将她的告别视频和网暴者账号内的全部视频下架。“8月2日,公安局、卫健委及周口六院召开会议,公安局成立了三个专班,针对三个账号展开调查。”事发后患者抖音账号显示暂无作品记者了解到,事情在网络发酵后,有不少邵医生此前的患者发视频进行悼念。有网友表示,去年她生孩子就是邵主任做的手术,在打麻药时因为害怕全身发抖,邵主任进来看到,双手抱着她的头安抚,又温柔又让人放心。也有网友留言称,邵医生人特别好,当时她胎盘低大出血住院,邵医生一直握着她的手安慰,想着生二胎还去找邵医生,知道邵医生去世真的特别难受。邵医生此前患者发布视频悼念邵医生此前患者在评论区悼念“一开始就是我家亲戚朋友发的视频,后来被更多的人关注到了。她真的是一个很优秀的医生,我也是一名医生,因工作原因,我俩一直两地分居,聚少离多。有时我回周口也不回家,就跟着她在医院病房里。我每次都让她休息休息,她说不行,妇产科随时有突发情况,她离不开。”张先生说。针对相关情况,8月5日,记者致电了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医院医政科的电话,但接通后记者表明身份,对方称打错了,随即挂断。随后,记者致电周口市卫健委核实情况,工作人员记录问题后表示需上报领导,截至发稿时记者未收到回复。记者又多次致电周口市公安局新闻宣传科,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记者将持续关注此事。前期报道:周口通报“邵医生坠楼事件”:已成立调查组河南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8月5日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8月1日20时38分,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事发后,该院迅速组织抢救,坠楼人员终因伤势过重,于8月2日凌晨1时40分死亡。经核实,坠楼人员为该院医生邵某某,女,57岁。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正在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处理,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下雨撩水多 皮肤科医师透露预防有这5招

    台湾连日大雨,许多人因涉水而罹患「香港脚」。台中市茂盛医院5日指出,一名中年男性因罹患香港脚搔痒、起疹,自行买药涂抹后,病情未获改善,疹子反而从脚趾扩散至脚背和脚底,且有溃烂情形。医师诊断后开抗霉菌药膏,治疗1至2周就获改善。不过,这名男子欲以漂白水浸泡袜子想杀死霉菌,却差点因稀释比例不足而灼伤皮肤。 茂盛医院皮肤科医师钟佩宜说,豪雨后就诊病人约增加2成,一般多是必须长时间穿鞋的人容易罹患,如清洁人员、餐厅人及厨师等。一般的女性上班族在雨天上下班时,为了配合服装经常穿着时尚造型的雨靴,足部的汗水和雨水经过一整天的闷热就会产生脚臭,还会让霉菌伺机而动,建议可多带一双鞋子于办公室换穿为佳。再者,7、80岁的长者因免疫力低下,足部或多或少都长有霉菌,所以家人要特别协助清洁照护。 他说,虽然香港脚虽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真正影响感染与否的因素不只限于是否接触霉菌源,也跟每个人对霉菌的易感性与体质密切相关。近年有研究显示,皮肤的微生态组成可能影响一个人是否容易受到霉菌感染。因此,应着重于个人足部清洁、通风、干燥,避免共用拖鞋与毛巾,才能有效降低感染与复发的风险。若光脚走在公共场所的淋浴间、游泳池、三温暖,体质差的人就有被感染的机会。 至于如何预防香港脚?钟佩宜说,一、脚先冲洗干净,接着指缝要擦干,保持干燥。二、至少用2至3双鞋子交替换穿,将不穿的鞋拿到大太阳底下曝晒,帮鞋子做日光浴,可避免霉菌滋生堆积。三、建议穿五指袜,因为它比一般袜子较能将脚趾头隔开并保持干燥。若穿不惯五指袜,请将一般袜子先放进烘衣机烘干后再穿。四、足部泡在稀释10至20倍的优碘中5至10分钟,能帮助组织液排出,结束后再擦拭药膏,患部会感觉较清爽。五、不要打赤脚行走在公共场所或穿公用拖鞋。 她说,要避免传染给家人,袜子、毛巾、拖鞋等个人用品,一定要单独使用、清洗、放置。而这位患者在清洗袜子时,因想用漂白水杀死霉菌,却因未将漂白水适当稀释,也未配戴防护手套,结果在处理过程中手部因长时间接触高浓度漂白水,数小时后出现红肿、灼热刺痛、脱皮等明显刺激性皮肤炎反应。 钟佩宜说,霉菌非常顽强,不易根除。只要天气潮湿闷热,就会长出来,漂白水也起不了作用,稀释比例不足的话还会灼伤皮肤,操作时要戴上手套较为安全,尤其漂白水要稀释到50倍以上才行。

    “跑楼小孩”送外卖最后100米掩盖成长风险?(图)

    深圳华强北的写字楼里,一群10到14岁的孩子胸前挂着二维码,穿梭在电梯与楼层之间。他们接过外卖员手中的餐盒,跑完“最后100米”,每单赚取1到2元。家长称这是“锻炼吃苦”,孩子觉得“挣钱有趣”,外卖员图个“省时省事”。这场看似皆大欢喜的交易,实则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埋下了多重隐患。高层楼宇电梯高速运转、人流密集交错,孩子们抱着餐盒飞奔时,碰撞、挤压等风险如影随形。部分楼宇消防通道复杂,一旦出现火情等紧急情况,孩子们缺乏足够的应急处置能力,逃生自救成为问题。更有甚者,一些孩子为了能更快送单,会选择乘坐货梯或者在电梯里争抢位置,增加了意外发生的概率。比物理风险更隐蔽的,是人流中潜藏的危机。写字楼人员混杂,访客、商户、维修人员往来穿梭,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面对陌生人搭讪、骚扰甚至拐骗,往往无招架之力。把孩子推向这样的复杂环境,无异于让他们在风险中“裸奔”。我国劳动法明确禁止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未成年人劳动作出严格限制。“跑楼代送”即便披着“自愿帮忙”的外衣,也难掩其经营性劳动的本质,已涉嫌触碰法律红线。而过早卷入经营性交易,还会扭曲孩子们的价值观。有的孩子为抢单与同伴争执,有的模仿成年人讨价还价时的市侩,都在悄然传递“金钱至上”的错误信号,进而滋生急功近利的心态。“让孩子体验挣钱不易”,家长的初衷可以理解,但真正的成长教育,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劳动观、价值观,而不是让未成年人在缺乏保护的环境中从事经营性劳动。未成年人的劳动体验,应限定在力所能及的家务、公益性志愿服务等安全范围内。把“跑楼代送”当作“成长磨砺”,不仅是对教育本质的曲解,更是家长监护责任的缺位。外卖平台不能成为这场风险交易的旁观者。作为行业主导者,破解配送难题是其应尽之责。针对写字楼配送痛点,与物业协商设置智能取餐柜、推行错峰配送、优化路线规划,都是降低外卖员超时压力的有效途径,能从根本上铲除“找孩子代送”的土壤。同时必须强化合规管理,明确禁止将配送任务转交给未成年人,绝不能让效率优先凌驾于孩子的安全之上。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更要校准教育方向。真正的“吃苦教育”,是教会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让他们过早体验社会竞争与商业活动。成长不可逆,一旦发生意外,再深刻的“教训”也换不回孩子的安全与健康。社会防护网也必须织密扎牢。写字楼物业应加强管理,制止未成年人从事经营性代送活动;监管部门要加强排查,对涉嫌违规用工行为及时干预,让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形成“不敢违、不能违”的震慑。“最后100米”的配送效率,理应让位于成长安全。守护每一个孩子远离风险,让他们在安全环境中成长、拥有阳光欢笑的童年,是时代赋予的共同责任,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