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43214 帖子
受特朗普影响赞助商撤资,多伦多2025年同性恋大游行面临危机
由于美国企业反对多元化(DEI)政策,三家主要赞助商撤资,多伦多2025年骄傲节(Pride Toronto)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多伦多骄傲节表示,由于对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倡议的反对愈演愈烈,一些主要的企业赞助商已撤回了对今年节日的支持。
图源:拍摄
多伦多骄傲节执行董事Kojo Sherwin Modeste在周三接受City News采访时表示,该节日面临30万元的资金短缺。
Modeste解释说:“自美国大选和一些行政命令出台以来,我们的一些赞助商通知我们,他们的方向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他们将不会再回来担任赞助商。”
他说,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举办年度节日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已经超过了从赞助和政府补助中获得的资金。
Modeste补充道:“每次失去赞助商,都会对我们继续举办年复一年的质量和规模产生严重影响。”
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总统第二任期的第一天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题为“终止激进和浪费的政府DEI计划和优先”。
该指令立即终止所有与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有关的政策和活动,包括联邦政府对有相关项目的公司的拨款和合同。
图源:拍摄
此后,包括Meta、亚马逊和谷歌在内的一系列美国科技巨头都放弃了DEI计划。这一趋势也引发了Shopify和Molson Coors等加拿大公司的类似举措。
Modeste回应道:“非常不幸的是,人们不但没有团结社区,反而借机分裂社区。但我认为这也是加拿大民选官员发出强烈信息的机会,即多样性、公平和包容将成为议程的一部分。”
尽管失去了一些赞助商,多伦多骄傲节仍表示,他们将于今年6月重返多伦多,举办年度盛会。然而,资金短缺导致该组织取消了其主要舞台之一和多伦多群岛上的标志性活动。
图源:拍摄
2025年的骄傲节将更多地侧重于本地表演,而不是国际顶级明星,这之前对外国游客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Modeste拒绝透露哪些公司已经取消了赞助。他希望这些公司有朝一日能够回归并找到合作的方式。
Modeste说,“无论有没有赞助商,我们都会继续下去,我们确实有很多赞助商回归,所以我认为我们会挺过这场风暴。”
马斯克36年前在加拿大当清洁工时薪18元!说说你的第一份工作
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惹怒了加拿大人,数十万名加拿大人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撤销马斯克的加拿大公民身份,这位美国和加拿大双重国籍的科技亿万富翁似乎对这一提议感到不满。据报道马斯克在1989年来加拿大时当清洁工时薪18元!那可是36年前了,不妨说说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什么的?时薪赚多少?
“加拿大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作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高级顾问,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发表了这一言论。但不久后,他便删除了该帖子。
这番言论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毕竟他曾与三名加拿大女性育有子女,他的母亲也是加拿大人,他本人还曾在加拿大生活和工作过。
年轻时的马斯克,曾是加拿大的伐木工
很少有人知道,在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大亨之前,马斯克曾在“这个不真实的国家”做过伐木工。
根据传记《埃隆·马斯克:特斯拉、SpaceX及通往奇幻未来之路》( Elon Musk: 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马斯克17岁时从南非移居加拿大,先是在萨斯喀彻温省(Saskatchewan)瓦尔代克(Waldeck)的表亲农场生活和工作。由于他的母亲梅耶·马斯克(Maye Musk)出生于里贾纳(Regina),他顺理成章获得了加拿大国籍。此外,马斯克的外祖母来自穆斯乔(MooseJaw)。
打工经历:从伐木工到锅炉房清洁工
2017年5月,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当时仍称Twitter)上分享了一张旧照,并配文:“17岁时在加拿大表亲的农场里,戴着一顶帽子又戴了一顶帽子。”
马斯克后来透露,他在1989年带着约2500加元来到加拿大,随后从瓦尔代克搬到温哥华,并开始打工赚钱。
他找到了一份真正的伐木工工作,用电锯砍伐树木。之后,他又换到了一家木材厂的锅炉房清洁工,因为这份工作薪水较高,每小时18加元。不过,他并未透露这家公司的具体名称。
马斯克描述,这份工作极其艰苦,许多人干不久就辞职了。
他说,“你要穿上防护服,然后钻进一个狭窄的隧道,几乎无法转身。接着,你得用铲子清理里面的沙子、污泥和其他仍然滚烫的残渣,并把它们铲出你进来的那个洞口”。
他还补充,“另一端有人要用独轮车把这些废料运走。如果你在里面待超过30分钟,就会因为过热而丧命,根本无路可逃。”
与加拿大女性的关系
马斯克后来与至少三名加拿大女性育有子女。
第一任妻子:他在安大略省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读书时,结识了加拿大作家贾斯汀·威尔逊(Justine Wilson),两人结婚后育有六个孩子(其中五人存活),但他们在2008年离婚。
歌手Grimes:马斯克与加拿大音乐人Grimes(Claire Boucher)有过广受关注的恋情,并育有三名子女,分别是XÆA-Xii、Exa Dark Sideræl和Techno Mechanicus。
Neuralink高管Shivon Zilis:马斯克还与Neuralink公司的高管Shivon Zilis(来自加拿大安省万锦市)育有三名子女,其中第三个孩子是在去年出生的。
马斯克回应公民身份争议
在加拿大民众呼吁撤销其公民身份的请愿书流传后,马斯克在X上发帖回应,但随后删除,这使得此事更加引发关注。
随着请愿活动不断发酵,人们不禁好奇,加拿大政府是否会认真考虑这一要求。而马斯克本人,是否真的会失去他的加拿大公民身份?
不过据律师说,这事不可能发生。
马斯克36年前在加拿大时当清洁工时薪18元!虽然辛苦但在那个年代算得上高薪了,不妨说说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什么的?时薪赚多少?请在评论区留言。
加拿大政府权威发布:100个紧缺职业清单!
在加拿大,未来10年哪些职业最紧缺,哪些职业将会面临淘汰呢?
近期加拿大就业和社会发展部 (ESDC) 公布了 2033 年前紧缺职业清单。
这份清单由加拿大就业和就业发展局经济政策司 (EPD) 及其加拿大职业预测系统 (COPS)发布。
加拿大就业与社会发展部数据显示,到 2033 年,全加拿大预计将出现 810 万个职位空缺,其中有260万个新增职位,另外550万个是由于退休产生的替代职位,占到所有空缺职位的68.1%。
另一方面也说明,加拿大社会日趋老龄化。
与此同时,未来预计将有820 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包括590万毕业生,260万移民,还有18万非就业参与者退出劳动力市场。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100个紧缺职业都有哪些。
根据就业社会发展部分析,这些职业主要集中在医疗保健、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第一类:医疗保健行业(38个)
这个大类被中有38个职业未来将面临短缺风险,事实上当下已经进入短缺状态。
临床医学专家
外科专科医生
全科医生
兽医
牙医
验光师
听力学家
药剂师
营养师
心理学家
脊椎按摩师
物理治疗师
职业治疗师
其他健康诊断专业
护理协调员
注册护士
执业护士
医师助理
执业护士
护理人员
呼吸治疗师
动物健康技术员
其他治疗技术员
牙齿卫生师
医学实验室技术员
医学放射技师
医学超声技师
心脏病技师
药剂师
其他医疗技术人员
按摩治疗师
医学实验室助理
护士助理
药房助理
第二类.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12个)
该行业涵盖 12 个职业,彰显了加拿大在技术、工程和可持续性领域创新的推动力。
建筑与科学经理
网络安全专家
土木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
电气电子工程师
工业及制造工程师
地质工程师
土木工程技术人员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施工估算员
电气工程技师
飞机机械师和检查员
第三类:贸易、建筑和交通(21个)
建筑业占据了 25 个职业,受住房需求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
施工经理
房屋装修经理
机械师
钣金工
焊工
电工
工业电工
水管工
煤气装配工
木匠
橱柜制造工
泥瓦匠
机械工
重型机械
暖通空调机械师
航空机械师
汽车技师
电气机械
水井钻工
飞行员
其他技术工种
混凝土抛光机
屋顶工
画家
地板安装工
运输卡车司机
水上运输人员
建筑助手
第四类:教育和社会服务领域(11个)
中学教师
小学教师
社会工作者
心理咨询治疗师
警务人员
消防员
社会服务工作者
幼儿教育工作者
残疾指导员
教师助理
家庭支持工作者
第五类:自然资源和农业领域(6个)
石油和天然气主管
畜牧工人
畜牧工人
收割工人
温室工人
矿工
第六类:销售和服务领域(10个)
保险代理人
厨师
屠夫
邮政服务代表
第七类:制造业和公用事业(8个)
造纸机操作员
工业屠夫
鱼厂工人
电气装配工
金属加工工人
木材加工工人
食品加工工人
鱼类加工工
17个过剩或面临消失的职业清单
统计人员及相关研究支持职业
数据录入员
保护和渔业官员
土地测量技术人员和技术员
测绘与气象学技术职业
信息系统测试技术员
经理——出版、电影、广播和表演艺术
制片人、导演、编舞及相关职业
图书馆和公共档案技术人员
播音员及其他广播员
电影、广播和表演艺术中的其他技术和协调职业
平面设计师和插画师
登记员、修复员、翻译员及其他与博物馆和美术馆相关的职业
电影、广播、摄影和表演艺术助理和操作员
名运动员
码头工人
造林和林业工人
这些面临过剩的职业清单上的职业,很多在是十几年前也曾经炙手可热,但是时代变化,就业也就变了。
希望以上数据和分析对于家长和孩子们在未来的专业选择上有所帮助。
发行250元「川普币」?共和党议员提议吓坏网友
共和党众议员威尔森(Joe Wilson)本周提议发行面额250美元、印有川普总统形象的纸钞,收到MAGA支持者的一片叫好,却也同时吓坏了很多网友。
威尔森在X(推特)上写:「我很感激地宣布,我正在起草提案,要求雕版印刷局设计一款以川普总统(Donald J. Trump)为主角的250美元钞票。」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Grateful to announce that I am...
欧盟发言人:欧盟未搞砸美国 而是繁荣美国
美国总统川普批评欧盟的成立是为了搞砸美国,并扬言对欧加征25%关税。欧盟执委会贸易发言人回应,欧盟成立以来持续支持着美国的繁荣,对于可能的关税,欧盟将以保护自身利益因应。
川普(Donald Trump)26日再次表达对欧洲的不满,在内阁会议批评欧洲联盟(EU)的成立「就是为了搞砸(screw)美国」。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欧盟运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贸易领域发言人吉尔(Olof Gill)在中午例行记者会反驳「搞砸说」,指欧盟的成立支持美国繁荣,因为通过集成巨大的欧洲单一市场,使贸易便利、降低成本并统整法规标准,使美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非常有利。
他强调,美国企业得以获取巨大营收,正是因为欧盟市场的集成,这也是为何欧盟与美国的贸易额达1.5兆欧元(约1.6兆美元),占全球最大份额。
吉尔表示,欧盟与美国应该维持合作,而非彼此针对,欧盟站在对话、开放和互惠的立场,希望美国照规则行事。
对于川普扬言可能对欧施加25%关税,则需待美方有清楚政策,欧盟才能具体回应,但欧盟准备好保护自身企业和消费者。
此外,有记者问及美国对中国施加关税下,中国过剩产品可能重新导入欧盟,造成「第2层冲击」,吉尔表示欧盟的贸易因应准备工作也涵盖了这个面向。
欧盟运行委员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至今未能与川普会面,欧盟对外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昨天原定与美国国务卿鲁比欧(Marco Rubio)的会面也临时取消,使欧盟与美沟通情况引起疑问。
执委会发言人波德斯达(Arianna...
Breaking
沪指攻克3674点!券商首席:行情不止于此(组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小步慢跑后,今日盘中,沪指正式突破去年“924”行情创下的阶段高点3674点,并保持至收盘。与此同时,今日,两市成交量也在近阶段首次突破了2万亿大关,显示市场热度持续升温。那么,如何看待此次突破的意义?对比去年“924”,此轮行情呈现出怎样的新特征?行情后续的演绎节奏是否将进一步加速?站在目前时点,应更加关注哪些行业,未来市场风格是否会有所转向?今天,多家券商的相关行业首席分析师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突破3674点引发市场热议截图自:国金证券今日发出的海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金额变化 截图自:Choice数据8月13日大盘放量上涨,沪指正式突破去年“924”行情创下的阶段高点——3674.4点,并创出2021年12月下旬以来的新高,逼近2021年创下的3700点一带。全天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年内只有4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除了今日外,其余3个交易日均出现在2月。不过,今日的成交量较去年“924”期间仍有差距。对于此次突破前高,某头部券商策略首席较为乐观地指出:“自4月7日以来,我一直讲没有二次探底,中国股市会有新高。今天上证突破3674点,中国股市也不会止于此,7月份以来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不同于“924”行情的快涨,今年6月以来,A股市场呈现出近年来不多见的连续稳步慢牛走势。那么,推动市场持续稳步上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程强今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指出,近期行情强势源于流动性+基本面+政策面的共振。“一是流动性宽松充裕。2025年的流动性呈现出‘多路资金共振’的格局,近期沪指连续刷新年内高点,杠杆资金加速进场,两融余额重返两万亿大关,为2015年5月以来首次。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正在加速入市,一季度权益投资余额增加3604亿,同比增92%,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长钱’支持。此外,全球流动性环境出现拐点预期,未来有望缓解新兴市场的外部压力。二是基本面更加夯实。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预计达到5.3%,增速比2024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中观上,A股市场处于盈利周期的底部区域,增收不增利有望迎来改善。库存周期显示当前处于'主动去库存'向'被动去库存'过渡,库存连续3个月回落。高端装备制造业率先进入复苏周期,装备制造业的8个行业中4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结构上,产业动能实现新旧转换。随着国家‘反内卷’持续深化,传统行业正在经历供需侧的再平衡,而以AI、创新药、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三是政策托底力度显著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政策协同性显著增强,2025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华福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周浦寒则表示:“流动性是行情的重要助推因素之一,两融余额再度突破2万亿元关口,创下十年来新高。此外,‘反内卷’预期也是重要支持,‘内卷’行业有望通过整治低价无序竞争、退出落后产能等方式,促使价格回升,修复自身盈利能力,此前相关行业涨幅明显。叠加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世纪工程’开工、海南自贸港封关、WAIC 2025开幕、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利好接力,涌现出较多的结构性机会,共同助力市场走强。”本轮行情大消费板块明显“滞涨”虽然大盘点位已超出去年“924”最高点,但此轮行情的特征较“924”时期有所不同。某大型券商策略首席认为:“首先,上一轮基本全部是政策的预期,这一轮的话,一来整个基本面的改善是比较顺畅的,经济和上市公司的盈利修复速度都挺快;第二,从增量资金的角度来看,上一轮基本上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这一轮个人投资者和中长期资金相对比较均匀,所以整个行情也走得更稳健一些。”程强则表示,虽然当前点位与去年高点相差不多,但驱动内核已从政策脉冲刺激转为“长期制度优化、政策‘组合拳’+流动性宽裕、长钱入市+经济复苏、产业升级”三位一体的健康结构。其认为,后市持续性或将更佳。此外,本轮行情,驱动大盘的主力板块较“924”也有所不同。据Choice数据统计,去年“924”期间,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前10的行业分别为美容护理、计算机、非银金融、电子、电力设备、传媒、医药生物、国防军工、通信、食品饮料。相比之下,今年6月以来,涨幅排名前10的行业分别为通信、有色金属、电子、综合、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钢铁、传媒、医药生物。由此来看,去年“924”期间,曾作为行情主力的大消费板块在近期表现较弱。今年6月以来各申万一级行业指数表现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6月以来,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家电行业等大消费行业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倒数,与“924”时期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对此,东吴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苏铖向记者表示,“今年仍然看到消费整体承压态势,提振消费有待更大领域落实,6月单月社零里面餐饮仅增0.9%,这是非常低的一个数字,虽然受短期'限酒'影响比较极端,但也反映了真实消费力和消费意愿处于低位。”后市有望呈现“慢牛”格局随着市场突破前高,目前市场乐观情绪渐浓。在今日采访中,多家券商的相关首席就行情后续的演绎节奏表达了看法,“慢牛”是主流观点。上海证券研究所所长花小伟向记者表示,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涨,但当前A股的估值仍然不贵。截至2025年7月31日,深交所创业板与上证所主板A股平均市盈率处于近15年的50%分位数以下,深交所主板估值偏贵处于67%分位数;上证所科创板则处于上市以来的55%分位数。在他看来,后续股市机会仍然较大,有望成为新的“财富锚”,“在当前其他大类资产收益率不佳的大背景下,已经体现了较好的财富效应的股市估值仍然不高,叠加政策层面的持续鼓励呵护,我们认为后续股市仍然具有较好的机会,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百姓新的财富锚。”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些券商还对后市给出了点位的判断。上述头部券商策略首席预计,“上证指数今年内的高点在3800-4000点,未来的行情也会更全面。”而在一片看多声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程强向记者表示,当前市场已具备基本面(产业升级、技术突破)、资金面(长钱主导、多路资金共振)、政策托底(强监管护航、政策“组合拳”)三大慢牛基石,但仍需警惕流动性结构分化与外部政策反复。分析师:未来行情或仍偏成长尽管今日大盘强势站上新高,但从市场内部来看,上涨个股和下跌个股家数都有2000多只,因此结构性依然重要。今年以来,“小微盘+银行”的组合收益率较高。那么,这类结构接下来是否仍然有配置价值?还是风格会有所转向?对此,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师大多表示,未来的行情可能仍然偏成长。周浦寒指出,“结合低位挖掘与产业逻辑,建议关注有望受益于成长行情扩散的相关行业,如国防军工(航天装备、军工电子)、医药生物(医疗器械)、AI(半导体、计算机设备、IT服务、互联网电商、数字媒体、广告营销)、汽车(汽车零部件、乘用车等)。”华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则认为,当前来看,大盘成长和中小盘成长短期相对大盘均可能占优;A股短期将延续慢牛趋势,可能继续震荡偏强,短期建议继续逢低配置科技成长和周期。
永久化学物污染 杜邦与新州以20亿和解
杜邦公司(DuPont)及旗下若干单位与新泽西州府达成20亿元和解协议,解决其四个工业场所的永久化学物污染诉讼;新州官员表示,这是目前全美单州达成的最大规模环保和解协议。
杜邦将斥资8.75亿元清理PFAS污染源(多氟烷基和全氟烷基物质的英文缩写),该公司数十年来在生产特氟龙(Teflon)的过程中使用该物质,与多种癌症和出生缺陷息息相关。
新州检察长办公室(New Jersey Attorney General's Office)表示,杜邦所支付8.75亿元中的约1.25亿元将用于赔偿损失。为确保清理工作不动用公共资金,杜邦将备妥12亿元资金来源、4.75亿元储备基金,避免公司破产或无力付赔偿金。
杜邦及旗下单位同意未来 25 年内付款。
整起诉讼最引人注意的是庞普顿湖(Pompton Lakes)工厂,杜邦数十年来一直在该厂区生产军需材料,副产品久而久之渗入湖泊、溪流和河流,进而影响人类。提起诉讼时,庞普顿湖镇300多户家庭为防止有害化学物质渗入地下室而安装过滤器。
诉讼还涉及另外三厂。位于塞尔维尔(Sayreville)的杜邦帕林厂(DuPont Parlin...
“冰封”66年后,气象学家遗骸在南极被发现(图)
英国南极考察处(BAS)8月11日宣布,一具在南极冰原“沉睡”了66年的遗骸被发现并确认身份——他正是1959年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时遇难的英国气象学家丹尼斯·贝尔(Dennis Bell)。贝尔生前效力于福克兰群岛属地调查队(后改组为英国南极考察处),是家中长子,年仅25岁。1959年7月26日,他与测量员杰夫·斯托克斯(Geoff Stokes)等3人,在南极乔治王岛阿德默勒尔蒂湾进行冰川考察。当天,贝尔和同伴正穿越一片布满冰裂缝的区域,雪地松软,连同行的雪橇犬都显得疲惫。贝尔依旧鼓励大家继续前进,却在瞬间从同伴视线中消失——脚下冰雪塌陷,他坠入了冰缝。丹尼斯(左)斯托克斯曾用绳索将他拉至接近冰面,但绳索突然断裂,贝尔再次坠落。这是同伴最后一次听到他的回应。随后赶来的气象学家肯·吉布森(Ken Gibson)和地质学家科林·巴顿(Colin Barton)冒着暴风雪施救,但南极恶劣天气让救援几乎不可能。12小时后,救援被迫终止——在那样的环境下,生还希望已归零。时间快进到2025年1月19日。随着全球变暖导致冰川消融,一支波兰科考队在乔治王岛冰原上意外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男性遗骸,旁边整齐散落着200多件个人物品:无线电设备、手电筒、滑雪杖、手表、瑞士军刀……宛如一个被冻结的“时间胶囊”。发现丹尼斯遗骸的地方如今,遗骸和物品被送回英国,经伦敦国王学院DNA检测,最终确认死者正是贝尔。弟弟戴维(David Bell)在澳大利亚得知消息时表示震惊与激动:“大哥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如今他终于回家了。”BAS方面称,贝尔的发现不仅是对一段南极探险史的回溯,也是一则关于气候变化的提醒——融化的冰层正逐渐揭开那些被封存数十年的故事。类似的案例在世界各地冰川中不断出现:今年早些时候,巴基斯坦北部的冰川下就现出了一具失踪28年的登山者遗体。在南极的寒风中,贝尔的故事被时间定格了66年,如今终于被重新讲述。
泽连斯基驳斥川普:领土难道是我私人财产吗(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表示,为结束冲突,俄乌可能需要进行“领土交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2日驳斥称,不接受将乌军从东部顿涅茨克州未被俄军占领区撤出作为全面停火的先决条件。他告诉记者:“我们不会离开顿巴斯,我们不能这样做。对俄罗斯人来说,顿巴斯是未来发动新攻势的跳板。几年后,普京就能打开通往扎波罗热州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通道。不仅如此,还有通往哈尔科夫州的通道。现在他们想让我们把大约9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他们,这相当于整个顿涅茨克州的30%(即未被俄军占领区面积),而这将成为新一轮侵略的跳板。” 泽连斯基证实,他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提到了乌克兰宪法对领土问题的规定。他说:“我不会放弃我的国家,因为我没有权利这样做。这也不是我躲在宪法后面的问题。国家是私有财产么?顿涅茨克州30%的土地是我的私有财产么?领土交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与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密不可分。”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的立场没有变化:首先停火,然后再就其他问题进行谈判。同时,领土问题不能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讨论。此前11日,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用乌克兰宪法作为拒绝领土交换的挡箭牌。特朗普将于15日和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美媒称,普京的停火提议要求乌军从顿涅茨克州撤出以及乌克兰割让顿巴斯地区,而俄罗斯除了停火外无需做出太多承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3日说,如果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进展不顺利,美国可能会加大对俄制裁或征收次级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