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美中经贸冲突与中国大陆经济前瞻,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专任助研究员王国臣26日指出,美国总统川 普政府很可能通过「关税泡泡」的模式,迫使经贸伙伴达成一致抗中行动。
政大东亚研究所26日下午举办「美中经贸冲突与中国经济前瞻」专题演讲。王国臣在会上首先谈及趋势称,许多人在讨论美中关系时都认为两者冲突难以化解。他称,美国民众对中国大陆的好感度不断衰退,可说反中已成美国共识,同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掣肘川普的意志与选择,不论川普是否有民主价值。美国对中国大陆经贸管控,已逐步形成跨部会体系。
至于谈到美中经贸谈判问题,王国臣认为,「美国要的中国其实给不起」,中国大陆答应的,美国也不相信。美国要求的公平贸易与开放市场,事实上直指中共政权问题。其中,川普说要开放市场,实际上指的是要北京当局垮掉,回到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状态,否则之后北京当局还是会有很多的「潜规则」存在,所以这样的情况是不太容易改变的。
王国臣再指,美中经贸谈判陷于僵局,预期双方将持续展延关税豁免期,美国正运用对贸易伙伴的关税谈判,持续磋商,直至形成「关税泡泡」行程,迫使经贸盟友达成一致抗中行动。他解释,川普的作为并非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意思是我对你美国0%,但美国对我也是0%关税」。川普现在的做法,显示盟友对美国是0%关税,美国对它们则有10%基本关税。
王国臣从目前各国谈判状况推测研判,在川普「关税泡泡」里,基本上都是10%到50%中间,应该不会超过30%。至于泡泡之外的,也就是50%。他指,川普透露6月以后要对欧盟课50%,同时,美国先前对采购委内瑞拉石油的国家课征25%关税。就此判断,接下来美国可能也会要求盟友跟其进对中国大陆的关税,并加强对陆企洗产地的查缉等。
王国臣指出,就我的观点而言,其他国家下阶段将面临「讨厌川普的关税」,「但也很讨厌中国大陆的倒货、倾销」,如此的左右为难局面中,「这两个都是伤害我(美中以外的其他国家)的经济」。
至于中国大陆的因应作为,王国臣则说,北京持续运用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与财力攻克尖端技术,用以突破美国的围堵封锁。不过,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大陆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却由2018年4月的30.2%,降至2025年4月的24.3%。另,在外商出口占比方面,同期也走低15.3个百分点。
王国臣认为,中国大陆目前仍面临研发成本高于商转价值,「能不能商转,怎么卖到市场上是个问题」。整体来看,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从三成降到两成,这可能受到美国的打压是一个问题,中国大陆自身若出口扩张又没实力因此下降。同时,出口高度仍依赖外商的困境。此外,大陆还坠入科技债务陷阱,因而排挤企业投资,使其赚不到钱,且也削减消费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