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时报报导,随着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即将届满,美国总统川普2日表示,白宫刚和越南达成贸易协议,未来越南输美商品将支付20%关税,转运货物将支付40%关税,并且完全向美国开放贸易市场。此举剑指中国通过越南「洗产地」规避关税,是美国致力重塑世界贸易秩序的显著案例之一。不过,专家指出,非法转运的定义模糊、执法复杂是一大问题,实际查缉效力仍待观察。此次协议也被批评对越南极为片面,形同逼小国让步,恐难拷贝于欧盟、日本等大型贸易伙伴。
越南是美国第八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商品贸易总额接近1500亿美元,但越南同时也是美国第三大贸易逆差来源。川普在4月「解放日」时宣布对越南课征46%对等关税。
根据协议内容,未来越南输美商品将支付20%关税,转运货物将支付40%关税,以解决中国商品通过越南转运规避关税。目前并不清楚哪些产品适用较高关税,有可能是出自中国、但经由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也可能是使用一定比例中国零件的越南产品。
根据近期研究,这类非法转运占越南对美出口比率为16%。
协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Dezan Shira & Associates)商业顾问马丁(Dan Martin)表示,转运「是在贸易执法中一个模糊且经常被政治化的术语」,他指出,「它如何被定义及投入实务,将决定美越贸易关系的未来走向」。
尽管中国对越南投资增加,南韩企业如LG和三星仍是越南最大外资来源。越南强调其出口多符合国际原产地规则,对含中国零件的产品进行足够加工,可标示为「越南制造」。例如美方在2022年越南组装登山自行车案指出,虽有多项中国零件,因车架为越南本土制,仍认定为越南产。
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伊约哈(Ebehi Iyoha)表示,「这项裁定显示,即使多数零组件来自海外,只要有关键单一部件为本土制造,仍可作为原产地标准」。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贸易专家芮恩希(William Reinsch)表示,打击转运的效力「将取决于如何定义与运行」。他说明:「有些转运仅仅是更换标签,这是明显的诈欺;有些产品经过越南之手而转型为新产品。而大多数情况介于两者之间。执法始终复杂。」
目前尚不清楚越南官员究竟能查缉多少非法转运。越南本身也不愿接受大幅调整原产地规则,毕竟此举恐损及与中国的关系或减少双边贸易,而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
越中经济深度交织,不仅是制造业,中国是越南农业、林业与渔业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若北京决定因美越协议惩罚河内,北京将拥有施压筹码。
另一方面,路透指出,川普政府近来签署的多为简略的「框架协议」,仅列出部分降税措施,细节不多,此次与越南的协议也是如此,其他议题将在未来数月进一步磋商,包括具体如何实施防洗产地措施。
美联社引述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资深研究员勒夫利(Mary Lovely)描述,「越南一直非常渴望摆脱这种处境。基本上,这是在逼一个较小的国家吞下去。美国做得到。但真正受人关注的是那些大国」。
勒夫利怀疑川普是否能将这种极为片面的协议强加于欧盟和日本等大型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