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台20年来首见「诺氏疟」境外移入 疾管署调升菲律宾旅游警示

    疾管署发言人罗一钧表示,这是20年来首见,疾管署调整菲律宾旅游疫情警示为第一级,呼吁民众前往该国前,先至旅游医学门诊,请医师开立疟疾预防用药。(本报数据照片)

    一位外籍30多岁男子,自述在菲律宾巴拉望岛从事自然生态旅游,回台后出现头痛、发烧、茶色尿、肌肉痛、嗜睡、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就医后确诊为诺氏疟原虫。疾管署发言人罗一钧表示,这是20年来首见,疾管署调整菲律宾旅游疫情警示为第一级,呼吁民众前往该国前,先至旅游医学门诊,请医师开立疟疾预防用药。

    该名外籍男子至巴拉望赏鸟,于岛上被许多蚊虫叮咬。罗一钧表示,男子在入境台湾当天就有头痛、发烧、茶色尿等症状,经就医未改善,后续因呼吸困难,至某医院急诊就医,经检查发现虐原虫,由疾管署进一步确认,为罕见诺氏疟原虫,他目前使用口服抗疟药物,并住院治疗中。台湾20年前发生全国首例诺氏疟原虫感染,当时感染者也是赴菲律宾巴拉望岛旅游,现已康复。

    疟原虫可分为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诺氏疟原虫5种。疾管署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截至7月1日累计12例境外移入疟疾个案,为近19年同期最高。罗一钧表示,恶性疟原虫死亡率最高,其他疟原虫感染症状相对轻微,但若未及时治疗,仍恐导致肝肾衰竭,建议民众出现疑似症状,因尽早就医治疗。

    疟原虫多出现于东南亚国家,除巴拉望岛,马来西亚沙巴岛也常出现疟原虫。罗一钧说,疾管署已调升菲律宾疫情旅游警示至第一级,民众前往这类地区,应经医师评估开立疟疾药物,不过,台湾目前仅存少数疟蚊为矮小疟蚊,分布台东、高屏等山林地区,没有菲律宾当地的疟蚊品种,与猕猴宿主品种,评估诺氏疟原虫在台湾引发传染风险极低。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