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国投资海外债券 门变宽了 中港「南向通」扩大非银行机构参与

    中国央行支持更多中国境内投资者投资离岸债券市场。 (取材自新华网)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央行)昨(8)日宣布多项对外开放措施,包括完善链接中国及香港两地债市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近期将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支持更多中国境内投资者投资离岸债券市场。

    彭博日前报导,根据人行扩容方案,非银行金融机构将首次获准参与债券通,年度投资额度最高可达人民币5,000亿元。通过这项变化,中国境内机构将能够更多地投资于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外国债券,包括以美元计价的债券。

    相对于「北向通」于2017年开通,南向通于2021年才正式开通,让中国机构投资者经指定管道,通过香港债券市场投资境外债券。目前债券通「北向通」已无投资额度限制,「南向通」就设有每日投资额度200亿元等值人民币及年度总额度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限制。

    分析指出,「南向通」扩容后,额度有望翻倍至人民币1兆元(约1393.9亿美元),此举被视为中国官方进一步放宽资本流动限制的关键步骤之一。而香港证监会也将采取举措,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说法报导,债券通「南向通」扩容至非银机构,并添加投资额度,亦同时放宽中国居民的境外资产配置。放行后,将使中国最大型的基金公司可通过香港交易所买进以美元等外币计价的国际债券。不过人行并未证实具体开放额度。

    人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日前在「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会场上宣布人行三项新对外开放措施:一是深化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联通合作,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二是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推动创建面向境外投资者的一站式开户平台,明确境外投资者免税安排;三是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产品体系,提升市场流动性,推动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债券通」今年呈现强劲增长动能,前五个月日均成交额逼近人民币470亿元,较2017年启动时激增30倍。她进一步表示,虽然中国债市规模全球第二,但国际投资者在中国债市的参与度目前仅占约3%,明显失衡,相信未来在债券通助力下,国际资本增配中国债市的进程将有重大发展机遇。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金管局与人行等监管机构过去一年持续完善「债券通」生态系统。目前30年期利率互换合约上周已在「互换通」上线,未来数月内,还将推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作参考利率的合约。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称,投资者正加速资产重新配置来分散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正逢其时,香港定当抓住机遇。

    具体看,香港证监会将采取三大举措:一是增加一级市场固收产品发行,以及丰富人民币产品供给;二是提升二级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三是研究创建、优化配套的离岸人民币产品相关基础设施,包括前台交易系统以及中后台配套系统。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