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张译、李光洁、蒋欣主演的检察侦查剧「以法之名」近日迎来大结局。从第一集追到最后,观众的内心极其煎熬,有气愤、有憋屈、有不甘,伴随着各种情绪,在大结局的那一刻,渴望一抒浊气。但这部前期凭借「刀刃向内」的现实尺度收获不少好评的剧作,却被「以法之名烂尾」的话题上了热搜,引发议论。
扬子晚报报导,虽然是「扫黑」题材,但这部精准命中了现实主义创作的作品,在展现改革开放进程中交织的覆杂利益、人情世故与人性挣扎的同时,也深切触及了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中的难点、卡点。在剧情推进的同时,观众渴望看到正义如何战胜邪恶,期待获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快感。
大结局中,关键人物万海在真相即将揭晓前夕离奇死亡,令许多观众难以接受;收尾部分仓促,部分角色结局以文本PPT形式交代,破案过程也被指依赖反派内斗而非主角侦查能力,使得整体剧情「虎头蛇尾」。
面对网友的质疑与批评,该剧导演傅东育发文回应,「好的坏的,赞誉的、批评的痛斥的都收到,在总结。比如开篇入戏慢,注水抻长度,演员选择有失误…… 全在反省中。和『以法之名』告别。它记录了我三年的跋涉历程。在下一部作品里重逢」。
有观众调侃,「就这还好意思发文甩锅,真得离谱」、「憋屈开头,憋屈收尾,骂两句不过分吧?」还有人说,「本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剧王』,最后成了糊弄观众的『烂尾注水剧』」。
该剧总制片人、虎鲸文娱敦淇工作室总经理敦淇则表示,「希望观众不仅能收获『爽感』,更能产生『代入感』,与剧中人物、情怀共情共鸣,让更多人了解检察官的正义担当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