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朗普最新关税威胁,加拿大何去何从?本文梳理了特朗普对加拿大关税政策的时间线。
自2024年11月总统大选前一年多开始,唐纳德·特朗普就一直暗示,如果他赢得美国总统职位,将会实施全面关税政策。

特朗普于2024年11月5日当选,此后加拿大政商界就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他不断威胁、实施、修改并延迟多轮关税,同时宣布还会出台更多保护主义贸易政策。
以下是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其关税政策发展的时间线:
2024年11月25日
特朗普承诺将对所有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称关税将在1月20日就职日生效。他在自己拥有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表示,除非两国停止毒品(尤其是芬太尼)和非法移民流入美国,否则关税将一直存在。
12月11日
在加拿大各省省长与时任总理贾斯汀·杜鲁多会面后,他们确认加拿大正准备实施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特朗普的威胁。为能源出口争取豁免或较低关税是重点目标之一。
2025年1月20日
就职日当天,特朗普宣布关税将在2月1日实施,而非立即生效。
他还签署行政命令,启动“美国优先贸易政策”,要求其贸易与商务官员在4月1日前提交一份美国贸易政策和贸易关系的全面审查报告。
此举并未直接触发任何关税,但指示政府开始审查加美墨自由贸易协定(CUSMA),为2026年审查做准备。
2月1日
特朗普签署命令,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几乎所有商品征收25%统一关税,对能源产品则减征10%,关税自2月4日起生效。
同时,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10%关税。

杜鲁多总理公布加拿大的反制计划,包括美方关税实施当天同步启动报复性关税。周末,加拿大各省开始从政府运营的酒类销售点下架美国产酒类产品。
2月3日
特朗普宣布推迟对加拿大商品征收关税一个月,前提是加拿大承诺加强边境安全。墨西哥也获得同样的待遇。
2月10日
特朗普签署计划,自3月12日起对所有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结束对加拿大的既有豁免。这些金属在2018年曾被加征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随后获得豁免。
2月11日
特朗普表示,钢铝关税将与暂停中的25%加拿大商品统一关税并行征收,能源除外。
2月14日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汽车征税,称可能在4月2日前后实施,税率“约为25%”。
同时他也提及对进口药品和半导体产品实施类似关税的想法,但未提供明确时间表。
2月27日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称,4月2日将启动所谓“对等”关税政策,适用于对美国产品设有限制或关税的国家。
这些关税将叠加现有关税,并与他国对美国商品征收的税率匹配,包括补贴和增值税部分。
2月13日,他已签署备忘录,要求其贸易代表调查他认为对美不公的贸易行为。
3月4日
暂停一个月后,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正式生效。
此前加拿大加强边境管控,曾希望避免关税,但特朗普在3月3日确认关税照常执行。
杜鲁多宣布对美国商品征收广泛报复性关税,涵盖食品、酒类、家具、纸张等。
3月5日
特朗普宣布对依据CUSMA协议交易的汽车给予为期一个月的豁免。
白宫发言人Karoline Leavitt称,这一决定是在Stellantis、福特和通用三大车厂提出请求后作出的。
3月6日
时任财政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宣布,加方将暂停第二轮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特朗普签署暂停部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新关税、将钾肥关税降至10%的行政命令。
白宫声明称,凡符合CUSMA标准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将不受关税影响。
3月10日
安省省长道格·福特宣布对出口至美国的电力即刻加征25%附加费,以回应特朗普的关税。
特朗普强烈回应,表示将于3月12日将对钢铁和铝的关税加倍至50%。他在Truth Social发文称,这是对安省电力附加费的反制。
然而,福特当天晚些时候便同意暂停这项附加费。
3月12日
对来自所有国家的钢铝产品征收25%关税正式生效。
加拿大实施第二轮报复性关税,对价值298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关税,涵盖钢铝、计算机、运动器材、铸铁制品等。
3月26日
特朗普宣布,自4月3日起对汽车进口实施25%行业专属关税。
但关税并非普遍适用。白宫称,CUSMA框架下的汽车只对其非美国产内容部分征税。
同时,CUSMA框架下的汽车零部件将在美国商务部长及海关边境保护局制定征税流程后,才正式征收。

4月2日
特朗普称4月2日是“解放日”。
他在白宫外的记者会上宣布,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对一些贸易顺差国征收更高税率,例如中国34%、欧盟20%。
加拿大和墨西哥暂时获得宽限,不新增关税,原有豁免延长。
汽车关税仍预计于4月3日生效。
民主党参议员计划推动投票,阻止特朗普援引“国家紧急状态”实施与芬太尼有关的关税。但即便有足够共和党支持,法案仍难在众议院通过。
4月3日
总理马克·卡尼宣布,加拿大将对美国产汽车征收对等25%关税。
他表示,反制关税将适用于所有不符合CUSMA协议的车辆,以及符合协议但含非加内容的车辆。
这意味着,任何北美含量低于75%的汽车都将被征税。据总理办公室估算,这可能涉及10%的美国产进口汽车。
卡尼称,征税可产生约80亿加元收入,这笔资金将直接补贴受贸易战影响的加拿大汽车工人及企业。
4月15日
渥太华宣布,仍在加拿大生产的车厂可获得部分关税豁免。
加拿大制造商将被允许在一定限额内免税进口美国产整车。若在加投资或产量下降,豁免额度将减少。
4月29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给予车厂临时关税减免。
商务部官员称,美国组装的整车将获可退还的进口零件关税额度,最高为零售价的15%,下一年降至10%。
此外,已缴纳汽车关税的公司不会再叠加钢铝等其他关税。
5月1日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指南,称符合CUSMA的汽车零件将不征收关税。
豁免不适用于整车组装包或零件组合套件。
业内人士指出,仅对非美国产部分征税操作极为复杂,因汽车零部件往往在美加之间多次流通。
5月6日
特朗普与卡尼在白宫会面,气氛基本和善。
但特朗普未表明会尽快取消对加拿大的关税。他表示,美国将始终是加拿大的朋友,但无论卡尼说什么,他不会马上撤销关税。
当被问及原因时,特朗普回应:“这就是现实。”
他还说,不希望从加拿大进口汽车、铝或钢铁。
5月28日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对大多数国家实施的广泛关税违法。
裁决阻止“解放日”关税及基于芬太尼问题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实施的关税。
法院裁定,特朗普无权根据《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关税。
白宫已上诉,并谴责判决结果。
5月29日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暂时中止国际贸易法院判决,暂停对加拿大等国家关税。
下级法院裁定,特朗普援引紧急权力法征收广泛关税越权,未能证明其与芬太尼走私有直接关联。
上诉法院决定在做出更长期裁定前,维持关税有效。
5月30日
特朗普宣布将于6月4日把钢铝关税加倍至50%。
他此前已在3月对钢铝加征25%关税。
工业部长梅兰妮·乔利表示,加拿大将以反制措施、国内补贴和贸易多元化手段反击“无理且违法”的关税。
6月3日
联邦政府推出《强边境法案》,赋予边境官员新权力,包括检查邮件、更易暂停或撤销移民申请,并扩展海岸警卫队安保职责。
该法案旨在提升边境安全、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遏止芬太尼和洗钱活动。
这也是渥太华试图说服特朗普相信加拿大在遏制毒品和移民方面“做得够多”的一部分。
6月10日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的全球关税在案件审理期间维持有效,延续此前紧急中止令。
6月15日
特朗普搭乘空军一号抵达卡尔加里,并转乘直升机前往阿尔伯塔省卡那纳斯基斯出席G7峰会。
6月16日
特朗普提前离开G7峰会,称中东局势紧张。卡尼总理与特朗普会面,总理办公室称双方同意在7月中旬前敲定新的经济与安全关系协议。
6月19日
卡尼宣布一项新的反制关税计划,称若美方钢铝关税持续,加方将于7月21日起实施报复措施。
他说,如美加贸易协议在30天内取得进展,加拿大报复性关税将“与谈判进度相一致”。
6月22日
加拿大与欧盟在布鲁塞尔签署防务与安全伙伴协议。
该协议开启加拿大参与“重整欧洲”(ReArm Europe)大型防务采购项目的可能性,也是渥太华减轻对美依赖的又一举措。
6月27日
特朗普突然宣布中止美加贸易谈判,以回应加拿大计划对谷歌、亚马逊、Airbnb等美企征收数字服务税。
6月29日
加拿大撤销数字服务税计划,并宣布恢复与美国的贸易谈判。
该决定是在卡尼与特朗普通话后做出的,就在相关税种的首笔缴纳日之前数小时。
7月7日
特朗普开始向世界多国政府发信,威胁若无贸易协议将征收高额关税。白宫表示,原定7月9日生效的关税将推迟至8月1日。
加拿大未在全球关税名单之列,总理办公室表示仍致力于在7月21日前与美达成协议。
7月8日
特朗普宣布将对铜进口征收50%关税。
7月9日
特朗普表示铜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
7月10日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致卡尼的信件,威胁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
这项新关税令外界质疑加美能否如期在7月21日前达成新的经济与安全协议。
信中,特朗普称,若加拿大加强打击芬太尼流入美国,他可能考虑调整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