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借钱给陌生人、乱闯红绿灯 失智十大警讯助揪早发失智

    台湾失智症协会理事长徐文俊表示,失智症会导致记忆力、思考能力、语言能力等认知功能下降,需要被大众理解和接纳。(记者廖静清/摄影)

    61岁的李先生,3年前因为确诊新冠肺炎,虽然痊愈却一直觉得有长新冠的不适症状,进一步就医检查,神经科诊断为失语症、失写症。转至台大医院,确定是早发型阿兹海默症,虽然晴天霹雳,但转念坦然接受,积极找社会资源延缓恶化,包括至失智据点运动、上课、促进人际社交。

    「绝对不要跟社会失去链接,失去人际交互刺激,可能造成活动降低及忧郁。」李先生表示,除了经常到据点参与活动、失智症相关课程等,他还有一个制作「失智症脱口秀」的梦想,无奈失写症无法写脚本,无法用完整字句准确表达想法,他希望大众能更发挥同理心,让失智者被社会接纳。

    台湾失智症协会理事长徐文俊表示,失智症并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多种病因的症状组合。以目前台湾社区失智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国65岁以上长者失智症盛行率调查结果为7.99%,粗估已逾37万失智人口。其中,大约有1.5万人为65岁以下的年轻型失智症患者,对社会带来严峻挑战。

    徐文俊说,失智症有迹可循,台湾失智症协会发布全新整理的「失智症十大警讯」与「预防失智」文宣,将重要消息以浅显易懂的图文传递给民众,并提醒:掌握风险因子、提早辨识警讯,从日常生活保护大脑健康。

    失智症十大警讯

    1. 记忆力减退影响到生活:遗忘的频率提高,即使经常提醒也无法想起约定或说过的话。

    2. 计划事情或解决事情有困难:在规画及运行任务上出现困难,注意力及处理能力也容易下降。

    3. 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事务:原本熟悉的事务会忘记或遗漏既定的步骤,无法顺利完成。

    4. 对时间、地点感到混淆:常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甚至在熟悉的环境迷路。

    5. 有困难理解影像视觉或空间关系:在阅读、距离判断、辨识颜色差异上出现困难。

    6. 语言表达或书写有障碍:出现难以搜索词汇、理解语言困难等状况,无法流畅对谈或书写。

    7. 东西摆放错乱且失去回头寻找的能力:物品放在不合理或不恰当的位置,无法回头寻找。

    8. 判断力变差或减弱:易作出不恰当的行为,例如借钱给陌生人、穿着不适当、未注意到红绿灯等。

    9. 从职场或社交活动中退出:嗜好、运动、社交、工作逐渐减少,变得被动、人际退缩。

    10.情绪和个性的改变:容易忧郁、生气、疑心病,或失去自我控制等。

    61岁的李先生,是早发性失智症,他努力通过认知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延缓疾病进程。(记者廖静清/摄影)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