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爽的事之一,怕是就着冷饮吃火锅了。但这份快乐有可能不便宜。尤其是很多人吃火锅时爱点的毛肚,价格已经直逼帝王蟹了。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巴奴毛肚火锅的毛肚平均价为190元/斤。而今年帝王蟹的价格,也不过190元/斤。一斤毛肚,能买一斤帝王蟹。
其他火锅品牌的毛肚价格也不遑多让。以北京地区为例,海底捞一整份捞派脆脆毛肚88元,凑凑一份大片脆毛肚原价62元,珮姐重庆火锅一份精品脆毛肚88元。
而根据大众点评数据,这些火锅的人均单价多在130元以下,一份毛肚就占约一半。
图源:品牌点单界面截图
毛肚为什么这么贵?它到底好在哪儿?
没有一片毛肚能“逃出”火锅
毛肚的贵,离不开供需“不平衡”。
中国人有多爱吃毛肚?
《火锅产业发展报告2025》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预计2025年火锅市场规模达到6500亿元。在这庞大的“火锅帝国”中,川渝火锅占比最高,而川渝火锅门店中毛肚的点单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单品”。
据界面新闻信息,根据业内估算,2021年川渝两地一年就能消耗12万吨左右的毛肚。
但无奈,毛肚的产量并不算特别多。
一般情况下,一头牛只能产出4~5公斤毛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肉牛出栏5099万头,据此估算去年一年国内生产的毛肚为20.4万~25.5万吨。就这些毛肚,川渝地区就能吃掉一半,想要供应全国消费,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为满足消费市场,我国会进口大量毛肚。2022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毛肚5.7万吨,从新西兰进口近1万吨。全球进出口统计网站Volza的数据则显示,在涉及毛肚的千吨级别交易中,超过九成都是运往我国的。
如此一来,人多“肚”少,还需要大量进口,毛肚价格自然不会太便宜。
而且,毛肚的加工流程也相当复杂,而这往往意味着高昂的人工成本。
不少品牌都说明过自家毛肚的加工流程。
海底捞曾表示,自家的脆脆毛肚选用的是大片毛肚,先预煮至初步定型,再进行6道工序清洗加工,最后人工筛选切分,逐包检测合格后发出。巴奴则需要降温定型、高温浸烫等总共12道工序,才能将毛肚送上消费者的餐桌。锅圈也表示自家毛肚要经历八大精细工序。
在漫长的处理流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如何保留毛肚的脆嫩口感。
早期,不少商家会选择用火碱处理毛肚,更有甚者会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浸泡毛肚,使其变得饱满、有弹性。但如此制作的毛肚不仅有食品安全隐患,口感也不好,这些强腐蚀物会破坏毛肚的结构,使其过度硬化,涮烫时间稍长一些就又老又硬。
这也是消费者说的“塑料毛肚”,并不是真的使用塑料制作的毛肚,而是说这些毛肚的外观和口感类似塑料。
常见违法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图源:参考资料[1]
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毛肚的处理过程早已“升级”。如今,巴奴、海底捞、锅圈等多家品牌使用木瓜蛋白酶对毛肚进行泡发处理。
所谓木瓜蛋白酶,就是木瓜中的一种水解酶,它广泛存在于番木瓜的根茎叶和果实中,本质上这就是一种天然物质。虽然很多人觉得木瓜蛋白酶很陌生,但实际上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多个领域,食品、医药、日化、纺织等行业,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至于有网友疑惑的“木瓜蛋白酶是不是嫩肉粉”,答案是否定的。
这二者不是一个东西。
简单说就是,嫩肉粉是一种复合产品,某些嫩肉粉里确实含有木瓜蛋白酶,但与此同时还有别的添加物。木瓜蛋白酶则是单一酶制剂,只要合理使用,就不会造成健康危害。
只是如此一来,使用木瓜蛋白酶对毛肚进行处理,会进一步增加毛肚的成本。这倒不是说技术本身有多贵,而是泡发出品比会有不同。
毛肚泡发出品比是涨发后毛肚的重量和涨发前毛肚重量的比值。举例说明,1kg毛肚涨发后重2kg,那出品率就是1∶2。不同涨发法,出品比不同,使用碱发毛肚涨发,出品比大概能达到1∶3,而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的出品比约为1∶1.2。也就是说,酶处理的毛肚“少”了一多半。
若再加上运输环节,毛肚就更贵了。
毛肚是一种比较“娇贵”的食物,品质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行。一般来说,鲜毛肚需要在加工处理完后,通过航空、公路等运输方式,全程冷链配送至餐饮门店,到店后也要冷藏保存。
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毛肚,会把储运温度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如巴奴的新西兰冰鲜毛肚,从新西兰运回来,全程0~4℃恒温保鲜。
这么算下来,可以说高品质毛肚不贵才奇怪。
贵,但爱吃
毛肚虽贵,但高昂的价格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没办法,太好吃了。
牛油辣锅单涮毛肚已经是脆嫩弹滑的极致美味,若是将毛肚和其他食物结合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就晒出了自己的“毛肚+”食物,有用毛肚包虾滑的,有用毛肚卷香菜的,还有奇思妙想用毛肚蘸奶油的。
图源:@cherylynn,已获授权
要单单是口感好也就罢了,毛肚还是个营养全方面发展“选手”。
毛肚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等多种营养元素,能为人体提供多种重要营养物质。吃毛肚,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补充多种人体所需能量。
在某些营养元素含量方面,毛肚表现得十分优异。
论蛋白质,毛肚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3~15g/100g,而被公认为补蛋白质优秀选手的牛奶,蛋白质含量在3~3.5g/100ml,即使是高蛋白牛奶也不过6g/100ml。
图源:薄荷健康截图
论铁、钙等微量元素,毛肚的铁含量为2mg/100g,锌含量7mg/100g,钙含量40mg/100g。作为对比,市面上很多补铁软糖的铁含量在2~3mg/粒,补锌产品的锌含量约5mg/瓶。抛开价格因素不谈,要想补铁、补锌,那去火锅店来一份毛肚就吃够数了。
更何况,毛肚里还不只富含铁、锌等,还有对视力有益的牛磺酸。可以说,这吃的不只是一口简单的毛肚,更是一口人体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
与此同时,毛肚的脂肪含量低至1.6g/100g,碳水化合物含量为0,热量为72千卡/100g,比“减肥水果”苹果的热量还低。可以说,毛肚是绝对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食物,对有体重管理需求的人群相当友好。
别小瞧毛肚,上述数据和帝王蟹比起来,也不分伯仲。
虽然帝王蟹在蛋白质、钙等部分营养元素方面数据略优于毛肚,但是毛肚热量更低,且在铁、锌等微量元素方面毛肚含量更高。
图源:薄荷健康截图
而且,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毛肚也比帝王蟹对脾胃更友好。
中医认为,螃蟹性寒,不宜大量食用,《本草纲目》中对蟹还有“咸,寒,有小毒”的描述。但毛肚却是相对温和的,有健脾胃之效。《本草纲目》对“肚”的描述是“(气味)甘,微温,无毒,(主治)补中益气止渴”。《本草蒙筌》也有载“……百叶、草肚俱健脾胃,免饮积食伤”。
此外,毛肚更“懒人友好”。
饭店呈上来的毛肚,几乎都是可食用部分,只需要“七上八下”,前后不过十几秒,就能享受美味。但要拆解一大只完整的帝王蟹,可要费不少工夫。
除了上面这些“常规”的好处,毛肚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优势:对健康促进有益,毛肚肽甚至可能应用到健康功能食品开发及医药制剂研究中。
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Food Chemistr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就烹饪处理对毛肚体外胃肠消化过程中蛋白质消化率、肽组成及潜在生物活性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烹饪后的毛肚样品在胃肠道消化后表现出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对毛肚消化产物进行解析,共发现了14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活性肽序列。这些肽的结构特征待验证不仅具备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还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二肽基肽酶IV(DPP-IV),从而调节多种生物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烹饪过程能使毛肚的抗氧化功能“更上一层楼”。
过往研究表明,低温( 100℃)烹饪则会提高肉类的抗氧化活性。毛肚也遵循这一规律。
也就是说,经过高温烹饪的毛肚,抗氧化特性更强。
总的来说,毛肚的消化产物不仅有抗氧化能力,还具备显著的健康促进潜力,可作为功能食品开发的潜在原料。
毛肚,名副其实的健康食物。
当然,说到这里,有小伙伴或许会觉得,毛肚确实好吃,也营养丰富、有益健康,但着实太贵了,不如自己去外面买新鲜的,回家自己加工处理了吃。
可以,但不建议轻易尝试。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在外面买毛肚,然后回家自己清洗的经历,但清洗过程相当“惨烈”,异味猛烈上头,而且不管洗几遍都处理不干净,最后连手都“臭了”。相关帖子评论区有网友发表回复表示,自己上次买了一套,家人洗了好久后煮着吃了,结果“吃到了草”。
图源:评论截图
怎么说呢,有的钱确实是省不了,该花还是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