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印度反对党呼吁变革:8成电视部件来自中国(图)

    中美竞争日益加剧之际,将印度捧为中国制造“替代方案”甚嚣尘上,然而经过多年实践,已有印度政客认识到,印度工业存在结构性问题,印度制造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力更生。

    据《印度时报》7月19日报道,印度反对党国民大会党(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当天呼吁政府推动“基层变革”,将印度打造成真正的制造业强国。从而与中国抗衡。他表示,在“印度制造”的名义下,印度实际上只是进行来料组装,而非真正的制造。

    甘地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发文称:“你们知道吗?印度制造的大多数电视中有80%的零部件来自中国。在‘印度制造’的名义下,我们只是在组装,并没有真正制造。从iPhone到电视都是这样,零件都来自国外,我们只是把它们拼装起来。”

    他还提到印度工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他说:“小企业家希望进行制造,但既没有政策支持,也缺乏帮助。相反的是,高额税负和少数企业垄断了国家的工业。”

    甘地强调,除非印度在生产上实现自力更生,否则有关就业、增长和“印度制造”的讨论都将只是“空洞的说辞”。他说:“需要的是基层层面的变革,使印度摆脱流水线式的拼装,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才能在实力上与中国抗衡。”

    在早前的演讲中,甘地曾引用政府数据称,“印度制造”未能复兴制造业。他表示:“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从2014年的15.3%下降到12.6%,是60年来的最低水平。”

    为强调政策改革的迫切性,甘地曾指出:“过去十年,中国一直在电池、机器人、电机和光学技术方面深耕不辍,在这些领域至少领先印度十年。”

    近期,中印交流逐渐回暖,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不久前率领印度高级代表团访华,参加在山东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印媒认为,虽然中国和印度依然存在分歧,但更加频繁的高层接触表明,两国正寻求稳定关系。

    7月14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抵达北京,时隔5年后首次访问中国。苏杰生在北京表示,印度和中国互相交换观点和意见非常重要,两国关系持续正常化可以产生“互惠互利的结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曾表示,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方当前的共同任务是致力于实现各自国家的发展振兴,应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这符合两国28亿多人民的根本利益,契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期待,顺应全球南方卓然壮大的历史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毛宁说,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是中印唯一正确的选择。中方愿同印方共同努力,深入落实好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以今年中印建交75周年为契机,推进各领域、各层级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印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