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是台湾青少年社交活动高峰期,也是最容易接触烟品的时候,根据国健署的「2023年青少年吸烟行为调查结果」,国中及高中职学生吸烟率已下降,超过5万名青少年使用纸烟,但电子烟使用率短短5年倍增,推估逾5.4万名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加味烟亦是另一隐忧。
国健署提醒,青少年容易因好奇或同侪压力而尝试吸烟或使用电子烟,有超过8成青少年表达拒烟意愿,仍有近2成未能坚定拒绝。另外,9成惯性吸烟者在18岁前就开始接触烟品,青春期就开始吸烟的人,比成年后开始吸烟的人更难戒烟。
国健署针对4.2万名国、高中生所进行的「2023年青少年吸烟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有82.1%学生表示绝不吸烟,但仍有将近2成学生未能坚定拒绝烟品诱惑。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烟品的诱惑,多数研究指出,大众媒体置入吸烟行为以及看见同侪使用烟品,都会增加青少年尝试烟品的兴趣。
国健署烟害防制组组长罗素英表示,新兴烟品的行销伎俩多元,包含炫丽包装、诱人口味、产品设计等,并标榜「减害」来得到年轻族群的认同。多数人以为「吸一下没什么?」烟品和电子烟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是成瘾性物质,许多人尝鲜就此成瘾。
统计数据显示,在习惯性吸烟的人中,就有近9成是在18岁前就开始接触烟品。罗素英强调,烟草商挹注大量经费行销烟品,意图诱使青少年成为烟瘾者;青少年时期是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烟品易导致脑部「持久性」损害,致使学习与记忆效率下降,情绪冲动易怒、焦虑忧郁等。
国健署分享4招拒烟方法,帮助青少年远离烟害,一起拒烟、戒烟:
1.安排在禁烟场所或不能吸烟的室内场合聚会,多安排户外活动。
2.事先和好友约定不吸烟,相互支持。
3.以婉拒理由坚定拒绝,例如:我有气喘、家人对烟味敏感。
4.直接自信表达自己不吸烟的立场,坚守底线。
罗素英提醒,拒绝烟害,所有烟品都有害,使用电子烟更非新潮,守住自己的健康主导权;吸食电子烟行为违法,最高可处新台币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