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继酒店一次性床品热卖后,最近高铁一次性座椅套比充电宝还抢手。许多乘客一上高铁就把一次性座椅套往座位上铺,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像给座椅穿了条「纸尿裤」,这折射出乘客对高铁座椅卫生条件的不信任。
综合新华网、界面新闻报导,高铁一次性座套最近在网上卖疯了,月销上万件,评论区里全是家长的「血泪经验」:「孩子穿短裤坐,回来腿上起红点,再也不敢赌了」。
中国现在坐高铁跟打仗似的,不光要抢票、抢靠窗位,还得抢「装备」。打开购物软件搜「高铁座椅套」,销量前几名的店铺清一色写着「暑期特供」、「儿童专用」,价格从9.9元(人民币,下同,约1.4美元)10片到39.9元(约5.6美元)5片不等,材质从无纺布到PE膜,有的还带防滑颗粒和松紧带,比家里的沙发套设计得还贴心。

这股「自带座椅套」还刮出了新商机。有商家直接推出「高铁出行大礼包」,里面除了座椅套,还有一次性马桶垫、餐壁纸、鞋套,甚至连挂衣服的挂钩都配个一次性塑料袋。评论区有人调侃:再这么发展下去,下次坐高铁得自带防护服了。
铁路部门回应指,「列车在起点站和终点站各消毒一次」,依然不被乘客信任,乘客最关心的「座椅套多久洗一次」?答案是「不固定」,这三个字等于对卫生没有承诺。
而且铁路部门从来没公开过座椅套的清洗流程。是送专业洗涤厂?还是列车员自己拿洗衣粉洗?消毒用的是「84消毒液」还是酒精?这些资讯不透明,大家就会想出各种脏画面。
高铁座椅套卖爆,本质上和外卖封签、一次性餐具、酒店隔脏睡袋的流行是同一个逻辑:当公共服务无法提供绝对安全,人们就会自己掏钱买相对安心。这背后是中国人对卫生标准的要求愈来愈高,是对公共产品品质的集体焦虑。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十多年前的绿皮车时代,大家抢硬座,简单擦拭或用报纸铺一下就坐了,现代人矫情了。还有网友称,许多乘客下了车没随手带走座椅套,也制造了后续困扰,另一种不卫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