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旅游作家告诫 这7句话让你秒变「讨厌的美国人」

    不少人夏季出国旅游,旅游作家索菲葛登分享在国外自己不会说的词语。(LAX提供)

    洛杉矶NBC 4电视台报导,旅游作家索菲葛登(Meena Thiruvengadam)自幼旅行,迄今足迹遍及七大洲、70多个国家与美国47州。长年的旅途中,她体会到「体贴、语言与语气」在跨文化交互中的重要性。

    索菲葛登说,如「征服」(conquer)、「探索」(explore)和「发现」(discover)等词汇带着殖民色彩,在部分国家不大受欢迎。她也分享几句自己出国时不会说,但不少美国人经常说,然恐被粘贴「恼人的美国人」标签的词语:

    一、「这是美金多少钱?」(What’s the price in dollars?)

    索菲葛登看过无数次美国旅客在国外掏出美金,店家一脸困惑。她指出,美金不是世上唯一货币,若表现出一副「美金是王道」的态度,只会让人显得无知。她建议出国前先查找当地货币资讯,使用汇率换算App掌握预算。

    二、「这里什么都好低价。」(Everything is so cheap here.)

    这句话仿佛是穿着印有「特权」字样的运动衫到处走。她提醒,其他国家生活成本之所以比美国便宜,背后常涉及暴力、剥削,及巩固全球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性问题。

    三、「你是哪一州来的?」(What state are you from?)

    索菲葛登说,加拿大是省制,新加坡与摩纳哥是城市国家,根本没有「州」的概念,这样的问题透露出旅人对目的地缺乏基本认识,也显示他们无法理解世界各地存在不同制度与文化差异。

    四、「星巴克在哪?」(Where’s Starbucks?)

    当旅人在他乡异国寻找美国连锁店,等同错过深入在地文化与支持当地商家的机会。索菲葛登曾在雅典看见星巴克,但她选择当地咖啡馆,才有机会品尝难忘的希腊咖啡,结识几间至今仍怀念的小店。

    五、「你的英文说得真好。」(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英语是全球最多人说的语言,约15亿人口使用。索菲葛登说,在英国、加拿大、印度、新加坡、菲律宾等英语为官方语言国家,听见英语并不令人意外,但却常听见有美国游客对此感到惊讶且赞赏,「这类言语可能隐含优越感」。

    六、「这是第三世界国家。」([X country] is a third-world country)

    将某国家称为「第三世界」,特别是旅途中,会让人感觉带有批判与阶级意味。索菲葛登说,她会使用「开发中国家」这类中性词汇,更尊重当地,也不会显得高高在上,「我希望受当地人欢迎,不该用批判性眼光看待这里。」

    七、「我们在美国不是这样做。」(This isn’t how we do it back home)

    她指出,自己曾在巴黎附近米其林餐厅参加一场试菜晚宴,一位美国同桌在第三道菜时中断用餐流程,要求一份他在美国习惯吃的绿色沙拉,当下服务生震惊无比,主厨也并未理会其请求。她强调,旅行的魅力在于接触全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若人们总以「我在美国怎么做」的态度,只会错过这段旅程的亮点。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