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每天多站起来26次」3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 医传5招增加血管弹性

    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在脸书表示,研究指出,每天只要多站起来26次,三个月内就能让舒张压、收缩压下降。(本报数据照片)

    每天多站起来几次就能让血压下降?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在脸书PO文表示,有研究指出,每天只要多站起来26次,三个月内就能让舒张压、收缩压下降,代表只要在生活里多「坐站转换」几次,就能让血管重新找回弹性。

    「我习惯都没变,怎么血压越来越高?」张家铭表示,在诊间常听到这样的疑问,尤其是停经女性,感觉生活也没什么特别变化,吃得也算清淡,运动虽然少了点,但还是有在动,为什么健康检查报告上,血压就是一年比一年高?

    他表示,这不是错觉,是身体默默在「转换体质」。停经后,雌激素减少,原本保护血管弹性的那把「隐形雨伞」收起来了。血管开始慢慢变硬、反应变慢,像一条弹性变差的水管,压力一上来,就容易堵、容易破。

    加上活动量少了、肌肉流失了、代谢变慢了,原本还撑得住的血压,就这样默默往上升。这不是哪里做错,而是人生另一个阶段自然会遇到的课题。

    那应该如何改善呢?张家铭表示,不是只有剧烈运动才有用,「站起来」就够了。

    他说明,大家都知道运动对血压好,但现实很多人做不到每天运动30分钟,尤其上了年纪、有关节不舒服,或只是单纯「真的太忙」。但如果只要每天多站起来几次,血压就可能会降,这会不会有点惊讶,甚至觉得「这个我可以」?

    张家铭表示,这不是口号,而是今年年发表在「循环(Circulation)」医学期刊的研究。研究找了 407 位停经后女性,分为三组:一组照常生活、一组减少久坐时间、另一组则被鼓励「多站起来」,也就是增加每天的坐与站转换次数(sit-to-stand transitions, STST)。

    结果发现,每天只要多站起来26次,三个月内就能让舒张压平均下降 2.24 mmHg,收缩压下降 3.33 mmHg。这代表不用去跑步、不用流汗、不用逼自己进健身房,光是在生活里多几次「起身的意识」,就能让血管的压力真的缓下来。

    张家铭表示,有人觉得这些数字好像没有很惊人,但这些变化不是靠药物,也不是靠大幅度运动,而是靠一点点生活中的改变。在停经后血压常常悄悄上升的阶段,这样的结果已非常值得鼓舞。这不是短暂的挑战,而是每天都可以做得到、做得长久的选择。

    很多人会问:「我不是已经减少久坐了吗?怎么效果还不如多站几次?」研究也发现,单纯减少坐着的时间,对血压帮助没那么明显;反而是频繁的「起立」行为,更能唤醒我们的血管和肌肉。

    每次从坐姿站起来,腿部肌肉会短暂用力,促进血液循环,让血流在血管内产生一种良性的摩擦力,称为「剪切力」(shear stress)。这种压力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帮助血管扩张、减少发炎,维持弹性与功能。对停经后少了雌激素保护的女性来说,这样频繁的小动作,就是一种自然且有效的血管保养方式,能帮助稳定血压、延缓血管老化。

    想要血压稳一点,就让自己多「动一下」,张家铭建议可以这样开始:

    • 电视广告时间站起来走一下

    • 每喝一次水就站起来活动30秒

    • 电话一响,站着讲

    • 开会前、用电脑前,先站着伸个懒腰

    • 上完厕所,顺便踱几步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行为,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STST」。不需要一口气站26次,只要一整天分散着做,让身体有机会「唤醒一下」,久而久之,就是血管的福气。

    张家铭表示,我们不是在换姿势,而是在练血管的弹性。血压上升,不是命中注定,而是提醒我们:「该换个方式照顾自己」。如果您最近血压怪怪的、早上量都偏高、晚上脚容易肿、压力一大就头闷,请不要等红字出现在报告上才行动。从现在开始,每天给自己多几次站起来的机会,就是在帮身体打一场不输给年龄的翻身仗。有时候,健康的转捩点,就藏在这样一个小动作里。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