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曾经风靡全球青少年市场的时尚配饰零售商Claire’s Holdings LLC正式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宣布将很快在加拿大也启动相同程序。


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Claire’s表示,公司将依据《加拿大公司债权人安排法》(CCAA),向安大略高等法院递交申请,以获得法律上的债务重组空间。
尽管宣布破产保护,Claire’s强调其北美地区的门店将继续照常营业,并将在接下来的阶段积极变现资产、评估业务战略选项,以期实现企业转型。
目前,Claire’s在多伦多最主要、客流量最大的门店共有5家,分别位于 Eaton Centre、Dufferin Mall、Scarborough Town Centre、Fairview Mall和Premium Outlets。此外,还有几家零散地分布在各大商区。
曾经的少女“第一饰品店”
对于很多出生在90年代末和00后女孩来说,Claire’s 是青春的一个符号。
成立于1974年的 Claire’s,以其琳琅满目的耳环、发饰、项链、盲盒、亮片美妆小物而闻名,专注服务年龄在3至18岁之间的少女族群。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超过2,750家门店,其中大多数集中在北美和欧洲的购物中心内。

品牌最知名的服务之一是穿耳服务——不少女孩人生第一次打耳洞,正是在 Claire’s 门店完成的,佩戴着她们人生中的第一对“闪亮小耳钉”。
产品价位亲民,风格甜美,Claire’s成为许多小女孩进入“时尚世界”的起点,也是一代代妈妈带着女儿一起逛街时的“亲子打卡地”。

危机背后的三座大山
尽管品牌有着强大的市场基础和知名度,但 Claire’s 近年来的经营状况却持续承压。此次再次申请破产保护,并非突然“爆雷”,而是市场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果。
Claire’s首席执行官Chris Cramer在公告中坦言,这是一个“艰难但必要的决定”,主要原因有三:
- 市场竞争加剧
从独立品牌到快时尚,再到电商平台,青少年配饰市场变得极为拥挤。SHEIN、淘宝海外版Temu、Amazon等平台上的饰品商家价格更低、样式更新更快,直接瓜分了Claire’s曾经独占的份额。 - 消费趋势变化
青少年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寻找潮流灵感,而非依赖线下门店。TikTok和Instagram的种草短视频、Amazon的热搜推荐好物,逐渐取代传统逛商场模式,品牌如果未能快速响应趋势,极易被年轻人“抛弃”。 - 实体零售的整体衰退
随着全球消费从线下转向线上,Claire’s原本高度依赖于购物中心店铺流量的经营模式受到沉重打击。尤其在疫情之后,实体零售整体客流量下滑,成本却高居不下,直接导致运营失衡。
值得一提的是,Claire’s早在2018年就曾申请过一次破产保护。虽然之后完成重组,但显然这一次的压力更大、恢复的难度也更高。
如今的Claire’s:正在挣扎求变
尽管身陷困境,Claire’s并未就此放弃年轻市场的野心。近几年品牌尝试过多种转型手段:
- 在TikTok、Instagram等平台尝试推出influencer联名系列;
- 推出“盲盒玩具”、“DIY耳饰套装”等迎合Z世代审美的产品;
- 与Nickelodeon、Hello Kitty等IP合作推出联名饰品;
- 尝试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优化官网购物体验。
然而,面对成本高企、运营老化、用户流失等综合性问题,仅靠营销和产品迭代难以实现真正转型。

未来会怎样?
Claire’s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困境中挣扎的青少年零售品牌。与它类似命运的还有 Forever 21、Justice、Aeropostale等在疫情后陆续关闭大量门店或申请破产保护的品牌。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以“逛街”为核心体验的青少年时尚零售时代正在退场,取而代之的是以算法推荐、短视频种草、价格敏感为主的消费行为。
Claire’s能否在新的商业逻辑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仍是一个问号。
曾经的Claire’s是一代女孩心中的“梦幻饰品店”,在镜面灯光下挑选blingbling的耳环、在镜子前试戴头箍的时光,代表着无忧童年的一部分。
而今天的它,正面对着数字化浪潮与传统零售模式交汇碰撞下的“中年危机”。无论结局如何,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时代变了,连耳环都不需要在线下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