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纽约客谈╱新移民家庭 教育生计陷两难

    不少华人移民家庭在被问及来美理由时,都会提到,是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环境、更广阔的未来。然而,在一部分老移民眼里,「新移民家庭」几乎是「不负责父母」的代名词,父母因忙于生计而疏于教育,与最初愿景背道而驰。

    ▼收听「纽约客谈」:

    有曾任教师的老移民称,这些初到美国的家长,与孩子一样不适应异国他乡的文化环境,又为了站稳脚跟,长时间工作;最终,新移民家长往往缺席于孩子的教育,无法在学业生活上带给孩子好的指引。

    诚然,对于初来乍到的新移民而言,当务之急就是找份工作维持生计;而过去几年内,大量走线客涌入纽约,僧多粥少的就业情况让很多新移民只能接受条件并不优良的工作,这也通常意味着超长工时、低廉薪水,父母不能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孩子功课也是情理之中。

    这样的情况并不仅仅存在于华人走线客中。一名80年代生人的华埠二代移民也曾回忆道,小时候爸爸在印刷厂工作、妈妈在制衣厂,两人都为了养家糊口而常不在家,「我几乎是在华埠的公园里长大的」。

    根据市议会一项调查,高达42%的新移民家长表示曾因工作无法参与孩子的学校活动,而有27%的家庭表示孩子曾因搬迁或生计困难中断学业。无论代际、文化背景,因生计而影响家庭教育几乎是所有一代移民家庭共同的移民经历。

    而对于纽约这样由移民建造的城市而言,更应该为移民家庭设立稳固的安全网,而不是允许联邦机构驱逐学生,让这些本就面临生计、教育两难的家庭,更遭受生存的威胁。当教育与生存之间成了零和赛局,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该视若无睹。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