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漫画家通过作品预言,日本今年7月5日将发生大地震,引发亚洲民众担忧。台、日地震领域专家学者为此在南投竹山车笼埔断层保存园区跨国直播对谈,强调可依周期推估大地震发生,但不会有预言中的大灾难,平时仍应做好防灾准备。
日本漫画家竜树谅漫画作品「我所看见的未来」,曾预言日本311大地震,但也指出今年7月5日,南海海槽将发生大地震,海底大爆炸引发海啸灾难,毁灭日本三分之一国土,台湾将隆起与香港、菲律宾连在一起,引发热议,民众担忧。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近日邀集台湾及在日本地震领域的学者专家,在车笼埔断层保存园区进行「地震.预言.启示录」跨国直播对谈,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梁文宗博士直言,预言海底大爆炸后,台湾与香港连在一起等状况是无稽之谈。
梁文宗表示,1815年印尼发生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博拉火山爆发,死伤多达6、7万人,但也未发生陆地板块大挪移;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断层破裂达600公里,最大滑移量也仅约60公尺,因此不会有预言中那种毁天灭地的大灾难。
日本JAMSTEC(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熊衎昕博士则说,日本南海海槽每隔100至150年会有一次大地震,最近一次是1944年的昭和东南海地震,可确定大地震一定会再来,虽无法预测几分几秒,但已可预测几率与大小,包括所引发的海啸。
中央大学地科院教授吴祚任也说,台湾已创建多道海啸预警系统,假设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发生,已能预测约2.5小时影响台湾东岸、3小时会到台北、5小时至西海岸,海啸高度约1公尺,因此宜兰地区稍微注意一下就好,民众不用太担心。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副馆长徐典裕则表示,目前科学尚无法精准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但通过专家针对南海海槽活动、地震预测争议与科技应变能力等面向,深入解析预言迷思,进而引导公众摆脱预言焦虑,聚焦实际可行的防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