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测不到病毒=痊愈?」 爱滋感染者五大迷思一次解答

    7月2日台湾U=U Day,爱滋感染者权益促进会将推出《不分手擂台》卫教影片,破除HIV迷思,让大众正确了解U=U。(爱滋感染者权益促进会)

    「我U=U了,是不是可以停药?」、「U=U是不是代表痊愈了?」爱滋感染者在稳定服药、成功抑制病毒后,常陷入认知混淆。7月2日为「台湾U=U Day」,爱滋感染者权益促进会发表《U=U五大迷思》卫教主题,针对常见误解进行厘清,同时推出改编自真实故事的卫教影片《不分手擂台》,盼破除污名,让感染者与家属获正确理解。

    据疾病管制署数据,2024年台湾爱滋防治三个「95指针」已达成「92-96-95」,代表92%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96%已知感染者接受治疗、95%接受治疗者病毒量成功抑制,防疫成效优于全球平均。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测不到病毒=无法传染)概念,是近年疾管署防治重点。

    然而,台湾爱滋病学会林冠吟说,部分感染者已达U=U,却仍对治疗本质与生活影响存有误解。

    迷思一:测不到病毒,是不是代表变成「阴性」?

    迷思二:U=U是否等于痊愈、不需再服药?

    林冠吟指出,U=U意指病毒量低于200 copies/mL,已无传染力风险,但病毒是被抑制到低到不具传染力,并非清零消失,验血检测抗原抗体仍属于阳性。若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毒反弹,甚至产生抗药性,影响未来疗效。

    迷思三:U=U代表可以无套性行为?

    「病毒量测不到,不等于性行为零风险。」林冠吟说,U=U虽可防止HIV传染,但不等于免疫其他性病风险,保险套不只是预防HIV病毒,也能预防所有其他性病传染风险。

    迷思四:U=U感染者不能生小孩,会害小孩得HIV?

    林冠吟表示,已有相关的医疗流程与药物使用,让感染者可以自然怀孕并成功避免母婴传染!她以《不分手擂台》中一「小冰」故事为例,男友母亲一度质疑「U=U根本是场骗局」而要求分手,误以为会生下爱滋宝宝。

    迷思五:已达U=U,就不用向伴侣揭露HIV感染身分?

    爱滋感染者权益促进会秘书长林宜慧指出,U=U是医学实证,我们希望有朝一日HIV也能像其他慢性病一样,不再被污名化,也不需隐瞒。今年U=U卫教影片《不分手擂台》,由艺人沈玉琳、陈汉典联手主持,改编真实故事呈现感染者面对爱情与家人质疑的两难,影片将在爱滋感染者权益促进会YouTube频道正式上架。

    热点

    发表评论